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精品多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精品多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 篇一

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選段,回答問題。

(1)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語。

(1)能謗譏於市朝 謗:_______

(2)聞寡人之耳者 聞:_______

2.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語句。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分別寫出文中表現齊威王納諫後在國內和國外產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齊威王和鄒忌個性鮮明,你更欣賞哪一位,說說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錯。(2)聞:使……聽到

2.現在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或: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重點詞“地”、“方”翻譯正確即可。

3.國內: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國外: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4.示例1:我更欣賞鄒忌,因為鄒忌能用生動委婉的方式勸說,我嗯他身上學到了與他人交往的藝術。

示例2:我更欣賞齊王,他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規勸。我看到了他寬廣的胸懷。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 篇二

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

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譯文

鄒忌身長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豔美麗。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鏡子,對他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比,誰更美呢?”他的妻子說:“您非常美,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最美的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問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呢?”妾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與他相坐而談,問他:“我和徐公比,誰更美呢?”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又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著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照著鏡子裡的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甚遠。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時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讚美我漂亮,是偏愛我;我的妾讚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讚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於我。”

在這種情況下,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知道自己確實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於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全國範圍內的百姓沒有一個不有事想求助於大王。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矇蔽太嚴重了!”

齊威王說:“你說的很好!”於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並傳到我耳朵裡的人,給予下等獎賞。”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熱鬧;幾個月以後,還不時地有人偶爾進諫;滿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朝拜齊威王。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勝了敵國。

註釋

鄒忌:戰國時的齊國人,曾任相國。

諷:諷諫,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的規勸。

齊王:即齊威王,威王。

納諫:接受規勸。納,接受,接納

修:長,這裡指身高。

八尺:戰國時一尺約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麗:光豔美麗。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名詞作動詞活用,意為穿戴,在句中作狀語。)

窺鏡:照鏡子。

孰:誰,什麼。

與: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天。這裡指第二天。

明日:即上文“旦日”的後一天。

若:如。

孰視之,孰:通“熟”,仔細。之:代城北徐公。

弗如遠甚:遠不如。弗:不。

又:更。

寢:躺著。

美我者:讚美/認為……美

私:動詞,偏愛。

誠知:確實知道。

皆以美於徐公:都認為(我)比徐公美。“以”的後邊省去了“我”。以:認為。於:比。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圓。

宮婦:宮裡的姬妾。

左右:身邊的近臣。

四境之內:全國範圍內(的人)。

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蔽:形容詞用作動詞,指受矇蔽。

善:好。

乃:於是,就。

面刺:當面指責。面,當面,名詞作狀語。

受上賞:給予,付予。通“授”

謗譏於市朝: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錯。譏,諷喻。謗譏,在這裡指“指責,議論”,沒有貶意。市朝,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

聞:這裡是“使……聽到”的意思。使動用法。

時時而間(jiàn)進:有時候偶然進諫。間進:偶然有人進諫。間,間或,偶然,有時候。

期(jī)年:滿一年。期,滿。

朝於齊: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勝了敵國。

而形貌昳(yì)麗:而,表並列關係。

賞析

關於課文

課文通過鄒忌以自身經歷對齊王進行類比從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諷勸齊王納諫除弊的故事,從而說明國君必須廣泛採納各方面的批評建議,興利除弊,才可以興國的道理。

這個故事明確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在受矇蔽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客觀事物的。作為領導,更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偏聽偏信,要廣泛聽取他人的批評意見,對於奉承話要保持警惕,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不犯或少犯錯誤。

應該說明的是,這篇課文所記述的,未必全是事實,很可能是戰國時期流傳的名人逸事。所謂納諫能導致“戰勝於朝廷”的結果,在諸侯割據稱雄、以攻伐為賢的戰國時代,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幻想。但作者善於觀察日常生活,從中提煉出有意義的主題,而且通俗生動,說服力強,文筆流暢而富有變化,充滿情趣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

