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醫生讀後感

第一篇:日瓦戈醫生讀後感

日瓦戈醫生讀後感

人得骨子裡總有一種嚮往未來的精神,即使在狂熱的年代,在顛簸的歲月裡,它依然花滿枝椏,儘管不在春天。我想,它應該叫“日瓦戈精神”,因為它所具有的堅強,執著正是日瓦戈---這位蘇聯醫生最好的詮釋。

公尤里·日瓦戈是出於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

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戰地醫生,卻將遵循醫德,救死扶傷演繹得淋漓盡致。在戰爭面前,人的存在感很弱,生命就像草芥,在狂潮中沉浮。但在日瓦戈眼裡,在渺小的生命也必須要維護,曾經上過戰場的他,面對白軍的衝鋒,卻一直瞄準一棵枯樹射擊,博愛之心不言而喻。

誠然,命運不會因生命的渺小而放棄指引它前行,但挫折與失敗仍會不安分的掐絲,直至聚合與離散。日瓦戈的命運也亦如此。日瓦戈喪失雙親,寄居在舅舅好友家中,同託尼婭生活在一起。醫學專業畢業有同託尼婭結婚,只惜此時祖國已處於鉅變之時,沙皇俄國被推翻,蘇維埃成立,誰能料想,隨之而來的不是和平與希望,而是戰亂與饑荒。日瓦戈一家被迫遷往西伯利亞瓦雷金諾,在那裡他又被錯誤得抓去做奴隸,囚禁在游擊隊中。一年半以後他回到住處卻發現家人已流亡國外,家也沒有了。生活在**時期的他並沒有因生活的窘困而放棄所有的期盼。書中有一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日瓦戈在逃到孤僻的瓦雷金諾的日子裡,他每天堅持愉快地寫作。即使他一無處可逃,但每望到遠方茫茫的雪海,他就相信會有光明的未來。就這樣,他為自己贏得了兩段可貴的愛情,他反對政黨的鬥爭,反對狂熱的革命,謀求安穩的生活與永恆的和平。

《雙城記》開篇有句話“那是一個最美好的時代,那是一個最糟糕的年代。”糟糕在每個人有必須在夾縫中徘徊,掙扎,美好在善與愛總在那一瞬間閃耀著人性的光芒。日瓦戈的一生雖然坎坷,迷茫,但百年之後重新擦拭那一顆心,它依然熱忱與鮮活。日瓦戈精神經歲月的洗禮,依然不御鉛華自生音。又想到另一位蘇聯作家筆下的保爾,在戰爭面前,保爾與日瓦戈一樣,想戰士一般秉持人性,肩負重任,為祖國的和平奮鬥不息。

人是渺小的,但也是偉大的。有一種追尋未來的精神叫“日瓦戈精神”,有一種生命,即使脆弱,也會擲地有聲。

第二篇:日瓦戈醫生讀後感

客觀辯證全面——《日瓦戈醫生》有感

12170207張子業

暑假裡閒來無事,想找本書來看看,許久沒有看小說的我想找本小說來看看。尋覓許久後,都沒有找到我想要看的。最後,無意中在手機的小說軟體的推薦中看到《日瓦戈醫生》,以為與醫學有關,於是我決定看一看。

