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憲給國小數學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吳正憲給國小數學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吳正憲給國小數學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

這個月有幸讀了《吳正憲給國小數學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吳老師在四十餘年的教育之路上且行且思考,感慨頗多。

全書共分四個篇章:一、走在探索數學教學改革的路上——感受教師職業生命的價值;二、和學生一起走進數學樂園——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數學教育;三、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課堂教學紀實與點評;四、大家眼中的吳老師——追蹤吳老師的課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書的第二部分:和學生一起走進數學樂園。這段裡吳老師告訴我們一些共性問題的指導策略,問題真實,方法實用。例如:讓學生喜歡“我”?作為老師都希望自己得到學生們的喜愛,怎麼讓學生喜歡我呢,書裡指出:

1、做一個充滿愛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師;

2、永葆童心,做孩子們真誠的朋友;

3、走進孩子的心靈;

4、給孩子重新躍起的機會;

5、教師要有真本事;

6、教師要有人格魅力。特別是最後一條,吳老師從品格魅力、情感魅力、學識魅力、形象魅力四個方面強調了教師作為學生的楷模,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言行舉行,學識人品都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要求學生作業書寫規範,自己的板書是否整齊有序;要求學生服裝整潔,自己的服飾是否乾淨得體等等,在一起平凡的生活和不經意的小事去影響感染學生。

讀了這本書,也讓我再次感受到,做一個好老師不容易,需要從很多方面修煉,概括起來就是三個詞:愛心、勤奮、創新。

做教師要有愛心,要愛教育事業,要愛每個孩子;做數學教師,要愛數學,愛數學教育。愛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給自己帶來無比的快樂;愛學生,才能體會到教育中的幸福。作為教師,我們只有真心地愛事業、愛身邊的每個學生,才能使自己的內心永遠充滿激情,才能使工作的每一天陽光燦爛。今年帶畢業班,畢業班的孩子學習壓力大,面對小升中的競爭孩子們在情緒上波動也很大,有時亢奮,有時低落,相對來說也很敏感,這個時候作為老師更應該理解孩子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我常常與他們談心聊天,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各方面,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他們幫助,也幫他們寬心。正是這種友愛的管理方式,讓我們班的孩子能夠更心平氣和地面對學習的困難和壓力,班集體也始終籠罩在和諧的氛圍中。

作為教師,還要講勤奮,首先勤於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學習,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向學生學習。其次,在教學中要勤于思考,因為學生、教材是變化的,課堂是動態的,勤於反思是教師不斷向上前進的階梯。

“創新”——創就是做好教育的工作目標。教師在創造過程中學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造,把“空間”留給學生去探索、思考。如何讓學生喜歡數學?吳正憲老師有很多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如:體驗數學挺有趣、發現數學真神奇、感受數學有價值、享受數學美極了、聽懂了,才會喜歡、把數學變的容易些、滿腔熱情的保護“火種”。吳老師從趣、奇、用、美、喜歡、容易等多個方面為我們介紹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的方法策略,值得我們進行嘗試和探索。

這是一本值得教師閱讀的好書,向吳老師學習,滿懷激情和憧憬追逐教育夢想。我將會在教育之路上慢慢地尋找自己教學中的幸福,行動吧!

吳正憲給國小數學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2

吳老師說的第一字“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核心。愛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愛親人,才能是家庭和睦;愛朋友,才能享受到友親的溫暖;愛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帶來的快樂;愛學生,才能體會到教育的幸福。作為教師,我們只有真心地愛事業、愛學生,才能使內心永遠充滿激情,才能使工作的每一天陽光燦爛。“一切為了孩子”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是我們工作的歸宿。只有充滿愛的教育才是“心心相印的真教育”,只有充滿愛的教學才能與學生在課堂上碰撞智慧,交匯心靈,感悟靈魂。在數學課堂上,學生收穫的不應僅僅是知識、方法,還有情感,熱愛數學的情感,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的意義在於喚醒,讓我們用真心、真誠、真情去喚起學生的力量。對於班中有一些特殊的學生,我認為應該把更多的愛給他們,讓他們覺得也有人在關愛自己。要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孩子,額外的付出必不可少,如耐心講解知識、進行鍼對性的能力訓練。要讓孩子在彌補差距的同時,感受教師對自己的不離不棄。以尊重換取尊重,以信任換來信任,完善孩子的人格,激發孩子內心的驅動力,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吳老師說的第二字“勤”——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她一直堅信人生中油許多美好的事情都是從勤奮中獲得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告誡我們年輕教師要珍惜大好青春年華,勤於學習,做一個終身學習者,要在實踐中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學習,向身邊的老師學習,向學生學習。其次要勤于思考,學生是變化的,教材是變化的,課堂是動態的,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如何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如何使學生學得更積極主動,如何讓學生愛數學。思考和反思會使每一天的工作更理性、更科學、更有質量。再次要勤於寫作。每次反思都是一個新的起點,拿起筆將教學中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點點滴滴的體會都是教育智慧的積累。要堅信一分的汗水,一分的'收穫,只有勤奮才能鋪就成功之路。在我的工作中,我認真把握每次上課的機會,通過鑽研和向身邊的老師學習,努力去把課打磨的更加完善。遇到有機會外出,我也是積極主動去吸取別人的長處,讓自己眼界更廣。

