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心得體會多篇

公共管理的心得體會多篇

公共管理的心得體會篇1

11月29日到12月7日,我參加了20xx年珠江委赴香港科技大學“水資源與公共管理”培訓班的學習,參加這次高階研討班的學習有來自部機關、委機關和委層各單位的其他學員。課程和考察學習為期9天,學習課程包括理論和實地考察相結合形式。

以下談幾點個人體會:

一、通過課程學習和參觀考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在港學習期間,學員們既實地參觀了香港政府廉政公署,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工程,香港緊急事故控制中心,荔枝角雨水隧道排放工地等,看到料香港經濟的發達、技術的先進、制度的完備、社會的規範等等,增長了學員們的國際視野,也使學員們認識到了差距,將促銷和i學員們今後更努力的工作。

二、內地沿海地區應該適度學習香港的水資源管理模式。香港的水資源嚴重缺乏,大部分依靠東江流域供水,節約用水是香港水資源政策的重中之重。香港特區政府制訂了一套至2030年的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重點是“先節後增”。特區政府會通過加強公眾教育,宣傳節約用水。水務署不遺餘力地宣傳和開展各種形式生動的宣傳活動,讓國小生知道如何節約用水,從節水中獲得樂趣,政府提倡使用節約用水器具,通過更換及修復老化水管計劃,利用新科技改善水壓管理機身樓偵查,從而加強控制滲漏;擴充套件海水衝廁系統,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長。另一方面,特區政府積極使用再造水,包括迴圈再用洗浴水及雨水,發展海水淡化,加強供水管理。

三、通過學習和參觀考查自己在工作上的缺點和不足,對做好本職工作有指導性的思路和作用。通過對香港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觀察,學員們既瞭解了香港的文化習俗,也瞭解了與內地在機制以及文化上的各種差異,這將有利於學員今後與香港水務署、渠務署等政府中間層次和民間層次的友好交往。

公共管理的心得體會篇2

作為安全生產監督局負責各類安全生產安全培訓的工作人員,我深知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全民的安全意識淡薄,努力加強全民安全的防範培訓教育,使全民安全意識得到大幅度提高,是各項工作實現可續性發展的重中之重。

一、加強企業決策層的安全教育

當今世界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就是力量。決策者把握一定的知識,有助於決策能力素養和組織治理素養的`提高。因此,決策者一定要認真學習和把握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以及法律法規,以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切實負起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二要不斷學習安全工程技術、密切關注國內、國外安全治理的成功經驗和新方法、新思路,以提高企業的安全治理水平;三要系統地評價企業安全狀況,把握事故發生的規律,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因此,決策層安全決策能力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安全治理水平。其決策能力素養主要包括對企業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能力;對安全生產全過程的綜合治理能力;對事故的調查、分析、研究以及猜測能力;分析、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等。所以,決策很大的難點不在於決策本身,而在於決策的推行。因此,決策者必須具有組織協調企業各部門、各級人員團結一致、協調作戰的能力,在決策過程中往往出現不同意見,甚至有多種方案,決策者不僅應具有尋求一致意見的素質,還應具有決策中傾聽反面意見的素質,才能使決策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二、努力規範企業安全管理模式

規範企業管理層行為是構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前提。安全治理層人員要不斷學習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法規以及企業安全規程制度,以增強法制觀念,並認真貫徹落實。安全治理層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在日常安全工作中要踏踏實實、認真負責。處理事故應本著周密調查、認真研究、妥善處理、有始有終、負責到底、不得弄虛作假的原則。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和生產工藝技術的不斷革新改造,使企業的一些制度越來越存在缺陷,這就需要安全治理幹部不斷去補充完善,使其更加切合實際,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要從實際出發,從提高教育效果入手,不斷探索喜聞樂見的安全教育新模式,徹底改變形式單一,枯燥無味、教育效果很不理想的老模式,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三、全員行動構建長效安全機制

(一)提升全員安全學習力

堅持培植三種理念,即以人為本理念,事故是可以預防的理念,安全是基礎的理念。通過強化三種理念,

在三種理念指導下,注重以下三種培訓

1、安全知識培訓。以事故致因理論、因果連鎖理論、能量釋放理論、軌跡交叉理論、系統現代安全理論為基礎,讓職工系統學習安全理論知識,使職工從傳統的巨集觀思維轉變到微觀上來,讓安全生產化,生產安全化成為職工認識安全的新理念。對於重點的崗位,組織員工進行重點培訓,並分別舉辦了專業知識、全員普法、職業安全管理體系規範、特殊工種取證複審等一系列重點培訓教育,全員安全年培訓率達到100%,合格率100%,使安全知識不斷應用在生產管理和一線操作的每一個環節中。

