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第一篇:《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作者簡介:

戴維·奧斯本(david osborne),被譽為“政府再造大師”,《民主的實驗室》一書的作者,經常為《華盛頓郵報》、《治理》和其他刊物撰稿。他極力主張高效率的政府,長期擔任共和黨和民主黨主要政府領導人和候選人的顧問。

特德?蓋布勒(ted gaebler),國際著名的政府改革的理論倡導者和實踐者。他將“政府需要改革”這一理念傳輸給聯邦政府、州政府和許多外國政府,並幫助他們儘可能地解決政府所存在的問題。在過去的5年間,他擔任了許多外國政府的顧問,並任職於美國聯邦政府的10多家不同的部門和機構,特德?蓋布勒曾任下列城市的市行政官:加州的聖拉斐爾市和維塞利亞市;俄亥俄州的萬達利亞市;馬里蘭州的哥倫比亞市。他還是著名的公共部門管理諮詢公司——蓋布勒集團的總裁,和改革政府網路公司的合夥人以及美國公共管理研究機構的成員。 閱讀內容概括及總結感想:

《改革政府》一書以美國為大背景為公共部門改革帶來了兩樣東西。一是以美國各類,各地方的政府為例提供了現在公共部門改革的成功例子與楷模;其次是以企業家的精神為指導,為政府改革帶了嶄新的理念和思維。書中提出這樣的主張:“不爭論政府的大小而力求政府的效率,不強求政府做什麼而著眼於政府怎麼做,不糾纏徵稅多少花錢多少而講究適當徵稅花錢得體,不辯論政府辦事的動機而著重政府辦事的後果。”他們描繪出一幅“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政府”的藍圖。由於書中的內容眾多,難以全部概括,所以我淺談一些自己的理解。 文章開篇是以美國的三個典型的改革案例來開篇的。給廣大讀者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美國的官僚主義弊端,同時提出了革命性的觀念和措施來改革其政府。書上指出,政府不應當成為一個龐大的無效率的機構,並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援。政府完全可以擺脫傳統思維,通過挖掘企業家精神和自由市場的力量,來實現真正的重大改革。

在這些對於以往的各種制度進行了批判性的論述之後,書中引出性地談到了“企業化”政府的概念。“企業化”政府追求更有效率和效用的管理方式,它富有創

新精神、想象力和創造性;它敢於冒險;它把政府的職能機構轉變為賺錢者而不是大把支出預算者;它同私營部門一起工作;它遵循講求實際的紮實作風;它實行私有化;它開辦企業和實行創造性收入的運作制度;它以市場為嚮導;它注重業績的衡量,論功行賞。企業家的很多精神對政府管理都有很大的參考和借鑑意義。所以本書的重點是政府如何運作,而不是政府應做什麼。儘管西方國家所面臨的種種危機與我國改革中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但我國在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西方政府所面臨的矛盾。因此,我們所能切實做到的是從他們的經驗中借鑑有益的東西。同時,作者並沒有將企業家政府理論視為完美無缺的終極真理,其最大的價值在於可以幫助我們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事物、政府、以及政府改革。

接下來《改革政府》一書針對美國當時背景下的無論是公營部門還是私營公司十分嚴重的官僚主義現象,併為此總結開出了十種“藥方”,而作者提出的核心思想就是用“企業家精神”來克服官僚主義,對於《改革政府》一書,這十種“藥方”具體是:(1)掌舵而不是划槳(2)妥善授權而非事必躬親(3)注重引入競爭機制(4)注重目標使命而非繁文縟節(5)重產出而非投入(6)具備“顧客意識”(7)重預防而是不治療(8)有收益而不浪費(9)重參與協作的分權模式而非層級節制的集權模式(10)重市場機制調節而非僅依靠行政指令控制;以上十個方面是書中關於企業家政府理論中改革政府的原則。

接下來我就幾個對於中國的現狀具有借鑑意義的思路和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在起催化作用的政府一章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一個標新立異的觀點——政府在提供服務與從是公共管理過程中的角色應該是掌舵者而不是划槳者。其實這樣的表述就相當形象地說明了政府職能新的定義。政府應該是扮演一種催化劑和促進者的角色。更多的任務應該是確定問題的範圍和性質,然後把各種資源和手段結合起來讓其他人去實際解決這些問題,這樣也有利於打造一個少花錢多做事的政府。書中的這種觀點也引發了我們對於政府角色的思考。在很長時間以來,政府的角色是單方面的,常常被定格為收稅和提供服務。但在書中給出的各種美國城市的案例中我們看到了政府角色的重大改變。他們學會了怎麼把社群團體和基金會結合起來建造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怎麼把企業界、勞工和學術界結合起來

促進經濟改革和創造就業,更重要的是政府開始會用催化和動員手段來解決問題,這便是掌舵者的開始。

總的來說,在政府從划槳者向掌舵者轉變的過程中政府應該遵循的是,政府實現轉變的是服務專案的提供,而絕不是服務責任的移交。

說完了政府在原則上的一些東西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書中關於政府具體做法上的探討與設想。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競爭性的政府。

說到競爭性的政府我們並不陌生,其實就是一個公營經濟與私營經濟博弈的過程。書中是以美國菲尼克斯市的例子引開的。1978年抗稅運動的時候,當地政府面臨著巨大的財政困難,菲尼克斯市決定,把該市的一個垃圾收集工作經行招標想交給私營公司做,但是招標過程中當地市政工程部門也進行了投標,結果落選了。其實這就是一個公營經濟與私營經濟的競爭。在後來的幾年中這項工程都進行了招標,但是市政工程部門都失敗了,於是這就讓市政部門開始了反思。他們從工作效率、規章制度、考評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開始了改革,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們的成本大幅度的下降,終於在招標中戰勝了私營企業。並且由於他們的成功大大帶動了當地垃圾收集處理技術的發展,使得整個城市預算對於垃圾收集處理的費用大大降低了。後來菲尼克斯市不僅把競爭機制應用於垃圾收集工作,還應用於廢渣埋填、照明服務、停車場管理等領域。由於競爭機制的引進,各行業的投標價格都大大降低,大大緩解了當地財政的困難。

這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就是要打破政府的壟斷,將公共服務行業公開化,市場化。競爭最明顯的好處是提高效率;競爭迫使公營或私營的壟斷組織對顧客的需求做出反應;競爭有效促進革新;競爭可以提高僱員的自尊心和士氣。對於中國而言我覺得一個很典型的現象就是現在教育的私營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現在大大小小的城市裡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私立國小與私立中學。他們的生源還很好,其實這就是在中國不斷髮展的道路上政府看到了,教育的提供如果全由政府來承擔是非常沒有效率的,是不適應市場化發展的。而且更是市場化競爭的必然結果。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這樣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教育質量比起全部有政府辦學校的時候有了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學校競爭使得當地整體的教育水平有了提高,這是我們作為教育消費者的普通公民應該看到的。這是私營經濟與公營經濟博弈的結果。然而,我們也應看到這樣的結果使得我們教育的成本有了

提高,也就是說競爭機制的引入提高了教育的質量但是也抬高了教育的門檻,這便提醒了我們,引入競爭機制,將政府的事情交給私營經濟辦並不是萬能的,還有有一些工作,有些產業不能由私營經濟來完成的,比如典型的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的一些事業像醫療和社會保障。

總的來說,競爭是必須的,因為在這樣的市場經濟中,私營經濟迅速的讀奪取了供應組織的市場份額,如果不競爭,我們的公營經濟就會停滯,會萎縮,直到剩下那些別無選擇的只有利用公共服務的顧客。但是我們的政府也要學會把握一個度。

切勿指示人們如何做事。只要告訴他們你要他們實現什麼目標,他們將會以自己的智謀使你感到驚奇。這是著名的巴頓將軍說的一句話,而作者卻用它來引開了自己有一個設想——有使命感的政府,即政府應該改變照章辦事的規矩。

篇章的開始是以美國最混亂、最官僚的公共住房部門為引例的。案例中談到這樣的一個部門在運作過程中往往值得員工和領導都灰心喪氣,他們做任何事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被規定,對於一切可能出錯的事情,都有一個規則。此外他們對每個部門的每個單位所做的每件小事都有專門的費用規劃,並被列出。這是一個典型的因為成規使得組織喪失生氣,喪失活力的案例,但是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所以作者提出了政府應該建成為一個有使命感的組織。什麼是有使命感的組織呢?從書中的內容我覺得可以歸納為,是一個有創意,有想法的政府,能使工作人員擺脫舊式的規章手冊的束縛,根據各種不同的任務和目標,自主的,機動性的實施不同方案,並且能實行一種靈活的,可變的預算體制。在談到這樣一個的一個設想的時候,可能有些保守的人會反對了,因為如果沒有了規章制度,那政府還能有效運作嗎?規章制度是一個組織有效地很大的保障呀!其實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這麼看。我們在談論有使命感的政府的時候,我們其實並不是完全的把規章制度一棒子打死,而是說要讓規章制度也發生變化。我們承認任何組織都必須有某些規章制度才能有效執行,並且在美國這樣一個國家規章制度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保證了權力的制衡,當然是好的。我們接受並利用繁瑣的規章來防止錯誤發生是正確的,可取的。但是時代發展到了現在,政府在運作過程中每當事情出了毛病,他們便會以一大批規章制度來對付它們,這樣就會使規章越來越多,漸漸成了繁文縟節,政府的人員為了不觸犯這些規章乾脆撒手不幹,

