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心得體會多篇

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心得體會多篇

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心得體會篇1

勞動是人類走向文明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了勞動才有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而勞動既需要腦力勞動者,也需要體力勞動者,他們都有貢獻意義。

以前,我在小區見過一位公廁管理員,一次,他發現公廁旁的排糞坑的糞便滿溢在即,他挽起袖子,拿起旁邊的鐵桿,把陰溝蓋一塊塊撬開,將手伸進糞溝內打撈堵塞暗溝的髒物,糞便直往他身上濺,他也全然不顧。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努力,快溢滿的糞溝疏通了,曾有人問他,覺不覺得這個工作很不體面?他說:“靠自己的雙手勞動,沒有什麼好丟臉的。”只有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不會被別人看不起。

疫情這段期間,我也用勞動證明了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生活,一天早晨,我迷迷糊糊的睡醒,爸爸在開早會,妹妹還沒起來,我突發奇想,大步向廚房走去,順手開啟冰箱,拿出我需要的食材,洗菜時,我抓起菜開啟水龍頭,用力擦著菜上的髒物,心想:“這個菜怎麼這麼難洗啊?”

我幾乎使出了吃奶的勁才把這個菜洗乾淨、切菜時,我不小心切到手流血了,我急忙出去拿了一個創口貼,貼在了受傷的地方,我記住了這次教訓,小心翼翼的切起了菜,經過一番努力,麵條終於煮好了。

我端起熱騰騰的麵條,這時妹妹醒了,她看見面條,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她打了一碗麵條,三下五除二就把麵條吃完了,看她吃得津津有味,我覺得我的辛苦都值得。雖然這只是我為小家做出的小小勞動,但我也很自豪。

俗話說:“勞動創造一切,勞動者創造一切。”我希望長大可以用勞動為祖國的明天增添光彩!

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心得體會篇2

作為xx市“美麗xx共同締造”行動試點區,xx區以群眾參與為核心,重點探索城市社群以共同締造方法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現路徑,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市委書記直接指導並多次批示給予肯定,為試點工作順利推進指“路”、鼓“勁”。

試點工作可以用“一個目標、三個原則、六個探索、三個成效”總體概括,具體是:

一、試點謀劃

在試點工作中,xx區精心選取中新城區社群代表xx社群、xx社群,老城區社群代表xx社群、振興社群,“村改居”社群代表xx社群5個各具特色、能夠反映全區社群總體情況的社群作為區級試點社群,並在廣泛徵求居民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精心梳理確立了29個由社群執行、群眾參與、部門協助的“房前屋後”美化提升專案,科學務實地推進試點工作。全區10個街道也分別選擇1個社群作為街道試點社群,同步推進試點工作。

試點工作是在xx區面臨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兩個轉型”、在轉型中求發展的背景下開展的。因此,xx區積極對接全市“兩個百年”的發展願景和“五個城市”的發展目標,注重分析當前形勢、針對區域特點、結合群眾需求,提出“建設美麗xx示範城區”這“一個目標”,緊緊圍繞“三個原則”謀劃試點工作:一是注重把握好共同締造的工作方法。改變原有的慣性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緊緊圍繞“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共同締造方法,轉變工作理念、推進工作提升、創新工作機制,以此找尋社會治理的“新路子”、搭建群眾參與的“新橋樑”。二是注重把握好“兩改革三提升”的工作內容。圍繞城市社群特質,提出“推進社群管理體制改革、推進群眾參與機制改革,提升公共活動空間、提升公共活動平臺、提升公共服務體系”的“兩改革三提升”工作內容,致力實現社群“職責明晰化、管理民主化、環境宜居化、關係和諧化、服務人性化”,努力營造社群共同家園。三是注重把握好“四步走”的工作路徑。以專案為載體,以問題為導向,通過摸索、實踐、思考,確立“建設——管理——服務——精神”的城市社群共同締造工作路徑,形成群眾參與共識,增進群眾參與的自發性、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試點做法

xx區注重走內涵式、長效性的共同締造之路,突出城市社群實際,重點從“六個探索”推進共同締造行動,進一步增強了社會凝聚力,改善了社會關係。

(一)推進社群空間平臺提升

針對城市社群公共活動空間有限、公共活動平臺不足等問題引發的人際關係冷淡、人群陌生等“城市病”現象,xx區注重考慮空間規劃與平臺設計,致力推進“熟人社群”建設,營造人與人之間親密的夥伴關係,夯實共同締造基礎。

