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的中國人讀後感

第一篇:忐忑的中國人讀後感

忐忑的中國人讀後感

忐忑的中國人讀後感

《忐忑的中國人》剛出版的時候,一度銷售很火爆,那天開啟噹噹網準備買幾本書,習慣性地瀏覽了一下網頁推薦的書,一下子就瞅到了這本《忐忑的中國人》,沒有過多地去思考,就毫不猶豫地新增到購物車,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它銷售火爆被推薦,也不僅僅是因為它是樑曉聲老師的新作,更多的是因為它的名稱和簡介吸引了我。“人類的歷史上似乎還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多於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一個國家,叫中國人;而在這個國家的國力變得空前強大的二十一世紀的初葉,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農村和城市,不分貧富,不分官民……總而言之,幾乎集體陷入了一個終於崛起後的大國的焦慮、忐忑年代。這種焦慮和忐忑不同於任何動盪年代,包括戰爭年代的焦慮和忐忑——因為那種年代人心尚有盼頭:動盪總會結束的。這種焦慮和忐忑卻似乎是“太平盛世”光景之中的,人心介於有盼頭與放棄了盼頭的無為的焦慮與忐忑之中。忐忑,多麼形象地說明了當代人的焦慮和不安。

書收到後,因為沒那麼多的時間專心靜坐下來讀,隨手房在客廳的茶几上,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飯後便會拿起來翻上幾頁,斷斷續續的終於讀完了,感觸頗多。

首先是使我對作者樑曉聲有了更多的瞭解。讀大學的時候,一個讀中文的朋友就推薦過我看他的作品,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也就讀過那麼幾部,所以還不敢說對之有多深的瞭解,但是通過《忐忑的中國人》,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真誠的而執著的人,為了文學為了良知,他奉獻了一切。他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著他所認為對的東西,他真誠地對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面對社會不公正不陽光現象,他敢於指出、反抗和鬥爭。

其次是使我對於作家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思考。很多人都會覺得,寫作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提起筆來,我們都可以隨手寫上幾篇散文、雜文,或者是小說,但是要真正做一個作家,並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信仰去寫作卻是不容易的。一個真正的作家,除了需要具備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之外,還要時刻保持思考的頭腦,且思想必須要有深度,這就要求豐富知識的積澱和經驗的積累。此外,作家還需要一顆執著、勇敢的心,要敢於正視現實社會存在的種種問題,敢於直面一切黑暗,還要勇敢地去揭露和抨擊,並最終按照自己的活法活下來。

此外,它引發了我們對社會上的很多現實問題的思考。焦慮一直是人類文化要解決的精神問題。神話“西西弗”就隱喻了這種生命衝突的永恆性。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代表人物榮格說,二十世紀中葉以後,人類會“造成了許多潛在的焦慮”。我們在海明威、艾略特等著名作家的的文學作品中,也隨處看得見那種對人生、世界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彷徨和焦慮,生命的焦慮感已是一種普遍性的時代心情。焦慮,已然是我們人類常見的一種心理情緒、精神狀態,也是人類的文學常常表現的一個文學母題。

在《忐忑的中國人》中,作者描寫的當下我們面臨的生存狀態,向我們闡釋的仍是人類普遍的焦慮和不安。在書中,他分析了當下中國人的生活現狀以及普遍焦慮的社會現狀,其中“鬱悶”、“忐忑”、“彷徨”、“不安”等成為很多人的心理態勢,使現如今的很多中國人出現種種自我分裂和心靈危機,造成國人普遍精神貧困現象,即“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農村和城市,不分貧富,不分官民,總而言之集體陷入了一個終於崛起後的大國的焦慮、忐忑年代”。因此,作者呼籲頂層設計改革,並希望從“中國文化”的深層次緣由中尋找答案,來找到這種拯救之途,通過個人問題、社會問題的解答,解決我們內心的衝突。對於這一點,我們只能期待著作者能夠在日後的作品中繼續深入地為我們解析。

