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赫欲重景翠於周》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張儉翠讀書筆記

《杜赫欲重景翠於周》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讀《國小階段的美術教育》一書有感

黑林國小張儉翠

《國小階段的美術教育》一書,由瑪琳.嘉伯.林德曼(美國)著。拿到手的時候,我大略地翻看了一遍,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深深感到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只有枯燥理論的教育叢書,而更像一本實用的教學手冊。《國小階段的美術教育》這本書闡述瞭如何將藝術傳授給學生們,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條直接的、可行的途徑。

此書一共分為四大部分十四個章節:

一、美術課程的基礎。

其中闡述了美術在我們世界中的意義和重要性,以及詳細記敘了各學段學生學習目標,美術特長學生教學計劃等等。

二、 美術的構成:

美術元素,構圖原則以及藝術創作。這也是篇幅最長的一部分,因為其中涉及到線、形狀、明暗、陰影、空間、設計原理、構圖、構思等等幾乎所有美術教學中的關鍵點,最有意思的是,每個關鍵點中,都有“學習動力小創意”這一部分,如“線”章節中,作者提到“如果你一直在使用鉛筆,試著用一下別的工具,鋼筆或者炭筆等等,如果用力壓著這些工具來畫,會發生什麼?如果輕輕地畫又會怎樣?一邊畫一邊扭動畫筆呢?你能不能發明一種新的握筆方法,比如握著一邊或者頂端?”又如“肖像畫”章節中,作者為孩子們練習畫不同的面部表情提供了各種方法:“當你悲傷、快樂、生氣的時候,耳朵、鼻子、眼睛、嘴巴會做出什麼樣的表情?吃飯、睡覺、大笑、哭泣、大叫、打哈欠、吹口哨、打噴嚏時、表情又會有什麼變化?情緒對面部表情有何影響?當你感冒的時候看上去是怎樣的?”“從三個角度觀察模特頭像,畫三幅輪廓線畫或動態素描,然後將三幅畫疊加,讓畫面相互交叉”??

這讓我想到了,一年級中《畫自己》這一課,我著重對抓住自己五官特點這一方面,通過觀察幾個不同小朋友的臉,或者照照鏡子仔

細觀察五官、用手摸摸感受自己的五官等方法,來感受每個人五官的不同特點,但是,就算是同一個人,當他的表情不同時,五官的樣子也是不一樣的,書中的內容深深啟發了我,為何不來一個喜怒哀樂的表情對比呢?在課前可以收集一個小朋友不同表情的照片,或者是笑或者是大叫甚至在哭泣、打哈欠??在課堂中,假如有了這樣一個環節,同學們在課件中看到了自己的同學,並發現原來人的表情是這樣有趣,畫自畫像的時候,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表情畫出來,這是多麼生動有趣啊!

從作者的這些小創意看,美術作業彷彿如同遊戲一般有趣、隨性,結合書中插圖來看,教學活動更在意著學生的感知能力、學習動力、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單純地對作品加以成人的審美觀來看待。

三、 美術欣賞:

觀賞美術作品並作出迴應——歷史、分析、審美。這裡也包含了各時期,各派別美術作品的簡介。其中從古代美術、中世紀美術、文藝復興時期美術、當代美術直到現代美術作了簡要的記敘,包括各個時期藝術家的簡介和作品介紹。

這一章節中,作者還為老師們提供欣賞作品的方法,一幅畫,怎樣去欣賞?欣賞些什麼?評判是否有標準?怎樣形成自己的判斷?這包括作品主題、視覺結構、歷史意義、理解、美感等方方面面,比如:“作者是如何駕馭各種美術元素和構圖原則的?注意觀察作品的線條、圖形、色彩、明暗、空間、圖案和質感,以及它們與平衡、比例、主次、節奏、和諧、統一和對比的構圖關係。這些美術元素和構圖原則在作品中是如何安排的?”