提升公共活動空間。區級層面,啟動“十大健身步道”提升專案,通過媒體、網站、微博、微信徵集“金點子”,現場徵求群眾意見等方式,發動居民參與到山體健身步道和鐵路文化公園休閒步道的改造提升中。通過細化標識標牌、完善配套設施、健全系統功能,努力讓健身步道“管理精細化、服務人性化”。同時,著手規劃社群慢行步道、社群生態公園,連線或打通一些片段化的步道,增設休閒桌椅、迷宮步道等。目前,已對8座原有的街心公園進行改造提升,增設石桌、石凳、公共飲水等設定,並在美仁宮、不見天等區域新建12座街心公園。社群層面,充分挖掘、利用“房前屋後”有限空間,為居民休閒娛樂、人際交往提供必備場所。如xx社群積極開發老城區社群空間,與居民一道共同清理半山腰中的垃圾死角,整修建成可娛樂、健身的半山休閒亭(居民取名為“夢想亭”),將居民經常聚集的破舊小區過道改造建成“話仙長廊”,增設木質長椅,並將居民創作的書法、圖畫作品懸掛在小區過道,增強社群人文氣息。社會層面,動員轄內機關、學校、企業等單位共享社群活動場所,提供人力共建、財力共建支援。如xx社群轄內共建單位市民防局主動為社群居民文化廣場提供水電支援和衛生設施,主動承擔鴻山步行隧道的所有費用,增設照明、監控等設施,為居民建設標示清楚、設施安全、無障礙的出行空間;區武裝部、區建設局也主動提供單位用房作為居民活動管理用房,為居民開展活動提供硬體保障。

提升公共活動平臺。一是開展群眾性互動活動。如各社群舉辦“溫馨廣場大家唱”、“和諧鄰里節”、“身邊好鄰居”評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創造共同活動機會,促進居民的相互認識和友好交往,盡力消除城市社群生活的封閉性帶來的隔離感,在居民之間、樓院鄰里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xx社群經廣泛徵求意見,設立每年xx月xx日為社群“和美鄰里日”,舉辦社群趣味運動會,吸引更多的社群家庭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增進鄰里相互瞭解。二是開展群眾性文藝活動。鼓勵居民自發組建社群合唱團、腰鼓隊、廣場舞隊、書畫小組、讀報小組等興趣愛好類社團,建立起居民之間的情感網路。如xx社群對現有的老年舞蹈隊、氣排球隊、橋牌隊、合唱隊等隊伍進行整合,分成文藝、體育兩大類別,組建“幸福五村”社群藝術團隊,負責組織、協調和帶動各類文體隊伍開展活動,傾力打造鄰里和睦、居民和樂的溫馨社群環境。

(二)推進社群基層組織建設

xx區把完善基層組織建設作為組織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有效抓手,以社會化、開放性的組織執行機制,進一步啟用社群活力,發動各方力量參與共同締造。

凝聚黨群組織力量。發揮現有基層黨組織、工青婦等各類基層組織的力量,將黨員、職工、青少年、婦女、離退休老人等不同類別不同年齡的人群凝聚起來,發動社群內各類群體共同參與社群治理。一是建立區域化組織模式。成立10個街道大黨工委、96個社群大黨委,完善黨建聯席會、團建聯席會等組織共建形式,增進街道社群與轄內單位組織的聯絡。如在xx社群大黨委的推動下,文創村業主協會和商家協會分別成立黨支部,設立“黨員示範店”、“黨員先鋒崗”,開展支部推薦“放心店”評選;以文藝青年為主體的文創村團委,自行策劃舉辦“文青節”和“微風樂集音樂廣場公益音樂會”等活動,活躍了社群氛圍。二是建立特色化組織模式。根據黨員群眾生活方式、組織方式和利益訴求方式的變化,設立了類別聚集型、興趣聚集型、居住聚集型等多元化、立體化的黨群組織。如xx社群在樓道內組建樓道黨小組和居民互助組,將各樓道黨小組長、互助組組長的名字和聯絡方式印在“黨群互助聯絡卡”內,分發至各家各戶,並積極參與鄰里矛盾糾紛協調、社群活動組織、環境衛生整治,搭起社群與居民之間的“連心橋”,受到廣泛好評。