進而他們會忘記自己的使命,滿足於照章辦事。只有真正使規章成為政府在發揮使命過程中一個有效地激勵和保障是我們的政府才能成為一個有使命感的政府。他們的組織效率會提高,他們的辦事成就會更大,他們會更有改革精神,更有處理事務時的靈活性,也更有士氣。

我們知道了政府應該更有使命感,要改變照章辦事,但是我們知道政府的規章包含了很多,人事規章、預算制度、採購制度等等,我們都行使其成為激勵政府完成使命的動力而不是阻力。書中主要講了預算和人事兩個方面。

書中的最後的一個對於政府改革藍圖的繪製是關於市場導向型政府的。文章講了美國一些州對於滿地狼藉的垃圾的處理辦法的一個故事。面對日益增多的,遍佈於大街小巷的垃圾,當地政府他們不是採取建造複雜昂貴的垃圾再生產工廠,而是隻要消費者在購買罐裝物品時,每一個瓶罐多付5美分作為押金,退還平瓶罐時可以取回。這樣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公園裡的碎玻璃少了,街上的瓶瓶罐罐少了。整個州的垃圾回收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這樣的一個例子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政府應該利用市場。其實我們的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的市場,政府完全可以來組織市場完成公共事業的目標。這其實是政府完成目標的一個強有力和經濟的辦法。

以上是一些具體章節的介紹和感悟。我覺得在整本書中作者的主旨就是向讀者提供一個新的思維去思考,去探索政府改革之路,而這種思維是以企業家精神為主線的一系列改革創新與方向。

但是,作者在寫這本書的背景,是切實結合美國政府所存在的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所以在我們閱讀並且借鑑某些思想的時候結合自身問題進行分析,才是理論發揮作用最有效的方式。

第二篇:《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

作者簡介:

戴維·奧斯本(david osborne),《民主的實驗室》一書的作者,經常為《華盛頓郵報》、《治理》和其他刊物撰稿。他極力主張高效率的政府,長期擔任共和黨和民主黨主要政府領導人和候選人的顧問。

特德?蓋布勒(ted gaebler),國際著名的政府改革的理論倡導者和實踐者。他將“政府需要改革”這一理念傳輸給聯邦政府、州政府和許多外國政府,並幫助他們儘可能地解決政府所存在的問題。在過去的5年間,他擔任了許多外國政府的顧問,並任職於美國聯邦政府的10多家不同的部門和機構,特德?蓋布勒曾任下列城市的市行政官:加州的聖拉斐爾市和維塞利亞市;俄亥俄州的萬達利亞市;馬里蘭州的哥倫比亞市。他還是著名的公共部門管理諮詢公司——蓋布勒集團的總裁,和改革政府網路公司的合夥人以及美國公共管理研究機構的成員。

本書簡介:

《改革政府》一書詳細地描述了我們當時代的最具革命性的觀點——改革的時代已經來臨。本書的作者具體生動的描述了美國的官僚主義弊端,同時提出了革命性的觀念和措施來改革其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政府不應當成為一個龐大的無效率的機構這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援。而且,政府完全可以擺脫傳統思維,通過挖掘企業家精神和自由市場的力量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改革。作者通過一個又一個的例子,說明只要政府官員有事業心和創新精神,是可以嚴格按照預算開投入公共服務和設施,為廣大公眾服務,提供優質公共產品的。無論是在學校、貧民窟,還是在環境衛生治理等等方面都大有可為,而且削減稅收、提高服務機構效率也是可為可行的。

序言:

1、企業家“企業家精神”=“企業家就是把經濟資源從生產率和產出較低的地方轉移到較高的地方”,“企業家運用新的形式創造最大限度的生產率和實效??企業家不去追求風險,他們追求機會”。市場意味著選擇、競爭、機會。“一個組織的結構是鼓勵企業家精神和行為的,那麼幾乎人人都可以成為企業家。反之,如果一個組織的結構是鼓勵官僚主義行為的,則幾乎任何企業家都會變成官僚主義者。”(德魯克)(官僚主義=按照理性和效率原則建立起來的管

理組織。對於防止官員濫用職權等有意義,但是它卻有不少弊端,影響效率和創新性,帶來解決問題麻煩。)

2、企業化政府的特點它們“都促進服務提供者之間展開競爭。它們把控制權從官僚機構哪裡轉移到社群,從而授權給公民。它們衡量各部門的實績,把焦點放在後果而不是投入上。它們行為的動力不是來自規章條文,而是來自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使命。它們把服務的物件重新界定為顧客,讓顧客們有所選擇,選擇學校,選擇職業培訓計劃,選擇住房。它們防患於未然,而不是在問題成堆後才來提供各種服務。它們把精力集中於掙錢而不單單是花錢。它們下放權力,積極採用參與式管理。它們寧可要市場機制而不要官僚主義機制。它們關注的中心並不簡單是提供公眾服務,而且也是向公營、私營和志願者服務各部分提供催化劑,使之行動起來解決自己社群的問題。”政府的企業化是不行的,這是因為兩者的行為動機、經費來源、動力機制、激勵方式、道德準則等截然不同,所以,不能“像企業那樣運作”,應該走第三條道路。“我們不需要什麼大政府或者小政府,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政府。說的更精確一點,我們需要更好的政府治理。”“政府治理指的是我們共同解決自己的問題和滿足我們社會需要的實施過程。政府是我們使用的一種工具。一旦這個工具過時了,重新發明的過程就開始了。”

正文:

美國行政學者戴維·奧斯本與特德·蓋布勒深入考察美國政府改革實踐,寫出了著名的《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一書。這本書美國產生過重大影響,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高度評價此書“美國每一位當選官員應該閱讀本書。我們要使政府在九十年代充滿新的活力,就必須對政府進行改革。該書給我們提供了改革的前提”。克林頓宣佈了一項為時6個月的計劃,對聯邦政府的行為進行全面調查研究,並委託副總統戈爾率領一個工作組開展這項工作。戈爾和他的工作組完成了這項使命,並提交了一份長達100多頁的調查報告:建立一個花錢少效率高的政府。由此,揭開了克林頓政府行政改革的序幕。“實質上,戈爾的報告以及報告後政府所採取的措施,都是對那些要求‘改革美國政府’呼聲的迴應。”

戴維·奧斯本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重要諮詢機構“進步政策研究所”的成員,寫過著名的《民主的實驗室》一書,長期致力於有效政府的建設與宣傳。特德·蓋布勒曾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維塞利亞市和俄亥俄州萬達利亞市的城市經理,親自主持、參與過這兩個城市政府的改革,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政府思想既是他參與改革實踐的現身說法,也是他對政府改革的一種理性探索與總結。

戴維·奧斯本與特德·蓋布勒對當時美國官僚制度產生的種種問題進行了深刻的論述,指出,官僚制度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在20世紀初期,官僚主義體制政府對美國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但在變化迅速、資訊豐富、知識密集的90年代裡,官僚體制變得機構臃腫,浪費嚴重,效率低下,已不能有效的運轉,逐漸趨於破產。作者對當時進行的各種政府改革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總結用企業家精神改革政府,並提出了10種“藥方”,描述了企業化政府的共同特點:“大

多數的政府都促進在服務提供者之間展開競爭。它們把控制權從官僚機構那裡轉移到社群,從而授權給公民。它們衡量各部門的實績,把焦點放在後果而不是放在投入上。他們行為的動力不是來自規章條文,而是來自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使命。它們把服務的物件重新界定為顧客,讓顧客們有所選擇,選擇學校、選擇職業培訓計劃,選擇住房。它們把精力集中於掙錢而不是花錢。它們下放權力,積極採用參與式管理。它們寧可要市場機制而不是官僚機制。它們關注的中心並不簡單是提供公共服務,而且也是向公營、私營和志願服務個部分提供催化劑,使之行動起來解決自己社群的問題。”作者指出,本書的重點是政府如何運作,而不是政府應做什麼。

《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加何改革著公營部門》一書的兩位作者──戴

維·奧斯本和特德·蓋布勒,揭露並嚴厲批評了當代美國的官僚主義,進而就改革美國政府提出了十大原則: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槳”。

2.社群擁有的政府:授權而不是服務。3.競爭性政府:把競爭機制注入到公共服務中去。4.有使命感的政府:改變照章辦事的組織。5.講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撥款。6.受顧客驅使的政府:滿足顧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7.有事業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費。8.有預見的政府:預防而不是治療。

9.分權的政府:從等級制到參與和合作。10.以市場為導向的政府:通過市場力量進行變革。

作者首先提出政府的職責是掌舵而不是划槳。划槳就是直接提供服務,而政府並不擅長於划槳,也就是說政府不是提供公共服務,它的作用是催化劑的作用,是指引航向,引導和促進可以替公共服務的社會機構、組織、私營機構和第三部門的健康發展,從而保證服務的提供。企業化政府將政策制定(掌舵)和服務提供(划槳)分開,政府作為掌舵的人可以看到一切問題和可能的全貌,並且對資源的競爭性需求加以平衡。它挑選最有能力和最有效率的服務提供者,從而獲得更大的效益。政府直接提供服務,使政府可供選擇的手段之一。