第二篇:《忐忑的中國人》讀後感

讀《忐忑的中國人》有感

在上大學之前,我雖然聽說過樑曉聲,但是從未讀過他的作品。上了大學以後,時間變得更加充裕,我也能夠讀到更多的書。樑曉聲的書我最先讀的是《年輪》,接著才是這本《忐忑的中國人》。這算是一本新書,去年才出版的,所以裡面很多內容都是與這幾年發生的事有關。

讀了這本書,似乎能夠知曉樑曉聲其人。在讀《年輪》時,感覺他只是一個學者,或者說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文化人,但是這本書,確實讓我見識到一個與我所知道的不一樣的樑曉聲,一個據理力爭、憂國憂民的真性情的樑曉聲。而我對他的欽佩之情也加深了更多。讀完《忐忑的中國人》會讓人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少了很多迷茫,多了一些希望。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內容莫過於《阿q生活在當代》、《他們起訴中國》和《網路肆意攻擊的紅衛兵遺風》這三篇。其中,《阿q生活在當代》作者用充分細膩的筆觸描寫了魯迅寫的阿q如果生活在當代可能發生的事。從阿q的人物性格出發,幾乎描繪出了一個活脫脫的阿q,一個本能的痛恨文化、骨子裡有有奴性的、自私利我的阿q在當代生活的情狀。而《他們起訴中國》則是通過一個“荒誕夢”----國外的一眾文豪起訴中國在現實生活中剽竊他們的作品。在《網路中肆意攻擊的紅衛兵遺風》,通過一種對網友質疑的駁斥,寫出對在網上肆意發表攻擊言論的人的鄙視和斥責。前兩篇毫無疑問都是用反諷的手法來諷刺社會中的一小部分貪婪、懶惰甚至凶殘的人,或者說一些問題和現象,如貪汙腐敗等。“紅衛兵遺風”正面駁斥網路上許多“唯我正確”、“唯我獨革”的人,雖是由文革、知青引起的爭議,但是批評的確實許多通過網路來肆意發洩自己情緒、攻擊他人或是他人言論的人。

可以說這本書是一本剖析中國當代社會各階層忐忑心理直面力陳中國社會根本性問題的大作。在中國變得空前強大的二十一世紀初葉,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農村和城市,不分貧富,不分官民,總而言之,幾乎集體陷入了一個終於崛起後的大國的焦慮、忐忑年代,因為這種忐忑所以有了許多忐忑的中國人。書中樑曉聲說解救中國人於這種忐忑之中只能通過加快改革的步伐,用快速的改革來衝擊機制中已經破損甚至病變腐敗的部分,就像巨鯨時不時用尾巴拍打海面以甩掉尾巴上的各種寄生蟲,而國家體制內也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寄生蟲,或者一些歷史遺留問題。

樑曉聲從《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到《忐忑的中國人》,用良知碰撞社會,哪怕鮮血淋漓;讓社會恩澤人生,哪怕絲毫點滴。在書中,樑曉聲通過各種各樣的社會現象,如官員腐敗、社會機制不公平、交通管制、城管與小販的矛盾、政協委員與人大代表的作用與責任等等,剖析人性的本質與社會的問題,讓人讀了心胸頓開。書中,也有對當代中國之改革提出的一些意見與建議。

讀了《忐忑的中國人》,我覺得青年應該發揮能動力,與發展著的時代同樣的速度向前去,在快速改革的潮流中找到正確的方向,激發人性中的天使性,努力進化加以擺脫惡魔性。縱使不能成為名人或偉人,也要學會在平凡中做一個不平庸的人。

第三篇:《忐忑的中國人》讀書筆記

《忐忑的中國人》的讀書筆記

1、 那些憂國憂民之士,他們談民生看法時,每吸引很多的人,大多數中國人都是普通一民,

自然都關注民生。但他們一談國是,關注的人就少多了。

2、 八十年代特流行的比喻是----亮左燈,向右拐。這無疑是將中國比喻為汽車了。意思是國

家理念分明矛盾:在意識形態方面仍以寧左勿右進行控制,而在發展經濟方面打破計劃經濟的條條框框,在市場經濟的道路上超速行駛。

3、 中國之改革歷經三十餘年風風雨雨,走到今天,無論國人有多少失望,不滿甚至怨恨,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退是退不回去了。