推動社會組織參與。把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作為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式。一是加快社會組織規範發展。出臺《xx區關於規範社會組織管理、加快社會組織發展的實施意見》,依照“寬門檻、嚴管理”的原則,推進登記管理體制改革,實行直接登記、簡化備案程式、放寬登記限制;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弘揚正能量的社群服務類、公益慈善類、群眾生活類、樞紐(聯合)型的社會組織;開設社會組織專項發展資金,實行“以獎代補”激勵社會組織發展。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提供辦公場地和人員培訓、管理諮詢等服務。目前,全區登記註冊的社會組織共249家,有500餘支文體類的社群社會組織在街道社群登記備案。二是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服務。發揮城市義工協會、藍天救援隊、同心慈善會、晨曦愛心服務隊、溫馨志願服務隊等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專業力量的作用,引導參與社群治理和公共服務。如沁心泉社會工作師事務中心專業社工積極開展社群失獨家庭、外來人員、殘疾人、老年人等多類群體的專業服務,豐富公共服務產品。總部設在中華街道的全國知名專業公益組織“擔當者行動”,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集中的公辦學校——定安國小開展“班班有個圖書角”助學專案,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專業、規範、系統、先進的課外閱讀體驗。xx區城市義工協會每週六定期開展志願服務,形成城市文明風尚和市民生活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親子團、學生群、姐妹幫、朋友圈組團參與。

(三)推進社群自治共治模式

針對xx區地理區域特點,研究探索了三套推進社群治理的工作模式,努力讓居民群眾走出來、說出來、做起來、管起來。

推行新城區物業小區共治模式。不斷理順社群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小區議事小組之間的相互關係,在新城區物業小區建立四方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徵詢意見制度、資訊傳遞制度、社情民意分析制度,形成居民委員會的社群管理、物業公司的專業管理、業主委員會和居民的自治管理相結合的“四位一體”共治局面。在試點社群建立對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監督評議制度,以社群為主體,成立以片警、居民代表、業主委員會、街道社群代表等組成的“物業評議小組”,從基本服務、對社群工作配合度、業主滿意度等方面每月對物業服務進行“優、良、中、差”的打分評定,將最後結果與物業公司評先評優、下一年續約等直接掛鉤。xx社群通過明確三方權責,由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與居委會共同協商制定小區車輛管理辦法,發動居民監督核查外來車輛,實行外來車輛及接送學生車輛禁止入內、上下班高峰期增派人員維持秩序等措施,解決了業主反映強烈的小區車輛管理混亂問題。

推行老城區無物業小區自治模式。在老城區無物業小區,建立由居委會牽頭、居民群眾自助互助的“無物業小區自治小組”,由居民推薦、居委會稽核,設定樓長、宣傳員、衛生員、調解員等,負責單元樓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推進樓幢自治建設。如國小社群“國小苑”無物業小區制訂《居民自治公約》,通過民主協商小區名字、自籌資金設立小區電動門禁,聘請小區下崗失業人員擔任管理員,收取一定的停車費用於小區日常管理和維護,並建立起值班管理、停車收費、衛生保潔、費用公示監督等自治機制,通過“身邊人管身邊事”,實現了小區有序管理、居民自己“唱戲”。xx社群九竹巷無物業小區57名熱心居民自發組成“居民自治小組”,組織各樓院居民代表共商片區公共事務,共同出錢維修防盜門、修理樓道燈,將衛生死角美化成綠化科普園等,共同打造了一個“金色夢想小區”。

推行區域化功能型自治模式。在社群某個特定區域內,鼓勵社群居民基於某個特定專案的共同利益自發組建功能型“自治小組”,通過共同行動締造共同家園,把解決問題的決定權交還給居民,由居民自行處理好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如xx社群針對治安安全隱患問題,轄內退伍軍人及熱心青年自發組建義務消防隊、義務巡邏隊等功能型自治組織,不定期對周邊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對佔道經營進行勸阻,助推文創村健康有序發展。xx社群居民自發成立愛車自治小組,對樓院停車位進行規整,建立車主通訊錄,遇前後車停堵等問題,及時電話聯絡、及時溝通,減少了鄰里糾紛和矛盾。官任社群針對轄內外籍人士多且集中的特點,發動熱心外籍人士成立外籍人士理事會、社群外籍人士服務點、外籍夫人沙龍、外籍青年俱樂部等外籍人士參與社群自治平臺,增進外籍人士歸屬感,實現跨國界的共同締造。