顯然,當我慢慢的讀開《日瓦戈醫生》時,我開始意識到這是一部刻畫了俄羅斯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經濟政策、社會主義建設等近45年的歷史的小說,並不是我一開始認為的與醫學有關的小說。這部小說以主人公日瓦戈醫生的一生為主線,以不同於那個時代大背景的視角來客觀辯證全面地反應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況。 《日瓦戈醫生》的作者是前蘇聯作家、詩人——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帕斯捷爾納克也因為《日瓦戈醫生》一書而獲得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小說的作者是位前蘇聯作家,讓剛開始閱讀的我很容易將這部小說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聯絡起來,認為《日瓦戈醫生》也是一部“紅色經典”,是歌頌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部時代小說。然而,當我逐漸向小說深處閱讀時,我意識到,這部小說與那些“紅色經典”有著不同的觀點和視角。小說的主人公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亞富商的兒子,但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被父親遺棄,與母親相依為命。然而,在日瓦戈10歲的時候,他母親去世,日瓦戈成了孤兒。後來他被寄養在莫斯科格羅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讓他同女兒東尼婭一起受教育。日瓦戈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醫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應徵入伍成為了一名軍醫。然而在十月革命勝利後,日瓦戈回到莫斯科後發現,他的生活、家和原來有了天壤之別,他的家變成了幾十戶人共同居住的地方,布林什維克黨將他的家變成了公共財產,人們理所當然地佔用著他們家的私有財產。而他的妻子東尼婭、兒子、還有岳父格羅梅科只能住在一間小屋子內,生活物資也很緊張。後來在日瓦戈同父異母的弟弟葉夫格拉夫·日瓦戈的幫助下,日瓦戈一家搬離莫斯科,到到東尼婭外祖父的領地瓦雷金諾村去。在瓦雷金諾雖然條件艱苦,但能維持他們的生活。然而日瓦戈在這裡生活得並不開心,他既不能行醫,也不能做自己的愛好——寫詩。後來他去瓦雷金諾旁邊的尤里亞金市圖書館去看書,在那裡他遇到了在一戰中的戰友——拉拉,也是他的情人。然而在一次回家的途中日瓦戈被游擊隊劫去當醫生,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後來日瓦戈在游擊隊裡呆了一年多後逃回尤里亞金市。而東尼婭他們已經回到莫斯科從那兒流亡到國外。紅軍勝利後,日瓦戈回到莫斯科,他的弟弟將他安置在一家醫院裡當醫生,後來日瓦戈離家出走,在電車上心臟病突發,猝死在路上,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

讀完《日瓦戈醫生》,我感慨萬千。與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紅色經典”所不同的是,我在讀完《日瓦戈醫生》後並沒有一種受到鼓舞心潮澎湃的心情,而是有一種十分矛盾複雜的心情。一方面是社會主義、布林什維克的勝利、庶民的勝利這些很早就形成的思想,另一方面則是正常人的生活被戰爭被革命而破壞。小說的字裡行間不難體會到作者強烈批判意識。讓我有種作者在反對十月革命的想法。也難怪這部小說以及它的作者帕斯捷爾納克在當時受到許多譴責與批判。我在讀完這部小說之後進行了一些思考和資料查閱。向更深層次的瞭解作者想通過這篇小說來傳遞的思想和觀點。經過一些時間後。我認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反對十月革命,反對共產主義事業。在小說中,日瓦戈醫生曾經這樣讚賞十月革命,歡呼蘇維埃政權的誕生:“多麼高超的外科手術!一下子就嫻熟地割掉腐臭的舊潰瘍!??這是從未有過的壯舉,這是歷史上的奇蹟!”顯然,日瓦戈以及作者都是讚賞十月革命的。然而,不同於許多“紅色經典”作家,帕斯捷爾納克並沒有盲目地讚揚布林什維克讚揚蘇維埃。他以客觀辯證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那個時代。他不僅僅是革命、共產主義的支持者,他更是人民、自由、平等、尊嚴的支持者。日瓦戈醫生的家庭在那個時代應該屬於資產階級家庭,有剝削人民的性質。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像這樣的人都是惡的,都是壓榨剝削人民的。日瓦戈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是個具有仁慈心的醫生,是個善良的人,不應該受到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例如日瓦戈被游擊隊強行劫持限制其人生自由,這是作者所強烈批判的,也反映了在大革命時代,自由平等意識的喪失。許多人打著革命的旗號為自己謀利,要想知道,真正的革命革的只是與人民群眾作對的人的命,而不是像日瓦戈醫生這樣人們利益的維護者。我想,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方面就比前蘇聯的共產黨要做的好。共產黨軍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等規定,反映出了以人民為本,尊重人格尊嚴自由的理念。帕斯捷爾納克並沒有被大時代的潮流所迷惑了雙眼,而是通過自己的眼睛,去客觀辯證全面地省視這他所在的那個時代。

顯然,事物都有其辯證矛盾的兩面,我們不能隨波逐流,被大潮流所“挾持”。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去背道而馳,反對時代的潮流。只是我們要保留自己的觀點,以客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日瓦戈醫生》是一部經典小說,但它並不是“紅色經典”,它是一部閃爍著批判鋒芒的鉅著。這部小說,給了我對歷史和現實新的看法和認知角度,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我將以辯證客觀全面的態度去對待人,看待事,處理工作等等。