2、安全技能培訓。修訂完善《崗位操作規程》、《崗位工藝技術規程》發給每一個職工,積極開展推進標準化,提升執行力活動,組織全員崗位練兵;同時,連續舉辦規範操作、標準指揮比武大賽及消防系統等等應急演練活動,以進一步加強重要崗位人員的安全技能培訓,增強職工應對風險的專業技能和意識,提高職工操作技能和對現場各類問題的應急處理能力。

3、隊伍凝聚力培訓。結合學習型組織建立活動,以團隊學習、系統思考、溝通協調、超越自我等理念為指導,通過深度匯談、拓展訓練等形式,不斷提升安全隊伍凝聚力。特別是在每年組織全員進行以執行力內訓為載體的安全環保縱深行訓練活動,對增強團隊凝聚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改善了安全管理心智模式,樹立起系統思考、注重細節、強化執行的管理理念,使安全管理隊伍的執行力、戰鬥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二)增強全員過程風險控制力

為增強全員過程風險控制力,堅持對生產全過程進行控制,實施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控制法,使生產中有關安全的資訊在動態中傳遞,隱患在動態中整改,問題在動態中反饋,結果在動態中驗證。

(三)增強全員責任內源力

不斷深化安全責任書制度,將安全目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確保每一個崗位、每一個環節的責任都清晰明確。同時,加大安全經濟責任制考核力度,既強化各級領導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又使科技人員、管理人員、操作人員都明確自己肩上的重任,主動自覺地踐行安全第一的方針。

(四)啟用自主管理力

拓寬安全管理內涵,將安全管理延伸到8小時之外。職工安全檔案管理是創新管理手段的一項重要舉措,從職工意識形態入手,以班組為單位,通過對職工的安全行為及影響行為的非工作因素,工作績效等內容的綜合分析及定期評價,形成職工個人系統的安全管理記錄,從而全面把握職工思想動態,達到對職工的意識和行為的動態監控,使現場每名職工按標準幹活,幹標準活。職工安全檔案管理的全面推行,使職工主動發現被忽視的細節問題,從根本上避免了上級對下級、外行對內行簡單粗略的管理,體現了職工之間的關愛和友情,使管理更加體現出人性化特徵。

(五)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力

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積極拓展安全文化外延,樹立超前預防的文化管理理念。傳統的生產安全管理理念,重點放在8小時以內,放在作業範圍以內,放在人與物的有形直觀以內,而忽略了精神狀態、思想情緒變化因素。通過樹立超前預防的管理理念,深層次探尋事故源頭。班組是否團結,家庭是否和睦,鄰里是否融洽,職工個人有無不良習慣,生活有無困難,都已成為超前預防的題中之義,並高度重視,納入班組職工個人檔案管理,並採取談心、家訪疏導矛盾、扶貧濟困、道德教育、生活規勸等有效方式,將安全文化建設滲入職工個人生活之中。

公共管理的心得體會篇3

20xx年7月,我帶著組織的期望和求知的慾望邁入了清華大學的校門,參加了我縣在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的“xx省峨山縣領導幹部公共管理研修班”。此次7天的培訓學習,聆聽了專家、學者、教授的專題講座。感受了清華園裡文明的氣息、人文關懷、歷史的厚重和中華民族奮力趕超的速度,思想上受到了強烈震撼,知識又得到了充實提高,理念上有了全面的更新。

一、收穫知識,廣學博學,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清華大學治學嚴謹、學風濃郁,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木清華獨特的精神魅力。在一週的時間裡,我認真參加了全部課程的學習,清華大學組織張紅宇、喬然、路傑等國內著名學者教授,採用案例教學、雙向問答等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向我們講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國學智慧與現代領導素質》、《創新思維與科學決策》等專題。每一節課都非常精彩,收穫很大,他們幾乎全部脫稿演講,內容生動翔實,言語如行雲流水般既流暢又精彩,他們都是理論聯絡實際的高手,知識淵博,東方的、西方的、古代的、當今的相關知識內容隨手拈來,既前沿又實用。聽了他們的課,自己的欠缺之處顯而易見,我真正感受到學海無涯,其樂無窮。更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樹立了終身學習理念,汲取多方面知識營養,用豐富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文化水平充實自己的頭腦,既要學理論知識、又要學專業知識,既要學有專長、又要博古通今,既要向書本學習,又要在實踐中學習。與時俱進,吐故納新,厚積薄發,增長才乾和智慧。