(四)推進社群公共服務優化

xx區切實關注基本民生、熱點民生、底線民生,通過轉變社群職能、優化服務質量等方式,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群眾滿意度,促進黨群關係和諧。

推進社群服務提速、提效。進一步明晰社群職責、理順社群關係,讓社群集中精力抓好公共服務。一是推進試點社群減負放權。制定《進一步推進試點社群減負放權工作意見》,賦予社群源調配權、經費支配權、監督評議權等職權;減除社群12項、合併30項事務性工作,簡化13項便民服務專案,類133小項的黨建檢查臺帳;全面清理試點社群掛牌,嚴格工作準入、規範社群臺賬、統一社群考核、規範參會審批,切實減輕社群負擔,提高服務效率。二是推進社群服務網格化管理。將全區96個社區劃分成994個網格,配備4117名網格員,規範社群“1人1格或2人1格”的基本工作模式。推行責任網格化,將標有網格區域、概況、負責人、服務電話的網格責任牌,懸掛在小區、主要道路出入口;推行管理精細化,設立“一張網格聯絡簿、一本便民服務手冊、一份資訊採集表、一本民情日誌”;推行服務人性化,實行錯時、延時上下班;推行資訊規範化,實現社群與居民溝通方式的多元化。xx社群還聘請63名熱心居民擔任助理網格員,收集民情民意、反映民聲民需,發動居民群策群力參與封閉管理、監控安裝,提出有效的民主決策解決自己網格內的問題。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網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個性化、多樣化、專業化需求,積極打造一站式的便民服務平臺、建立全覆蓋的社會救助體系、推出更全面的居家養老服務、開展全方位的社群教育服務,通過自助、救助、幫助、互助,提升群眾生活在社群的幸福感。在區級層面,啟動“圓夢助學”計劃,對轄區低保及低收入家庭的困難學子給予適當資助,幫助他們解決因學費、生活費等經濟方面的原因而難以完成學業的問題。開設“政府推動、部門合作、校企聯動、高校支援,專家支撐”的公辦早教中心,將原來3歲開始的學前教育往前延伸到0歲寶寶,滿足更多家長對早教的需求。建立了首批20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把公共文化服務“種”到百姓家門口,方便市民自助申辦借書證、自助借書、自助還書、自助查詢。在原有的968180社群服務網路平臺基礎上,建立“民生110”平臺聯動協調工作機制,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民生服務。在社群層面,如xx社群將社群原辦公樓、居民之家改造成未成年人服務中心、老人日間照料中心,設有圖書閱覽、綠色網咖、幼兒早教、科普智慧牆、機器人創意坊、心理諮詢室、健康自助監測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服務場所,引入專業社會組織為居民提供專業化服務。xx社群開發“智慧社群·掌上五村”移動手機客戶端,既打造出集查詢、辦事、出行、購物、住宿的五位一體綜合平臺,又為群眾“亮嗓評議”提供了主動推送的移動陣地,實現了與居民的“零距離”互動。廈港街道廣泛發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參與社群老人服務中心建設和管理,為轄內老人提供免費理髮、足療、鐘錶維修、日間照料、心靈關懷等溫馨服務。

(五)推進社群共同精神營造

針對現代人對精神價值的追求、對社群品味的要求,xx區積極培育“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社群精神,努力形成共同締造的思想共識和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

打造特色風尚。各試點社群注重打造特色精神風尚,培育共同情感與精神風尚。如xx社群立足“品質xx”這一精神理念,以優質的服務、細緻的工作開展現代城市社群治理,提升了社群品味和品質,營造了“和諧、互助、快樂、共享”的社群氛圍。xx社群以“書香五村”為社群核心精神,通過開展系列“書香銀苑”活動,在社群中、居民中融入終身學習理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國小路片區改造注重發動居民參與營造特色文化,轄區內的大同國小學生在華僑大學學生的幫助下,將原來的老舊石頭牆修整粉刷,繪製成一組“豐子愷”風格的“中國夢—美德牆”,使片區風格獨具一格。xx社群憑藉悠久的漁村歷史和新興的文創氛圍,以包容的心態吸引全國各地遊客前來參與,以相容的姿態匯聚各類文化碰撞,打造了一個“風情xx,美麗小漁村”。