我想,這些問題的思考在我們的美術課堂上,也會有借鑑作用。很多學生在到了高年級美術課堂上就彷彿沒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會去思考而只是等著老師為他灌輸知識,而我感到,我們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思考能力,他們應該要能說、敢說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到了高年級,學生應該自己去思考探索,教師通過提出具體的問題,學生從

線條、圖形、色彩、空間等方面去初步感受,談出自己的想法,欣賞才有意義。

四、國小美術課程的建設:

計劃、評價組織、提問。

在全書中,作者還很貼心地設計了各種實用附錄,供教學時使用,如:著名藝術家、博物館及其他資源、靜物畫參考素材,肖像畫比例等等。雖然是關於美國國小、美國式教學的書籍,但是對於我們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參考、學習價值。

第二篇:《老猴赫尼》讀書筆記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並不是要傷害它,我們擁有了這個世界,為什麼不能讓動物們和我們人類一起共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老猴赫尼》是沈石溪的一部極經典的短篇小說。講述了猴子赫尼和耍猴人巖鳴的一段悲慘而又感人的故事。

文中赫尼是個非常聰明的動物,他靠街頭表演混飯吃,巖鳴教他的新動作三五遍就會了,其他猴子得三五十遍的教才可以。可是赫尼嚮往自由的生活,幾乎每天都在逃跑,可是每次因為各種原因沒能逃跑成功。嚴明也想企圖用各種辦法磨滅赫尼叛逃的野性,但是效果卻微乎其微。慢慢的巖鳴得了關節炎,老了。赫尼也不是原來的青年了,也老了,脾氣又壞又倔,誰也不肯要。

就這樣二十多年過去了,經過時間的磨礪,巖鳴也含淚不捨的吧老猴送到他原來的地方。那曾經是猴子的樂園,今天赫尼回來了……

到了第三天早晨,“我”又見到了赫尼,可見他個:憔悴消瘦、落魄潦倒。是啊!可憐的猴子已經被逐漸地馴化了,他已經不是原來的赫尼!雖然他自由了,可是他完全被埋沒了猴子的天性!他只會表演猴戲,取悅觀眾,混到點飯吃。如今他已經不會找食,只能回到他憎恨的人類身邊。

他真的想回來嗎?他真的想回來繼續為巖鳴表演嗎?不!不是的。如果他不回來連飯都吃不上,他就會白白餓死!

唉,可憐的猴啊!如果在他前幾次的逃跑中成功的話,他現在就不是這樣,就會自己找食吃!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可是命運之神偏偏略過了他,讓這隻悲慘的猴子永遠的套上了鐵鏈!

猴子是無辜的。人啊!你是多麼的愚蠢,多麼的無知!好端端的剝奪了一隻猴子的權利,剝奪了一隻猴子與生俱來本有的天性!你是多麼的殘酷無情啊!

各種動物都有一個他本身的天性,本身的習慣。如果我們破壞了他們的生活規律和天性,等於將一隻無情的手,沉重地壓在他們的身上!讓我們從現在起,保護動物,尊重物種。讓世界的生命永遠的繁衍下去!傳承下去!

第三篇:杜拉拉讀書筆記

杜拉拉讀書筆記

忘了第一次讀這本書是什麼時候,當時只是把它當小說來看,只覺得劇情寫得還可以,並沒有過多的思考。參加工作後再看卻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看裡面的例子,導致自己幾乎所有的錯都走了一遍。感同身受讓這本書對我的意義變得更加沉重起來。如果能對拉拉的求職之路多些思考,大概能少走很多彎路。

為了進外企,拉拉奮鬥了好一段時間,在民企和國企都幹過,目標清晰讓她的路走得似乎少很多糾結。而我卻因為害怕而把看似有希望的機會擋在了門口。大概現在想這些都沒有意義,所以還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以後的日子。不知道是受第一份工作的影響還是骨子裡的傾向,現在的我對到一家規範的、充實的企業中去有著強烈的慾望。如果非要在平庸而知足的生活和奮鬥並切實感受自己的成長之間做選擇,大概我會選擇後者。或許這僅僅來自內心對成功的渴望,以及這個年紀特有的焦慮。只是站在這個路口,卻禁不住駐腳張望,害怕不知道哪裡突如其來一個變故,把自己已有的少有的幸福都一併剝奪。或許患得患失讓一個人失去的遠比放手一搏來得更多。