第三篇:誰的革命? ——日瓦戈醫生讀後感

我剛剛購買了新版的《日瓦戈醫生》你質疑到底是誰的革命讀後感很好,誰的革命? ——日瓦戈醫生讀後感。恭喜你的細讀和進入狀態。

主流的看多了,總想著去看點“非主流”的書。這本《日瓦戈醫生》便是如此。說它是名著,但是和托爾斯泰、普希金這些名字比起來,帕斯捷爾納克是大多數人不曾聞及的;但它的“非主流”不僅是體現在“名氣”上,而更多的是它對於光榮偉大、曾經給一代國人帶來深刻影響的十月革命的批判。十月革命、列寧的演說、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每一本教科書上都顯得偉大,具有跨時代意義。政治家們用義務教育的形式,讓民眾從公共利益的角度看革命,確實,它偉大。但是,這無法掩蓋在實際施政之中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當公權與私權相碰撞時,各種哲學的思辨便產生了。這是誰的革命?它到底為了誰?革命後的社會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日瓦戈醫生》便是在這種碰撞下而產生的鉅製。全書以知識分子的視角,解剖了1905革命到二戰時期的俄國社會。

主人公日瓦戈醫生出生於富商之家,早年便失去父母。由於徵召,他擔任了一名軍醫。戰爭的殘酷讓他痛恨暴力,痛恨沙皇統治下的腐朽制度。新政權成立之時,他用實際行動擁護這個新政權。但是,更為殘酷的內戰打響了,他目睹了更為慘烈的戰爭,白軍的施暴,紅軍的以牙還牙,為了革命不惜犧牲他人的信念,為了革命不顧家庭的想法。而紅軍內部的勾心鬥角,官員們的強迫徵糧燒燬農莊,投機商販利用政策斂財傷民。革命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反而將人性醜惡的一面都展現了出來。政治家們打造至高無上的信仰讓人民強迫接受,而無法在短時間轉變信仰的百姓卻只能成為政治的犧牲品——逃兵、不交糧食者、叛軍、被家庭和革命信仰折磨的人。而這時再反觀白軍的政府,一樣的暴力,一樣的不遺餘力,一樣的使用暴力,整個俄羅斯都墮落了,反而不如沙皇統治時期的有序生活。

而個體的權利和幸福,在那個時代,無人問津。主人公日瓦戈在革命後便一直生活在恐懼中。他害怕新政權對知識分子階級(資產階級)的清算,就算是吃肉吃菜,也讓人感到恐懼。逃到瓦雷金諾後,這種恐懼依然如影隨形,他們儘量隱匿身份,日瓦戈都不願意行醫,因為擔心再次被抓去前線。但這種恐懼終成現實,“林中英雄”帶他進了叢林,強迫其擔任軍醫。即使是內戰結束後,回到莫斯科,他聽到好朋友、大學教授尼卡被關入“古拉格”改造。這種恐懼就是革命對於曾經的支持者的承諾嗎?!這場革命到底是誰的革命?

悲劇的還有安季波夫,他的階級性算是勞動人民,標準的無產階級,他的父親也是老革命。是由於沒有入黨,曾做過沙皇的軍尉,這些便成為了異己除去他的把柄,讀後感《誰的革命? ——日瓦戈醫生讀後感》。 曾經在戰場指揮紅軍大破白軍的功勞在政治鬥爭中顯得蒼白無力,天才死於天才。再回想他當初為何去革命,是為了在妻子眼中證明自己的價值。六年前,他曾經是一名大學教師,愛情上的無力讓他義無反顧的投身了革命,六年後他知道自己當年的誤解後,他已經無力再把自己拉出悲劇的泥潭……原本是追求個人幸福及價值的提升,但是,陷入“公共”的革命泥潭後,他亦無法自拔。這是誰的革命?