二、提高認識,擴大視野,拓展思路

雖然這次培訓的時間是短暫的,但是回味其中的過程是快樂的,帶給我的啟發是巨大的。這次培訓內容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我認為大多都是我知識結構上的薄弱環節,通過學習使我有更深更高層次接觸到政治、經濟、行政管理等方面最新的理論成果,在危機管理、應對媒體、領導能力、政務禮儀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些知識像新大陸一樣開擴了我的視野,啟發了我的思維。認真回顧xx的工作經歷,自任領導職務以來,還存在具體事務多,巨集觀管理少,對分管教育、衛生、旅遊、文化工作的謀劃和設計重視不足、思考不夠,不利於工作思路的創新和工作局面的展開,在聆聽喬然老師的《旅遊文化產業與地方經濟科學發展》後,對我縣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要依託良好的自然資源和濃郁的`彝族民俗風情,加強旅遊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有旅遊文化產品提檔升級,促進旅遊文化產業從觀光型向休閒渡假型轉變、旅遊文化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當前的重點就是要儘快組織實施“彝人谷”規劃,把旅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縣域經濟的新興產業。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尺度把握人生,通過清華培訓我要努力在更高的層面上、用更全的視角去分析情況、解決問題,謀劃思路,更好地完成好本職工作,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突破,努力做到思想更成熟、工作更積極、言行更穩健。

三、體會國學智慧,提高自身素質

一堂《國學智慧與現代領導素質》和《創新思維與科學決策》,讓我重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作為一名現代的領導幹部,應加強對國學和中華文明史的學習與研究,自覺堅持、自覺修煉對提升個人素質、完善個人修養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要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做到仁愛、善良、執著、忠誠,這是一個幹部和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二是應學會情感表達,把愛與美、追求與等待有機統一起來,把個人的內在素質與外在形象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內外結合,內外統一,展示美的和諧,美的永恆。三是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性格特徵,努力做到自尊、自愛、自信、寬容、幽默、智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四是要正確看待事業與人生,對事業要投入、執著,對生活要熱愛、自信,對他人要熱情、周到,對工作要敢於承擔責任,對群眾要充滿感情。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把道德美、情感美、性格美有機結合起來,把古典的知識與現代的知識結合起來,學會欣賞,學會運用,具備優秀的品格魅力、堅忍的信心和意志、率直的心胸、良好的信譽、淵博的知識、敢於直面恐懼、正確面對壓力、改造自我,與時俱進,做一個有涵養、寬容的個性、競爭意識的領導,才能樹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展示個人的魅力。

四、秉承“行勝於言”,樹立“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作風

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清華人。“行勝於言”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學風,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國家的棟樑之材。清華的老師們以崇高的職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超的學術水平,一絲不苟地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神聖職責。即使是黨政幹部在職培訓,也體現了一種追求卓越的境界。無論是學校對教學的整體安排和管理服務,還是老師對課程的具體設計和講授,你總能體會到管理者和授課者的用心良苦和匠心獨運。

行勝於言要會表達,說話藝術“少說批評的話,批評只是一種阻力;少說抱怨的話,抱怨只會帶來記恨;少說拒絕的話,拒絕只會形成陌路;少說諷刺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卑微;少說命令的話,命令只是強行接受”;“多說鼓勵的話,鼓勵才是基本動力;多說寬容的話,寬容才會增加了解;多說關懷的話,關懷才能獲得友誼;多說尊重的話,尊重才能激起同心;多說商量的話,商量才是質優領導”,要“生動的、形象的、富有表達力的、有理有據的、說服性的口頭語言向人民解釋上級的方針、政策,才能擴大自身的內涵,提高管理親和力,同時領導幹部要學會溝通,學會與上級、下級、同級的溝通協調。行勝於言要體現在行動上,面對本職工作,要對工作有熱心,對事業有忠心,善於動腦筋,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總結新的工作經驗教訓,才能使工作開拓創新;有公才有功,必須做到一心為公,利為公所謀,事為公所辦,自覺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勵;必須多作為,立足長遠,顧全大局,事業也才能前進。行勝於言要學會想和做要結合,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行勝於言就要淡泊名利,潔身自愛,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做一個勤政為民、廉潔奉公的好乾部。

公共管理的心得體會篇4

按照中共峨山縣委的安排,xx年7月3日—15日,我參加了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的“峨山縣領導幹部公共管理研修班”為期13天的學習培訓。