不知是自己資歷太淺還是天性愚笨,對職場中的很多問題都抓不住訣竅,總是弄得灰頭土臉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更別說解決方法。拉拉經歷的很多事都是自己曾經或者現在所面對的,只是當時的自己卻無法像拉拉般勇敢,也不如拉拉般能忍。不能準確判斷當下的形勢大概是我的一大硬傷,於是產生了各種錯誤的選擇,導致了現在的處境。

總是容易過度美化或者低估事情的程度大概是判斷失誤的一個重要原因。不能客觀看待所面臨的一切,並且巨集觀分析各個要素之間的利弊,結合長期和短期利益,而是抓住一點死磕到底,最後把自己逼到你死我亡的地步。回過頭看,其實不過如此。

兩三天看完的書,拉拉卻已走過了半年。看的時候熱血沸騰,恨不得和她一起,經歷所有一切,只是時光漫漫,回過神來,原來才不過48小時,頗有山中方一日之感,當下心裡又添一絲失落。書中對拉拉所經歷的困難描寫得很到位,只是如果故事發生在現實裡,大概這裡只是九牛一毛。複雜的人事關係、權利鬥爭,長達半年的跳槽波折,只有真真切切經歷過的人,才能從其中窺探分毫。而面對這些,需要莫大的勇氣,又讓人增添幾分唏噓。

故事已經結束,我想,我也應該回到現實生活,勇敢的過日子。

第四篇:《季羨林讀景》讀書筆記

《季羨林讀景》讀書筆記

“智者樂,仁者壽,長著隨心所欲。曾今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這是2014年感動中國給獲獎者季羨林的頒獎詞。季羨林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陌生。他於1911年8月2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官莊村,因家境貧寒,六歲時投奔時在濟南的叔父,受到嚴格教育。先後獲清華大學西洋文學學士學位,德國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副校長等。是著名的教育家、東方學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在學術界被譽為“中國東方學奠基人”。

《季羨林讀景》一書是寧靜致遠系列叢書中的一本。寧靜致遠系列叢書是為了紀念季老收錄選編並於季老去世一週年時出版的,旨在用樸素的追思情感為讀者呈現季羨林先生讀書、讀人、讀景、讀世、讀史的精準思辨,感受先生一生追求學問的“徹底性”和“天人合一”的世界眼光,泛博大愛以及最寬忍最明亮的心懷。整套書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智者一生的思想軌跡。我比較喜歡歷史和山水風景,以前經常讀一些歷史方面的書,但很少讀寫景方面的書,這一次偶然看到《季羨林讀景》一書,感覺還是非常欣慰的。

《季羨林讀景》這本書收錄了季先生從22歲到91歲近70年的寫景散文。有趣的是,在季先生31歲到51歲這整整20年的時間裡竟然沒有收錄一篇文章,不知道從1942年到1962年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書中大部分文章都不是很長,可能是因為我文學修養太低,通讀這些文章時感覺不到有什麼特別之處。如果單從文字表面來看的確是平淡無奇,用一個文雅一點的詞——樸實無華——來形容應該是比較貼切的。在這60餘篇散文裡我找不到太多華麗的詞藻,很多時候看似都是平鋪直敘。在初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甚至懷疑:這難道就是大師之作嗎?還文縐縐地冠以“寧靜致遠”的封號,是不是太過於矯揉造作了。但後來,尤其是當我回味讀過的一些文章時,才漸漸明白“寧靜致遠”用在這裡一點也不為過。這本書並不適合在喧鬧的都市裡讀,而是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如果外面飄著雪就再好不過了),

一個人在柔和的燈光下細細品味。每一篇文章都不是簡單的一處景。一簇海棠花、一株夾竹桃都蘊含著錯綜複雜的情感和哲理。正如編者評價的那樣:季老的很多文章所表達的內涵並不單一,而是相互融合貫通又有學者的精研在裡面,涉及書、史、人、世,個體與天道之融,小我與大觀之勢,內容極為豐沛,文字蘊含極為深遠。