安季波娃,拉拉,這個小說中突出的女性角色其實早已失去追求幸福的權利。年幼時,無恥的商人科馬羅夫斯基褫奪了她的貞潔,而後他出於責任接受了安季波夫。當她發現自己愛上他的時候,她的丈夫卻早已去了前線。在找尋丈夫時,日瓦戈醫生的出現又讓她燃起了愛情的希望。但是,由於“階級上的問題”,他們的愛情走向了哲學的永恆,也從此遠隔千山萬水。她的最後一幕是悽慘的,避開“階級問題”讓他和日瓦戈分離,但是“階級問題”卻讓她永遠匿跡在集中營裡。因為,她的名號變成了“遠東政府司法部長之妻”。如果說,她的責任感讓她學會了隱忍謙讓,這些教義又符合新政府對於百姓的教化,那麼她為何也沒得到應有的幸福呢?愛情也變得不自由而要考慮所謂的“階級問題”嗎?這場革命真的帶來了福祉嗎?

帕斯捷爾納克的觀點在我看來可能有些偏激,但是無論哪個時代都需要這種聲音。而作者也儘量掩飾自己心中的憤憤不平,通過對自然的細緻和諧的描寫,讓每個人感覺到他對個性自然,萬物和諧的追求。這可能也是他的核心價值,個體自由,萬物和諧,反對暴力。而這些也正是那個轟轟烈烈的革命時代所缺少的東西。社會主義革命所強調的正義更應該拿他們自己的方法論來實現:實踐出真知。而實踐更應該去真正感受萬物的存在及其價值所在,這樣,革命中的暴力便被自然法所取代,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學會了尊重,尊重所有的“存在”。

但是,時代的洪流讓這場革命走向了極端,斯大林時代,政治優先,國家優先,而真正為捍衛個體權利的市民社會被扼殺了。一個個軍官、將領,死在了階級鬥爭,死在了變態的權力之下。革命的初衷變了,這場革命的歸屬者問題變得越發模糊。而權力巔峰的斯大林在晚年也不敢出門,甚至提防著每一口下肚的菜。他也沒得到革命的福祉。

作者在最後寫道:“儘管戰後人們所期待的清醒和解放沒有伴隨著勝利一起到來,但在戰後的所有年代裡,自由的徵兆仍然瀰漫在空氣中,並構成這些年代唯一的歷史內容。”他依然相信,這是人民的革命,之前只是狂熱的表現罷了。50年後,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時,這些句子像音樂輕撫著我的內心,因為在我心中,這種追求自由幸福的感覺依然如此。

第四篇:《日瓦戈醫生》讀書報告

“禁書”一瞥

——《日瓦戈醫生》讀書報告

一、 作者介紹

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蘇聯著名的作家、詩人與翻譯家,出生於莫斯科的書香門第,深受文藝薰陶。父親是莫斯科學院藝術教授,曾為托爾斯泰畫過插圖;母親是著名鋼琴家,師從魯賓斯坦。因家庭的緣故,少年時代的帕斯捷爾納克有幸結識了大文豪托爾斯泰和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後者激起了他對詩歌的愛好。

1914年,他發表了第一部詩集《雲霧中的雙子星座》、,其後又出版了《在街壘之上》《生活啊,我的姐妹》 等。1957年,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問世,立即引起強烈反響,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這部反思革命與歷史的作品遭到蘇聯的嚴厲批判,他本人也被開除作協會籍,境況淒涼。1960年5月30日,他獨自一人在莫斯科郊外病逝。26年後,蘇聯作協正式為帕斯捷爾納克恢復名譽,併成立了帕斯捷爾納克文學遺產委員會

二、 內容梗概

尤拉·日瓦格出身富豪之家,父母先後去世,此後莫斯科的格羅梅科教授一家收養了他。長大後,他學習醫科,並與教授的女兒冬妮婭結婚。一戰打響,尤拉被徵為軍醫,並結識了美貌善良的護士拉拉,對其產生了感情。後者在少女時期曾被母親的情人、狡猾的投機者科馬羅夫斯基玷汙,後嫁給了革命青年帕沙,帕沙蔘軍後便一直杳無音信。

