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多篇

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多篇

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篇1

走進神話傳奇的世界,我們不難體會到人類對自然的好奇與崇拜、對災難和困苦的不屈與鬥爭、對英雄人物的敬仰與熱愛、對純貞愛情的謳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邪惡人物與勢力的憎惡等豐富細膩的感情……走進神話傳說的世界,我們會認識許多可愛的人物:用生命創造世界的盤古與女媧;為民造福的伏羲氏、神農氏、大禹、羿;為理想奮鬥不止的愚公、刑天、鯉魚;為人類文明發展立下功勞的燧、人氏、倉頡、嫘祖、孔子;為愛情唱起千古絕唱的韓憑夫婦、牛郎織女、七仙女董永、梁山伯祝英臺;承載著人們真、善、美、夢想的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孫悟空、八仙……

在眾多的神話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要屬《精衛填海》,故事主人公精衛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海水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願就這麼死去,於是,她便變成了一隻精衛鳥,夜以繼日地從遠處叼來石頭和樹枝,想要填平海。大海奪去了她的生命,但奪不去她的勇氣和決心。

這是什麼?這正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這種精神激烈著我們向前進,最終超越自我,使自己達到了自己想要奮鬥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只有這樣,才能有收穫;只有這樣,才能看到希望……

現在看來,有些神話故事好像有些幼稚可笑,虛幻縹緲,但是,這正是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狀況中,遠古人類對自然與宇宙探索的真實記錄,也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地執著精神的體現。

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依然在我們的血液裡流淌著、凝聚著。

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篇2

這學期,我讀了《大禹治水》這個故事,故事講得是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的洪水,大禹從以往治水的失敗中吸取教訓,改變了賭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了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常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家庭與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讀完《大禹治水》這個故事,使我深深懂得了許多道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勤奮、刻苦,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所以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用自己的智慧報效社會,報效祖國。

我覺得大禹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

大禹在十三年治水的過程吃苦受累,受盡艱辛勞苦。在學習上,我要學習大禹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再苦再累也不能半途而廢。學習只有一心一意,不畏勞苦,才能更上一層樓

一是:大禹在十三年治水的過程胼手胝足、櫛風沐雨形象地記下了當年治水吃苦受累,艱辛勞苦的情景。在學習上,我要學習大禹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再苦再累也不能半途而廢。學習只有一心一意,不畏勞苦,才能更上一層樓。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心裡裝著老百姓。洪水不治好,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中,自己不能有一絲放鬆。他這種公而忘私的品德,讓我感慨萬千。啊!古人有如此可貴的奉獻精神,而我們為什麼沒有呢?在做值日時,我們推來推去,不願意自己多做一點,我覺得很慚愧。讀了大禹治水使我懂得了人活著不應該只為了自己,也應該為大家,為集體著想,大禹可以犧牲自己,我們還可以怕髒,怕累嗎?

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篇3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三毛

當熱愛流浪的三毛決定到撒哈拉沙漠生活時,支援她這個瘋狂決定的人,除了她的父親還有一個人,那就是荷西。他甚至在三毛去撒哈拉之前,便提前在那面的磷礦公司找到了工作,租好了房子,並且打點好一切,等待著她。

三毛的文字直白,清爽,樸實,靈動。不做太多粉飾,沒有生硬的哲理,只是自然地向人展現沙漠生活的原貌和趣味。讀《撒哈拉的故事》,就好像聽朋友講他動人的生活經歷,彷彿身臨其境。

其實上世紀70年代的西屬撒哈拉,並不是像照片上看上去那麼美。那裡黃沙滾滾,物資奇缺,落後骯髒,交通閉塞,生活條件十分惡劣。但即便如此,三毛還是義無反顧的留下來,經營著他們的小家。一是源於三毛對沙漠的執著和熱愛,二是她被這裡的風情以及當地人樂觀開朗的個性所感染,吸引。