吳老師說的第三字“創”——是做好教育的工作目標。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早已成為全體教育者的共識,唯有“創新”才是民族發展、國家振興之路。“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她說:“教師要敢於創造,創造孩子們喜愛的有魅力高效的課堂,創造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體的立體生命課堂。”在我們的教學中既要關注基礎知識和技能,又要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和智慧的啟迪;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我們要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創造喚起創造,給學生創造提供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和課堂生活的魅力,感受到智慧智慧的湧動與自身的成長,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造。

吳正憲給國小數學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3

今天讀完《吳正憲給國小數學教師的建議》,我心中是無限感慨且久久不能平息的。與其說這本書是吳正憲老師給年輕教師的建議,倒不如說是吳老師用自己從教四十餘年積累的智慧與經驗,以文字為載體,以愛為名,傳遞給我們所有走在教育之路上的“追夢人”。吳老師高尚的師德、深厚的知識底蘊、優雅的數學課堂以及她幾十年如一日對數學教學事業的孜孜追求,都深深感染我在這本書中,吳老師用四個部分來向教師朋友們訴說著三個字——愛、勤、創。

愛——做好教育工作的核心。作為一個教師,只有真心地愛教育事業,愛學生,才能與學生在課堂上碰撞智慧,交匯心靈,感悟靈魂。因為“愛是教育最美的語言”,只有充滿愛的教育才是“心心相印的真教育”。

勤——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吳老師告訴我們要做到三個“勤”: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勤於筆耕。教育者應該是一個終身學習者,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成長,不斷反思。同時,面對動態變化的教材、學生、課堂,教育者又應該是一個思考者,讓自己保持著一種動態的變化,在變化中積累成長智慧。最後,教育者還應該善於記錄下自己在教學上的所思所想,點滴的體會都是智慧的積累。只有善於耕耘,教育之路上才能鋪砌成功的磚塊。

創——做好教育工作的目標。吳老師用自己的課堂實踐著什麼是創造。她說過“課堂是師生情感共鳴、思維共振、智慧共生的舞臺,做‘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體的立體教師,創造孩子們喜歡的課堂,做孩子們喜歡的老師,是我一直的追求。”我們也應該向吳老師學習,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創造喚起創造、用心靈感染心靈,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造。

合上書本,我仍然細細回味,從一個16歲就踏上三尺講臺的小女生,到如今成為數學教學的大師,若不是有著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的執著,對課堂的痴迷,怎麼能夠在教育生涯上越走越遠呢?

吳老師首先是一個鑽研教材改革的實踐者。感動在於她用自己的智慧與研究,建立了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整合成六大知識體系:體積教學一條龍;分數四則計算一條龍;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一條龍;數的整除一條龍;正反比例一條龍。她成功幫助了學生在心中種植枝繁葉茂的國小數學之“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腦中有“樹”,心中有“數”,教學有“術”。

其次,吳老師的課堂是和諧的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是輕鬆和諧的氛圍,是充滿激情的對話,是心靈和心靈的溝通。吳老師重視創造既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課,本來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通過吳老師的講授變得妙趣橫生,簡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這這些都是從讀懂學生開始的,而要做到讀懂學生,就必須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老師,才能被學生喜歡,做學生的朋友。

最後,吳老師充分信任學生,不放棄每個學生是她教學最大的特色。她的課堂不以勝敗論英雄,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扮演“失敗的角色”。她允許每個孩子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去掌握和吸收知識。迴歸實際,我想腳踏實地做教學研究,用心對待每一位孩子,從讀懂孩子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師素養,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