十月革命成功後,尤拉回到莫斯科,身為知識分子與具有“小資產階級思想”的業餘詩人,他受到當局的敵視與警告,一家人的住所被平均分配,生活極度貧困。在此情況下,他們搬往小村莊瓦雷金諾,在那裡尤拉再次遇見拉拉,兩人在掙扎中陷入熱戀。後來尤拉被紅軍強行劫走成為軍醫,目睹了紅白兩軍交戰的殘忍血腥,兩年後才逃出來。這時尤拉一家人已經流亡到了法國,孤身一人的尤拉再次與拉拉相遇,共度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後來,科馬羅夫斯基謊稱帕沙已經因為舊軍官身份遭到紅軍清洗,騙走了拉拉。尤拉孤身回到莫斯科,準備再次做回醫生時,卻在上班第一天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

三、 讀後感

我的父親與姥姥過去都是俄語學生,至今仍能彈出令人佩服的大舌音,兩人時不時的俄語對話向來是家裡的樂事。選擇讀當年的“禁書”《日瓦戈醫生》後,爸爸在電話裡說:“你要做好心理準備。”開始閱讀後,我才明白了他的意思。這並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若不瞭解當年的俄羅斯社會,便難以讀得進去。語言抒情而略顯晦澀,處處運用著詩意的象徵,不細心思考便稍縱即逝。在巨集

大的歷史背景下,如同《靜靜的頓河》《戰爭與和平》等著作,“出場”的人數非常多,名字也很長,這些都增加了閱讀的難度。很多人或許會在開始的十幾頁放棄,但堅持下來便會漸入佳境。

小說的背景波瀾壯闊,但主角並不是那個年代的英雄或領袖,甚至作為普通人,他也是有很多缺點的。他不能保護家人,也不能保全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更不是忠誠的丈夫,他只是一個平凡人。但在這樣的平凡人身上,我們能發現自己的影子,故事也因此更加真實動人。作者選取這樣的小人物做主角是別有用心的,如此才能展現教科書外的革命對千千萬萬普通人真正的影響。

作為一個平凡人,在那個動盪凶險的年代裡,日瓦格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對精神獨立的捍衛,卻也是非凡而動人的。他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但也絕不會被這個世界所改變。

我對主角的印象始於那個下著暴風雪的夜晚,剛失去母親的他起身看向窗外,“風在呼嘯、哀嚎,想盡一切辦法引起尤拉的注意。雪彷彿是一匹白色的織錦,從天上接連不斷地旋轉著飄落下來,有如一件件屍衣覆蓋在大地上”。竟然把大雪比作裹屍布!誰會不被這樣的情景所震撼呢?我那時便不禁對尤拉起了憐憫之心。一個孩子獨自面對這樣酷寒、可怖的世界,讓人在一開篇就隱約預見了坎坷而悲慼的前途。

事實也的確如此,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國內戰爭與新經濟政策,日瓦格的人生與整個蘇聯的跌宕起伏緊密相聯。如同他的祖國,他也遭遇了很多苦難與不幸。自幼父母雙亡,成年後被強徵做軍醫,盡心服務卻仍然備受懷疑與壓迫。最後與家人離散,也與愛人天人永隔。在這樣坎坷的人生中,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善與美始終不懈的追求。究其原因,舅舅尼古拉的基督福音精神是影響頗深的。在尼古拉看來,“精神裝備的來源就在《福音書》中。是什麼樣的精神裝備呢?首先就是愛他人,這種愛是生命活力的最高形式,生命活力充滿了人的心,就要衝出來找用場。”對日瓦格來說,這種愛不是抽象的,他在漫漫人生裡將“博愛”的信條貫徹到底,對朋友、對愛人,甚至對敵人也一樣,不能不讓人欣賞欽佩。

然而,在戰爭年代,這種博愛精神是註定矛盾的。戰前,他支援革命,厭惡專制統治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與不公,“只有生活與周圍的人相比不顯得特殊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生活;而獨享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但沒有想到,當他讚頌的“高明的外科手術”真正實現後,迎來的是貧困、懷疑和壓迫。被劫走做軍醫的兩年,他目睹了紅軍“糧食徵購隊”對農民利益的損害。革命所到之處,家園化為廢墟,人民顛沛流離。他們對付白軍的手段相當殘忍,而白軍也毫不示弱——砍斷俘虜的手腿,甚至煮人肉、剝人皮。這一切對一個詩人而言是多麼大的精神衝擊!他曾讚頌革命,認為戰後的蕭條、無序只是暫時的。但如今,無休止的殺戮使他善良博愛的心靈陷入痛苦的掙扎。