我只把這本書細讀了一遍,不能完全領會書中潛藏的思想精華,但多少還是有一些感觸的。

書中有一篇文章看起來比較突兀,題目是《母與子》。說它突兀,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善意的謊言,並不是什麼寫景散文,我甚至可以把它作為一篇短篇小說來看。文章大意是作者母親去世,作者回家鄉奔喪,沉浸在失去母親的悲痛之中。在前來弔唁的人群中,有一個“幹皺的面紋,霜白的亂髮,眼睛因為流淚多了鑲著紅腫的邊,嘴憋了進去”的老婦人。這個老婦人顯然是經歷了世事的滄桑,有點像是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他有一個兒子,因為家裡沒有飯吃,出去當兵。老婦人每天都盼著兒子回來,後來終於收到了一封早該在半年前寄來的信。因為村裡只有作者認識字,所以老婦人興奮不已的把信交給作者,請作者幫她讀信。然而信的內容卻是她的兒子已經陣亡了,讓她找一個人把她兒子的棺材運回來。作者不願讓這位已經飽受摧殘的母親再次受到打擊,便謊稱她兒子升了官,很快就會回來看她。

文章以作者自己與母親和老婦人與當兵的兒子一暗一明兩條線展開,非常帶有文學色彩,但卻深深地觸動了我。兩對殘缺的母子、不加修飾的文字,竟將母子之間的親情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母親健在時,嘮嘮叨叨,我們或許還會感到煩,但當你讀到“正中放著一個大而黑的木匣子,這匣子裡裝走了我的母親,也裝走了我的希望和幻影”時,你的心恐怕要顫抖了。當我們長大之後,有了自己的世界,離開了故土,離開了母親,我們或許在不經意間就把母親忘了。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在情人節也許會不惜重金買一大堆玫瑰送給不知道最終屬於誰的女孩子,但在母親節卻吝嗇得連一條祝福的簡訊都不捨得給母親發。殊不知母親每天都在某一個角落裡望眼欲穿地企盼著孩子的身影。面對裝著母親的木匣子,作者陷入極度悲痛之中,這是回憶、

內疚交織的結果。母子親情剪不斷,怎幾顆眼淚了得?

季先生留德十年,其中哥廷根這個只有十來萬人的小城成了先生的第二故鄉。不是因為在哥廷根他獲得了博士學位,而是因為一座塑像。這座塑像是有生命的,他是一位教授,也是季先生的“博士父親”。季先生留德十年裡經常去這位教授家吃飯,季先生幾乎也見證了這個家庭的悲慘遭遇:二戰期間,教授的兒子戰死在北歐戰場,不久,教授自己也被徵從軍。留下教授夫人一人孤苦伶仃,季先生就成了她最親近的人。在以後的日子裡,老教授懷著毫不利己的心情對季先生加以教導,才使得季先生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學有所成。同時季先生與教授夫婦之間也結下了難解的師生情。時隔35年,當季先生再次踏上哥廷根時,教授夫婦已經是老態龍鍾了。師徒促膝長談,共同回憶那些老哥廷根的老生活直到深夜,最後依依惜別。儘管他們都知道這是最後一次見面了,但都不願承認。老教授把先生送上車,車開走了,老教授卻依然站在那裡,一動不動,成了一座塑像。

這是多麼深厚的師生情啊!完全沒有了隔閡,超越了國界,黯淡了學術。一座塑像詮釋了一種不尋常的情愫。我時常在想中國的一句古話:患難見真情。季先生與老教授夫婦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嗎?身處異國、孤獨無依的季先生把自己的導師作為親人,痛失愛子的教授夫婦也把季先生作為精神的寄託。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血緣聯絡,有的只是簡簡單單的師生關係,因為一場戰爭,他們緊緊地抱在了一起,相濡以沫、不離不棄。這種真情與親情有多大區別呢?

也許是編者故意安排的,在這本書中另有兩篇文章描述的也是一個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作者是從花園為切入點來引入的。也是一對老夫婦,不同的是,這對老夫婦住在中國,而且他們的家離季先生的家不遠。男的是中國人,女的是德國人。男的非常喜歡侍弄花,女的則有點怪,三十多年從未打理過花園。一夜之間男的突然死去,別人都以為女的會回德國,但出人意料的是,季先生在一天中午竟然發現女的在花園裡採摘丈夫所種牽牛花的種子,季先生問她採摘這些種子幹什麼,她的回答極其簡單:“我丈夫死了,但是他愛的牽牛花不能死。”短短一句話反映出多麼厚重的夫妻情就不用我再多說了。

