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心得(精彩多篇)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心得(精彩多篇)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 篇一

真、善、美,永遠是人們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書中的一個個主要人物,那麼的真實,那麼的善良,這該是作家心靈的折射:路遙定也是那麼的一個人。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個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幹出了點名堂,他賢惠的妻卻勞累至噴血;田潤葉終於明白了李向前對她的一往情深,毅然與之結合,可向前卻已是殘廢。

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郝紅梅畢竟還帶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要追尋那夢中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令讀者有些惋惜。

特別是少平與曉霞,地位相差那麼多,卻能夠心心相印,都願他們會有個完滿的結局,可作家偏偏那麼殘忍!我有些明白了:我們心理上總不願去接受悲劇,所以,中國戲曲倒多以大團圓結局。然而,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這應該就是作家昭示給大家的。他是那麼地真誠,那麼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著太多太多的苦,他對生活的體驗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的一種美。

大家都明白維納斯正因為斷臂才顯得更美,把這種美稱為殘缺的美。那麼,路遙既從生活中,也從美學上理解了這一點。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結局的安排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統一,使讀者唏噓不已。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二

《平凡的世界》裡有著不平凡的人,書裡的樸實無華便是真,善,美。還記得第一讀這本書時,是國中老師佈置的暑假閱讀作業,但那時的思想還十分稚嫩,無法深刻地體會到字裡行間的更多含義。如今馬上步入大三了,再次拿起這本厚厚的書時,好像那黃土高坡的氣息又撲鼻而來。

再次讀完這本書,令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依舊是孫少平。他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強大的精神力量、巨大的勇氣。他從學生到少年,經歷的是艱苦的人生奮鬥,不斷在痛苦與磨礪中,他有了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

我的父親是75後,孫少平的經歷和我父親的經歷也有著不盡相同之處,他們都出生在那樣一個年代。我父親也是農村的底層人物,爺爺走得早,家裡又只有我父親一個男丁,家裡的所有重擔在一夜之間全都落到了一個年僅15歲的孩子身上。從那天后,父親便放棄了求知,輟學後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那個年代,工作難找是其次,最關鍵還是工資低,根本難以養活一家人。父親得把所有的工資寄回家讓姑姑繼續深造,在父親所有的兄弟姐妹中,就姑姑的學習成績最好,在那個年代,一般農村家裡的希望都寄託在一個有為的知識分子,家裡總要出一個知識分子才是。所以姑姑便是家裡的希望,但我相信這是底層人民不得不去選擇的道路。

當時的父親用勤勞努力艱苦撐起了整個家,以至於我們能有現在的幸福生活,當然姑姑也不負所望的成為了有出息的人,如今奶奶也跟上了爺爺的步伐,父親因早年過度的勞動落下了病根。所以家裡的大小事物還是由姑姑撐著。無論父親還是孫少平都一直走在荊棘叢生的路上,但他們從不向命運低頭。他們深切地明白,一切屈辱、折磨、磨難,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考驗,而是他們通往成功的階梯。他們的內心不但不會責怪那些曾經為難他們的人,他們甚至是感激他們,他們驕傲地將此稱作“苦難的學說”。

可是一路走來,但孫少平似乎都在承受與他們年齡並不相稱的折磨。當一切重新燃起新生活的生機時,一個突來的噩耗卻給這個年輕人當頭棒喝:曾經給過他最甜蜜愛情的愛人,還沒有跟她好好告別,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孫少平,這個世世代代年輕人的縮影,又重新背起沉重的行囊,踏上遠方追求夢想的路上。

而無論是父親的經歷,還是書裡孫少平的經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闢的結論,這是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對於這些人來說,孫少平給他們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這裡體現的是兩種人,一個勤勞、一個懶散。人生生來是沒有差別的,在經過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後,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為我們講述的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後的支撐點。

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現在如果讓我總結一下自己對於這本書的感受的話,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給出這樣的兩組詞:“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三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早熟,受到心理早熟和流行文化的影響,中學生早戀的問題也越來越普遍。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會“談早戀色變”,然而問題不是迴避就能自然而然的解決的,也不是簡單粗暴的橫加阻攔就能夠真的“棒打鴛鴦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產生某種情愫,其實是十分正常的成長程序,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做好的是與孩子溝通交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而不是用“早戀就是不思學習”,“早戀就是對不起父母”之類的利劍去肆意斬殺,這種過分的警惕和巨大的壓力,猶如無源之水,不但澆不滅早戀的火種,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叛逆。我們既然把早戀比作洪水猛獸,當知治理洪水最好的策略是讓它沿著合適的路徑前行,與其攔截它不如疏導它。

