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實訓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設計實訓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設計實訓心得體會 篇一

建築供配電與照明綜合實訓是建築裝置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在學完建築供配電與照明課程後,需要有一個實踐環節,強化所學內容。參加本綜合實訓,使學生把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具體的工程設計,使之進一步加深對基本理論的掌握與理解,完善理論與實踐的銜接。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瞭解並運用有關設計規範和規程,掌握建築供配電與照明的基本內容及程式。根據設計任務書,對指定的車間進行電氣設計。要求學生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車間的照明配電系統設計、動力配電系統設計與計算、防雷接地系統設計,熟悉並能正確的應用有關設計規範。著重於知識的運用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課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理論聯絡實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先修課程和所學建築供配電工程的專業知識進行電氣施工圖設計的能力,學會選擇和確定電氣裝置的型號和規格,學會查詢和運用有關設計手冊和技術資料,為將來的工程設計或施工識圖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次實訓主要是設計單層廠房供配電,我認為工廠供電工作,不僅對電力工業是一種促進,而且對發展工業生產,實現工業現代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與進步,社會生產與生活對電能供應的質量和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作為電能傳輸與控制的中間樞紐,變電所必須改變傳統的設計和控制模式,才能適應現代電力系統、現代化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趨勢。電能從區域變電站進入工廠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對電能進行控制、變換、分配和傳輸等問題。而變電所就擔負著這一重任,一旦變電所出了事故而造成停電,則整個工廠的生產過程都將停止進行,甚至還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安全事故。工廠的供電工作要很好的為工業生產服務,必須滿足如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電能供應分配和使用中,不應發生人身事故和裝置事故。

(2)可靠:根據可靠性的要求,工廠內部的電力負荷分為一級負荷、二級負荷、三級負荷三種。一級負荷因突然停電會造成裝置損壞或造成人身傷亡,因此必須必須有兩個獨立源供電;二級負荷突然停電會造成經濟上的較大損失或會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因此必須有兩回路供電,但當去兩回路有困難時,可容許有一回專用線路供電;三級負荷由於突然停電造成的影響或損失不大,對供電電源工作特殊要求。

(3)優質:應滿足使用者對電壓、頻率、波形不畸變等電能質量要求。

(4)經濟、應滿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供電系統儘量要接線簡單,投資要少,執行費用要低,並考慮儘可能節約電能和有色金屬的消耗量。

工廠供電系統是電力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受到電力系統工況的影響和制約,因此供電系統應該遵守電力部門制定的法規,評價分析可以應用電力系統中採用的分析、計算方法。課程設計已經做完,我也有很多的心得體會值得去書寫,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更多的是關於實踐和思維之間關係方面的。在已度過的大學時間裡接觸的都是專業課。僅僅是專業課的理論知識,那麼如何把我們所學的專業基礎課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呢?這是我長期思考的問題。

在做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對很多知識不是很熟悉,我感觸最深的當屬查閱大量的設計資料了。為了讓自己完成設計去查閱這方面的設計資料,同時也再次去理解回顧知識。科學都要有據可依,有理可循,不切實際的構想永遠只能是構想,永遠無法升級為設計。設計中,我翻閱以前所學習的專業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學我覺得很有目的性,這是我做這次課程設計的心得之一。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和一個完整的流程圖,不能妄想一次就想將整個設計好,養成反覆修改的好習慣。在課程設計中我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許多幫助,再次一併謝過。由於我自身的水平有限,難以在理解上、設計中有所紕漏敬請老師扶正。

通過本次設計,使我將所學理論知識很好的運用到了實際工程當中,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並使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工廠供電知識學習方面,此次課程設計使我對課本上學到的知識有了進一步鞏固,而且對課堂上沒有深入學習的知識也作了瞭解,因此對供配電知識有了較全面和一個整體的把握。

知識系統化能力方面,本次本次課程設計過程中運用了很多的知識,因此如何將知識系統化就成了關鍵,例如本設計中用到了工廠供電的絕大多數理論知識和設計方案,因此在設計工程中側重了知識系統化能力的培養,為今後的工作和學習打下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微機應用和計算能力方面,通過本次鍛鍊,在繪圖方面,熟練了對autocad、word等軟體的掌握,並且使自己計算準確度有了提高。

