《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歸納【精品多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歸納【精品多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 篇一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關?”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關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選出對加粗詞理解有誤的一項()

A.雖欲言,無可進者(雖:雖然)

B.皆以美於徐公(於:比)

C.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之:結構助詞的)

D.乃下令(乃:於是,就)

2.選出對加粗詞理解正確的一項()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麗)

B.時時而間進(間: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刺:諷刺)

D.聞寡人之耳者(聞:聽到)

3.將“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譯成現代漢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一自然段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讚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________的道理。第二自然段寫鄒忌巧妙運用________的方法,諷諫齊王除“蔽”納諫。第三自然段寫齊王納諫及納諫的結果。

參考答案:

1.A

2.B

3.(鄒忌)仔細端詳他,自己覺得不如徐公美麗;再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不如。(意對即可)

4.直言不易 設喻說理(類比說理)

鄒忌諷齊王納諫啟示 篇二

古語說“良藥苦口利於病”,但良藥一定要苦口麼?苦口的藥總讓人難以下嚥,在好的要也只是一堆廢藥,良不良已不是重點。這正像規勸他人一樣,要講究方式方法,讓“良藥”“甜口”更利於病。

鄒忌諷諫齊威王,忠言順耳更益於國家發展。鄒忌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的切身經歷與齊王的“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作對比,十分委婉的告訴齊王他受矇蔽之嚴重,廣開言路的重要,於是乎齊王納諫,齊王的過失愈來愈少,國家當然越來越興旺,致使“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鄒忌聯絡自己親身經歷,運用類比勸諫齊王的“藥方”一定不是“苦藥”,他希望齊王廣開言路的“藥材”,也一定是良藥,藥不苦口,齊王當然甘於下嚥,既然是良藥,一定會有好的藥效,那麼會有“四國皆朝於齊”的結果,亦是必然。

觸龍說服趙太后也採用了“良藥甜口更利於病”,觸龍先對她進行問候,讓趙太后保重身體,消除太后的“戒備”,然後由自己愛小子,通過太后愛燕後,引入太后更加愛長安君,再用太后對待燕後與太后對待長安君做對比,從為子女考慮長遠才是真正愛子下手,委婉告訴太后既然愛長安君就要為他做長遠打算,使長安君質於齊,讓齊出兵救援,消除了危機。

正因為觸龍說法委婉才讓趙太后接受,才讓國家免除了危機。如果觸龍開門見山,直接讓太后允許讓長安君到齊作人質,那麼,趙國的歷史恐怕要截止了吧!

由此可見良藥甜口更利病,忠言順耳更利於行,我們要學會規勸他人的正確方法。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 篇三

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問題。

[甲](鄒忌)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乙]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閱讀[甲]文,從齊王的角度看,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_________;[乙]文中,晏子的言行被後人稱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解釋下面加粗字詞的意思。

(1)上書諫寡人者 諫:_________

(2)聞寡人之耳者 聞:_________

(3)齊人也,坐盜 坐:_________

(4)其實味不同其 實: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史》記載:“(趙普)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有人說趙普該向鄒忌和晏子學習,你同意嗎?說說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要虛心採納別人的意見 捍衛國家尊嚴 機智善辯的才能

2.(1)規勸。(2)使……聽到。(3)犯罪。(4)它們(的)果實。

3.(1)由此看來,大王您受矇蔽很深了。

(2)聖人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4.示例一:同意。在解決一個問題或處理一件事時,可以採用機智幽默的語言(或:採用類比、設喻等方法)來委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便於對方理解和採納。

示例二:不同意。儘管有時候語言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敢於堅持自己的原則需要更大的勇氣,趙普的行為是他個性最好的體現。(意對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啟示 篇四

鄒忌,先說自己的情況,僅僅因為妻妾客人的愛、怕、求,自己對於一件“吾與徐工”誰美的,顯而易見的判斷 都不能得到真實的答案,而被矇在鼓裡,蔽矣。

對於齊王,子民和大臣們有不止愛、怕、求,而且事情也不是誰美的簡單問題,很多涉及治國大道,利益多寡等等,那麼大王你和我相比,比我還要收矇蔽。

另外,大王不夠開明所以您聽到的是矇蔽的言辭。如果大王,開誠佈公,廣開言路,就能防止“蔽甚”,就能更好的瞭解您的子民和您的疆土情況。

啟示:我們要能夠直面批評,(文中提到的各種諫)並理智對待分析判斷,加強自身素質鍛鍊,健全情商修養;對於管理者,更要吸取這個故事教訓,多聽取基層言論,做好員工服務,才能建設更團結有力的企業隊伍;對於工程技術人員,要從各種設計方案吸取可取之處,擇其善從之,為產品優化,創新產品而拓寬思路……