學習培訓期間,我與其他學員一道,聆聽了名師、專家和領導講授的“旅遊文化產業發展”、“新型工業化與自主創新”、“西部縣域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公共危機與媒體應對”、“國學智慧與現代領導素質”、“城市規劃與管理”、“創新思維與科學決策”等專題,參觀考察了北京市的城市規劃和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青州市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以及青島市的部分工業企業。通過這次學習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增加了知識,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拓展了眼界,為今後做好各項工作打下了基矗在此我就縣域經濟發展問題談一談學習體會:

一、發展縣域經濟要緊跟世界的發展潮流

隨著我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發展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更加緊密地與世界相融合,國內外的任何情況,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縣域經濟的發展。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中國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經濟版圖和產業分工正在調整,擴內需、保就業、調結構、轉方式、實現保增長的發展要求給國內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改革開放三十二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比較而言,我們的發展能耗高、汙染重、對資源依賴性大、綜合競爭能力不強,與當前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不相符合,制約了我們的可持續發展。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從全球的角度把握世界發展形勢,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與時俱進,順應潮流,抓住機遇,趁勢而上,確保峨山的縣域經濟在新一輪的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

二、探索和建立適合峨山的經濟發展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東部沿海地區快速發展,形成了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等許多成功的典範:蘇南模式以鄉鎮企業為主體,依靠能人發展經濟,但居民生活水平不是很高;溫州模式是依靠民間資本發展私營經濟;珠三角模式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以及低成本的技術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成為世界加工中心。這些發展模式各有成功之處,但我們與這些地方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人才和資源稟賦不盡相同,只可借鑑,不可照搬,立足實際探索適合峨山的經濟發展模式。根據我縣的發展狀況,我們要抓住制定“十二五”發展計劃的時機,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題,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以發展特色經濟、低碳經濟、規模經濟為目標,堅持走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特色城鎮化、產品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發展之路,高起點謀劃未來峨山縣域經濟發展。

三、對峨山今後縣域經濟發展的初步設想

(一)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化。工業化發展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撐。我縣經過多年的發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形成了以礦冶、化工、酒類、油料為主的特色產業,有了一定的工業發展基矗,xx年全縣完成現價工業增加值120526萬元,拉動gdp增長7.6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1.2%,成為了我縣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但與其他縣區相比,我縣的工業水平依然很低,節能減排任務重,持續發展能力不高,迫切要求我們把調整經濟結構、促進轉型發展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根據當前國內外發展形勢,我們要按照“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規模經濟園區化、園區發展迴圈化、迴圈經濟低碳化”的思路,調結構、促轉型、保增長,以建設雲南省鑄造產業核心區為重點,樹立區域經濟品牌,力爭建立1—2個產業鏈長、專業化程度高、競爭力強,帶動輻射面大、經濟效益好的新型工業產業。

(二)努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業人口眾多,農民增收困難,消費能力弱,內需不足,是制約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根本原因。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二年,我縣的農業得到較大發展,解決了溫飽問題,但農民生活依然困難,城鄉差別不斷擴大,對縣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產生了影響。作為西部不發達地區,“三農”問題是當前縣域經濟發展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途徑,主要是加快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擴充城鎮居民,減少農民人口,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要注意抓以下關鍵環節:一是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以烤煙、油菜、蔬菜為主,穩定產量,提高質量,鞏固傳統產業;加快推進“2213”工程,儘快形成規模化的新興特色產業。二是加大對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農業專業化組織,使農產品走向市場,提高效益。三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改革農業生產方式,按照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生產要求實施標準化生產,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四是建立完善土地流轉制度,促進農業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三)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文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的源泉,對經濟發展越來越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專家指出:歷來經濟繁榮之地,必然為文化興盛之邦。世界經濟百年發展表明,財富和資金正在向文化厚重的地方流動。我們在發展縣域經濟過程中,不能忽視文化事業的發展。要全面實施峨山彝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抓專案、建基地、創精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與旅遊文化產業相互聯結才能產生經濟效應,形成產業。旅遊文化產業是資源消耗低、就業指數高、帶動係數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熱點,我們要充分利用峨山良好的生態資源和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整合,把旅遊文化產業培育成一項支柱產業。