獲取資訊能力方面,通過本次設計,我進一步認識到查工具書的重要性,因為我們課本上所講的知識畢竟有限,查工具書能使我們廣泛地汲取知識,補充自己知識系統的不足。同時我也更加體會到網路的好處,從網上查到了一些工廠的一些最新裝置,以及新舊裝置的對比等等,這些對此次課程設計有很大幫助。

自學能力方面,此次設計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激發了我對獲取知識的渴望,使我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之,此次課程設計的順利完成使我收穫頗多,也為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設計實訓心得體會 篇二

通過這次的學習,對教學設計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課堂上又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結合自己的單元教學設計嘗試了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教學評價是教學設計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認識到:教學評價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教學目標是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它規定了學習者應達到的終點能力水平。教學評價需要採用一些有效的技術手段。通常,通過測量來收集資料,但是測量不等於評價,測量是指以各種各樣的測驗或考試對學生在學習和教師在教學過教學評價要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評價教學的結果,更要對教學的過程,對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進行評價。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加以數量化,給學生的學習結果賦以數值的過程。

還認識到:教學評價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許多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的結果為改進教學與檢驗教師提供依據;教學評價的結果為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情況提供反饋;評價作為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的一種工具,用於查明在達到一整套教學目標時,可供選擇的程式是否同樣有效;利於實現教學過程的科學化,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於端正教學思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這樣的學習,會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好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中合理設計,加上老師潛移默化的指導對教學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如何設計教學,是對教師教學評價的依據之一。因此,如何內化學生成為自己的認識,是要教師在課堂中如何使用教法進行加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最後概括為自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尤其是數學教學,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合理的教學模式,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這就是“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它既強調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僅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與創新能力的訓練有利,對於學生健康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也是大有好處的。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應努力向“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方面發展。

設計實訓心得體會 篇三

我們實訓所在的工廠是廣州歐雅服裝公司有限公司下屬的時裝分公司,具有所加工的產品種類繁多,變化快,且產品完成質量好,工藝規範等諸多優勢,非常適合作為我們學習觀摩的服裝企業。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從學校到社會,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老闆,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後完全不同,一切都處在巨大的轉變中。

剛一到廠的時候,我們先是整體的參觀了整個廠區佈局,對公司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工廠雖然規模龐大卻也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樣複雜,各個生產部門都是有條理的,安排的方式都是有效率的,這些是我們以後需要去深入瞭解的,畢竟學校對於我們的培養得方向是高階技術崗位實用性人才,除了對技術的精益求精外,更要對整個服裝產業做到一目瞭然,才能從根本上推動服裝行業的發展。

我們的日程安排根據實訓內容規定的四個方面,實行的是分組輪換制,每一個階段約為四周左右,在第一階段,我被分到了公司技術部的制板室,這讓我心中一陣暗喜,我喜歡打板師這個職業,因為我喜歡思考,對數字敏感,對服裝的變化好奇,制板這門技術把服裝款式設計的感性思維上升到了理性分析的層次。

可是在第一天的時候我就開始犯難了,一個難題擺在了我們的眼前,公司的製版方法與課堂上的理論有很大的差異:1公司比例製圖方法與學校原型製圖法的差別。2因為公司是以外貿服裝加工為主,所以版型的設計是以客戶訂單和樣衣為標準的,外貿服裝嚴格的資料精確度如:前浪18.5,後浪30、袖籠高26.5……而且有許多專業名詞使我們從未使用過的。3訂單上所提供的尺寸都是成衣尺寸,不需要再在考慮原型法裡所說的放鬆量,4訂單上所使用的尺寸都是以英寸為單位計算,等等。這就使得我們必須要迅速的適應這一轉變,換一種思維和方法制作出符合訂單尺寸且外形美觀的紙樣。

其次,國外服裝與國內服裝在板型尺寸上有相當大的差異:1服裝中休閒服居多,在尺碼上較國內的大,及其寬鬆。2褲子不分男女以低腰為主。3除夏裝外,服裝面料較厚,衣袖普遍較長4在色彩的選擇上一般以灰、黑色、墨綠色、石頭色、米色為主,也有少量的純白色。與我們國內的服裝習慣用色、搭配都不大相同。5衣服上基本上都有口袋,數量相對來說比較多,並且許多都是立體口袋。