進而作者指出,政府應把公共管理控制權從官僚機構轉移到社群,給廣大社群公民授權,培養他們的自治意識與自治能力,使社群從依賴政府救助與庇護的問題成堆的“弱者”,轉變成掌握自己命運的、強有力的“強者”,讓社群的治安、衛生、住房等問題得以有效解決。社群是與公民密切相關的群體。他通過許多事例說明社群服務比政府提供官僚服務更有效,比如社群對其成員更加關心,服務更加靈活更能有效實施行為規範標準(收容所的例子)等。因此,政府應加強社會組織、非政府組織的發展,這些組織可以彌補政府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一些社會服務,這樣不僅減輕政府的負擔,效果也更好。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加強參與民主的建設,調動公民的積極性。

因為政府可以選擇最有能力和最有效率的服務提供者,那麼公營部門就不再是處於壟斷地位競爭,競爭機制引入到公營部門與私營部門,私營部門與私營部門,即任何可能的服務提供者之間。對公營組織來講,促進競爭可以提高效率,迫使公營的壟斷組織對顧客的需要作出反應,獎勵革新,提高公營組織僱員的自尊心和士氣。在政府內部之間也要創造競爭機制,從而節省資金,少花錢多做事。但是,競爭要發生作用就必須對競爭加以組織和管理。因為競爭可能導致不公平,

漠視窮人的權力;另外有些表面的競爭也會屈從於壟斷組織,例如某些規模巨大的工程,以致不可能改換供應者。因此必須仔細管理競爭,監督競爭。

作者指出,政府有效的運作,必須首先建立自己的“使命”,即確立目標。建立有使命感的組織,首先要制定使命宣告,要根據使命而不是根據分管範圍進行組織。使命不注重分管界限,放手讓其僱員以他們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實現該組織的使命。這樣,組織效率可以遠遠超過照章辦事的組織,更有成效,靈活性更強。作者指出要建立有使命感的預算制度,以往的預算制度將政府經費分成幾十個不同的會計科目,這樣造成很多浪費。又比如,各部門在本財政年度結束時會盡力將預算資金花掉,不管它們是否需要,因為剩餘的部分不會被留下做下一年度資金,而且在第二年度他們得到的預算資金還會減少。而有使命感的預算可以採用支出控制式預算,取消明細專案,實行資金總額控制,允許保留結餘部分的經費。這就減少了政府的微觀控制,使各部門有動力減少浪費,提高效率。當然,保留結餘也有可能帶來貪汙腐敗,作者認為由於審計師的作用以及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公開,具有企業化精神的政府可以控制腐敗問題。

政府要講求公共服務的實際效果。傳統政府體制按照投入進行投款,比如按照有資格享受福利的人數對福利機構撥款。但他們不注重其結果,其激勵和補償往往導致機構向更壞的方向發展,比如福利費用膨脹,犯罪率上升,它們卻能拿到更多的錢。因此按投入撥款是沒有必要改善其業績的,業績也沒有得到改善。隨著公民民主意識提高,以及私營部門的競爭,公民對公營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負責任、業績、效果等開始為政府重視。業績測量的方法能推動工作,可以辨別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成功的可以實行獎勵,從中學習,並展示給公眾,得到公眾的支援。而如果不能獎勵成功的,就有可能在獎勵失敗,就不利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也不能糾正失敗。

作者指出政府應該滿足顧客的需要,而不是滿足官僚政治的需要。民主政府是為它們的公民服務而存在的。傳統的公共機構人在提供以一種規格來適應一切的服務,在慣於挑選的顧客遇到提供統一服務的公共機構時,他們只能往別處去了。有企業家精神的政府一開始轉變它們自己,它們通過顧客調查、重點群體調查和各種各樣的其它方法,開始仔細聽取顧客的意見。它們已開始向顧客提供選擇,而且把各種資源交到顧客手裡讓他們選擇服務提供者,從而開始讓顧客做到駕駛座位上,這是競爭進一步發展,不是政府管理人員在競相出價中選擇服務提供者,而是它讓公民選擇服務提供者,他為顧客建立後果自負機制。即為使公共機構像企業那樣受顧客驅使,有企業家精神的政府已學會像企業那樣為它們提供資金。他們提出了靠攏顧客(經營管理家強調的聽取任何自己顧客意見)、全面質量法(全面質量管理)、把顧客放在駕駛座位上(把資源放到顧客手裡讓他們挑選,顧客控制了資源,他們就能選擇目的地和路線)、把受機構驅使的政府到轉過來(不僅把資源放在顧客手裡,而且使他們決定自己需要的某種資源)、使用方便(不應使顧客面對混亂的計劃、互相矛盾的資格要求及要填寫的多重表格)、透明度以及整體論。如果所有顧客得不到關於不同提供者的成本和質量資訊,顧客驅使的制度將不會促進公平,政府的責任是確保所有家庭,不管收入或教育水平如何,都有關於學校質量和顧客滿意程度的準確資訊,並監督市場的欺騙行為。

一個有事業心政府,講求的是最大收益,而不是不計成本的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這樣才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創造更多的的財富等利益。例如密爾沃基市汙水派出區將汙水中的肥料提取、菲尼克斯市把廢水處理廠的甲烷氣體抽取而產生的巨大收益。作者提出了以投資來籌款:通過投資來籌集資金,開發專案來獲利—— 有企業家精神的政府所採用的更積極進取的方法之一,以花錢來省錢;為回報而投資:對他們花的錢當做一筆投資那樣看待,習慣於估計回報如何,這不是賺錢的方式,是省錢的方式,並衡量在投資上的回報,使政府懂得什麼時候花錢會為他們省錢;使管理人轉變為企業家:如果管理人不能保證有他們的任何所得,他們也就不可能繼續去爭取收入,如果管理人的預算開支的提供,同他們的部門是否掙到什麼錢沒有關係,他們也就不可能花費時間試圖掙錢。即如果想要政府管理人像企業家那樣思考,那得把這樣做的獎勵刺激給他們,可以通過分享儲蓄和所得、創新資本、企業資金、利潤中心、鑑別服務的實際成本等途徑來完成。

政府應該是有預見的政府,也就是政府應該做到提前的預防,而不是等事情發生了以後而採取的治療。官僚政治的模式使政府全神貫注於提供服務——划船,而集中其主要精力於划船的組織就很少花精力去操舵了。因其思維定勢以為政府就是靠專業人員和官僚提供服務,他們要一直等到問題變成危機,然後才對受影響的人——街上的無家可歸者、退學學生、吸毒者等提供新的服務,最後針對症狀花去大量的錢——僱用更多的警察、建造更多的監獄、提供更多的福利資金以及更高的醫療補助支出,而對於採取預防對策卻又顯得資金缺乏。這會浪費很大的資源,這是不去預先考慮未來問題和機會而使危機走向危機的政治制度的“未來盲”。作者由上述方面而提出了預防——解決問題而不是預防:“精明的人解決問題,有天才的人避免問題”(歐內特·舒馬赫),預防疾病比醫療疾病容易而且花費較少,同樣預防犯罪也比處理犯罪容易和較少花費,防火和環境保護防火和環境保護也同樣如此;用預見治理——預見未來:政府不僅要努力預見問題,還要預見未來(給自己類似雷達的東西),因為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在今天的短期行為的政治環境中這是非常困難的,但鑑於變化的速度和對政治家們施加巨大壓力迫使出賣未來的情況,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改變刺激因素:戰略規劃是政治的對立面,即使在最好的時候,很少有政治家看得比下一屆選舉更遠,未來設計存在同樣的問題,作者針對這些提出了長期預算、跨部門預算、意外事故或“未雨綢繆”基金、為長遠打算的會計制度、改變政治制度等預防辦法。

在資訊科技還呈原始狀態,不同地方間交流很緩慢,公共機構僱員的教育程度相對很低時,權力集中的機構是必要的。但在今天資訊的無窮盡的延伸下偏僻地區之間的通訊立時可達,許多公共機構的僱員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權力集中的機構就顯得與時不符了,分權的機構具有了更多的優越性:比集權機構有更多的優越性,它們對於情況和顧客需求的變化能迅速的做出反應;權力分散的機構比集權的機構更有效率;分權的機構比集權的機構更具創新精神;分權機構產生更高的士氣,更強的責任感,更高的生產力。通過參與管理,分散公共機構的權利,對完成政府的分權,從等級制變化為參與和協作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作者提出了勞資合作、無解僱政策、簡化機構的等級等來建立協作的組織。

最後作者提出了政府應該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市場力量來進行變革。在保健制度處於危機之中、環境問題以空前的程度威脅著我們、經濟全球化下工人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訓、變化中的家庭結構需要良好的兒童保育等情況下,政府除了找出一條非集權化道路之外別無選擇。我們的政府必須有意識的運用其巨大的能力區規劃市場以刺激數以百萬計的企業和個人去應付衛生保健、兒童保育、職業訓練和環境保護的需要。毫無疑問,這是政府應該而且必須努力的方向。組織市場來完成公共事業的目標,這是政府完成其目標的一種強有力的和經濟的方法。市場機制有勝過行政機制的許多優點,諸如市場是分權的;市場在正常情況下是競爭型的;他給消費者以作出決定的權力;並且把資源和效果直接聯絡起來。市場對迅速發生的變化也反應敏捷,市場的重新規範可以使政府達到解決嚴重問題所必須具備的規模。計劃多指行政機制,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公共機構僱員的壟斷性組織,它用政府撥款提供公益服務。但在與市場進行比較是行政計劃就顯現出一系列缺陷:計劃首選民而不是顧客的推動;計劃受政治而不是政策推動;政府機構不惜代價的全力保衛計劃創造的“地盤”;計劃傾向於創造分裂的服務系統;計劃很難達到未取得重大影響所必需的規模;計劃通常運用命令而不是獎勵手段。面對以上的缺陷,政府必須從以下方面對市場進行重新規範:制定市場規則,向消費者提供資訊,創造或擴大需求,促成私營部門供應商,創造市場機構填補市場缺口,促成建立新市場行情,改變公共投資政策等。而且市場不僅在私營部門出現,也在公共部門存在,如教育系統、職業訓練系統、心理衛生系統,其同金融系統、銀行和保健系統一樣都是市場。如果把市場導向的思維應用到公共系統上,將在政府以市場為導向的變革中取得偉大勝利。

