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後感示例

《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示例

《昆蟲記》是著名的科學家法布林的作品,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深深的迷住了。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明白了青竹峰的巢住在潮溼的泥土下;螳螂的天敵是個頭最小的螞蟻;狼蛛在蜘蛛中毒性最大的,人們被它咬後會失去知覺,小動物被它咬後就會立即死去等,還有好多我沒聽過名字的昆蟲。

法布林總是珍惜每一個生命,哪怕是很微小的生命,他也從不殺死它們。昆蟲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會有自我可愛的小寶寶,它也有自我的家,各有各的本領,只但是它們不會說話。

昆蟲的世界真奇妙啊!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明白管蟲還會穿“衣服”,不明白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明白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此刻我全明白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甚至比人類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的話,就能夠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能夠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樣樣?動物們夠聰明吧!

作者之所以能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但是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到,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此刻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就應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我讀完《昆蟲記》後,深刻體會到的。

2018年10月閱讀記錄二:

說起讀書,我得和你促膝長談。但是,如果你問我最喜歡什麼書,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當然是《馬戲團》。

《馬戲團》是曹文軒的一本短篇小說集,裡面精選了十幾篇非常有名的短篇小說。這些小說分別創作在不同時期,但是讀起來卻很連慣,因為這些反映了不同時期人們共有的一些美好的品德。

品讀這本書,我認識了許多正直、友善的朋友。如:自強不息的黑豆兒,敢於承認錯誤的馬大沛和朱環,心懷夢想的石磊,憨厚勤勞的啞牛,他們把我帶入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讓我一次次地品味感人肺腑的“心靈雞湯”。

曹文軒的文筆一向細膩而犀利,在這本書中得到充分體現。如在《弓》一文中,作者將小提琴手拉琴的場面描寫得非常生動,刻畫非常到位,將人物的神態、動作展現得淋漓盡致,甚至將每一個音符都描繪了出來,彷彿觸手可及。

這本書之所以這麼受到我的“追棒”,還因為書中的這些道理、這些人物都非常符合現實生活。不僅如此,曹文軒大膽的創作也使我深感敬佩——他在《三角地》一文中運用了很多舉止文雅的人決不會說出的粗話、髒話,使主人公一家的醜態更加凸顯了出來。

情感是什麼?這個問題曾深深地困擾著我。但讀完《馬戲團》後,我找到了答案。它不僅是那些影視作品,書籍中提及的少男少女朦朦朧朧的“愛”,還是我們對父母的孝順,對老師、同學的尊敬,更是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甚至於陌生人的一聲“對不起”、“謝謝”,更包括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

馬戲團,在常人看出就是一個個精彩紛呈的雜耍節目,但我認為它更是人間百味、世態炎涼的一個概括。它所包含的太多太多,需要每個人細細地品味,讀曹文軒的《馬戲團》正是如此。有喜有憂,有笑有淚,這便是《馬戲團》所帶給我的。那一段段精彩的表演,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留給我太多的思考,它使我認識世界,感悟人生。拿起來,便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