增進社群認同。各試點社群著力通過環境營造、精神營造,增強了居民群眾對共同家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如國小路140號小區居民自發開展小區名稱徵集活動,通過表決將小區命名為“國小苑”,營造了“我愛我家”的溫馨氛圍。振興社群“青春互助超市”,以幫扶“孤老殘弱”為重點,定期組織轄內志願者為空巢老人、殘疾人、困難戶等特殊群體提供親情陪伴、家電維修、家務勞動、代送“三餐”等一系列服務,讓社群內充滿愛心與溫馨,贏得居民的一致好評。xx社群居民感受到生活在社群的舒心、開心、安心,自發創作“xx社群之歌”、《永遇樂——美麗xx社群》,自主討論設計社群logo、提煉社群精神,提升了社群精神內涵。蓮化五村轄區學校師生、退休老幹部繪畫、譜寫《五村社群之歌》、編寫《xx贊(新三字經)》等,抒發誠摯情感,表露個人心聲,表達對社群“家”的熱愛。

(六)推進社群體制機制創新

xx區注重過程實踐和經驗總結,圍繞深化群眾參與,在“共謀、共建、共管、共評”上初步建立了一套務實管用的長效機制,努力使“美麗xx共同締造”行動更具活力。

創新激勵啟用機制。在建立社群減負放權制度的基礎上,重點建立健全兩大制度,吸引群眾參與共同締造。一是建立以獎代補激勵制度。出臺《xx區“美麗xx共同締造”試點工作“以獎代補”專項資金申報辦法(試行)》,對群眾參與度高、群眾滿意度高、工作成效好的社群建設類專案;具有公益性、創新性、參與廣泛性,對社群精神營造及和諧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的社群活動類專案以及由社會組織開展的具有公益性、正面影響性的社群服務類專案,以“以獎代補”的形式優先給予資金補助,調動個人、單位、社會組織共同締造美麗xx的積極性,並逐步實現由參與一個專案向參與多個專案的轉變、一次參與向長期參與的轉變、一般管理向長期管理的轉變。如xx社群擁湖宮周邊環境改造提升專案,採取“村集體資金出一點、公廟理事會出一點、居民群眾自願出一點”的方式先行籌集資金,居民“讓地讓利”、商家暫停營業參與共建,為群眾信仰需求、休閒娛樂需求營造了良好環境。在擁湖宮改造的“以獎代補”範本激勵下,福海宮、聖媽宮、鷲峰堂、淨聖堂等宮廟周邊群眾也自發開展改造,形成示範效應。二是建立公共事物(務)認捐認管制度。出臺《xx區關於社群公共事物(務)認捐認管工作的指導意見》,鼓勵居民個人、家庭、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認捐、認管社群公共設施、公共綠化、公共活動等公共事物(務),打造“可持續”的共同締造模式。如xx社群實行積分獎勵制度,發動轄內企業商鋪參與積分合作專案,認捐認管主體通過認捐或認管獲取的相應積分可以享受聯盟商家購物折扣,認捐認管主體可優先參與各類評先評優活動等。目前,已有56戶居民主動認領xx健身公園裡的石桌、石椅、樹木、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國小路片區改造中,片區內單位和個人籌資共建、認捐,將廢棄空地改造成街心公園,沿街27家商戶還自發組成商家自律聯盟,認管門前公共設施、公共綠地,營造了良好的經營環境、社群環境。

創新評議評價機制。設立社群事務監督委員會,對社群居委會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情況、居民(代表)會議精神落實情況、社群事務公開及財務收支情況等多方面內容進行監督。建立群眾民主評議社群工作、民主評議社群幹部制度,定期組織居民群眾和服務物件對社群工作、社群幹部進行測評,設立群眾評議箱,把群眾評價納入社群考核體系,形成“你服務誰、誰評價你、你向誰負責”的社群群眾評議機制。、如xx社群創新性建立群眾評議社群、社群評議群眾雙向互評制度,居民群眾可通過梯長、樓長反映問題意見,對社群工作和專案實施進行監督和評議;社群居委會和政府職能部門對網格樓院小組和居民互助小組帶領各家各戶參與共同締造的情況進行評議,評議結果與“以獎代補”專案申請、評優評先等獎勵掛鉤,調動居民參與共同締造的熱情。

