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助推雙聯工作心得體會

精準扶貧助推雙聯工作心得體會

精準扶貧助推雙聯工作心得體會

 

**縣**中學***

 

    按照甘肅省委、省政府關於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部署和我所《關於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實施計劃》,2015年11月10日,在學校黨總支書記***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首陽鎮樑家營村開展“扶貧幫困”社會實踐活動。

樑家營村是我校定點扶貧村。我們分成四組逐戶進行慰問,第一戶只有2位老人在家,兒子媳婦都去外地打工了,孫子在國小讀書。老二口幾乎沒有收入來源,住的是破舊的老房子,由於下雨,地上的幾處水漬清晰可見,屋內的溫度和屋外沒有差別,一樣的寒冷。因為提前接到通知,知道我們的到來,但看到我們的時候還是有點手足無措,對我們非常熱情,邀請我們去屋裡坐著,給我們倒上了熱開水,就這樣,我們的扶貧幫困社會實踐活動真正開始了。在接下來的4個多小時裡,我們帶上所裡的問候與祝福,深入到每個貧困戶中問寒問暖,瞭解生產生活情況,通過這二天的活動,每位同志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觸動,特別是像我這樣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更感受到祖國還有這麼多貧困的父老鄉親,我不能有一刻的懈怠,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加倍珍惜現有的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加倍努力工作,爭取在教學上取得更好的成績。以下是我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科學合理規劃,做到規劃先行

在我們這次“扶貧幫困”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之前,所領導已多次對樑家營進行了扶貧調研,與村幹部共同研究,確定了綜合扶貧方案和措施:一是在村公益事業方面,擬修建連線村的水泥公路2公里;二是解決3個自然村生活飲用水問題;三是在長遠發展方面,根據當地土質、氣候等自然條件,扶持村民種植當歸、半夏等收入較高的經濟作物,確保農戶以後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實現穩定脫貧。這樣分三步走的方針策略是符合樑家營村的具體情況的,相信後面的路會更好走。

二、科學知識是第一生產力

在與當地農民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樑家營村種植的都是一些經濟價值很低的作物,主要用於自己解決日常的溫飽問題。由於地處山區,可耕作的土地非常少,這就直接導致收入的低下,可以說,除了去外地打工掙錢之外,這裡的村民幾乎沒有額外的收入。從樑家營村的自然環境條件來看,這裡雨量充沛,年光照時間較長,非常適合各種經濟作物尤其是藥材的種植。而且這裡的年青村民大都出去務工,僅剩的勞動力以老弱病殘為主。結合以上二點,我覺得在樑家營村種黃芪和當歸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這需要科技工作者對各種經濟作物的種植進行適當的培訓。

三、重在行動,貴在落實

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但是,這種支援必須建立在幹實事、幹正事、幹好事的基礎之上,只要我們乾的是功在當代、利在於民、造福子孫的大事,就一定會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援助。通過這次扶貧幫困實踐活動,作為年輕的黨員同志的我覺得肩上的擔子很重,要想為社會多做點貢獻、去幫助那些在困難中掙扎的人們,我認為首先要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認真學習環境遙感等方面的知識,努力改善知識結構,增強專業素質,不斷學習,時刻不忘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但一個人僅僅學習而不思考,那將等於什麼也沒有學到,因此要牢固樹立“重在行動,貴在落實”的理念。在任何學習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困難,面臨各種難以預料的考驗,因此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原則性,又要靈活多變,同時又能夠破除舊觀念,用知識去幫助那些貧困落後的人多學技能,多跟他們交流,讓他們走向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雖然我從農村走到了縣城,對農村自認為有很多認識,但這次的扶貧幫困卻是真正讓我思考最多的一次,正是這些激勵著我不斷進步、不斷創新、不斷髮奮圖強。

 

 

                               2018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