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事蹟材料醫護版多篇

抗疫事蹟材料醫護版多篇

抗疫事蹟材料醫護版篇1

新冠疫情肆虐之際,全國4萬餘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每一個義無反顧的身影,都是最美的身影,每一個醫務人員都是偉大的逆行者,都是這場戰“疫”中的英雄!他們既是白衣天使,又是戰鬥英雄,向英雄致敬,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我們每天都為這樣的畫面淚目,那是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臉頰,被汗水浸到泛白的雙手,手術室外席地而眠的身影……無數白衣天使用他們逆行的身影阻擋疫情肆虐,撐起患者的希望。我們不知道你是誰,卻知道你為了誰,來自人民的白衣戰士,在為人民負重前行。

醫護人員並非鋼鐵之軀,也沒有三頭六臂。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是父母眼中照顧不好自己的孩子,是妻子眼中不懂浪漫的丈夫,是孩子眼中永遠爽約的媽媽……是千千萬萬普通中國人中的一員。然而,當他們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英勇奮戰在抗疫最前線那一刻,就成了人民心中的“超級英雄”。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醫護人員冒著生命的風險,衝鋒在前,有人年屆高齡仍奔赴武漢;有人身患重症仍戰鬥在最前沿;有人騎車4天3夜趕回戰“疫”一線,有人染上病毒離開了人間……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白衣戰士深知前方“疫”線的艱險,依然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選擇離開家鄉、暫別親人,把小家放在心底,為大愛衝鋒在前。有位醫生,在其所在醫院的發熱門診連上14天班,隨後按要求隔離觀察14天,就在剛剛結束醫學觀察的第二天,她又主動隨醫療隊出發前往武漢。有時,我們佩服與感念的不只是白衣戰士的不屈意志,更有再次抉擇時的堅定姿態。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廣大醫務人員醫者仁心,無私奉獻,甘於付出,為國紓難,為民解憂,在病魔與人民之間壘起“隔離帶”,築牢“防火牆”,撐起“保護傘”,靠堅守傳遞希望,以生命守護生命,為億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築起堅不可摧的“防疫長城”。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為致敬抗“疫”鬥爭以來,這些勇敢的逆行者,多家媒體發起“致敬最美逆行者”網路活動,也是它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這個活動舉辦的很好,讓我們行動起來,為戰“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點贊!讓我們行動起來,把最美逆行者作為我們追求的明星,成為我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願我們每一次對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喚醒人生目標的自我昭示;每一次對英雄的讚美,都成為一次砥礪奮進的鄭重宣誓。中華民族就會永遠群英薈萃,雄風浩蕩!

抗疫事蹟材料醫護版篇2

配製試劑、提取核酸、核酸擴增、核酸檢測、報告分析……

2月24日,在潛江市疾控中心僅有10多平方米的負壓實驗室內,王麗穿著“武裝到牙齒”的密閉醫學隔離服,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王麗是陝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技師,有著豐富的微生物檢測經驗。與病毒近距離接觸,這樣的工作每天都要持續上十個小時。

面對疫情,陝西省第一時間馳援潛江,王麗便是第一批抵達潛江的病毒檢測專家之一。1月31日凌晨1時30分,包括王麗在內的陝西省疾控中心5名專家抵達潛江後,稍事休整便進駐潛江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實驗室,開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隊長劉東立是陝西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所所長,傳染病控制副主任醫師,曾參與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應急處理,有著豐富的流行病學、微生物實驗室檢測經驗。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病原,檢測試劑極不穩定,經常會出現結果異常,無法判讀。儀器也時有故障,影響到檢測工作進度。劉東立憑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帶領團隊反覆試驗核對,排除儀器故障,經常工作至凌晨。經過多次摸索,終於優化了檢測試劑,為防控工作贏得寶貴的時間。

在檢測工作中,病例樣本採集、核酸提取兩個環節最為關鍵,而病毒若通過氣溶膠溢位極易感染檢驗人員。“在這兩個環節中,不能喝水,流再多汗、再口渴,都必須堅持做完檢驗,忍到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檢驗員遊帥喬說,把病毒核酸提取出來後,加入反應體系,再利用儀器將病毒核酸數量進行放大擴增,分析檢測結果,判斷樣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狀病毒,一批標本按檢測程式順利完成需要近6個小時。

“實驗室裡每個人筋疲力盡,但從來沒有一位同事喊過累。”遊帥喬說,只要能準確地檢測出結果,能為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如今,這群來自陝西的專家已經在潛江戰鬥了25天,他們用專業、敬業贏得潛江人的敬意。

抗疫事蹟材料醫護版篇3

2020年,註定在歷史上寫下不凡的一頁,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奪走了春節的熱鬧與喜慶,對病毒的不安,在防疫中隔離成了過新年的常態,但與此同時,有這樣一批逆行者,他們毅然走出家門,用平凡的肩膀擔負起不凡的艱難使命,用“身體”為群眾搭建起了一堵防護牆,他們就是社群工作者,李曉中便是他們中的一員。