三、試點成效

“美麗xx共同締造”行動試點工作開展以來,xx區經過探索、實踐、提升、總結,對共同締造的理解更加深入,工作“活”起來了、社群“動”起來了、群眾“樂”起來了,試點工作初步取得“三個成效”:

工作方法轉變了。隨著開展試點工作推進,xx區通過重心下移、關口前移,積極尋求最廣泛的參與和最主動的參與精神,以平等對話替代居高臨下,以鼓勵自治替代全盤管理,切實探索用共同締造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全區幹部作風進一步改進,群眾工作能力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實現“四個轉變”,即實現工作方向由“自上而下”到“上下結合”的轉變,工作關係由“你、我”到“我們”的轉變,工作目的從“給領導看”到“讓群眾用”的轉變,工作專案從“大”到“小”的轉變。黨員幹部更加註重群眾參與、注重黨群融洽、注重群眾感受,以“房前屋後”的“小專案”、群眾自治的“小載體”、自發組織的“小活動”,切實做一些關係民生、影響未來的小事、實事、好事。

示範效應出來了。通過對試點社群工作進行深度案例分析,全區各部門單位對共同締造的理解進一步加深,主動參與意識不斷提升,活動影響不斷擴大。主要體現在“四個逐步”上,策劃主體逐步延伸,從試點社群延伸至非試點街道社群;締造專案逐步擴大,專案選擇從最初的建設類專案延伸至服務類、活動類專案,覆蓋社會生活更廣的層面;群眾參與逐步拓寬,更多的個人家庭、單位、社會組織參與到“美麗xx”建設中來;成效經驗逐步推廣,一些專案的做法得到學習、借鑑、複製,實現以“點”、帶“線”、連“片”、成“面”的複製效應。如國小社群35-37號無物業小區的業主們在看見“國小苑”小區的巨大變化後,在小區“黨員和事佬”的帶領下,自發組成居民自治小組,設定小區自治管理操作流程,將小區取名為“同馨小築”,緊鑼密鼓地推進小區改造。

群眾更加滿意了。“美麗xx共同締造”行動是踐行中國夢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載體和生動體現。xx區以試點工作為契機,加快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讓發展成果由群眾共享,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試點工作實現了“四個改善”,即居民群眾的居住環境改善了,房前屋後更加“美”;活動空間改善了,男女老少更加“樂”;人際關係改善了,左鄰右舍更加“和”;參與意識改善了,主人翁意識更加“濃”。如xx社群隨著試點的推進,業主、商家、遊客等多元主體更加融合,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群眾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在共同締造的“化學反應”下,居民群眾生活在社群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進一步增強,成為社群主體;參與社群建設的責任感進一步增強,成為社群主人。通過角色轉變,群眾滿意度得到提升、幸福感得到提升。

四、下一步思路

目前,xx區已在全區各街道社群、各工作領域全面鋪開“美麗xx共同締造”行動。下一步,xx區將圍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精神,以美麗xx戰略規劃為總指引,以“五立足五提升”為工作法(立足宣傳發動,提升思想認識;立足分類統籌,提升工作內涵;立足制度建設,提升工作實效;立足創新創優,提升工作層次;立足協調配合,提升工作合力),積極開展“牽手共築”、“親密夥伴”、“我愛我家”、“結伴同行”、“服務零距離”、“民生直通車”六大主題活動,指導全區各部門各單位融入和推動共同締造行動,讓“美麗xx共同締造”行動向縱深推進,讓群眾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心得體會篇3

讀了《美好生活,勞動創造》這本書,我的感觸也是異常的深。這本書大致講的就是多多勞動,為國家,乃至世界造福。

從古至今,辛勤的勞動者統治著一切,先是石器時代,人們把石頭削尖,用於刺殺猛獁象等動物;再是幾百年前,我國人民學會了製作陶器等手工,有了畜牧業和農業。對生活進行了改善;現在的我們,卻已經有了高科技來效勞……

就比如說發明青蒿素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正是不斷努力,從黃花蒿中提取到了這種世界上目前抗瘧的最強的,唯一絕對有效的藥品。

還有偉大的領袖同志,對讀書總要一探究竟,非得一個字一個字地弄懂才行,因此,他通過滿肚子的學問,帶領全中國,一起進步。

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為社會做貢獻的人也不勝列舉,就像勇敢守護祖國邊疆,兩三年才回一趟家的守島部隊,他們的精神也是令人感動又佩服的。