這是三毛初到撒哈拉的感受,無論生活條件多麼艱辛,總會有人甘之如飴,這對於三毛接下來的生活給予了莫大的鼓勵。

在《撒哈拉的故事》中,透過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到那個自由不羈,熱愛生活,不為艱辛所困的三毛,以及她筆下流淌出的綺麗的風土人情,滿滿的異域情調。當一個人真的熱愛生活時,再貧窮,再乏味的生活也會過的有聲有色,富有詩意。三毛便是如此,她有一顆向善向美,玲瓏剔透的心,在這凡塵俗世中自由進出。當她詩意的種子散落在平淡的日子裡,就能讓時光開出明豔的花兒。

三毛將撒哈拉視為“前世的鄉愁”,“夢中的情人”,她覺得自己前世或許是荒漠中的一粒沙,或許是沙漠泉水裡的一滴水,抑或是高空中的一隻飛鳥,撒哈拉是她的夢,她的情感寄託,是她魂牽夢縈的思念與牽掛,是她心之所繫,命之所在。

她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於是,她停下了流浪的腳步,把心留在了撒哈拉。

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篇4

它是工業時代的勞動號子,卻依然在新時代的工人中口口相傳。是什麼樣的魅力,讓它能夠流傳至今?為什麼它激昂澎湃,卻誕生於一把吱吱呀呀的二胡?在什麼樣的場景下,作者寫出瞭如此鏗鏘的旋律?

一把二胡震天響。本期《中國有故事》,隨著歌聲,凝神追溯,一起回到那個叮叮噹噹的鋼鐵年代......

咱們工人有力量!嘿!咱們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蓋成了高樓大廈,修起了鐵路煤礦,改造得世界變呀麼變了樣。

每當我聽到這個旋律,就彷彿一下子回到了那個火紅年代。這樣一首熱血澎湃的歌曲,很難想象最開始竟然是在一把二胡上拉出來的。

那時候東北剛剛解放,百廢待興,卻毅然承擔起了為全國發展工業的重任。

滾燙的鋼水,黑燦燦的煤塊,伴著工人們勞動的號子結成鋼錠,被送往全國。

這份熱情鼓舞著新時代的建設者,同時也鼓舞著初到東北的音樂家馬可。

來到車間的馬可被工人師傅們問到,有沒有唱我們工人的歌啊?沒有準備的馬可也只能不好意思地搖搖頭。

回到駐地,馬可始終忘不了工人師傅們髮梢的汗和殷切的臉,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工人們創作一首屬於咱們工人自己的歌。

他隨即拿起身邊的二胡,胡弦的吱吱呀呀聲正是《咱們工人有力量》最初的樣子。

馬可記錄下了這段旋律,並寫下歌名叫《我們工人有力量》,幾經修改,才成了現在的《咱們工人有力量》。

從我們到咱們多了一股子人情味兒,也拉近了工人師傅們的心。這昂揚的旋律也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在神州大地上傳唱。

轉眼幾十年過去,新中國出落成了現在蓬勃的樣子,東北老工業基地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不變的是那熟悉的旋律依舊傳唱在工人們口中,它在坦贊鐵路的鐵軌上,在援建非洲的扳手旁,在一帶一路的揹包裡,當然它還在我們心裡。

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篇5

讀完了《中國神話故事》這本書,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裡有神女瑤姬化巫山、沉香救母、吳剛伐桂、泰山娘娘、等神話故事。其中,“老子出世”這個神話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子出世”講的是在春秋時期,鹿邑城東有個村莊,叫曲仁裡。村前有條蜿蜒的賴鄉溝,溝水清凌凌,兩岸有許多李了樹。溝邊住一戶人家,這家有個閨女,芳齡十八。決定終身不嫁,侍奉爹孃。