我們可以從以上原則中看到作者將政府看作一個企業,從經營的角度認識政府的精神。作者受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影響很大,有很多思想都能從現代管理理論中找到其根源。但政府並不能完全像企業一樣來經營,作者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對此論述並不特別完全深入。儘管如此,企業家的很多精神對政府管理都有很大的參考和借鑑意義。

小結:

我認為,本書對政府如何運作上提出了非常好的導向作用,突破了傳統上政府對其自身的認識,這些舊的認識使政府不能很好的發揮其職能,企業精神就是針對“官僚主義”毒瘤的一劑良藥。作者指出了政府更多的是要避免以前的官僚政治、官僚機制,更好的為民眾服務;在對待治理社會方面,更多的強調對社會資源的更充分的利用,市政府更具有事業心;在對待危機、事務方面更突出了預防的重要性,而不贊成事發才進行治療;同時他們還呼籲政府以市場為導向,用市場力量來進行變革。這一系列的方案原則為政府的改革指明瞭方向。目前,我國正在進行政府體制改革,政府也需要改變觀念,順應時代潮流,吸取其中可取的部分,更好的為我國政府機制改革服務。

本書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切實結合實證分析和美國的情況,是完全為美國政府寫的,而且,隨著社會發展,它的思想也受到很多學者和實踐者的批評。各人

思考方向的差異,各國發展國情的不同,決定了各國政府執行的差別。因此,在我們思考問題時也應密切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從中國的現狀出發,根據中國的發展方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絕不能照抄照搬,犯本本主義錯誤。

總的說來,政府必須為顧客服務,才能受人們歡迎,計劃需要有明確的任務,管理人員需要有明確的責任,參與公眾活動需要有明確的渠道這些是每個政府、每個政府人員必須堅持的原則。

第三篇:行政管理專業 《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原創

《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塗曉霞 2014100920

[摘要]本書嚴厲批評了當代美國官僚主義,立足於以比爾·克林頓為代表的新民主黨人的道路,即不爭論政府的大小而力求政府的效率,不強求政府做什麼而著眼於政府怎樣做,不糾纏徵稅多少花錢多少而講究適當徵稅花錢得體,不辯論政府的辦事的動機而著重政府辦事的後果。作者通過一個又一個的例子形象的說明政府應該具有企業精神。提出了十項措施來改革政府,這十項改革原則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彼此之間相互聯絡。本篇讀書筆記著重這十項改革措施的總結和個人的理解、評價。

[關鍵詞] 掌舵 划槳 競爭 使命 預防

《改革政府》一書總的來說在其理論基礎之上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而書中的主體部分也就是十項改革原則,這十種“藥方”具體是:(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槳(2)妥善授權而非事必躬親(3)注重引入競爭機制(4)注重目標使命而非繁文縟節(5)重產出而非投入(6)具備“顧客意識”(7)重預防而是不治療(8)有收益而不浪費(9)重參與協作的分權模式而非層級節制的集權模式(10)重市場機制調節而非僅依靠行政指令控制。由於它們所構成的是一整個理論體系,彼此之間又有相互的內在聯絡,所以,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在閱讀過程中結合自我理解進行總結概括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槳

政府應該集中精力做好決策工作(掌舵),而把具體的服務性工作(划槳)承包給私營企業和非營利性機構去做。掌舵和划槳分開,第三部門用政府之所長籌集資源,通過民主政治程式設定社會需要的優先目標,政府利用私營部門之所長,組織商品和勞務的生產,政府、私營部門和第三部門相互協調。政府除了提供決策外還提供資金,並評估出他們的績效。政府自己提供服務只是可供選擇的手段之一,讓決策管理者貨比三家地自由挑選最有能力和效率的服務提供者。

啟示:隨著全球性競爭對工商業的影響,我國政府應意識到全球性競爭對政府的影響,再加上國內出現的巨大的變革壓力,政府機構的問題凸顯,機構尾大不掉,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範圍大但力不從心,例如出現的流浪人口服務機制的缺失、孤兒收容體制的不完善等,政府面臨的挑戰性越來越大,現在政府處在一個做了事也不會令人滿意的瓶頸,公信力受到極大的挑戰,這就要求領導者不得不把總體利益置於維護現狀的特殊利益之上。現如今已經不是探究政府如何做的問題,而是重新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府,正如《改革政府》這本書指出的,筆者也認為政府應放權給第三部門或私營部門來完成決策的任務,一個成功的組織是把高層管理和具體操作分開,高層管理者集中精力進行決策和指導,這樣各有其使命和目標,各有其行動的範圍和自主的許可權。本人主張“小政府”,各方力量同時參與公共服務的建設,引進競爭機制、激勵機制,打破資源的壟斷,提高政府效率。這樣相比之下,把掌舵和划槳放在同一組織裡的政府把自己限制在相對狹窄的策略範圍裡,他們進攻的路線不是按問題來確定的,而是按政府的計劃來確定。

讓非政府來划槳導致的後果是很多的公務員的未來發展問題,奧斯本的理念是,讓公務員轉企或者是轉為第三部門,還有可能被解僱,這對於我國現有的長期任職的公務員制度來說無疑是一個難以越過的坎,但是相信這會是中國公務員制度的未來發展方向。書中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在維賽利亞市、聖保羅市或東哈萊姆市,許多公務員到了新的具有挑戰性的單位後,覺得以前的工作單調乏味、種種規章條文束手束腳、令人沉默絕望,而現在的工作

允許他們自己動腦筋去幹,只消一半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他們會感到很幸運。其中諾利公司的僱員大部分以前是政府公務員,現在他把提高到50%,像專業人士那樣對待他的僱員,按月佈置指標,然後放手讓他們去幹,現在的僱員成為了更愉快,更多產,掙更多錢、影響力更大的人。

最近發生在蘭考的孤兒在火災中死亡的事件、流浪人員的管理問題以及其他無家可歸的人員的問題在我國一直未形成一個完美的體系,或許我們可以從奧斯本的“划槳組織”的建立來解決。例如俄亥俄州利用地方上的各種委員會來管理精神病門診部和弱智精神病服務,委員會同近400家非贏利精神病保健站簽訂合同,由這些人來執行戒毒計劃、日間治療中心、家庭計劃等服務專案;匹茲堡由政府、大學社群和宗教團體的領導人共同組成的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顧問委員會,利用聯邦、州政府和公司給予的資金來辦幾十個食物儲存處和施粥點、諮詢中心、職業培訓中心、住房倡議,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的來解決無家可歸的問題,既緩解了民眾對政府的壓力,也高效的解決了無家可歸人員的問題。還有例如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建立了一個交通管理特區,這個特區雖然是縣政府的派出機構,但是是由公民和企業界領導人蔘加的顧問顧問委員會,動員凡顧客超過25人的僱主共同採取行動減少上下班的交通擁擠現象,一方面採取財政上的獎勵,二是有條件的給予收費的折扣。我們可以看出社會的管理不僅僅只是政府自身的事情,可以放權讓“人人蔘與”。

二、社群擁有政府:授權而不是服務

授權給社群,鼓勵社群成員參與社群的建設。強化社群責任感,社群成員一旦能控制自己的環境比受制於他人更負有責任的採取行動。充分肯定社群的能力,增強社群的自信心。在這過程中政府的角色不能忽視,政府起著掌舵的作用,提供必需的資源,把這些資源交由社群組織控制直接影響他們生活的事務。如果全權由自己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那麼不僅容易造成壟斷,而且會無限膨脹政府官僚機構,尋租情況將會更加嚴重,導致嚴重且不可挽回的政府失靈。總之社群自治力量不在於反應式的治理而在於解決自己的問題。

社群關心比專業服務的優勢:社群對成員的責任關切超過了服務提供系統對其服務物件的責任關切;社群更瞭解自己的問題;社群不僅僅提供服務還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提供關心;社群更靈活有創造性;花費少;更能有效的培養樹立價值觀和規範行為;讓社群人員提供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擴大他們的欠缺。

啟示:具體的典型事例:在美國難民的安置請教會負責,回收廢品的成功歸功於由自願者服務隊長,住房建設方案採用社群開發公司、住戶合作社等開發低廉住宅,公立學校由家長代表,社群代表,教職工,教師,校長組成的委員會管理;社群中僱傭以前失業的工人進行失業培訓,從親身經歷的失業出發,極力解決工人們的問題;志願者調節平息暴力事件;關閉監獄替換為“家庭看管所”,通過家庭愛的教育改變罪犯,醫療保健行業以家庭住所的醫療保健,例如艾滋病和老人,給予他們家庭的的關心比醫院治療好得多;美國以當自願者為榮,自願者服務是培養領導人真正的溫床,所以我們在美國很多基層政府機構或者其他組織中,我們能看到縣長、鎮長等是沒有工資的,但是他們也願意對本區工作提供負責式的管理和服務,根源於這些人較強的責任感。