更是有些在社會中默默無聞的人,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裡,默默無聞地付出著,他們有的是放棄城裡的美好生活,在貧苦鄉村扶貧支教的;有的是在火場救火的消防員,還是在邊境不顧危險,掃雷的英雄;還有更多的人,各行各業,大到富商、董事長,小到醫生、護士、服務員、營業員、小賣部店長,甚至是早上凌晨就到馬路上掃大街的環衛工人。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也不過還是一塌糊塗,整個世界就會一團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真可謂缺一不可。

據科學測試,以後的大部分孩子率領的將是更多的新領域,然而機器人則會慢慢地,更加多地走到我們的身邊。到時候的將來,那些沒有任何學識的人,最終無一技之長,生活將被機器人替代。

可是,機器又不是人,它不會仔細思考,一旦我們的生活被機器取代,大概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罷了。機器人無法取代人類,人類不能因為有了機器人,就越來越不愛勞動,越來越懶惰,機器人也同樣警醒著自己,要想有更幸福的生活,就要學習,將來勞動造福人類。

所以,我們只能好好學習,建立城市,領導人類文明來到一個新時代!

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心得體會篇4

家務,兩個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的字眼,再平凡不過了。可是,平凡又平凡的家務,卻在我的腦海中,成為一滴永遠不會被蒸發的海水,永遠在我的記憶海洋中漂盪。

刷鍋,簡單吧?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卻讓我無可奈何。

帶著大汗淋漓的身軀,回到家裡。已經忙碌了一上午的母親,心疼的對我說:“看你,滿頭大汗的,來,先洗把臉吧。”接著,笑著對我說:“小子,你不是囔著要幫著做點家務活嗎?回頭幫母親刷刷鍋。”

我一聽,心中卻有一種輕視的感覺:“切,不就是刷鍋嘛,太簡單了。”

飛也似的洗了臉,我衝進廚房,一切準備就緒。

先打了一些水,倒入鍋中,接著,我拿起帶柄的鋼絲刷,沖刷鍋裡討厭的油膩。刷呀刷……咦?怎麼還有油膩?再來一遍,怎麼還沒刷乾淨?

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我刷呀刷,怎麼就是刷不掉?而且,全身發癢,手上沾滿了油膩。我急了,心中直問自己:“奇怪了,平時覺得簡簡單單的一件事,到我手上怎麼就變得如此之難?”心急則體熱啊,額頭上,“滾滾長江”也開始奔流直下。

我是個急性子,做什麼事總想一帆風順。如今,又被這點困難所阻擋,但我總不能傻站著在這裡乾著急吧。在我面前,這種困難,似乎從一個小小的小水溝,霎時變成了高不可及的珠穆朗瑪峰,出現在我面前,擋住了我前進的步伐,攔住了我通往成功的道路,使我變得手足無措。

正當我一籌莫展時,我的腦海裡回憶著母親刷鍋時的景象:倒上水……然後……哦,對了,母親總是先把水煮開,再來刷鍋。我試著這樣做,啊,這方法是再靈驗不過了,滾燙的開水,將粘在鍋裡的油膩散開,這樣,鍋刷起來即快又幹淨。看,我用這種方法所刷得鍋,乾乾淨淨,一點油膩都沒有。

瞧,如此一件小小的事情,也得花上自己的精力,也得用自己的智慧,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而且,母親成天要洗衣服、拖地板、做飯、煮菜……比起我刷這麼一個鍋,簡直是天差地別。是呀,我們都應該多幫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減輕他們身上的擔子。人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的,要想做大事,必須先做好各種小事。

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心得體會篇5

假期轉眼過去了,當我們背起書包,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時,剛邁進大門,同學們一定會驚喜的發現:學校變了,變得更加美麗了!真像都市的學校。

看看現在的校園煥然一新。

瞧瞧操場,鋪了一層綠油油的塑膠地毯,上面還有潔白整齊的環形跑道呢,還有一個規則的籃球場,操場重新規劃後,大了許多,我們可以跑步、踢足球、玩遊戲再也不用擔心摔跤了。

教室的牆壁裡外都重新粉刷了一遍,都換上了嶄新的桌椅一切是那麼新,那還麼乾淨。

為了同學的安全,教學樓的走廊裡還規劃出安全通道。

看著美麗的校園,我們差點認不出了,我們知道這是學校花了巨資,給大家營造一個舒適優雅的學習環境。

然而,就在美麗的校園裡,也夾雜著很多不和諧的音符。

有人故意破壞公共財產,亂扔垃圾,亂刻亂畫,攀折花草,破壞樹木,身為校園的一份子,我感到十分震驚和痛心,所以我們要呼喚身邊的每個人來共同保護我們的校園,讓校園永葆青春。

