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三觀”才可薦賢舉能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對解決不會為、不想為、不敢為等“膏肓頑疾”,調動和激發幹部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出了“腠理妙方”。而這選人用人育人良方的藥引,恰是端正關鍵的“臺下傳統三觀”——“去留觀、功過觀、老幼觀”

端正“三觀”才可薦賢舉能

一、端正“去留”觀——搭臺育人,無私薦賢舉能。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部分單位領導慣於和過於“栓”心“留”人,常常是用的順手、聽招呼守規矩、工作有見解有標準的同志,在調動升遷徵求其領導意見時,多是被“栓”“留”;而平時較多“吊車尾”、“拖後腿”、“開小差”的,卻能得到單位領導的向外“推”和“薦”。只有在人才使用上做到“我將無我”的搭臺、做到“天下為公”的舉能,才能不斷讓賢者有臺賢、能者盡其能,真正的將“潭中困水”引流灌溉“桃李芳華”。

二、端正“功過”觀——真知卓識,善於獎勤懲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幹得多錯的多”、“怕擔責就想方設法別負責”等等消極思想今年隨著工作標準的提升和問責機制的健全而凸顯,導致個別幹部懂“安分”卻不懂“安好分內之事”、懂“守己”卻不懂“守牢一己之責”。在幹部隊伍中抓充數南郭、揪撞鐘和尚激濁揚清是最具說服力的行動,權責一致、灼見容錯、善於揚鞭的區分懶政勤政,領導幹部肯於願於敢於當伯靈、伯樂,才能在馬中擇良用駒。

三、端正“老幼”觀——見德思齊,引導從善如流。“司空見慣”的按資排輩、按齡排位“雙刃劍”,在現實操作中依舊“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個別“老”在工作任務來時“坐等”“新人”、在職級調整時“坐等”“進步”,常道“人不為已”卻忽視了此“為”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修為。部分“幼”者先行後效,丟掉了銳氣朝氣滋生了“老”氣,思想提前“無慾”作為提前“無求”。作為領導去偽存真思考為善於傳幫帶的老同志顧後、實事求是為敢於挑擔子的新同志搭臺,科學搭配幹部梯隊,方能杜絕有效尸位素餐,真正弘揚正氣栽樹育人。

只有正了“臺下傳統三觀”,方能使幹部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