本週我們的整本書閱讀《平凡的世界》,已讀到第2部第20章前後,利用讀書分享會的時間,跟學生一起討論了書中的兩對戀人:孫蘭花與王滿銀,孫少安與田潤葉。想借此機會給學生一些引導和思考。趁著今晚沒有晚自習,留出一點時間,也把自己這些瑣碎的想法整理一下。

聊到孫蘭花與王滿銀的時候,學生一致認為蘭花很傻,王滿銀很渣,認為蘭花嫁給滿銀就得一輩子吃苦。我先肯定了大家的想法,之後也給學生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蘭花遇人不淑,一輩子吃苦受累,主要責任還是在自己。她與王滿銀相識不久,相處不深,瞭解不全,因為幾句情話便芳心暗許,因為一套衣服就託付終身,從此開始自己的苦難旅程,實屬草率。當然她有如此舉動,與她的原生家庭也有很大關係。蘭花是家裡的老大,沒念過幾天書,也沒和男孩子交往過,很小便分擔了父母養家的責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殊的環境和極度貧困的家庭使她得不到父母更多的關愛,因此王滿銀的出現,在蘭花沒有什麼色彩的青春裡掀起了一陣波瀾,給她單調灰暗的人生帶來了一抹亮色,隨後又墜入了更深邃的黑暗……蘭花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她勤勞善良,忠厚老實;她卑微如塵埃,又倔強如頑石;,她一生都在付出,但又甚至不求回報。我們“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死守“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老觀念,才是她最可悲的地方。

接著我們聊了孫少安和田潤葉。我上高三時候第一次讀這本書,當時認為他們之間無果的愛情是一種遺憾,甚至認為少安懦弱,在真愛面前選擇了逃避;他自私,前腳打著為潤葉考慮的旗號,放棄了這段青梅竹馬的愛情,後腳就娶了秀蓮,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而讓潤葉長期在悲傷的泥濘中掙扎。與其說他理性,還不如說他冷酷。

如今再讀作品,讓我對孫少安以及他與潤葉之間的愛情有了新的認識。孫少安的成長環境使他不像潤葉一樣,可以只考慮自己的理想與愛情。他是兄長,是兒子,他為了幫助父母支撐那個貧窮的家而輟學,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同樣為了支撐那個家,他放棄了愛情,放棄了潤葉,選擇了面對現實,選擇了秀蓮。說到底,潤葉想要的是愛情,而少安想要的是平靜安穩的日子,就他的處境而言,愛情無疑是奢侈的,面對貧窮和飢餓,他只能務實的活著,而不敢對愛情存有太多的幻想。

從他們的愛情中,我們發現封建社會的“門當戶對”在今天也是有存在的道理的,只不過我們對這個詞要有新的理解。試想,成長環境迥異,貧富懸殊,文化程度相差甚遠,三觀不合,志趣不同,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的兩個人結合在一起,能幸福嗎?所幸我的學生比當初做學生時候的我成熟,他們多數都認為如果少安和潤葉結婚了,也不會幸福的。可能時代真的變了,同一個年齡段的人比我們那會兒的確是成熟多了。

最後關於愛情,我給學生總結了兩句話。

一、“愛是需要學習的”。“我如果愛你,絕不像那攀援的凌霄花”,舒婷在致橡樹中就指出了,一味依附他人的愛情觀是不可取的。“我如果愛你,絕不學那痴情的鳥兒,為綠陰重複單調的歌曲”,一味付出不求回報的愛情也不可取。因此我們要學會珍惜自己,學會獨立,學會溝通,學會真正的愛與被愛。