4、 革命比造反覆雜。改革比革命複雜。今日之中國,改革之複雜性,又如同“帶著鐐銬舞

蹈”。革命的一貫策略是藉助群眾運動。

5、 對於所經歷的壞事可以不反思,或曰大腦天生不具有反思功能,就個體而言,換一種思

維來想,簡直同樣是一種幸運。但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是大的不幸、大的悲哀。換一百種思維還是。

6、 而喪失了記憶的國家或民族會變成很“二”的國家或民族。它沒有昨天、沒有明天,只

有當下。沒有昨天的國家或民族不可能思考它的明天;不思考明天的國家或民族不可能真的產生改變當下的行動。而這樣的國家或民族的人,行屍走肉般的很“二“地活在當下,其狀態與非洲草原上的角馬群是差不了多少的。他們的一切行為都只不過是對社會適應與不適應的本能的生存反映,而不是理性態度。

7、 我的體會是----政協委員者,國家的複眼而已;重耳而已;社會觀察員而已;警報員而已。

將民間實況帶到兩會上的民間良心的使者而已。

8、 因而從前的青年,無論是農村裡的青年還是城市裡的青年,總體上共同缺乏的,最為缺

乏的,乃是人生的能動力。時代和社會本身,也便漸漸的失去了活力。青年與時代、與社會的關係,幾乎完完全全是被動的,是徹底的服從與被主宰的關係。這一種關係一向的沒有絲毫的鬆動。

9、 時代發展和進步的惠利,永遠不可能像一鍋爐加溫的、是人的身體舒適無比的淋浴水,

通過統一的蓮花噴頭遍灑在每個人的身上,而且可以有每個人自己來控制水溫。

10、 那些都叫“命運”。是如基因一樣純粹先天的人生因素,與時代和社會無涉的,也

是難以依賴時代和社會的扶持與幸運者們共舞的。只能靠自己後天對人生的耐受力和對磨難的堅忍,像戰士一樣而不是想這個世界的貴客和嘉賓一樣實踐人生

11、 在新生的科技產業代替傳統產業的轉型期,失業是面積式的現象,就業是點式現象,

而且科技產業所需要並擇優吸納的,必然是高知識結構青年。

12、 歸根結底----時代發展的潮流不可抗拒,其實意味著的是這樣的法則----倘新的時代

人衍生出來了,他們解決他們和時代的關係的方式也是新的,不可抗拒的。他們與時代共舞向前去的能動力是不可抗拒的。

13、 那些偉人和名人,也確有各自的汙點和劣點。但是汙點和劣點,並不能動搖他們在

歷史中依然是偉人和名人的地位。

14、 一切人的一切政治思想和政治抱負,無不建立在帝王思想的基礎之上。

15、 馬克思從來也不以世界各國“革命家”們的“革命理論家”自居。他一方面天才地

分析“暴力革命”的社會原因,遇預見“暴力革命”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以憂鬱的而並非驚喜的目光審視“暴力革命”。

16、 人企圖侵犯對方利益卻又一次次佔不到便宜的話,便會以刮目相看的眼看待對方了

----這是人性真相,也是動物性真相。

17、 日本的不懺悔,使它在日中關係中不可能徹底擺脫動物性,相對於中國,日本是小

國,而且中國又日愈強大,動物性是日本平衡內心惶恐的法寶。

18、 文化在政治之上,自古如此,沒有文化的人類根本就不可能產生文明,沒有文化的

進步也根本不可能有進步的政治。文化從來都和思想連在一起。喪失了思想力的文化根本就不能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先進力量。