在連續試打了兩個款式的樣衣板後,才慢慢琢磨出一些滋味,其實,在制板的時候無論“原型法”還是“比例法”,各有各的優勢所在,要融會貫通綜合運用,才能做出更精確,更美觀的紙樣。

在這期間,我們還參觀了尼彼歐的CCAD中心,尼彼歐使用的法國進口的力克CAD系統,在這裡我第一次見到了完整地服裝CAD系統,真是大開眼界阿,在尼彼歐CAD的使用主要用於放碼的,師傅做好的母板,用掃描器輸入進電腦裡,再進行號型放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往用手工一兩天才能完成的放碼工作,用電腦幾十分鐘就可以完成,而且精確度還要優於手工。完成後的大貨板(工業紙樣)通過筆式繪圖儀列印在麥架紙,而且繪圖儀使用普通圓珠筆成本極低,一套完整的紙樣只需幾個小時就可以投入生產使用。

其次一般工廠都有紙樣間用來儲存紙樣,多年來積存下來的紙樣非常多,不但佔用房間,儲存困難,而且查詢非常麻煩。使用CAD以後讓所有的紙樣都成為數字,不管有多少紙樣都可以儲存在計算機裡,每時每刻輕鬆查詢。

不過可惜的是,因為裝置昂貴,我們不能親自上手體驗一下,只能期待以後的機會了。

設計實訓心得體會 篇四

本學期的第十八週我們開始了為期一週的服裝結構設計實訓,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次新的機會,新的嘗試,新的體驗。儘管本學期我們已上過服裝結構設計的課程,但對於大多數的我們來說,對服裝結構設計可能仍停留在懵懂或者說一知半解,儘管我們在課程期間有聽老師做過一些母型結構在款式上面的改變設計的要領和方法上的講解,或者是結構設計在整個服裝製作上的工藝流程的介紹等等,但僅僅是理論上的瞭解,往往會讓我們並不特別明白,光是想象也沒辦法完全能想象得出來,所以這次的結構實訓課程不僅是一次實訓,而是對我們的一次鍛鍊,更是讓我們能真真正正地全新地去了解和認識服裝結構設計的契機,而我也暗下決心襖好好地學習一番。

實訓都是辛苦的,對於這一認知我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事實也確實如此。整整一週我們都在忙碌著,學習著。

我們的實訓任務是根據自己的尺寸設計一款女式上裝,並打板。首先要做的是量尺寸,一件上裝所需要的尺寸有:身高(號)、胸圍(B)、肩寬(S)、領圍(N)、衣長,胸劈門。依需要我們互相量尺寸,期間我們怕量不準,特地重心看教材,仔細瞭解測量要求,帶測量完畢之後,便開始了結構紙樣設計,我畫的是配有西裝領,刀背省及附有腰帶的女式上裝,比照老師之前課上所交教過的母型上裝的製圖方法,我開始了在牛皮紙上製圖。

首先,將給定的製圖條件,套入製圖過程中所涉及的公式,計算並記錄下來。

然後,套用老師之前所教的製圖方法結合教材建立符合設計的衣身母型變態後的式樣,由於製圖是製成副抓哏的基礎,來不得半點差錯,一旦失之毫釐,就勢必差之千里,所以我們畫得格外認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胸劈門的確定,胸劈門的主要作用是:1)使衣身更好滿足人體胸中央部及乳峰部位球面形態的需要2)能調節前肩衝量的大小,使之更符合人體肩位間的表面形態。在相同條件下,胸劈門越大,則前肩衝量也越大。因此,通過對胸劈門的控制,可以將前肩衝量調節到理想的程度。所以考慮到設計女式上裝,面料的縫紉皺縮率,上裝需裝掛麵,工藝的歸拔處理等諸多因素,根據公式計算得胸劈門取值為1.5。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省,在製圖過程中,我所需要制的是刀背省,考慮到省所處的部位,衣料特性,合體程度乃至造型要求等諸多因素,我所選擇的省的形態是橄欖省型,而在省量比值上的取法除了與收省部位及其隆起程度有關,還與合體程度、面料特性、工藝形式等有關,在相同情況下,合體程度越強,則省量比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棉來哦伸縮性越強,則省量比值越大,反之越小;活省偏大,死省相對較小。根據設計紙樣,不同地方省值的大小取值也不盡相同。這樣一件上裝的基本形態就出來了。