我國的村民自治、少數民族自治可以從奧斯本所講的社群自治中吸取借鑑,筆者認為成熟的自治應有前提,就是本自治地的人民普遍知識水平較高,法律意識很強,具有民族的自信心,較強的責任感和國家榮譽感,自制能力強,至少社群中能選出頭腦靈活、有責任感的領袖,更重要的是本國的法律制度健全。政府授權給社群自治比政府關起門來決策、管理更有效果。

三、競爭性政府:把競爭機制注入到提供服務中去

購買公共服務時候引入競爭機制,批判私營和公營部門壟斷。競爭會降低成本,對變化中的需求迅速作出反應,並會竭力滿足顧客的需要,競爭能促使我們實行革新,力爭作出接

觸的成就。奧斯本提出的競爭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而是組織與組織之間的競爭,可以增強士氣鼓勵創造性。競爭其他的好處:提高效率,投入少產出多;競爭提高公營組織僱員的自尊心和士氣。

競爭的分類:(1)公對私的競爭,提高公部門的辦事效率;(2)私與私的競爭。政府通過制定規則規範市場,由市場來滿足公眾的需要。採購是另一種迫使私營公司競爭的途徑。簽訂合同,把競爭機制注入公共事業的另一種常用的方法,請專業技能人才管理、監督合同。

(3)公對公的競爭。

要對競爭仔細的加以組織和管理,實現公平性,政府不能利用競爭喪失掉我們信奉的價值觀,防止私營部門的再次壟斷髮揮出足夠的政治力量來威脅政府或抑制競爭。政府可以把競爭看作是振興我們公共機構的手段。總之我們的公營經濟能夠學會競爭,不然會停滯和萎縮。

啟示:美國許多研究的人員是從政府的實際部門從事過,辭職後從事研究工作,這就避免了專家空談理論的現象,這樣的研究人員研究出來的東西更具有實操性。對於我國國企的改革,這是多年來研究的重點,至今領導人還是生怕放手。筆者認為,國有組織不能一直像對待嬰兒一樣,憂慮它在競爭中無法生存下來,是錯誤的想法,國有企業沒有想象中的脆弱,循序漸進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以顧客的需要為導向去發展,不要等到因壟斷資源的不公平性的危害傷及自己的時候再去革新。服務業中的競爭有益於人者的生存,這是物競天擇的一種形式,撒瓦斯寫到:“儘管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大自然仍通過物種變異不斷進行試驗使物種進化、適應和生存,某些試驗結果表明比原先的模式能更好地適應新環境,最終取而代之”。政府壟斷資源的做法妨礙自然的選擇。

文中談到簽訂合同如果管理不好容易產生腐敗,奧斯本提出了四項標準來杜絕腐敗在簽訂合同中產生,(1)投標確實是競爭的;(2)競爭的依據是關於成本費用和業績質量的可靠資料;(3)對承包商要進行嚴密的監測,例如審計署根據確鑿的資料對競爭者進行評估,並公開;(4)建立一個相對的非政治性機構履行這個任務。《私有化決定》一書的的作者,哈佛大學約翰多納休說:“如果公共機構能夠明確規定希望做的事情,對承包工作實行競爭,對承包商的表現進行評估,撤換或懲罰哪些未能取得預期成績的承包商,那麼該公共機構會取得最佳效果。”

公共部門具有公共利益的性質,重視公平和道德,這是私營部門所認識不到的,及倡導公部門的兼顧公平時也要有效率。奧斯本提出的競爭基礎是要保持許多領域的公平性,例如醫院、教育等,這些領域要注重他們的公平性和道德性,即被稱為有控制的競爭,不然會造成民族歧視和貧富的不公平待遇。因此競爭中組織和管理是必然的。

四、有使命的政府:改變照章辦事的組織

注重目標使命而非繁文縟節。重複的規章制定,不僅沒有達到防止錯誤的發生反而使得政府的活動變得緩慢,難以靈活應變。照章辦事的政府有可能會防止某種腐敗但是以巨大的浪費為代價,政府應當簡單的界定它的基本任務和目標,根據其制定必要的規章和預算,然後放手讓僱員去做,充分放權,達到內部驅動力(任務驅動的政府)的效果,授予自主權利。通過先對於目標的確定以及制定必要的規章和預算,從總體上管理目標實現的方向問題,而不是將自身置於繁複的過程中,這樣容易迷失方向,從而失去公共部門應該具有的職能的體現。有使命的組織效率高,成效好,具有革新精神,靈活性強,士氣高。

政府的規章彙集成各種制度,如預算制度,人事制度,採購制度,會計制度,奧斯本給我們舉了三個制度的具體做法:

(1)建立有使命感的預算制度,提出了支出控制式預算,即取消明細分類專案,實行資金總額預算,允許各部門保留其沒有花掉的預算經費,管理人員自由支配剩下的資金用於其他公共事務。改變以往的要麼把錢花掉,要麼喪失掉的規則,既造成了浪費也沒有做出實

事。有使命感的預算激勵每個僱員節約資金,騰出一些人力物理對新的想法進行試驗,提高士氣激發創造力,可以解決突發的事件,簡化了預算的程式,減少主觀不切實際做出的預算標準的弱點等。

(2)改變照章辦事的人事制度,文官制度的弱點致使管理人員不能管理,無用之人繼續留在崗位上,士氣低下,這種制度造成了浪費,必須變革人事制度,奧斯本讚揚了中國湖試驗的成就:工作分類和工資級別劃分寬,支付市場薪金,依據表現支付報酬、提升和解僱,管理人員在合法和非歧視的前提下僱傭最合適的人才,積極招募最優秀的人才,簡化被辭退的上訴程式。

(3)建立有使命感的組織,確定組織的使命,建立圍繞使命的文化,闡明自己的價值標準和塑造所需要的行為;建立允許失敗的機制。

啟示:筆者覺得有一欠妥的觀點,“政府下設的非贏利組織,政府公務員可以用業餘時間去幹”,鼓勵政府可以有贏利,建立在腐敗基礎之上的使命感政府,這樣的做法不正確。

建立有使命的政府就是建立有責任的政府,有使命的政府需要同業績評估結合起來。美國對人才的尊重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政府僱傭專業的人才,僱傭的人就是給政府出主意的人,剛進政府的人員不用擔心得罪人,人們不會抓住你提的建議而反對你,在我國的機構單位中,新人剛進單位首先的做的事情是站好隊,不用輕易的開口,懂也要裝不懂,站好了隊你再提出你的建議,這個時候不管你提的什麼建議,都會有群體的一些人會贊成。這樣的制度強烈的遏制了個人的創造性。

五、講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撥款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政府根據效果撥款促使部門更關注業績,打造一個負責人、重業績的政府,例如職業培訓的報酬不是參加職業培訓的人數而是根據受訓的人得到就業的人數來計算。業績測量的力量:推動工作,計量事務能存成和影響一個組織的行為,有助於是公共政策切實可行,使政策辦實事,不浮誇,並且有案可查;能辨別成功和失敗;看到成功給予獎勵;拒接獎勵失敗,例如福利,以刺激貧窮的人就業為目的的福利才是有效果的福利;不斷的吸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教訓,例如馬薩諸塞州有個專案叫做“過渡性就業公司”,把前罪犯、前癮君子、未完成學業的中學生和長期領取福利救濟的人創造一種福利工作環境組織起來成立的公司,公司經過對這些人的培訓,參與社會服務,實現就業,政府依據人員的就業率給予補助。

業績測定的作用:有效的業績測定能激勵組織的成長,例如教育方面的評估方法除了考試以外,佛蒙特州還選擇學生製作的一件作品來測定,鼓勵創新或者是小組一學期的作業專案。

(1)薪金與業績掛鉤,把服務的質量、數量、成本和顧客滿意度的實際水平定位目標,目標不能太低,獎勵集體,以避免集體的分裂。

(2)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利用業績資料來確定問題之所在,然後向僱員提供種種可用的手段來分析問題,找到其根源,制定接的鉅額辦法和付諸實施。

(3)按效果做預算,根據業績資訊啦採取行動,預算制定不是根據投入而是根據效果來撥款。

啟示:講究效果的政府,做出決策時應按照結果導向,通過訂立目標,嚴格按照指標體系進行考核,對於達到目標的給予獎勵,沒有達到目標的給予懲罰,目標的達成與否關係到下一年預算的分配。這樣的政府就會立足於顧客的導向,而不是隻記產出而不記成果。大大的浪費資源的同時也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問題是政府很多的管理事務是很難用具體的資料去測量的,而且有的部門也很難用資料去測量,例如政府祕書處和建設局設立的指標體系肯定會不一樣,判定的標準也會不一,這對指標體系的建立是一個挑戰,這個業績的評價標準必須得排除主觀的意識。最重要的是業績評估的標準需建立在使命感的基礎之上。以鼓勵前

進為前提,而不是鼓勵立足於現狀、依賴為前提。

六、受顧客驅使的政府:滿足顧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

政府服務的物件——顧客,不是企業所服務的“顧客”,後者是企業的資金來源,公共組織部門一直以來的誤解就是,他們所服務的物件是他們獲得資金的地方,上級部門或者是利益集團,這是概念的誤解,公共組織部門服務的物件及顧客是人民。這個概念在中國一直理不清的原因是政府的官員的任用都是靠上級的表決而不是選民公開選舉產生。