19、 文化具有撫平社會傷口、呼喚社會穩定的自覺性。但也有前提,便是全社會首先是

政治亦在自覺地或比較自覺地反省錯誤。文化往往先行反省。但文化的反省,從來沒有能夠代替過政治本身的反省。

20、 文化對社會傷痛的記憶比一般人心要長久,這正是一般人心的缺點,也是文化的優

點。

第四篇:忐忑的中國人讀書筆記

忐忑的中國人讀書筆記

斷斷續續的終於讀完了樑曉聲的《忐忑的中國人》,有幾點感受。

首先是對樑曉聲其人有了更多的瞭解,從其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真誠的人,為了寫作或者是說為了文學為了良知,他奉獻了他的一切。他骨子裡有一種執著的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著他所認為對的東西,他用真心誠懇的對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面對社會不公正不陽光現象,他敢於指出,他敢於反抗,敢於鬥爭。正如其文章所說,他是這個世界的戰士,而不是這個世界的貴客或者嘉賓。他看待事物是從一定高度一定深度看的,他往往將自己置身於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即使本身是參與者),他從一代人,整個社會或者說歷史的角度看問題。他往往跳出來看問題,不管自身的,還是社會的,這剛好與易經中的卦(掛起來看)道理想通。

寫作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一位作家卻是不容易的。要想成為一位真正的作家,要時刻保持思考的頭腦,時刻抓住思維的尾巴,因為靈感稍縱即逝。思考必須要深刻,這要求有知識的積澱和經驗的積累。當然,文字功底的要求那是自然的了。還需要一顆執著的心,勇敢的心,勇於揭開時代的面紗,勇於剖開人性的偽裝,勇於直面一切黑暗,還要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活法活下來。

關於城市。樑曉聲對大城市似乎沒多少好感,在他眼中高樓不過是金錢的立體結構,他說深圳太新缺少文化的傳統和氛圍,而無法養育文學,小說家在這樣的城市生活會感到窒息。他抵禦深圳的誘惑猶如抵禦脂粉氣太重的女子可能對他產生的誘惑。人的靈魂需要溫馨,而現代文明卻糾纏住了現代人,讓他們匆匆忙忙,靈魂無處遁形。這不是時代跟著人的感覺在走,而是人跟著時代的感覺走,這樣的人是可悲的,他們只是時代的奴隸而已。

關於就業。科技的發展帶來產業化,產業化必將摧毀傳統的工業模式,這就將導致失業。而在科技產業代替傳統產業的轉型期,必將導致失業,這種失業是面積式失業,而就業是點式就業。點式就業者必須有大學畢業這一入場券,然後還得有對應的專業。這是現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有其時代的原因。

關於理想主義。現實導致他告別了理想主義。現實,我們瞭解的現實或者我們所認為的現實,在多大程度上真的是現實呢?

關於忐忑。理想主義的破滅,讓人心介於有盼頭與放棄了盼頭的無為的焦慮與忐忑之中。變態的房價與高漲的物價無疑是讓人們放棄盼頭的原因,而如若這些盼頭都得以滿足之後,人們又將陷入怎樣的一種狀態呢?安逸、舒適、享樂?那如若他們放棄盼頭,似乎現在就可以過上安逸、舒適、享樂的生活。我們能說他們不對嗎?

他們在整肅房地產開發熱、股票熱、特區開發熱之前狠狠的撈上一筆,然後去過“好日子”,我們又能拿他們怎麼樣呢?難道他們不是用知識正確把握形勢後所作出的於個人為理性的抉擇嗎?

第五篇:中國人讀後感

中國人讀後感

《中國人》這本書明顯地透出作者想讓自已的民族能夠儘快自我理解以至被人理解的焦慮之心。這是一個思想家用心思考的結果,他用一種詩意的語言來剖析殘酷的現實,為的是替他的國家尋找更多辨護的理由。