接著就是對上裝領子的設計,儘管衣領造型絢麗多彩變幻莫測,但從結構上分析基本上可分為以下幾種型別:無領(a=0,b=0)、坦領(0& <=a<=1,b>a)、立領(a>0,b=0)、翻駁領(a>1,b>a)其他領(注:a表示領座,b表示領面),而我在設計中所應用到的就是屬於翻駁領型別的西裝領,制定領座a=3,領面b=5,根據製圖條件及老師上課時所指導的製圖方法將西裝領畫好。

再者就是對款式外觀上的美化,在上裝的腰部設計了腰節,使整件衣服在不失女性堅毅一面的同時,更體現其柔和的一面。

整個製圖過程中,除了將之前上課所學運用於設計製圖中去外,我們還新學了衣袖的製圖方法,通過上課老師的一邊製圖,一邊佐以講解,我瞭解到在衣袖母型的建立中,一定的袖子立體傾角對應一定的袖斜線傾角,且兩者成反比關係,顯然,袖斜線傾角越小,從而越便於手臂活動,但手臂下垂時的袖根部餘褶較多;反之,袖斜線傾角越大(不能超出極限),則袖立體傾角越小,從而袖子的成型效果越好,但不利於手臂活動。根據實際需要,我們將袖斜線傾角按寬鬆、普通、合體三種袖型結構劃分成三個取值範圍。以便正確選擇。袖斜線傾角的大小可按兩直角邊的長度之比即15:x反映之。其中袖上平線中的15釐米長度固定不變,垂直方向的長度x可自由調節。x小意味著袖斜線傾角小,x大意味著袖斜線傾角大。而x的總的變化範圍約為3<=x<=13+h/2。其中,3& <=x<=8為適宜寬鬆袖選擇的取值範圍,常用於茄克衫、長袖男襯衫、寬鬆衫、童裝等一類上裝的袖子;8<=x<=12為適宜普通袖選擇的取值範圍,常用於女襯衫,男短袖襯衫、兩用衫、風衣、童裝等一類上裝的袖子;12+h/2<=x<=13+h/2為適宜合體袖選擇的取值範圍,常用於男、女西服、大意等一類上裝的袖子。而在製圖中,由於設計的是女式西裝,所以我們所選擇的是合體袖,通過老師一步一步耐心的講解,我們也按照自己的尺寸:袖長五十五釐米、袖籠周長四十七釐米,畫好了袖子。

到此,整張結構圖紙已製圖完成,看著這圖紙,心中有一絲欣慰,也有一絲成功的喜悅。

緊隨其後的是打板,這在我們之前的課程中所未接觸到的,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體驗,剛開始聽老師說製作過程的時候感覺很簡單,後又聽到老師說要我們花一天的時間來完成簡直不敢相信,認為沒有這個必要。真到要做的時候才明白,不花上這麼久的時間根本打不好板。打板的過程其實很容易,但需要有極大的耐性和細心,才能做好,首先在紙樣下鋪上一張新的牛皮紙,整個圖紙上要打板下來的版塊有十五塊,分別是後中上片、後側上片、後中下片、後側下片、前中上片、前側上片、前中下片、前側下片、後腰節、前腰節、領裡、領面、掛麵及兩塊袖面,用點線器將這十三塊復刻在新的牛皮紙上,接著根據復刻的點用鉛筆復描出來並劃順,由此得淨樣板,然後將淨樣板的邊緣線各加寬一釐米,值得注意的是由幾塊樣板的一條邊緣線要特殊加寬:後中下片、後側下片、前中下片,前側下片的底部邊緣線各加寬三釐米,後腰節片與領面的連口不加寬,兩塊袖面底部加寬二點五釐米,各加寬後的線均劃順後,用剪刀按此線一一順剪下來。在打板過程中務必不能忘記絲縷的確定:衣片絲縷是指衣片在衣料中的取向,要確定衣片絲縷的取向,首先應確定基參照線,而參照線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衣片形狀及其所處部位不同略有變化,一般有以下三種參照線:

(1)以衣片中跟人體縱向一致的線作為參照線

(2)以衣片中的對稱軸作為對照線

(3)以衣片中某一條直線形邊口作為參照線,而我們要及時確定絲縷線,以免做打板上的返工,這勢必很麻煩。

至此,打板工序也已完成。

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們並沒有做排板,而這也是服裝工藝流程中關鍵一步,打板打下來,根據絲縷以最省空間的方法排板,其中絲縷必須垂直某一下劃線,這樣的排板在大批量的工藝製作中能節約布料,降低成本,一定程度上提到生產效益。

儘管服裝結構實訓的課程僅有短短的一週,但對於我來說體味良多。之前對於服裝結構設計僅是限於皮毛上的認識,光是想象它的過程,即使期間有製圖,但對於老師所延伸的有些省或者式樣的描述並不能完全的明白,有時心理有些設計上的想法但不知道是否可行,但通過這次的親自實踐,我們深入地瞭解了服裝結構設計的具體流程,同時也解決了一直困擾著我們的問題,實訓充分地讓我們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認識真理。同時服裝結構設計也是製衣的基礎,即使衣服經由設計師之手,設計得再完美,但如果沒有精確的結構製圖,再好的衣服也沒辦法體現,所以服裝結構設計在服裝工藝流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一件衣服制一次圖,打一次板需要耗費許多的時間與精力,這期間的辛苦我們在這一週都有體驗過了,一整天一整天的時間都一門心思撲在了製圖和打板上,有時累到直不起腰來,腿腳僵硬得走不動路,或眼睛酸澀,都依然無法放下手頭的工作,甚至象廢寢忘食的拼命三郎,卻仍執著地想要把它做得更好更完美。或許你無法想象我心理上對結構設計的想法的質的飛躍,對於結構設計,我從剛開始製圖的不耐,到之後的不忍放棄,再來的滿心期待更多的學習,到之後開始喜歡上線線框框所構架的圖,到最後的沉浸其中,我發現製圖是有趣的,儘管它真的很累。

這次的服裝結構設計實訓對我們生理或心理上都是一種鍛鍊,既鍛鍊了我們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還鍛鍊了我們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也使我們對結構設計有了重新的認識,和對自己的重新審視。

通過這次的實訓,我萌發了一種衝動,或許我應該嘗試一下,既然學過了服裝工藝,學過了服裝設計,又學過了服裝結構設計,那麼我應該學以致用,嘗試著自己設計,自己打板,自己縫紉,做一件屬於自己的衣服。

設計實訓心得體會 篇五

通過了將近兩週實訓的奮鬥,終於完成了這次的實訓。雖然做的還有瑕疵,但同時讓我回顧了自大學以來學過的大多數專業知識,進一步鞏固了專業基礎知識,讓我有一次全面發展的機會。在這過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了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學習,才能共同進步。特別感謝我的組員,在面對我對圖紙有疑惑及碰到不懂時時,能很積極主動的指導並幫我解答了在設計中所遇到的疑問。因而,從這次課程設計中發現自己的專業知識掌握的不夠紮實,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學習和回顧。在這兩週實訓的開始,由於是施工組織設計,需要小組共同完成一份實訓。在開始拿到圖紙時,忽然感到很迷惑,看著圖紙密密麻麻的圖形和文字,頓時感到驚慌和無措。“我該怎麼做,該如何下手“這句話無時無刻不出我的腦海中。但我深知必須得靜下心,好好的看了一下老師發的任務書,上網瞭解一下有關施工組織的實訓過程,同時還和組員討論了有關這實訓的分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而我漸漸的瞭解了實訓的步驟和過程,瞭解了該如何下手。在做得工程中,我有以下感受:

1、在分到工程概況這塊時,也是慶幸覺得挺輕鬆的。可是在後面慢慢做著的過程中,發現我還是要結合老師給的簡單說明和圖紙裡的建築說明,參照書上的模板組織語言簡要說明工程概況。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幸好我的組員有認真幫我查漏補缺,才能儘可能完善整個工程概況。