二、“愛是需要資本的”。這個資本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更是精神層面的,它包括我們的閱歷,我們的思想,而這個資本也需要靠我們不斷的學習和努力去獲得。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種愛情觀,因為愛情是沒有辦法像公式定理予以標準化的,自然也不可能用對錯加以評判,但大家要相信,好的愛情一定是相互理解,相互給予,相互包容,相互促進,而不是相互傷害的。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需要經歷不同的階段,需要走很長的路,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有不同的嚮往和追求。然而,支撐這些嚮往和追求的東西,往往又不是在這個階段我們所擁有的。因此,我想建議大家,對於愛情這樣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不妨多等一等,畢竟,早開的花早謝,早結的果不甜。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四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喜歡看小說的人,甚至於不算一個讀書愛好者。但是,對於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卻感到有千言萬語想表達。

我想大多數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應該有同樣的感受。但由於語言貧乏而退卻或者沒有與讀者分享自己感想的強烈願望而沒有在此留下自己的語言。不管怎樣,我們應該慶幸的是我們曾經讀過這本書!

也許我真的應該慶幸。如果不是我姐姐從廣東打電話給在湖北讀書的我,給我介紹《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如果不是親戚家裡恰好有這本書,我想我也許會失去人生當中一筆寶貴的財富。的確,我是這麼認為的,平凡的世界最適合高中讀。我也是高一時開始閱讀這本書的。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也許我現在還無法預測,有一點時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它改變了青春時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為,我的態度。真的事無法言語,只記得那段時間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內心充滿著各種幻想。我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覺世界事多麼的美好。一切都和以前看到的不同了。前幾天在學校宣傳板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認為我的境界應該是上升了已成的。是以往的我,充滿怒分。看完這本書,我平靜了下來,我開始用心去感悟這個世界。每當我騎著自行車去學校的路上,我吸收著新鮮的空氣,眺望著遠方的天空,真是心曠神怡。路旁的野草似乎有了生命,天上我飛鳥似乎能夠與我交流。夕陽聽見我的歌唱也愈發紅火。什麼是幸福,我想這就是一種吧。

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提高的確是個很好的口號。可是當前這個社會明顯是偏重與物質文明的。到大學讀書四年了,我感覺我的確變了很多。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實在是太難了。我們有太多的束縛,如宿友都找到了女朋友而你沒有時,同學都去聚會而你缺席時,別人都在狂歡而你卻一個人靜坐時,你還能從容的享受精神生活嗎儘管你不喜歡聚會,不喜歡唱歌,但是你別無選擇。無奈,的確。這就是生活,有得有失。當少平得知小霞死亡的訊息時他能接受嗎當少安收到潤葉給他的那封告白時,他的痛苦你能理解嗎生活真如歌德所說的那樣,我們每個人都在推著石頭到達山頂,然後石頭滾下來,我們接著把它推上去,周而復始。

孫少平是幸福的,因為有田曉霞的出現。即使他們最終不能到一起,他們都是幸福的。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點,他遇到了田曉霞。然而,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愛呢對於很多人來說,孫少平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裡面寫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這麼認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畫到了極致。我甚至感覺少安就是身邊的某一位人。他小時候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麼的讓人惋惜。是的,沒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對於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為了家裡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儘管書中說他對潤葉是一種兄妹之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他的那種喜悅,甚至抓狂。潤葉這麼好的人,少安沒有理由不喜歡。只是我們的少安責任心太強,他在潛意識李認為自己給不了愛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談愛情。他只有婚姻,沒有愛情。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個家的。再說到少安的事業,可以這麼說,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並且思想很先進的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夠發家致富並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多麼的現實啊,付出才會收穫。有得當然有失,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絕筆。

少平與少安相比,少平無疑是作者付出筆墨更多的一個。我們也往往因此而忽視了少安。對於他們兩個,我更喜歡少安。少安生活的曲折並不比少平平坦。只是由於少平的經歷更加的富有激—情而讓我們的目光投向了他。事實上作者也有意的把他們兩人做了比較。他們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二者之間思想的區別,注意,這本書具有時代轉折性。他們的青春處於不同的時代,少安的青春是一個十分混亂,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政治鬥爭激烈的時代中。而少平的青春時期,改革開放開始萌芽到徹底實施,這注定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時代,少平註定了要走出去。時代的不同決定的他們是想的侷限性不同。少平最成功之處是突破了時代侷限性,他的思想更加開放,也更加的有點“自私”吧(因為我們的經濟也有公轉私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