內容分析

第1段,進諫的緣起。

作者先刻畫了鄒忌的外貌:身材修長,儀表堂堂。“窺鏡”“自視”,逼真地刻畫出他不無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這點自信,才使他敢於和齊國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與下文見徐公後“弗如遠甚”的自慚心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烘托出他感到受矇蔽的`心情。明明是“弗如遠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卻異口同聲地認為他比徐公漂亮,顯然是由於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們沒有勇氣說出真實的情況。這裡,三個人的回答,由於身份和心理不同,雖然都是讚揚,但語氣上卻有明顯的不同。妻的回答表現了妻對他由衷的喜愛,愛戀之情溢於言表。妾因其地位低下,與主人之間並沒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順從,所以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強,說話比較拘謹,不敢越雷池一步。客人的回答則明顯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

難能可貴的是,鄒忌在這一片讚揚聲中,並沒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先是“不自信”,等見到徐公後,又實事求是地承認自己“弗如遠甚”,甚而至於“暮寢而思之”。

這一段,作者並沒有把人物侷限於家庭瑣事之中,一般性地寫他不因妻、妾和客的讚美而感到自滿,而是將人物形象進一步提高、昇華,由自身想到國家,從中體味出國君不易聽到直言的道理,於是“入朝見威王”。

第2段,進諫的內容。

這一段是課文的中心部分。鄒忌見威王后,並沒有單刀直入地向威王進諫,而是先講自己的切身體會,用類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講出“王之蔽甚矣”。他先敘述了妻、妾、客矇蔽自己的原因,然後從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於治國大事,說明齊王處於最有權勢的地位,因而所受的矇蔽也最深。這裡,沒有對威王的直接批評,而是以事設喻,啟發誘導齊威王看到自己受矇蔽的嚴重性,從而使他懂得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依據,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點明瞭進諫的主旨,猶如當頭棒喝,一針見血,使其猛醒,具有強烈的表達效果。他為什麼敢下這樣的結論呢?一是鄒忌曾任齊相,是國家的重臣,言不在私而益於公,所以他無所顧忌;二是以小見大,由自己的受矇蔽推想到國君的受矇蔽,這種現身說法的方式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第3段,進諫的結果。

齊王接受了鄒忌的勸告,立即釋出政令,懸賞求諫,廣開言路,開張聖聽,對於關心國事、積極進諫者,分不同情況給予獎賞。齊王納諫之後,齊國果然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門庭若市”說明在此以前,齊國確實有許多積弊,“時時而間進”說明最初的進諫已經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齊威王已經根據人們的意見,改革了弊政。“雖欲言,無可進者”,說明威王已完全糾正了缺點和錯誤,齊國政治清明。齊威王納諫去蔽,從而使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侯。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 篇三

【甲】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 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 楚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①,果誠何如?群臣莫對。

江乙②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 我長③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裡,帶甲④萬,而專屬⑤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節選自《戰國策》)

【注】①昭奚恤:楚國的令尹(相)。②江乙:衛國人,當時在楚國做官。③長:為首領,執掌。④帶甲:精兵。⑤屬:隸屬,歸屬。

7.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2分)

(1)今齊地方千里____。

(2)獸見之皆走____。

8.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4分)

(1)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譯文:

(2)猶百獸之畏虎也。

譯文:

9.【甲】【乙】兩文都採用設喻方法說理。【甲】文鄒思用切身經歷設喻,勸諫齊威王____;

【乙】文江乙用寓言設喻,告訴楚宣王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個寓言故事是____ 。(2分)

參考答案:

7、(1)方圓 (2)跑(2分)

8、(4分)(1)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有什麼可進諫的了。(2)這就象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

9、(2分)甲: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乙:狐假虎威。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 篇四

①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②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巨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9.本文選自《 》,由 (朝代)的劉向編訂而成。 (2分)

10.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11.下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第一段寫出了鄒忌能冷靜思考,不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運用兩組排比句式增強了語勢,給人以無可辯駁之感。

C.本文第三段強調齊威王從善如流,善於納諫,使國內政治修明,體現本文主旨。

D.本文第四段從側面表現鄒忌的精明能幹,具有治國之才。

參考答案:

9.《戰國策》西漢(2分)

10.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過錯的,得上等獎賞。(3分)

11.C(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