2、在算量時,聽著同學各種不一樣的方法,無疑用軟體算量是一種更為一種捷徑。但對於廣聯達算量建模,我們小組都不會,而重新學習肯定花很多時間。所以,我們只能踏踏實實地手算,而這工程卻是痛苦的。我們重溫了算量的方法,一步一步地算。小組的人相互討論,檢查,錯了又改,終於把算量做好。或許我們做得不是很精確,但算完還是成就感滿滿的。

3、施工方案,是我們小組經過上網查資料和共同討論共同完成的。在回顧之前的施工知識和上網查資料中,我們溫故而知新並更深一步鞏固了相關知識點。

4、在繪製進度計劃時,問題又接著來了,雖然老師之前在課堂上給我們佈置過型別的實踐,但由於有段時間沒有去回顧和複習,好多知識和關鍵做法已經模糊,這個問題深深的打擊了我,讓我明白了學過一定的知識一定要時刻去溫習和

回顧,才能加深印象。我們有人在算工日和班次等,有人佈置橫道圖,最後大家一起檢查。當完成了這幾個進度計劃圖紙後之後,實訓基本過了一大半,剩下的就只是施工總平面圖。

5、由於在前面的基礎上,施工平面圖根據這些工程量,資料來繪製和編制。它們之前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要時刻注意前面已做的工程。在計算這塊我相對薄弱,所以我沒有計算勞動量和建築面積關係這塊,而是負責根據資料用cad佈置繪製平面圖。

經過這次的實訓,我發現自己對施工組織設計這門課掌握還是不夠的。但幸好經歷了這次實訓,讓我在整個過程中溫故而知新。我會繼續努力,好好學習的。

設計實訓心得體會 篇六

經過這次課程設計,讓我更加深刻了解課本知識,和以往對知識的疏忽得以補充,在設計過程中遇到一些模糊的公式和專業用語,比如說經濟刮板運輸機及皮帶運輸的選擇,在選擇選擇刮板皮帶運輸選型時,在使用手冊時,有的資料很難查出,可是這些問題經過這次設計,都一一得以解決,我相信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我為搞清楚的問題,可是這次的課程設計給我相當的基礎知識,為我以後工作打下了嚴實的基礎。

雖然這次課程是那麼短暫的2周時間,我感覺到這些天我的所學勝過我這一學期所學,這次任務原則上是設計,其實就是一次大的作業,是讓我對課本知識的鞏固和對基本公式的熟悉和應用,計算力學和運動學及預選電動機過程中的那些繁瑣的資料,使我做事的耐心和仔細程度得以提高。課程設計是培訓學生運用本專業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對三年所學知識的複習和鞏固。

同樣,也促使了同學們的相互探討,相互學習。所以,我們必須認真、謹慎、踏實、一步一步的完成設計。如果時間能夠重來,我可能會認真的去學習和研究,也可能會自我獨立的完成一個專案,我相信無論是誰看到自我做出的成果時心裡必須會很興奮。此次設計讓我明白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團隊精神固然很重要,擔人往往還是要靠自我的努力,自我親身去經歷,這樣自我的心裡才會踏實,學到的東西才會更多。

課程設計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經過課程設計使我們瞭解到一些實際與理論之間的差異。經過課程設計不僅僅能夠鞏固專業知識,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其還能夠培養和熟練使用資料,運用工具書的本事,把我們所學的課本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課程設計誠然是一門專業課,給我很多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上的提升,同

時又是一門講道課,一門設計課,給了我許多道,給了我很多思,給了我莫大的空間。同時,設計讓我感觸很深。使我對抽象的理論有了具體的認識。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比較系統的瞭解礦井運輸提升的設計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從總體設計原則,本次設計綜合三年所學的專業課程,以《設計任務書》的指導思想為中心,參照有關資料,有計劃有頭緒、有邏輯地把這次設計搞好!

總之,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收穫很多、學會很多、比以往更有耐心很多。感激學校及教師給我們這次課程設計的機會,最真摯的感激我們的輔導教師,在設計過程中,教師精心的輔導和不厭其煩地的態度才使得我們以順利的完成這次設計,他那無私的奉獻的精神照耀著我們對學習的熱愛,同時也增加我們對知識的追求和慾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