傳統的公共機構仍在提供以一種規格來適應一切的服務。現在的世界各國已經由以前的工業化時代進步為知識時代,三分之二的知識勞動者支配著整個社會,形成了不同的亞文化群體,他們更希望於選擇服務的權利的擁有,而不是什麼都是標準化安排。例如寧波px專案事件就是警鐘,人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生活的社群和政府提供服務的選擇權,這是民主權的呼聲。

啟示:根據目前公共部門的發展而言,需要重視民主能動性所能發揮的作用,應當充分尊重民主意見,政府的公共權力來源於民眾,政府只是起到代理行使公共權力,既然如此,作為代理的公共部門必然要尊重公權力擁有者的意見。

一是讓顧客掌握資源。使他們在不同的種類服務之間作出選擇,真正的機會平等不是提供同樣的服務,強制接受同樣的服務。例如向學生提供完全相同的課程保證產生的是不平等的結果。所以筆者認為北京大學聯考分數線全國統一競爭,這才是真正的公平,很多問題的根源都是地方保護主義。異地大學聯考制度全國放開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大學聯考分數線的設定,不管是在北京參加的大學聯考還是在其他省份參加的大學聯考嚴格按照大學聯考分數來錄取,去除北京戶籍人士大學聯考分數的保護,讓其他省份的大學聯考生公平競爭北京的高校,高分上好大學。

建立顧客趨勢的政府,還要注意政府撥款應給個人而不是機構。受顧客趨勢的制度應是透明的,顧客應能通過他們的選擇來自揀選,而不必通過選擇後面的複雜的官僚機構來揀選。筆者還認為建立顧客趨勢的政府的前提一是政府掌舵的角色應充分健全,二是發達、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體制。這兩點前提在中國至少是現在都是不成熟的。所以建立完全顧客趨勢的政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七、有事業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費

政府的預算制度趨勢人們花錢,花錢沒錯,但是花錢要花在顧客真正需要的地方,及有效的花錢是重點。企業家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具有一種“投資”觀點,要變管理者為企業家,變花錢政府為賺錢政府。政府重視以物質獎勵來調動部門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讓管理人員都轉變成為企業家。與此同時做節約型政府,高效發揮自身作用。以低投入高產出的模式運作。以收費來籌款,這裡的收費是爭對高消費公共設施的收費,例如高爾夫球場,如果這樣的收費妨礙了貧窮的人的享受,政府會採取對貧窮人的補助,以達到公平。

由於美國的選舉週期的特點,使政府官員關注的是地區短期的問題,試圖得到最快、最短週期的成果,而不去思考和獲取長期的成果。

八、有預見的政府:預防而不是治療

有預見的政府使用少量的錢預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錢治療。政府在做一切決定時要考慮到未來。政府應該有預見能力,即政府要有預防意識、預防對策,防患於未然,而不是等問題累積到不可收拾以後才來解決。它們制定戰略規劃,建立預算制度,盡其所能地考慮未來的發展問題,一個有預見的組織通過制定戰略規劃把組織帶到他們將要奮鬥的方向去。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發展。往往對於公共問題的“治療”要比預防投入的財力物力人力都要多,而企業型政府一長遠的目光來看待發展,提前預見可能的發生,從而未雨綢繆。這樣公共部門在面臨緊急問題時能夠有時間以理性的方式的解決,避免慌亂決策造成的損失。

九、分權的政府:從等級制到參與與協作。

重參與協作的分權模式而非層級節制的集權模式,政府下放權力,積極採用參與式管理,賦予一線工作人員以較大的自主權,造就能夠快速多變的工作環境,同時建立新的報告、監督和責任機制,既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又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結合當前發展,一再強調參與機制,一方面能夠減少政府決策層的壓力,另一方面發揮前沿資訊的能動性,重視基層資訊。

十、以市場為導向的政府:通過市場力量進行變革。

重市場機制調節而不是僅靠行政指令控制,通過市場力量來進行變革,即政府工作執行主要依賴市場機制而不是官僚政治機制,政府運用一系列促進市場執行的措施來規範市場,調動各社會組織與個人的積極性。應該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市場力量來進行變革。組織市場來完成公共事業的目標,這是政府完成其目標的一種強有力的和經濟的方法。政府的行政指令也會失靈,重視發揮小政府而大社會的作用,能夠給有效避免政府失靈以及市場失靈帶來的危害。政府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規範,是指導而不是全權代替市場機制,政府是不可能做到的。

啟示: 總之,現階段我國政府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改革的呼聲空前高漲,從鋪天蓋地的反腐為始發點,新政府新氣象,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在改革的道路上了。然而改革不是一觸而就的,像建羅馬城,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按照中國的情況,可能會像成功轉型的威權體制(例如臺灣)一樣分兩步走,第一步立即實行法治,用法治制度管住權力,限制權力。第二步實行憲政民主,把權力還給人民。用奧斯本的話說就是建設一個“顧客滿意的政府”。本書的很多觀點,中國都可以參考,我每節都有涉及自己的感想,總體來說,中國需要第三次改革才能繼續走下去。我國還處於張之洞所說的“中學為體”階段,美國的體制應該說還是很完善的,它不像曾經的西班牙、英國、荷蘭,瞬間就會坍塌,美國可以說完善的政府體制加內外夯實的經濟,在100年都不會出現問題,我們不能完全學習美國,但是也不要出現“人民都已上岸,政府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情景。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 [美]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 改革政府 [m].周敦仁、湯國維、壽進文、徐荻洲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

david osborne, ted cover zebul. reinventing zhou dunren,tang guowei,sou jinwen,xu 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1996.

(作者:塗曉霞,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2014100920)

《reinventing government 》book notes

tu xiaoxia

[abstract] this book is highly critical of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bureaucracy, based on the way of bill clinton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democratic party, nether dabate]the size of the government nor what the government to focus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how to do, nether pay attention to how much money to spend nor how much to tax but spenting tax money appropriately, not debate the government's work motivation and focus on the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work. the author set examples to declare the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have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 puts forward ten measures to reform the government, the ten principles of reform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each other mutual contact. this reading notes focus on the summary of ten reform measures and personal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keywords] steer paddle competition mission prevention

[author]tu xiaoxia,a graduate ming university,public er is 2014100920

第四篇: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

------讀書筆記

作者簡介:

戴維〃奧斯本(david osborne),被譽為“政府再造大師”,《民主的實驗室》一書的作者,經常為《華盛頓郵報》、《治理》和其他刊物撰稿。他極力主張高效率的政府,長期擔任共和黨和民主黨主要政府領導人和候選人的顧問。

特德?蓋布勒(ted gaebler),國際著名的政府改革的理論倡導者和實踐者。他將“政府需要改革”這一理念傳輸給聯邦政府、州政府和許多外國政府,並幫助他們儘可能地解決政府所存在的問題。在過去的5年間,他擔任了許多外國政府的顧問,並任職於美國聯邦政府的10多家不同的部門和機構,特德?蓋布勒曾任下列城市的市行政官:加州的聖拉斐爾市和維塞利亞市;俄亥俄州的萬達利亞市;馬里蘭州的哥倫比亞市。他還是著名的公共部門管理諮詢公司——蓋布勒集團的總裁,和改革政府網路公司的合夥人以及美國公共管理研究機構的成員。 本書簡介:

《改革政府》一書詳細地描述了我們當時代的最具革命性的觀點——改革的時代已經來臨。本書的作者具體生動的描述了美國的官僚主義弊端,同時提出了革命性的觀念和措施來改革其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政府不應當成為一個龐大的無效率的機構這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援。而且,政府完全可以擺脫傳統思維,通過挖掘企業家精神和自由市場的力量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改革。作者通過一個又一個的例子,說明只要政府官員有事業心和創新精神,是可以嚴格按照預算來投入公共服務和設施,為廣大公眾服務,提供優質公共產品的。無論是在學校、貧民窟,還是在環境衛生治理等等方面都大有可為,而且削減稅收、提高服務機構效率也是可為可行的。

閱讀內容概括及總結感想:

《改革政府》一書總的來說在其理論基礎之上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而書中的主體部分也就是十項改革原則,由於它們所構成的是一整個理論體系,彼此之間又有相互的內在聯絡,所以,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在閱讀過程中結合自我理解進行總結概括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改革政府》一書針對美國當時背景下的無論是公營部門還是私營公司十

分嚴重的官僚主義現象,併為此總結開出了十種“藥方”,而作者提出的核心思想就是用“企業家精神”來克服官僚主義,對於《改革政府》一書,我將讀書重點放在了對這十個改革原則的總結理解上,這十種“藥方”具體是:(1)掌舵而不是划槳(2)妥善授權而非事必躬親(3)注重引入競爭機制(4)注重目標使命而非繁文縟節(5)重產出而非投入(6)具備“顧客意識”(7)重預防而是不治療(8)有收益而不浪費(9)重參與協作的分權模式而非層級節制的集權模式(10)重市場機制調節而非僅依靠行政指令控制;以上十個方面是書中關於企業家政府理論中改革政府的原則。

將閱讀過程中理解的十項改革政府原則進行理解概括:

(1)掌舵而不是划槳,針對這一條原則,政府應該集中精力做好決策工作,而把具體的服務性工作承包給私營企業和非營利性機構去做。這樣,政府可以用政策吸引競爭者,保持最大的靈活性來應付變化著的環境。出色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個能夠治理和實行治理的政府才是我們所需要的。這不是一個實幹的政府,不是一個執行的政府。而是一個治理的政府。政府作為公共部門的核心,在處理繁多的公共事務時,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做好決策上,而不是將重點聚焦在如何去實施執行決策。公共部門應該是掌握處理公共事務的方向上,將目光放得長遠,而不是隻會低頭看腳下。