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比如不亂仍垃圾,不隨地吐痰,不破壞公物,不亂刻亂畫,多植樹,多種花,多種草…等等,這些都是文明的體現。

文明很小很小,但是隻要每一個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我們的校園邁進一大步。

讓我們改變不良習慣,爭做文明好事,積極保護環境,爭做校園文明的小主人,讓校園永遠那麼美那麼新。

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心得體會篇6

忻州文明活動開展了兩年了!國家建立文明辦公室的領導要來忻州驗收工作了!

剛進校門,就感覺學校煥然一新,在門房上,寫著:“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爭做新時代好少年!”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草坪旁邊的牆上也有了不同的變化,上面的黑板上五顏六色,各種文明標語到處都是,柏油路上和大廳裡裡都移來了一塊塊的展板,上面掛著優秀教師、學習標兵和三好學生的照片和姓名。

學校裡,教室,辦公室等整個學校乾乾淨淨,不見一片廢紙,同學們衣冠整齊,跟爸媽再見,向老師問好,不亂跑,不喧鬧,不打架,不罵人,校園環境好,校園文化好,領導班子建設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動陣地好,老師隊伍好,這六好標準學校全好了,從這些方面已經可以看出,忻州市已經開始如火如荼地執行文明計劃了。

不僅是學校連交警,醫院,環境局等各種職業都開始了工作,講衛生,遵守交通規則,說文明話,做文明事,懂禮貌,衣冠整潔寫規範,字愛學習,愛勞動,尊老愛幼,這些文明習慣一一在市民身上得以展現出來,大家過著幸福,自由,和諧,充滿友誼的生活。

我的出生地,未來的全國文明城市,忻州是你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愛你!

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心得體會篇7

別看我年紀小,可大家都誇我是五小公民呢!在家中,我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在學校裡,我是一個聽老師教導的學生;在與同學交往中,我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小夥伴;在公共場所裡,我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在生活中,我是一個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紀律、勤儉節約的小衛士;在獨處時,我還是一個勇於創新的小主人。

起初我在家裡,只是在爸爸炒菜時幫他遞遞盤子,後來我會洗碗了,就樂不可支地天天幫爸爸洗碗,卻弄得鍋碗瓢盆叮噹響,還把身上、地上潑的到處是水。爸爸非但沒有責怪我,還誇我越來越能幹了呢!以後,我做家務事時,就更積極了,對洗碗情有獨鍾。有一次,我們一家吃過晚飯後,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媽媽已經疲憊不堪,再也沒有力氣去洗碗了。這時,我“挺身而出”,主動要求去洗碗,爸爸媽媽答應了。說幹就幹,我立即拿出抹布三下五除二擦了一遍桌子,捧起一摞碗筷“嘩啦嘩啦”地洗起來。我先用洗潔精清洗一遍,然後又用水衝了一遍又一遍。一會兒就洗了,仔細一看,光潔如新,還找不到油哩!

每次上街、外出時,我從不損壞公物。一次,我在公園裡看見一個小孩正在摘花,我就上前去勸他不能摘,這花兒是給大家開放的,那是屬於每個人的,“護公物,人人有責”。當時,旁邊的遊人都伸出大拇指誇我是文明的小標兵。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年齡與我差不多的小夥伴隨手把紙屑扔在大街上,而清潔工阿姨剛掃完這段街,於是我連忙跑上去把紙屑撿起來扔進了旁邊的垃圾箱,爸媽笑了,我也笑了。“城市是我家,潔淨靠大家”!我們都來爭做環保小衛士吧!

在學校的表現,我不是吹牛,表現特。我很尊敬我的老師,他們像父母一樣關心護我們。我很團結同學,從來不與我的小夥伴吵嘴,更不說打架了,我覺得同學就像是我的兄弟姐妹,我們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一人有事兒,我們全班幫忙,所以同學們稱我是“可的小夥伴”。

小夥伴們,其實,我們都是生活的小主人,讓我們從小磨練自己的意志,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爭當五小公民;我們的國家,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更加昌盛,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