他同情敵方俘虜,還曾放走一個白軍士兵,這與那個年代是格格不入的,但在其中我們能看到可貴的人性光輝。強烈的仇恨吞噬了人們的心,在正義的掩蓋下,猜忌與壓迫盛行,獸性的殺戮無休無止。尼古拉曾說:“潛伏在人身

上的獸性如果能夠靠嚇唬,不論是靠監牢,還是靠因果報應來制服的話,那麼,人類最崇高的象徵就是手執皮鞭的馬戲團馴獸師,而不是犧牲自我的傳教士。然而,事實卻是,千百年來超越禽獸而且不斷前進的,不是鞭子,而是真理的聲音,是不用武器的真理的無可爭辯的力量和真理的範例的誘導。”日瓦格便代表了當時極少數的理智之人,但他的力量太過弱小(清醒的人大多如此?),並不能改變現狀,只能在內心苦苦掙扎。極左政策反映的不僅是蘇聯的問題,更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天性中的弱點。能壓制住偏激與憎恨,用愛、用人道來處理事情,是多麼的難得。即便是偉人,也有被陰暗一面主宰的時候。

我常為帕沙惋惜,他本是溫順善良的青年,又有著極高的作戰天賦,本可以成為革命的中流砥柱,卻被視作敵人,落得那樣悽慘的結局。偏激與狂熱毀滅了他,既毀滅了他的軀體,也摧毀了他的靈魂。從有血有肉的人被異化成政治工具,他是蘇聯革命矛盾性的最佳體現。既是崇高與正義的代表,又是殺人如麻的“槍決專家”;不完全鐵石心腸,但也失去了一些“活生生”的東西。拉拉曾說:“彷彿某種抽象的東西注入他的面孔,使它失去光澤。一張活生生的臉變成思想的體現、原則的化身??我明白這是一種力量的結果,他獻身於這種力量,這是一種崇高的力量,但也是一種能置人於死地的無情力量,總有一天連他也不會放過。”帕沙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這不能不讓我反思,在追求某種思想或原則時,人性的保留應該始終,也必須是底線,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最崇高的莫過於為全人類的幸福努力,但這是基於我們的人類身份而言。如果要為此抹殺自己的、他人的人性,那麼最根本的出發點都成問題。

我想,正是因為拉拉有著與日瓦格相近的思想,才會對他而言無比重要。人們評價他倆不同於冬妮婭,懷念著戰前舒適的生活;也不同於帕沙,決心消滅一切舊時代的東西1。拉拉的人生十分坎坷,但始終堅韌頑強,追求著美好的理想。她對日瓦格而言不僅是戀人,更是知己與同志

但日瓦格畢竟出身優越,對蘇聯底層的處境只有外部的觀察。如果他的身份與那些“和白軍比賽殘酷”的人一樣,是自願入伍的底層人民,想必對蘇共的壓迫與暴力又會有不同的看法。在國內外資本主義勢力夾擊的情況下,壓縮人民的生活補給、在政治問題上敏感謹慎、在戰場上暴力還擊都是有必要的,雖然的確走向了極端,但不能因此否認暴力在革命中的必要性。日瓦格代表了典型的知識分子,有理想追求與批判意識,但沒有深入廣大人民群眾,一些思想是缺乏根基的。他肯定革命的正義性,又否定其帶來的頹敗、暴力與死亡;他不同於加里烏林投靠舊政權,也不同於帕沙,參與到流血的革命中去。換句話說,他想走中間路線2,在瓦雷金諾過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最終失敗。他如果想得到內心的平靜,就必須做出選擇。

這個選擇是艱難的,相當於在革命與人道間作出抉擇,而這兩者本來也不完全對立。我想,關於這一點,雨果在《九三年》裡做出了精彩的回答:“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革命即人道,人道即革命”。我們要堅持革命,不放棄使用暴力,但必須明確人道才是我們的最終歸宿,絕1