有一天,她去賴鄉溝洗衣裳,忽然看見水面上漂著一枚模樣怪異的李子,她把李子撈起來,便吃了一口,這枚李子酸甜可口,好吃極了。她顧不上品味,幾口就吃完了。吃完李子,肚子難受起來,傳出了一個小孩的聲音,說是她的孩子,但現在不能出來,要等到東方的天長嚴實了,牽駱駝的人來了,才能出來。

這閨女又等了十個月小孩還是那句話。最後,整整過了九九八十一個年頭,這閨女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她實在不想等了,就騙孩子說:“孩子,快出來吧,天長嚴了,牽駱駝的來了。”結果,母親右脅流血不止,孩子知道媽媽騙了他。

這個故事使我明白,每個人都不能撒謊,她騙了孩子,也等於欺騙了自己,生活不是那麼簡單。李耳的出生是不是很不同,後來,人們把李耳稱為老子。

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篇6

從蹣跚學步的孩童時代起,神話故事就開始陪伴我們成長:力大無比的盤古開天闢地;永不放棄的夸父飛天追日;造福蒼生的女媧補天造人;還有哪吒鬧海、鍾馗打鬼、九色鹿、蝴蝶泉、寶蓮燈……他們就像萬花筒裡倏忽閃現的繽紛圖景,在我們稚嫩的心靈上留下一片瑰麗與神奇。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神話故事是:伏羲結網捕魚。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這樣: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還不會捕魚,總是守在河邊,用木棍打漁,極少能打到魚。雷神的兒子伏羲見人們經常吃不飽,非常著急,就天天想著捕魚的辦法。

一天,伏羲無意中看見蜘蛛結網捕食獵物的過程,突然靈機一動。他從四面八方採了很多藤條,並把他們像蜘蛛網一樣連結在一起,然後放進河裡。過了一會兒,伏羲收起藤條,網內有好幾條活蹦亂跳的大魚。

從那以後,人們就學會了結網捕魚。

這本書裡有七十多篇神話故事。他們就像一位位良師益友,帶領我走進一個豐富多彩的古代世界,讓我從每一個人物、每一樁事件中去細細品位古人先哲們傳承下來的美德與智慧、善良與友愛、堅強與勇氣……可以說,這是一本既能啟迪智慧,也能豐富知識,既能傳授處事道理,也能培養優良性格的兒童讀物。

我很喜歡這本書,我也相信,這些凝聚著華夏智慧文明的神話故事,一定能夠世代相傳、永續光輝的!

讀中國神話故事的心得體會篇7

暑期裡,一本名叫《中國神話故事》的書吸引了我,聽後大家可別笑我幼稚哦,它之所以能吸引我,是因為它裡面有豐富的故事情節和深刻的意義,讓人讀後感到舒暢萬分。

這樣吧,我先來給大家講一下其中一個《神農嘗百草》的故事:上古時候,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誰也分不清它們,當時人們只能靠打獵為生,如果有人生病了,也不懂如何醫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死去。經歷了許久年之後,有一個名叫神農的部落首領,帶著他的眾多手下去尋找治病救人的草藥,在一座山上,發現了許多花草,但山又高又陡,沒有人敢上去,雖然手下不斷地勸阻神農放棄,但他卻信心百倍地想登上山頂去採摘。經過了百般周折,神農終於爬到了山頂,而且親自去品嚐各種百草的味道。傳說中他成仙了,後人又稱他為炎帝。

從故事中,我理解了萬事開頭難,而且要做好做成一件事情更難的道理。要取得成功,不是十分簡單的事,它會有許多的困難險阻,如果退縮放棄了,那成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但相反,如果面對困難我們能迎頭趕上,並且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恆,那成功一定會是我們的,就象神農一樣,努力了,奮鬥了,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對我來說,知識就象是高山上的百草,我只有好好學習,不怕辛苦,多學、多問、多練,高山上的百草也一定會屬於我。

這只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一個小故事,其它的故事也都非常的精彩,真是讓人百讀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