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中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

語文教師要營造更加積極奮進的課堂閱讀氛圍,讓更多的學生都能在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中,感受到優秀班集體的互助和推動作用,始終能夠在正確的閱讀道路上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壯大自我,從而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閱讀者。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是閱讀教學,並且從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從自主閱讀的核心概念來看,從培養自主閱讀的目的和意義來看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可以指引學生恰當的閱讀方法,實施閱讀評價機制,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淺談國中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閱讀教學的現狀

學生學會自主閱讀,讓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閱讀實踐活動中學會閱讀。以閱讀實踐為紐帶,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整體提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使閱讀伴隨學生一生,讓他們成為自主學習者,這是素質教育賦予教師的使命。但從多年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當今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是這樣的:第一、中學生個性傾向不穩定,同時又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約,興趣易發生而不夠專注,導致沒有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或無法形成持久的自主閱讀習慣。第二、他們這一代是伴隨著電視、遊戲機成長的,在客觀上已經成為讀圖的一代,習慣於“快餐式”閱讀,思考膚淺。第三、隨著《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理解能力要求的提高,難度係數的增大, 很多學生和家長都為理解閱讀題頭疼不知所措。

2、自主閱讀的核心概念

中學生自主閱讀的核心就是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閱讀主體,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那麼教師只能是學生閱讀的組織者和引導閱讀者。我國中學語文教育受陳舊模式的影響,理念,思想,方式滯後,已顯現出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在教學中依然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課本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學生對學習感到乏味,對閱讀理解更是感到困惑。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探索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的途徑,提高自主閱讀的能力是勢在必行的,讓學生學會有個性化、有創造性的閱讀,掌握各種閱讀的技能和方法。學會用心靈去與作品相碰撞,加深自我理解和體驗,讓學生學會在閱讀時去發現、去質疑、去思考和探究,成為真正的閱讀主體,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目的和意義

全新的立體化標準體系是把語文素養作為核心概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而不是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自主閱讀的終極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真正的閱讀主體,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學會綜合語文知識去分析及解決問題,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自主閱讀這是一種充滿個性化創造性的學習活動,最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的精神,通過廣泛的閱讀豐富學生的閱歷,運用知識生成新的知識,能大力促進探究、合作、組織協調等方面能力的發展。所以多年以來,許多教育工作者一直沒有停止過對自主閱讀方法的探討和研究,都希望能探究出一套好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攻破閱讀理解這一難題。例如:結構圖表閱讀教學法“結構圖表閱讀教學法”是前蘇聯教育家沙塔洛夫潛心研究出來的一種閱讀方法,這種教學法一破傳統框式,二掃沉悶的課堂氣氛,學生完全通過自主的思考把握課文內容。討論教學法,澳大利亞的桑德斯認為閱讀的控制權應該交給學生,閱讀時學生可以自由地進行討論,老師只是作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共同閱讀欣賞教學法, 紐西蘭的共同閱讀欣賞教學法等分別在幾十年的時間內,在世界上影響很大。這一系列的閱讀方法都有利於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形成,提高閱讀能力。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是閱讀教學,而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的最根本體現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語文教師,探尋自主閱讀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嚴格落實“新課標”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目標,突破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育方法,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能夠有效落實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而且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形成自主閱讀的學習習慣。

二、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

1、讓學生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教師需要讓學生懂得一個道理:讀書不是沉重的使命,同樣也不是一種折磨,應該把讀書當作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加以捍衛和堅持。當學生能夠養成這樣的讀書習慣,自然能夠在閱讀的世界中收穫更多,同時也能對閱讀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會。讀書如同寫日記、做運動,其根本目的是服務於學習,如果一個學生的頭腦過於簡單,不懂得學習的本質,那麼適當地讀書,在讀書的同時認真地思考,就自然能夠讓自己的頭腦變得更加靈活,對人生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讀書不能夠貪多,而要認真地品味,仔細地咀嚼,從而在閱讀的同時品味到讀書的樂趣,讓自己頭腦變得更加聰明。

2、讓學生能夠自覺選擇喜愛的書籍

教師應該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這樣,其在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的同時也能化被動為主動,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讀書這件事正如同飲食一樣眾口難調,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口味。因此,教師要成為善於兼顧大局的教育者,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到閱讀的樂趣,自己去尋找值得閱讀的書籍。教師要做的不是由學生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而是讓學生在選擇書籍的同時,給予其相應的指導和指示,讓學生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閱讀好書上。例如,有的學生喜歡閱讀散文,教師就可以將三毛、冰心、林語堂等人的篇目推薦給他們,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閱讀一些名家的作品,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把自己的思維空間開啟。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學類書籍的同時,還可讓學生認真選擇一些適合自己閱讀的自然學科的書籍,如生物學、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書籍等,從而讓自己的知識儲備更加富足。

3、讓學生交流探討各自閱讀的經驗和故事

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的同時,不要成為一個不善於分享交流的個體,而要在閱讀文字的同時對不同的書籍有自己的認識和解讀,能夠把自己的認識和解讀呈現給同伴。這樣,在閱讀和分享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收穫更多的知識。“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學生對於同一本書能產生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更應認真地督導學生,讓學生深刻分析文字,從不同的書籍中體會到更多的思想精華,這對於學生的意義也是不可估量的。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佈置一個閱讀《伊索寓言》的相關作業,讓學生結合這本寓言集提出不同的認識和觀點,進而在閱讀和分享的交流過程中,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個體。教師還要善於營造更加濃厚的教學氛圍,善於幫助更多的學生,使其成為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勤於動腦的人。

總之,教師不管在課內還是在課外,多探究和創造些新的語文自主閱讀的策略,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建立溫馨愉悅的閱讀環境,並搭建些自主閱讀的平臺,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教師要讓更多的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並能夠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來閱讀書籍。教師還要讓學生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加以堅持,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