(四)加快城鎮化程序。在經濟發展中,工業化創造供給,城市化創造需求。實施城鎮化發展戰略,是工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保證,是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加快城鎮化程序,是峨山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峨山由於受地理條件限制,不可能實行“大拆大建”、無限擴大城市規模,只能根據發展的需要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穩步建設,形成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滇中生態城。一是按照“工業上山、專案入園、農民進城”的思路謀劃城鎮化發展,確立城市發展方向,合理功能分割槽,優化產業佈局,搞好城市發展規劃。二是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優化城市投資環境,拓寬融資渠道,堅持政府主導,吸納社會資金,鼓勵開發商投資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城市服務功能。三是積極探索城市管理的有效辦法,理順管理機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總的來說,謀劃縣域經濟的發展,眼界要開、理念要新、定位要準、措施要實,立足實際,開拓未來。

公共管理的心得體會篇5

公共管理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活動,它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運用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系統科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對國家和公共事務進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動;它是一門經過科際整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學科,是以解決社會公共問題為宗旨的應用性學科。管理是人類各種活動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種活動。近百年來,人們把研究管理活動規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論與方法,統稱為管理學。自從人們開始組成群體來實現個人無法完成的目標以來,管理工作就成為協調個體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由於人類社會越來越依賴集體的努力以及越來越多的、有組織的群體規模的擴大,管理人員的任務也就愈發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須具有敬業精神和服務意識,還要有解決突發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會辦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質。通過這半年來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學到了前沿的管理學知識和理論,提高了對公共管理的認識水平。

管理學潛藏於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或聽到“計劃”這個詞。大到美國政府的火星探測計劃,小到我們身邊的一次週末旅遊計劃。由此可見,計劃幾乎無處不在。首先就一個學生而言,他在學習中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必須通過制定一份計劃(或長期或短期)。然後通過這份計劃控制自己,並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時間,還要有效的選擇合適的資訊,從而達到自己的計劃目標,取得成功。又或者一個人的一生必須經過自己的規劃、組織;要不然這一輩子將碌碌無為。計劃是任何一個組織成功的核心,它存在於組織各個層次的管理活動中。一個組織適應未來技術或競爭方面變化能力的大小與它的計劃息息相關。

在為群體中一起工作的人們設計環境,使每個人有效地完成任務時,管理人員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努力使每個人理解群體的使命和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如果要使群體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員一定要明白期望他們完成的是什麼,這就是計劃工作的職能,而這項職能在所有管理職能中是最基本的。然而許多管理者總是強調日常的經營活動而忽略做計劃,這是造成他們日後到處“救火”的主要原因。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做了計劃也只是在做無用工而已,所以他們都不願意做計劃。其實不然,我認為計劃是為了有備無患。做了總比沒做好。計劃包括確定使命和目標以及完成使命和目標的行動;這需要指定決策,即從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中確定行動步驟。作為計劃的一種——戰略則是意指確定企業的`使命和企業的長期基本目標,並制定行動方案,配置相應的資源以實現這些目標。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所制定的目標應有其明確的衡量標準,不能含糊不清。

二、增強了對具體事物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意思是:事物的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這一面。通過對國學知識、人治與法治等知識的學習,聆聽了大師們的教誨。特別是有的倡導道家,認為道家思想是當代領導必修之學問,有的又否定它,而獨尊儒學。在儒家與道家、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人治與法治上,如何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絡和關係?是的選擇和正確的嗎?如何把握一個事物好的方面和不利的影響,從而做出選擇。通過學習,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到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相互並存和相互依賴的關係,認識到在一些問題是和非的判斷上並不一定有明確的標準,為自己全面的理解公共政策,正確把握問題實質,更好的做好工作,穩妥處理各種問題提供了借鑑。

三、增強了對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解。

老師講到:中國農業為了應對加入wto的挑戰,大規模調整種植結構,從而造成了糧食種植面積的萎縮,為了糧食安全,又再一次調整了種植結構。她說:“調整種植結構有助於農業應對wto挑戰,但關鍵要把握好一個度。”度的解釋就是合適、適度。在發展中,如何理解適度?在學習了《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與科技革命》、《中國巨集觀經濟走勢分析》和《管理經濟學》等課程後,認識到科學的發展必須是和諧和可持續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要尊重客觀規律,避免急功近利。

四、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有了冷靜的認識。

在學習中,通過專家、學者對國情的分析和我國當前面臨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社會結構層面面臨的問題與矛盾、機遇與挑戰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