這本書既然是寫景散文當然不應該少了對山水美景的描寫。季先生一生去過不少國家,對世界各地的景觀也有所瞭解。但是在這本書中我沒有發現太多專門描寫著名景點的文章。《登黃山記》《在敦煌》是比較少有的幾篇相對較純的寫景之作。很多文章都是寫一些不起眼的花草樹木,像《枸杞樹》《海棠花》等,但即使是寫一些小花小草也摻雜有其它的成分,真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

在書中經常會讀到作者同外國友人一道觀景的內容。文章基本套路是前面大部分寫景,後面筆鋒一轉昇華到兩國友誼的高度。比如“彷彿把中緬友誼薰得更加芬芳”(《夾竹桃》)“大米上寫著‘印中友誼萬歲’幾個字”(《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應該是季老的一種寫作風格吧,但我並不想就此做太多評論,論寫作,季老是專家,我還沒有資格在這裡指手畫腳,我只想表達一下自己對季老的敬意。季老作為一個文人,卻時刻關注著國與國之間的睦鄰友好,在這裡他實現了“小我”與“大我”的轉變。一箇中國人在外國,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維護祖國的尊嚴是愛國,保持兩國之間的傳統友誼更是愛國。尤其是在當下這個高度資訊化、日益縮小的社會裡,中國必須注意與周邊及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這是一個大國長久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石,是社會主義不斷向前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這本書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文章當屬《延邊行,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頓飯》。季老寫這篇文章的手法比較巧妙,他以一條半死不活的魚的口吻來向人類控訴 。控訴人類對魚類的殘忍捕殺,控訴人類吃喝成風的惡習,控訴現實社會的勾心鬥角。這篇極具諷刺性的文章是季老對當今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日益惡化的關係的批判。在《喜鵲窩》中,孩子偷走小喜鵲的情節與這裡的吃魚是異曲同工的。作者是在用這些無聲的文字來喚起人們的良知,同時他也在用自己的行動來表明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是可以和諧相處的。

在《老貓》《咪咪二世》中,作者提到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三隻貓:虎子、咪咪和咪咪二世。這三個小不點前後陪伴了季老十幾年。季老對待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愛護,他們也懂得季老的心思。季老每天都有一個十分有趣的任務:溜貓。想象一下,夕陽抱貓

向斜陽是多麼溫馨的畫面。

說了這麼多,無論親情、師生情還是夫妻情,無論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字裡行間都體現著一種無私的大愛。整本書實際上是以和諧為主題的。季老認為,和諧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送給世界的一個偉大的禮物,全世界都要“和為貴”。這不正是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嗎?

踐行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旗正在中華大地(請勿抄襲好範文 網:)迎風飄揚,而季老早就在用他一生的心血默默地為這面大旗著色。《季羨林讀景》一書裡作者用短短的幾十篇散文告訴我們大自然的智慧。面對浩渺的宇宙,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守好“人”的本分。

陳雙強

2014-2-9

第五篇:《杜立德醫生》讀書筆記

高爾基以前說過“書是人類進一步的階梯。”《杜立德醫生》這本書就像階梯一樣讓我走上去,獲得更多知識。

《杜立德醫生》這本書童話小說,裡面有許許多多的主人公,不過最重要的是:杜立德醫生,他非常聰明善良、是一個天然科學家,也是醫生和獸醫。湯米是杜立德醫生的助手,他勤奮好學、樂於助人、能說會道鸚鵡,還有黛黛、波尼、吉卜······他們也都是杜立德醫生的還朋友。

《杜立德醫生》這本書告訴了我品好書、做好人、享受好生活!而且他還讓我只知道了許許多多的知識,如:地理、動物的語言,這裡面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杜立德醫生和湯米,動物我最喜歡鸚鵡,因為杜立德醫生善良、聰明、樂於助人,湯米勤學好問,鸚鵡能說會道。故事當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杜立德醫生的朋友,只要他有困難動物們就盡全力幫助他。

每個人只要有一個善良、樂於助人的心,所有的人就會都是你的朋友。人生就是這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你只要一直善良下去,你一定會變成最幸福最幸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