這個啟示,就是你有什麼感想,我不同的時候讀一遍就會有不同的感悟和啟示。有的時候,比較自負,讀這個時候,就會覺得,因為太過自負,而剛愎自用,沒有聽取旁人言論。有時候,向領導提建議沒有被採納,就會想到,我應該學習鄒忌的說話方式,讓上司更容易接納我的意見。等等吧。答案可以有很多的。

擴充套件:鄒忌諷齊王納諫寫作特色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兩漢:劉向 撰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謗譏 一作:謗議)

寫作特色

1.情節完整,人物生動。

全文雖然只有三百多字,卻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鄒忌的兩次窺鏡,與妻、妾、客的三問三答,以及“暮寢而思”等情節,妙趣橫生,富於生活氣息,親切有味。對人物的刻畫特別講究。如對鄒忌,作者不重形體的刻畫,而是著重用細節和對話,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又如,齊王只有兩個舉動,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就把一個賢明的君主形象表現得生動傳神。

2.敘事簡潔,剪裁巧妙。

對鄒忌與徐公比美的情節,作者作了繪聲繪色的描繪,對他的進諫,卻只作概括的敘述。對臣民的進諫,也突出重點,記敘“令初下”“數月之後”“期年之後”三個時期的不同情況,使讀者從中體會齊王納諫後的巨大變化,而對齊王最初受蔽之深,齊國積弊之多,以及具體如何改革等,都只從側面暗示,略而不寫,使文章的中心更為突出。三問三答,也沒有從每個人的形態上去描寫,而是通過不同語言來顯現人物對問題的不同態度。用筆簡潔,辭約意豐。

3.語言繁簡適度。

鄒忌的三問,內容完全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變化,既表現了他的懷疑,又毫無重複之感。三答的意思也相同,但感情色彩卻大不一樣。齊王的回答只有一個“善”字,既表現了他的態度和誠意,又恰如其分地顯示了他的矜持與尊貴。。

4.設喻說理,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設喻說理是本文最顯著的寫作特點。文章先寫鄒忌與徐公比美,接著對妻,妾,客的讚美之詞進行了分析,為下文的設喻說理做了必要的鋪墊。接著寫鄒忌諷諫齊王,先從自己的私事說起,隨後以私事比國事,讓齊威王從中受到啟發。這種由近到遠,由小到大,由生活瑣事推及國事大事,用設喻來講道理,表明了只要語言含蓄委婉,忠言完全可以順耳,使得對方愉快的接受。

全文運用了類比的寫作手法。【設喻說理】

設喻,又叫諷喻,這是比喻修辭的一種擴大化的用法,是借敘述一個故事,通過暗示、類比,說明某一事理,表述某一主張的富有機智幽默情趣比較婉曲的語言表達方式。它往往是一段話,甚至是一篇文章,用整個故事透露出喻意,不用比喻詞,喻意較含蓄,讓讀者去體會兩件事情在道理上的相似之處,有時有“意在言外”之感。諷喻的使用非常靈活,既可以在行文中插敘,並且點明本意;也可以獨立成章,寓意其中,並不明說,而留給讀者以思考。無論是哪種形式,一般都蘊含著諷諫、譏刺、規勸、批評、誘導的意義。

譯文 篇五

鄒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豔美麗。早晨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他的妻子說:“您非常美,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於是又問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妾回答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與他相坐而談,問客人:“我和徐公比,誰更美?相”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 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著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再照鏡子看著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甚遠。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時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讚美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妾讚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讚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於我。”

於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知道自己確實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於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全國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矇蔽太嚴重了!”

齊威王說:“你說的很好!”於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並傳到我耳朵裡的人,給予下等獎賞。” 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喧鬧;幾個月以後,還不時地有人偶爾進諫;滿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朝拜齊威王。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之中不戰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