“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為我沒有失去希望”,這是林語堂寫《中國人》的最終目的。林語堂把魯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煩”,這與其說是他比魯迅更寬容,還不如說這個站在中西文化邊緣上的人,在思考中國時有一個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驚訝於中國這個巨大的存在,且被這種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靜地思考並尋找這個存在的合理性。歷史真實地記錄了這個民族曾屢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時候是已經被侵犯了的,如元朝與清朝的出現。然而不論怎樣的改變,她依舊還是那個存在,那種個性,那些傳統,那種文化,只是變得越來越大,大到超過了人們心靈所能認知的程度。這種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語堂驚歎,正是這種驚歎使他無法成為魯迅。他既要找到這個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達對這種生存延續能力的欣賞;他用一種溫和而簡單的方式闡述了他的體會,他不想去證明真理,而是想讓他的國人去感知真理。他認為他們能做到這點,因為這種感知力與那種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在林語堂看來,當世界文明以一種快得讓人來不及接受的速度向前發展時,他的國家卻陶醉在文明與原始之間,所以,他困惑地說:“我有時發現一種懶於革新的惰性,有時發現一種頗覺高傲的保守;保守?高傲?到底為什麼?”他認為,中國人在對宇宙規律的把握、對人類本質的認識上都超過了所有其他民族,所以,我們有四大發明、有儒道哲學。我們的發明使我們有了生活能力,我們的哲學使我們的生活找到了穩定和安全感,我們以聰明和洞察力率先跨進了人類文明的門檻,甚至“曾經是征服者”。帶著這種優越感,我們從心底裡蔑視所有其他生活方式和思想,乃至後來對任何拯救自己於苦難中的思想和行為都抱著冷漠不屑的態度。所以,當世界文明發展到一定時期的時候,這個曾經先進的民族仍是一隻腳在文明的門檻之內,而另一隻腳卻高傲地留在原始狀態。這種現狀被西方人視為落後,這種心態被他們認作神祕,“落後而神祕”就是西方人對中國的全部印象,連作者自己也感嘆到“多麼奇怪而又古老的靈魂!多麼偉大而又古老的靈魂”。中國人有著濃厚的原始情結,但卻又“對幸福總比對進步更感興趣”,這種矛盾如果存在於另外一個智慧不太發達的民族,則會釀成大禍,但中國人卻發明了“禍福相依”哲學,通過改變自我內心認同的“契約”來模糊苦難與幸福的界限,結果,每個中國人都學會了陋巷之中盡堪行樂、黃連樹下也好彈琴這種認地獄為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語堂把中國人這種不以實踐而以大腦、不以科學而以經學來造福人生的方法稱之為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並認為它是違揹人的自然本性的。於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國人惰於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

他不無憂慮地說“中國之患在於有過多的智慧”。這種智慧使這個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見自己以外的東西。

在《中國人》中,林語堂還用了許多筆墨剖析中國人是怎樣面對政治生活的,怎麼樣生活在經術與權術之間的。中國人把西方稱為“方法”的東西叫做“術”,於是哲學成了經術,政治成了權術。這兩者本應是相向的“道”,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然而人們卻常常是用權術來解構經術,其結果是:娛己被當作是束己,放縱被理解為禁慾,貪婪被認為廉潔,從而導致一個缺乏制度的龐大政府和沒有紀律的億萬國民的出現。中國的經術不論是儒家的“入”還是道家的“出”都是不容易的,前者更是近於殘酷。但中國人所做的不是消滅或修改經術來消解這種殘酷性,而是力圖使自己既不遭罪吃苦又被認作是遭罪吃苦的道德典範。這種國民心態使得“變通”一詞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顯得異常重要,而它的行為首當其衝是為官者,於是,權力成了以“變通”為能的權術。“克己利他”的經術經過權術一消解,為官者改公開搶奪為暗中盜竊,貪官出現了;經術中的“禮治”被權術理解成“人治”,官民關係變成了私人關係。而官德毀則民德降,當這些體現了最高倫理的經術再回到百姓中時,就變成“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為此,林語堂解釋中國人喜歡儒家的原因是“中國人不接受法制,總是喜歡‘仁’政。因為它更符合個人利益,更靈活,更人道”。他非常推崇韓非子,希望有一天他的人民能對一個貪官說,“好的,我們將控告你,把你送進監獄”,而不是仿貪官之道為自己生存之道。總之,林語堂和魯迅一樣地在思考著自己的祖國,但他反映的是人生的愛與悲,而不是揭示人性的善與惡;他會心地去理解國人的人生態度,而不是無情地去批判社會黑暗;他既能否定又能欣賞。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確實已陷入麻煩的中國,但也看了這個民族有解決這些麻煩的能力。問題是,她的國人意識到這些麻煩沒有,這才是林語堂所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