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電臺,願做一輩子廣播人

出生在農村的我,小時候對掛在牆上的喇叭特別好奇,一個小東西怎麼能發出聲音暱?總相知道是什麼情況。也許有緣,1994年從無錫輕工業學院畢業後,回到了家鄉張家港,進入張家港電臺從事技術工作。大學學的是自動化,進入電臺後基本沒有用,一切從頭學起,在領導的信任下、老同志的傳授下、同事的幫助下,業務技能慢慢進入了狀態,不久不僅能獨擋一面,成為了技術骨幹,還得到了領導和單位的肯定,個人也獲得了多項榮譽,1998年局先進廣播電視工作者、優秀技術員,2000年市先進廣播電視工作者、局優秀技術員、蘇州市技術維護三等獎,2006年度市文化廣播電視管理局“文明職工標兵”、蘇州市技術維護三等獎,2012年局先進廣播電視工作者、全省廣播電視能手三等獎等。2010年底,由於工作的需要,從調頻機房調到時中波發射臺工作,任中波發射部副主任(主持工作),2016年任中波發射臺主任,其中2012年被聘為高階工程師。在電臺工作了整整23年,現在回頭想想,工作上取得一點成績,完全是電臺這個集體給我了信任,給了我平臺,心中充滿了感恩。

感恩電臺,願做一輩子廣播人

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開始,我一直在機房從事技術保障和技術維護工作,1994到2010年在電臺播出部間,主要工作是調頻機房值班和裝置維修,同時還要配合臺裡的戶外活動、市裡重大會議的技術保障和音訊錄製工作。上世紀九十年代,是張家港的大發展時期,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在張家港精神激勵下,星期六保證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證,不怕辛苦,不怕加班,沒有抱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我們一批有夢想的年輕幸福著工作。1999年,為了配合全市的音樂城工程,和同事負責250只調頻戶外音箱的安裝和除錯工作,冒著高溫和嚴寒,按時完成了任務,不僅擴大了電臺收聽效果,還利用音箱做廣告,給臺裡產生了經濟效益。作為整個工程的直接參與者個人獲得了蘇州技術維護三等獎,《音樂城美化工程系統》獲得了蘇州廣播電視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1年至今,一直在中波發射部工作。2013年10月,正式啟動中波臺的異地遷建,作為發射部的負責人,在局臺的領導下,全程參與了整個工程,克服了時間緊,技術要求高的困難,在2014年4月完成了異地重建,2014年5月正式開始試播,大大提高了中波的收聽效果。其中在2012年10月參加省局組織的廣播電視(發射系統)技術能手競賽中獲得三等獎,授予“全省廣播電視技術能手”稱號。

在不斷的學習、實踐、思考和總結中,我的多篇論文在專業期刊《電子報》上發表,有《漫談幾款錄放裝置》、《淺談如何提高電臺的播出質量》、《YAMAHA 03D數字調音臺簡介》、《家庭慎用MD》、《縣級廣播新寵-可定址編碼廣播控制系統 》《中波發射臺遷建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等,《音箱的效能指標及選用》發表在音響技術。在我們廣電這個高標準的平臺上,有著一群優秀團體,我參與專案也多次獲獎。2009年《歌聲飄過改革開往30年》獲得江蘇省廣播節目技術質量一等獎(金鹿獎)、2015年《並饋塔和先進自臺監控系統在縣級中波臺的成功應用》獲得省廣播電影電視協會廣播電視科技創新獎 二等獎、2016年《縣級中波臺搬遷的實踐與創新》獲得蘇州科技創新一等獎、2017年《中波數字化(DRM)改造及成功應用》獲得廣播電影電視協會廣播電視科技創新獎二等獎。

一路走來,千言萬語,最終濃縮成兩個字:感恩。感恩電臺給了我舞臺,感恩電臺給了我機會,感恩電臺給了我實現人生的價格,23年的廣播人遠遠沒做夠,要做一輩子的廣播人,以後的日子祝我自己好運,祝張家港廣播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