2 《誰為你我點燃一朵雪夜的燭火?》— 陶器《20世紀外國文學專題(1)》課程輔導?後現代主義?《日瓦戈醫生》分析

不以“革命”為藉口濫施暴力。但古人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實際情況往往無法確保這些思想的實現,畢竟“人身上的獸性如果靠嚇唬就能制服的話,那麼,人類最崇高的象徵就是手執皮鞭的馬戲團馴獸師,而不是犧牲自我的傳教士了”,革命者在這方面必須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而顯然,日瓦格做不到,這也與他沒受過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教育有關。

總地來說,他擁有博愛的人道主義情懷,追求完美的精神世界,因此無法忍受革命的殘忍暴力。這也是作者本人思想的體現,他們都在社會與個人的矛盾中苦苦掙扎思考。正是這種掙扎,體現了人的價值,說明人類是擁有獨立精神的個體,並非制度和利益的屈服者。日瓦格的這一點,比之他的善良,更加讓我震撼。十月革命勝利後,全國上下瀰漫著對革命的狂熱與崇拜,已經從自然的感情變質為跟風與屈從了。日瓦格“小資產階級思想”的詩歌,那些看不到忠誠與崇拜的表述,自然招致了當權者的不滿,甚至警惕。面對可笑又可悲的官方式談話,他直言不諱,“我聽你講到流放的時候你如何成長、如何受到再教育時感到非常難受。這就像一匹馬說它如何在馴馬場上自己訓練自己。”這話多麼叛逆,但又是多麼真實,多麼讓人覺得暢快啊。這種“終於講出來了”的感覺,這種自由的感覺,總是讓人快樂的。

但所有的快樂都有前提。這種“叛逆”的快樂,首先需要見識,能夠在紛雜的情況下看到實質,評判正確與錯誤,這也是為什麼具有批判鋒芒的往往是知識分子,而歷代掌權者忌憚防範的,也往往是知識分子。但有見識就足夠了嗎?我想肯定不是的,勇氣也同樣重要。當皇帝穿著“天衣”炫耀時,難道只有那個孩子能看出實情嗎?可見沒有勇氣的知識分子倒是不如“平民”的。自此,我們更能發現日瓦格的可貴。他不僅理智客觀,而且不屈權勢,捨棄利益捍衛意志,擁有真正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和批判意識。想必這也是作者本人的寫照,他的思想與境界忠實地體現在了主人公的身上,也讓我不禁反觀自身。

在整個社會都劇烈變動的時候,你還能螳臂當車保有任何堅持嗎?在所有人都勸你“走正道”的時候,你還能知道自己是對是錯嗎?我曾經思考過這些問題,答案常是悲觀的,我真不知道自己所謂的一些“堅持”,在情況不同的時候,究竟能否堅持。有時候,不僅不能說真話,甚至會說些自己都不信的東西。日瓦格曾說,“我們大多數人經常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言不由衷地讚賞自己厭惡的東西,稱讚帶來不幸的東西。我們的靈魂像口中的牙齒一樣,佔有身體的一部分,不可能沒完沒了地對它施加壓力而不受懲罰。”這句話震撼了我。的確,我是說過不少言不由衷的話,比如面試時,把自己打造成對面的老師更喜歡的樣子,還有其他一些需要整齊劃一答案的時候。而我身邊的人,似乎也總是這樣。但我們從未覺得這是一件嚴重的事情,是會“受到懲罰”的。但日瓦格的這句話驚醒了我。重要的不是每句話必須完全真實,重要的是在我們一次次為了眼前利益放棄吐露真心的時候,是否也放棄了對自己精神世界的主權?如果長此以往,自然會變得空虛迷惘,缺乏心靈的堅持。如果一個社會人人都這樣,那麼普遍的焦慮和功利也是可以想見了。

《日瓦戈醫生》是帕斯捷爾納克最偉大的傑作,也是他最大的不幸。本以為解凍的時代已經到來,但如美國《時代》雜誌所描繪的,他面對的仍是肅殺

的冰原。上至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紛紛抨擊他的“叛國行為”,但有多少人真的看過這本書呢?編輯部退回了他的稿作,嚴厲斥責道:“你的小說的精神是對社會主義的仇恨,你對十月革命前10年的看法,旨在說明這場革命是個錯誤”,拒絕出版。這一切不能不讓人想到馬克思抨擊過的書報檢查制度,抑制所有異於統治者的思想。首先這剝奪了人民最基礎的自由,應該受到譴責。另外,這麼做無非是為穩固政權,但真能達到目的嗎?全靠讚美,一個小孩尚且不可能變成熟,一個民族又能進步嗎?如果拒絕反思和批判,反而不能達到穩固和進步的目的,畢竟世上沒有完人,也沒有完美的政府,不需要任何批評