(2)重妥善授權而非事必躬親,善於授權,鼓勵公眾參與。忽視民眾的能力,只能是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從而使市民對政府產生依賴。而政府需要做的是制定政策,鼓勵自治,提供諮詢,合理配置等等。聯絡上一個原則,一個治理的政府,需要一種能夠積極調動以及調整社會資源的能力,公共部門由於存在資訊掌握的不夠全面,所以不可能也不能事無鉅細的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全權由自己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那麼不僅容易造成壟斷,而且會無限膨脹政府官僚機構,尋租情況將會更加嚴重,導致嚴重且不可挽回的政府失靈。政府巨集觀上對公共事務的全域性性掌握,能夠使公共資源發揮更大更充分的作用。調動整個社會的積極性,我認為比政府關起門來搞管理能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3)注重競爭機制,眾所周知,壟斷會導致效率的低下,而競爭是提高效率最直接的辦法。但是,必須引入規範的競爭,否則同樣會導致壟斷和其他不公平。競爭機制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在使許多政府組織陷於癱瘓的官僚主

義死結的方面,是一個十分關鍵的部分。有效而適當的競爭能夠促進機制的完善,促使其發揮更完善的作用。公共部門由於其公共性,重公共利益性,缺乏有效競爭是導致官僚機制的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並不是單純只談競爭,而是要注意有效的競爭才能發揮作用。

(4)注重目標使命而非繁文縟節,重複的規章制定,不僅沒有達到防止錯誤的發生反而使得政府的活動變得緩慢,難以靈活應變。政府應當簡單的界定它的基本任務和目標,根據其制定必要的規章和預算,然後放手讓僱員去做,充分放權,達到內部驅動力(—任務驅動的政府)的效果,授予自主權利。通過先對於目標的確定以及制定必要的規章和預算,從總體上管理目標實現的方向問題,而不是將自身置於繁複的過程中,這樣容易迷失方向,從而失去公共部門應該具有的職能的體現。

(5)重產出而非投入,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撥款,即依據產出測評與績效目標來衡量各部門的業績,並與工作報酬聯絡起來,政府把焦點放在後果控制上而不是投入上,遏制部分政府官員擴大預算與人員編制、擴張權力與利益等衝動。這樣一來有效的控制官僚機構的盲目擴張,根據各公共部門的表現來給予評估和資助,在對政府某些行為結果的測量的手段措施正確的情況下,能夠起到激勵各公共部門提高自身績效來獲得更多的發展的資金以及動力。排除做的不好依舊能獲得大量預算的不良體制的執行。根據產出的評估,能夠促進公共部門資源的合理配置。產出好且多獲得的預算就多,不然反之。

(6)具備“顧客意識”,奧斯本這裡所謂的“顧客”就是指政府公共組織的的服務物件—公民。滿足顧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即政府把公共服務物件重新界定為“顧客”,讓顧客們來選擇公共服務。根據目前公共部門的發展而言,需要重視民主能動性所能發揮的作用,應當充分尊重民主意見,政府的公共權力來源於民眾,政府只是起到代理行使公共權力,既然如此,作為代理的公共部門必然要尊重公權力擁有者的意見。

(7)有收益而不浪費,企業家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具有一種“投資”觀點,要變管理者為企業家,變花錢政府為賺錢政府。政府重視以物質獎勵來調動部門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讓管理人員都轉變成為企業家。與此同時做節約型政府,高效發揮自身作用。以低投入高產出的模式運作。

(8)重預防而不是治療,政府應該有預見能力,即政府要有預防意識、預防對策,防患於未然,而不是等問題累積到不可收拾以後才來解決。它們制定戰略規劃,建立預算制度,盡其所能地考慮未來的發展問題。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發展。往往對於公共問題的“治療”要比預防投入的財力物力人力都要多,而企業型政府一長遠的目光來看待發展,提前預見可能的發生,從而未雨綢繆。這樣公共部門在面臨緊急問題時能夠有時間以理性的方式的解決,避免慌亂決策造成的損失。

(9)重參與協作的分權模式而非層級節制的集權模式,政府下放權力,積極採用參與式管理,賦予一線工作人員以較大的自主權,造就能夠快速多變的工作環境,同時建立新的報告、監督和責任機制,既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又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結合當前發展,一再強調參與機制,一方面能夠減少政府決策層的壓力,另一方面發揮前沿資訊的能動性,重視基層資訊。

(10)重市場機制調節而不是僅靠行政指令控制,通過市場力量來進行變革,即政府工作執行主要依賴市場機制而不是官僚政治機制,政府運用一系列促進市場執行的措施來規範市場,調動各社會組織與個人的積極性。應該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市場力量來進行變革。組織市場來完成公共事業的目標,這是政府完成其目標的一種強有力的和經濟的方法。政府的行政指令也會失靈,重視發揮小政府而大社會的作用,能夠給有效避免政府失靈以及市場失靈帶來的危害。政府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規範,是指導而不是全權代替市場機制,政府是不可能做到的。

通過閱讀,並且總結概括政府改革的十項原則,亦即企業家政府的十大特徵,從以上原則中看到作者將政府看作一個企業,從經營的角度認識政府的精神。 與此同時,政府也並不能完全像企業一樣來經營,作者也做了一些闡述。但是,企業家的很多精神對政府管理都有很大的參考和借鑑意義。所以本書的重點是政府如何運作,而不是政府應做什麼。儘管西方國家所面臨的種種危機與我國改革中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但我國在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西方政府所面臨的矛盾。因此,我們所能切實做到的是從他們的經驗中借鑑有益的東西。同時,作者並沒有將企業家政府理論視為完

美無缺的終極真理,其最大的價值在於可以幫助我們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事物、政府、以及政府改革。

對於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效率是一再強調的問題,由於公共部門本身不具有除公共收入(稅收)之外的經營收入,所以,對於有限的資源的合理利用就是體現公共部門作用的重要方面。正如作者對於競爭機制的重視,從我個人觀點出發,我贊同作者對於競爭機制的可以有效改善公共部門提供公共產品以及公共服務的質量。在公共部門中使用競爭機制同樣也要注意規範競爭的重要性,壟斷與競爭長期以來都是市場機制與政府機制中必須要平衡好的兩個方面,由於壟斷與競爭是兩個相對的狀態,從我的認知範疇出發,我認為不能單一的向某一方面極端靠攏,而是應該找到一個均衡狀態來使壟斷和競爭彼此聯絡以及制約著發展。規範競爭在公共部門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只有使壟斷與競爭相互協調發展,才能夠同時發揮作用。公共部門一方面需要活力而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最基本的公共性,不當競爭必然導致公共性的缺失,那麼就違背了公共部門本身的原則宗旨,所以競爭的度的掌握是需要全面考慮與權衡的。

現階段,我國的公共部門同樣面臨著改善效率的問題,一個強有力的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所需要的是活力,效率以及靈活的運作模式,而企業型政府的模式又為具體的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構建與發揮內部的經濟化或內部的市場化作用來保障體系執行,行使公共使命。企業精神就是針對改善“官僚主義”這個長期影響公共部門健康發展的舊體制的一劑良藥。作者指出了政府更多的是要避免以前的官僚政治、官僚機制,更好的為民眾服務。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寫這本書的背景,是切實結合美國政府所存在的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在我們閱讀並且借鑑某些思想的時候結合自身問題進行分析,才是理論發揮作用最有效的方式。就現實狀況而言,公共部門尤其是政府組織,需要持有為“顧客”服務的理念,才能被接受,在保證公共部門公共性的同時提高公共部門的效率激發公共部門的生機活力也是十分迫切的要求。

第五篇:改革政府--讀書筆記

《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

------讀書筆記

作者簡介:

戴維〃奧斯本(david osborne),被譽為“政府再造大師”,《民主的實驗室》一書的作者,經常為《華盛頓郵報》、《治理》和其他刊物撰稿。他極力主張高效率的政府,長期擔任共和黨和民主黨主要政府領導人和候選人的顧問。

特德?蓋布勒(ted gaebler),國際著名的政府改革的理論倡導者和實踐者。他將“政府需要改革”這一理念傳輸給聯邦政府、州政府和許多外國政府,並幫助他們儘可能地解決政府所存在的問題。在過去的5年間,他擔任了許多外國政府的顧問,並任職於美國聯邦政府的10多家不同的部門和機構,特德?蓋布勒曾任下列城市的市行政官:加州的聖拉斐爾市和維塞利亞市;俄亥俄州的萬達利亞市;馬里蘭州的哥倫比亞市。他還是著名的公共部門管理諮詢公司——蓋布勒集團的總裁,和改革政府網路公司的合夥人以及美國公共管理研究機構的成員。 本書簡介:

《改革政府》一書詳細地描述了我們當時代的最具革命性的觀點——改革的時代已經來臨。本書的作者具體生動的描述了美國的官僚主義弊端,同時提出了革命性的觀念和措施來改革其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政府不應當成為一個龐大的無效率的機構這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援。而且,政府完全可以擺脫傳統思維,通過挖掘企業家精神和自由市場的力量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改革。作者通過一個又一個的例子,說明只要政府官員有事業心和創新精神,是可以嚴格按照預算來投入公共服務和設施,為廣大公眾服務,提供優質公共產品的。無論是在學校、貧民窟,還是在環境衛生治理等等方面都大有可為,而且削減稅收、提高服務機構效率也是可為可行的。