五、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

通過學習使自己認識到,中國作為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政府管理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世界很多國家產生過重要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是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源地之一。現代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研究和教育始於19世紀的西方國家,迄今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公共事業的內容迅速增加,“公共”領域不斷擴充套件,舊有的行政管理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形勢對公共管理的要求。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需要從更多方面融入全世界的政治、文化、社會和軍事關係中,這對中國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的公共管理活動提出許多未曾遇到的重大複雜的問題和挑戰。未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代化建設、和諧社會的構建能否順利健康向前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公共管理能力。因此,研究和學習公共管理學對於認識和提高我國的公共管理水平和增強體制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通過學習使自己還認識到:要想做好事,先要做好人。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是做好工作的基礎。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深刻理解了加強個人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論語》講:仁、義、禮、智、信,給我們講出了做人的標準。但有時為什麼在特定的條件下,會出現錯誤和不應有的失誤,通過對國學等知識的學習,找到了答案。歸根結底,就是缺乏境界和定力。《道德經》講:致虛極,守靜督。就是說達到無限的境界,要切實保守定力。要作到有定力,就要樹立良好的心態,抵住誘惑,經受考驗,寵辱不驚。有了定力,才會有境界和智慧,做事情,幹工作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做事和做正確的事,才能不偏不倚,符合中庸之道。如果把定和境界看作是內在的,那麼智慧就是外在的表現,同為一體,互相依存,如同心口,內外一致。這也是加強個人修養的根本。

六、掌握了有效處理問題的工作方法。

通過學習,掌握了諸多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特別是對危機管理的學習,對自己分管的宣傳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基層宣傳工作中,最難處理的就是負面新聞造成的影響。它影響面大,破壞力強,持續時間長,往往一篇負面新聞造成的影響會超過所有的正面報道,一旦影響形成,各種媒體會潮水般跟進,直到象最牛釘子戶一樣演變成一場公共危機。

總之,通過學習公共管理學,使我不僅獲得了許多公共管理、創新思維、區域經濟發展等領域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前沿資訊,更學到了教授們認真調查研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精神和思維方法,極大的激活了自己的思維,開闊了胸襟和眼光,提高了履行公共職責、從事公共服務的認識水平,同時也樹立了新的管理理念,認識了公共管理在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大意義,做到了在一些問題的分析上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很多管理方面的不足,我會再接再厲,爭取為進一步深造和以後的工作積累更全面的知識。

公共管理的心得體會篇6

很多人都會知道,當一個農民在生命快要結束的那一瞬間,他會默默無聞地忙著播種收割;當一個醫生在生命快要結束的那一瞬間,他會急著去救治躺在醫院的病人;當一個老師在生命快要結束的那一瞬間,他會認認真真地教育每一個學生,賦予每一個學生,這才是盡職盡責,而當一個在路上行走或開車的人,在生命快要結束的那一瞬間,會想起什麼呢?

課上,我上了一節生動有趣而受益匪淺的課。同學們都非常專心致志,有時捧腹大笑,有時深表同情。首先,看了一些關於交通的知識,哪些我們應該做的,哪些我們不應該做的。其中有一些很滑稽的動畫,接著,我設計了一個簡單實際的小遊戲,他先說出一些交通安全中存在的情況,再讓同學們判斷是對還是錯,如果這道題是對的話就要擺出一個錯誤的手勢,反之就擺出一個正確的手勢,有些同學因為反應遲鈍,一時做錯了,同學們都笑了起來。下一個節目,我們看了一場短劇——《流淚的花季》,裡面的主角都是一些傷殘的小孩子,有的小孩子因為爸爸媽媽出了車禍而從此失去了世界上最親愛的人,有的小孩子因為去幫爸爸買菸而在過馬路的時候被大貨車撞傷了腿,就上次的農民子弟學校學生放學過馬路時而造成一死,好幾個重傷。

一次又一次的交通安全失誤,都使小孩子們的幼小心靈受到巨大的創傷,他們的人生道路才剛剛開始,就因為一場事故,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上天對他們是如此的不公平,不公平……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不可以讓它因為自己的不小心而失去,這樣很不值得,一些平常很注意任何事,做事非常有原則的人,也許他們的警惕性會比較高,但也不可以隨便了事,因為這

樣的人往往會以為自己一定會沒事,卻”聰明反被聰明誤”;一些平時對交通安全極度不留意,不關心的人,也許他們的交通意識比較淡薄,但到了適當時候,他們可能會變得十分小心,因為這樣的人知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就象上次,我過馬路不小心,差點被摩托車撞上。

總之,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們一出家門口,就要小心謹慎,左望右望,人人都知道”馬路如虎口”,我們千萬不要忽視它.

為了自己的安全,為了不讓家人擔心,為了社會的秩序井然,請大家認真遵守交通規則,做好自己,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