這本書雖然被蘇聯視為毒草,但在西方卻大受好評,想必原因之一也是其詳細描述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消極面。公正平等、沒有任何階級壓迫、人人都能得到全面發展的理想固然美好,但真能實現嗎?“一個人如果三十歲前不相信社會主義的話,他就沒有良心,一個人如果過了三十歲還相信社會主義的話,他就沒有大腦。”這句話對我震撼太大,如今還猶言在耳。這種想法無疑能在《日瓦戈醫生》中找到一定依據。十月革命後,人民的生活不但沒有改善,反而陷入了更嚴重的貧困。紅軍所到之處,家園毀滅,人民顛沛流離。而且說到“公正”“全面發展”,甚至還比不上西方國家。看來,追求社會主義的程序給俄羅斯帶來了苦難,是不爭的事實。那麼“一個人如果過了三十歲還相信社會主義的話,他就沒有大腦”,想來很大原因出於對實現社會主義的艱辛程度的估計。的確,要實現這樣一個社會,真是不容易,其探索經歷帶來的大多是痛苦和失敗。那麼抽象下來,好比一個人想實現一個美好的目標,但怎麼試都是失敗,都被打回比此前更糟糕的境地,於是最終不再相信這個目標能實現。但問題在於,美好始終是美好的。不知道是一回事,而如果明知有更美好的境界卻止步不前,以它不存在為理由拒絕相信,豈不是非常遺憾嗎。有時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理想最終能否實現,而在於有沒有全力追求,好比為了救國“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並沒有實現理想,但千百年來仍然是愛國的典範。

以上內容討論了這本書的政治性,但事實上,其文學性也是可圈可點,尤其是大量的景色描寫,呈現了一個生動美麗的俄羅斯。既有山澗清泉,也有萬里雪原;有時讓人沉默壓抑,有時讓人輕鬆愉悅。總讓我回想起在俄羅斯的旅行,後悔沒能更仔細地欣賞。我最喜歡的描寫之一是日瓦格爬出營地後看到的:“冬天的小鳥,長了一身霜天黎明般的明亮羽毛的山雀,落在花揪樹上,挑剔地、慢慢地啄食碩大的漿果,然後仰起小腦袋,伸長脖子,費勁地把它們吞下去。”這場景是多麼可愛啊!另外,它對愛情的刻畫也感人至深。當日瓦格看著拉拉和科馬羅夫斯基遠去,明白這就是永別時,我也不禁鼻子酸澀。這本書除了深刻的思想,還有真摯的感情,超越了狹隘的政治思想和各種主義,如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的評論 “這一偉大的著作是一本充滿了愛的書,並不是反蘇的。它並不對任何一方不利,它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是的,這並不是一本政治說教書,它遠比那更能直抵人心(或許對我國的課本有借鑑意義)。正因為它表達了人類普遍的思想感情,才能被冠以“經典”之稱,時過境遷也魅力不減。

第五篇:《紅瓦黑瓦》讀後感

曹文軒——《紅瓦黑瓦》11材料2班董榮耀11342210

《紅瓦黑瓦》讀後感

手捧曹文軒先生的《紅瓦黑瓦》,封面封底是用水墨渲染而成的。碧波盪漾的河面上漂泊著幾隻小船,竹篙悠然地停放在船舷上,一叢叢蘆葦隨風搖曳,側耳似乎可聽見那沙沙的聲響,河面上橫跨著一座古樸的石橋,依水而砌拾階而上的是一座座民居,天空時時飛過一群群鳥兒。一位少年端坐著,有板有眼地拉著胡琴,旋律與河水一樣清柔。這樣一幅畫面或許會因少了鮮豔顏色的跳躍,而顯得有些沉悶,但它絕不失靈動,帶你悄悄走進了別樣的水鄉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