閱讀內容概括及總結感想:

《改革政府》一書總的來說在其理論基礎之上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而書中的主體部分也就是十項改革原則,由於它們所構成的是一整個理論體系,彼此之間又有相互的內在聯絡,所以,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在閱讀過程中結合自我理解進行總結概括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改革政府》一書針對美國當時背景下的無論是公營部門還是私營公司十

分嚴重的官僚主義現象,併為此總結開出了十種“藥方”,而作者提出的核心思想就是用“企業家精神”來克服官僚主義,對於《改革政府》一書,我將讀書重點放在了對這十個改革原則的總結理解上,這十種“藥方”具體是:(1)掌舵而不是划槳(2)妥善授權而非事必躬親(3)注重引入競爭機制(4)注重目標使命而非繁文縟節(5)重產出而非投入(6)具備“顧客意識”(7)重預防而是不治療(8)有收益而不浪費(9)重參與協作的分權模式而非層級節制的集權模式(10)重市場機制調節而非僅依靠行政指令控制;以上十個方面是書中關於企業家政府理論中改革政府的原則。

將閱讀過程中理解的十項改革政府原則進行理解概括:

(1)掌舵而不是划槳,針對這一條原則,政府應該集中精力做好決策工作,而把具體的服務性工作承包給私營企業和非營利性機構去做。這樣,政府可以用政策吸引競爭者,保持最大的靈活性來應付變化著的環境。出色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個能夠治理和實行治理的政府才是我們所需要的。這不是一個實幹的政府,不是一個執行的政府。而是一個治理的政府。政府作為公共部門的核心,在處理繁多的公共事務時,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做好決策上,而不是將重點聚焦在如何去實施執行決策。公共部門應該是掌握處理公共事務的方向上,將目光放得長遠,而不是隻會低頭看腳下。

(2)重妥善授權而非事必躬親,善於授權,鼓勵公眾參與。忽視民眾的能力,只能是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從而使市民對政府產生依賴。而政府需要做的是制定政策,鼓勵自治,提供諮詢,合理配置等等。聯絡上一個原則,一個治理的政府,需要一種能夠積極調動以及調整社會資源的能力,公共部門由於存在資訊掌握的不夠全面,所以不可能也不能事無鉅細的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全權由自己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那麼不僅容易造成壟斷,而且會無限膨脹政府官僚機構,尋租情況將會更加嚴重,導致嚴重且不可挽回的政府失靈。政府巨集觀上對公共事務的全域性性掌握,能夠使公共資源發揮更大更充分的作用。調動整個社會的積極性,我認為比政府關起門來搞管理能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3)注重競爭機制,眾所周知,壟斷會導致效率的低下,而競爭是提高效率最直接的辦法。但是,必須引入規範的競爭,否則同樣會導致壟斷和其他不公平。競爭機制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在使許多政府組織陷於癱瘓的官僚主

義死結的方面,是一個十分關鍵的部分。有效而適當的競爭能夠促進機制的完善,促使其發揮更完善的作用。公共部門由於其公共性,重公共利益性,缺乏有效競爭是導致官僚機制的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並不是單純只談競爭,而是要注意有效的競爭才能發揮作用。

(4)注重目標使命而非繁文縟節,重複的規章制定,不僅沒有達到防止錯誤的發生反而使得政府的活動變得緩慢,難以靈活應變。政府應當簡單的界定它的基本任務和目標,根據其制定必要的規章和預算,然後放手讓僱員去做,充分放權,達到內部驅動力(—任務驅動的政府)的效果,授予自主權利。通過先對於目標的確定以及制定必要的規章和預算,從總體上管理目標實現的方向問題,而不是將自身置於繁複的過程中,這樣容易迷失方向,從而失去公共部門應該具有的職能的體現。

(5)重產出而非投入,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撥款,即依據產出測評與績效目標來衡量各部門的業績,並與工作報酬聯絡起來,政府把焦點放在後果控制上而不是投入上,遏制部分政府官員擴大預算與人員編制、擴張權力與利益等衝動。這樣一來有效的控制官僚機構的盲目擴張,根據各公共部門的表現來給予評估和資助,在對政府某些行為結果的測量的手段措施正確的情況下,能夠起到激勵各公共部門提高自身績效來獲得更多的發展的資金以及動力。排除做的不好依舊能獲得大量預算的不良體制的執行。根據產出的評估,能夠促進公共部門資源的合理配置。產出好且多獲得的預算就多,不然反之。

(6)具備“顧客意識”,奧斯本這裡所謂的“顧客”就是指政府公共組織的的服務物件—公民。滿足顧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即政府把公共服務物件重新界定為“顧客”,讓顧客們來選擇公共服務。根據目前公共部門的發展而言,需要重視民主能動性所能發揮的作用,應當充分尊重民主意見,政府的公共權力來源於民眾,政府只是起到代理行使公共權力,既然如此,作為代理的公共部門必然要尊重公權力擁有者的意見。

(7)有收益而不浪費,企業家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具有一種“投資”觀點,要變管理者為企業家,變花錢政府為賺錢政府。政府重視以物質獎勵來調動部門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讓管理人員都轉變成為企業家。與此同時做節約型政府,高效發揮自身作用。以低投入高產出的模式運作。

(8)重預防而不是治療,政府應該有預見能力,即政府要有預防意識、預防對策,防患於未然,而不是等問題累積到不可收拾以後才來解決。它們制定戰略規劃,建立預算制度,盡其所能地考慮未來的發展問題。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發展。往往對於公共問題的“治療”要比預防投入的財力物力人力都要多,而企業型政府一長遠的目光來看待發展,提前預見可能的發生,從而未雨綢繆。這樣公共部門在面臨緊急問題時能夠有時間以理性的方式的解決,避免慌亂決策造成的損失。

(9)重參與協作的分權模式而非層級節制的集權模式,政府下放權力,積極採用參與式管理,賦予一線工作人員以較大的自主權,造就能夠快速多變的工作環境,同時建立新的報告、監督和責任機制,既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又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結合當前發展,一再強調參與機制,一方面能夠減少政府決策層的壓力,另一方面發揮前沿資訊的能動性,重視基層資訊。

(10)重市場機制調節而不是僅靠行政指令控制,通過市場力量來進行變革,即政府工作執行主要依賴市場機制而不是官僚政治機制,政府運用一系列促進市場執行的措施來規範市場,調動各社會組織與個人的積極性。應該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市場力量來進行變革。組織市場來完成公共事業的目標,這是政府完成其目標的一種強有力的和經濟的方法。政府的行政指令也會失靈,重視發揮小政府而大社會的作用,能夠給有效避免政府失靈以及市場失靈帶來的危害。政府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規範,是指導而不是全權代替市場機制,政府是不可能做到的。

通過閱讀,並且總結概括政府改革的十項原則,亦即企業家政府的十大特徵,從以上原則中看到作者將政府看作一個企業,從經營的角度認識政府的精神。 與此同時,政府也並不能完全像企業一樣來經營,作者也做了一些闡述。但是,企業家的很多精神對政府管理都有很大的參考和借鑑意義。所以本書的重點是政府如何運作,而不是政府應做什麼。儘管西方國家所面臨的種種危機與我國改革中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但我國在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西方政府所面臨的矛盾。因此,我們所能切實做到的是從他們的經驗中借鑑有益的東西。同時,作者並沒有將企業家政府理論視為完

美無缺的終極真理,其最大的價值在於可以幫助我們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事物、政府、以及政府改革。

對於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效率是一再強調的問題,由於公共部門本身不具有除公共收入(稅收)之外的經營收入,所以,對於有限的資源的合理利用就是體現公共部門作用的重要方面。正如作者對於競爭機制的重視,從我個人觀點出發,我贊同作者對於競爭機制的可以有效改善公共部門提供公共產品以及公共服務的質量。在公共部門中使用競爭機制同樣也要注意規範競爭的重要性,壟斷與競爭長期以來都是市場機制與政府機制中必須要平衡好的兩個方面,由於壟斷與競爭是兩個相對的狀態,從我的認知範疇出發,我認為不能單一的向某一方面極端靠攏,而是應該找到一個均衡狀態來使壟斷和競爭彼此聯絡以及制約著發展。規範競爭在公共部門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只有使壟斷與競爭相互協調發展,才能夠同時發揮作用。公共部門一方面需要活力而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最基本的公共性,不當競爭必然導致公共性的缺失,那麼就違背了公共部門本身的原則宗旨,所以競爭的度的掌握是需要全面考慮與權衡的。

現階段,我國的公共部門同樣面臨著改善效率的問題,一個強有力的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所需要的是活力,效率以及靈活的運作模式,而企業型政府的模式又為具體的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構建與發揮內部的經濟化或內部的市場化作用來保障體系執行,行使公共使命。企業精神就是針對改善“官僚主義”這個長期影響公共部門健康發展的舊體制的一劑良藥。作者指出了政府更多的是要避免以前的官僚政治、官僚機制,更好的為民眾服務。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寫這本書的背景,是切實結合美國政府所存在的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在我們閱讀並且借鑑某些思想的時候結合自身問題進行分析,才是理論發揮作用最有效的方式。就現實狀況而言,公共部門尤其是政府組織,需要持有為“顧客”服務的理念,才能被接受,在保證公共部門公共性的同時提高公共部門的效率激發公共部門的生機活力也是十分迫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