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春華與秋實

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一語道破讀書的重要性:“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反過來,“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關於讀書境界的層次,顏之推更是語出驚人:“夫學者是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原來讀書的收穫也是春華而秋實,與自然規律相合。

讀書的春華與秋實

宋真宗皇帝的勸學文是功利讀書的典範,他說: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隨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士子們勤讀六經,考場求售,進而隨平生之志。類似於我們今天講的“知識改變命運”,無可厚非。但是,讀書的目的如止步於此,還不能算是理想境界,《朱子家訓》告誡人們,“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正心誠意、立德樹人才是大境界。

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讀書歷程,不論過去還是未來,都堪稱讀書人的典範。電視劇《換了人間》第16集有這樣的情節,讓人觀後久久不能忘懷。羅瑞卿去“雙清”別墅找毛主席,首先碰到王加英,他們進行了如下對話:

“加英同志,毛主席在嗎?”“主席不在,這幾天主席可忙了,他不僅要為新政協籌備會議的召開親自協調各方面的關係,而且還為構思一篇文章搞得連覺都睡不好。”“那你們這些秀才呢?”“我們啊,充其量就是為主席準備一些資料。”“主席還是像當年在延安那樣,自己動手寫文章?”“那是當然了。”“難道你們就不能幫幫忙嗎?”“羅政委,誰也沒有主席那樣的思想和文采。而且,主席認為,如果由祕書起草講話稿,他自己就成了祕書的傳聲筒,結果嘛—”“結果啊,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將留下一筆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啊!”相信沒有人會懷疑這段情節的真實性,那麼主席寶貴的思想和文采來源何處?當然是讀書和學習。

早在毛主席20歲的1913年,他讀《莊子·逍遙遊》中的“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便有感道:“嘆其義之當也。”他不由聯想到李鴻章,說李是“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處理國務,屢陷敗局,似大舟行淺水。主席明白,僅有大志是不夠的,有可能志大才疏、置杯而膠著於水底。為了能負大舟,必須準備大江大海,使積也厚。何謂大江大海?書中自有洪波湧,書中自有波浪翻!

毛主席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踏遍青山人未老”,而且,他以有涯逐無涯,讀書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延安時,毛主席就說:“如果我還能活十年,我一定讀書九年零359天。”

來源於實踐的作品最能打動人心。美國人類學家、歷史學家摩爾根為了他的研究深入印第安人中間生活,還被當地人收養為義子,多年以後鴻篇鉅製《古代社會》誕生,該書以美國印第安人親屬制度、 家庭生活為基礎,進而拓展到整個人類早期的氏族制度與社會生活。澄清了長期以來人們對上古時代的矇昧認識。此書在世界上產生的影響可想而知,首先就受到馬克思的高度推崇。1973年,毛澤東主席想看《古代社會》這部著作,當時我們國家只有從日文翻譯過來的版本,而毛主席想看的是直接從原著翻譯過來的譯本,周恩來總理就找時任民進中央副主席的73歲的楊東蓴組織人員翻譯。楊東蓴找了兩位年輕的翻譯家做幫手,三個人合譯出了最為流行的、也是社會公認的最佳中文譯本。遺憾的是,毛主席臨終前也沒有讀到此書。這個故事給人以怎樣的思考,可謂意味深長。據史料記載,毛主席最後讀書是1976年9月8日5時55分,那時他讀了約30分鐘的《容齋筆記》,六個小時後他老人家就去世了。

文學、史學、哲學、宗教、倫理、藝術等等,無不是整個人類文明的結晶。善讀,不僅能開闊人生道路的可能性,生成指向內在的深入思考;而且,這種可能性若與專業接軌,更會結出意想不到的成果。雖然我們不能期望像毛主席那樣“為萬世開太平”,但是我們會有自己的春華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