年輕的“老社群人”

李曉中,男,31歲,中共黨員,2016年考入城西街道以來,先後在城西街道高溪社群、城西街道綜治辦、城西街道未來城社群、城西街道龍溪社群工作,常年的基層工作,讓他練就了“輕鬆愉快地和居民群眾打交道”的本領,他有時開玩笑說“我要把城西街道4個社群都服務到,老社群人了”。2020年春節,李曉中正就職於未來城社群黨政辦,也正是在這時,他“遇到了湖北返凱重點人員”,並堅守疫情防控一線,與同事並肩作戰,化險為夷,為凱里新冠疫情防控迎來“春暖花開”。

一條通知匆匆返崗:“寶寶,跟爸爸說再見”

“全體幹部立即到崗到位……”。時值大年七年級,萬家團圓的喜慶正濃,一條工作通知在城西工作群閃動,李曉中立馬整理行裝,告別他異地工作才見面2天的妻子,和一對牙牙學語的龍鳳胎寶寶,踏上返崗行程。

“你放心去吧,爸媽和寶寶我會照顧好”,臨行前,妻子不捨地抱著兩個孩子送他上車。

“喂,您好,請問近期您和您的家人有湖北旅居史嗎?”,一返回社群,李曉中就投入了全轄區地毯式摸排,這句話每隔一分鐘便在李曉中的口中說出,社群電話排查人手緊缺,座機不夠,他就用自己的手機,餓了,就與同事一起吃泡麵,就在一次次詢問,一次次排查,一次次解除警報中度過了春節“假期”。

“我們轄區有5戶湖北返凱重點人員”

2020年1月26日下午,在凱旋廠片區開展排查時,得知廠區內有5戶湖北返凱人員,廠區的氣氛惶恐凝重起來,李曉中壓著緊張的情緒立即聯絡醫護人員排查瞭解,並詳細記錄相關人員的基本資訊。李曉中向他們宣傳凱里相關防控政策,叮囑他們做好每日體溫監測,得知有一戶湖北返凱人家沒有體溫計後,李曉中便立即跑往就近藥店為其購買體溫計,並送到他們手中,同時一再囑咐他們做好居家隔離觀察。

“爽約的爸爸”在堅守疫情防控線

2020年1月29日這天是李曉中的一對龍鳳胎寶寶的週歲生日,說好在晚上9點前趕回家陪伴孩子過生日的他,這次又“爽約”了,他說類似的“爽約”已記不清有多少次了,看到愛心企業送來的水和方便麵,看到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決心,看到全體同事們頂著熊貓眼在各卡點、各小區奔走,他把對家人的愧疚藏在心中,用消瘦卻堅實的肩膀,扛起一名黨員幹部、一名社群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在2020年1月29日這天下午,他投入到動員凱旋廠5戶湖北籍返凱人員到凱裡市指定的集中隔離點隔離工作中。然而,動員工作並不順利,有兩戶人家始終不同意前往集中隔離點,從下午四到晚上九點,電話裡磨破嘴皮子也依然不見效的李曉中和同事們,陷入了不知所措中。

“大家跟我走”,街道黨委書記周益民的一句話打破了凝固的空氣,就這樣,大家共同大踏步走向了“釘子戶”,此時什麼病毒、危險、防護服等統統拋在了腦後。最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通過長達6個小時的思想工作,當日晚上10點終於將這5戶人員全部安全送到凱裡市集中隔離點。回到家中已近凌晨12點,孩子們都睡著了,但回想起能夠順利將5戶人家送往集中隔離點,便也無遺憾了。

此後,在這5戶人家中有2人被確診。然而,正是通過前期一系列政策宣傳、思想動員、隔離防護等工作,才避免了疫情蔓延,為轄區甚至為凱裡市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強哥,還有菜沒?今天需要點啥?”。2020年3月,經過醫療部門多次鑑定之後,湖北返凱5戶家庭中未確診且達到居家隔離條件的回到了廠區居家隔離,隔離期間他們不能出門,吃飯購買居家用品成了難題,這時,李曉中又得忙碌起來,他每天除了通過電話微信瞭解他們的身體情況外,還了解他們的“吃飯”情況,只要他們“有求”,李曉中同志必定“有應”,直到疫情緩解。

疫情反覆 責任不緩

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後,疫情防控宣傳、重點來凱人員、重點場所排查及疫苗動員接種又成了日常工作,李曉中堅持一次次深夜入戶排查,一次次解除“警報”,始終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做到第一時間核實、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反饋,盡職盡責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2021年8月,國內疫情多點爆發,此時,“警報”再次拉響。地毯式排查,挨家挨戶走訪又成了日常工作,“您好,請問您及您的家人都接種疫苗沒?”這句話一天不知道要重複多少次,從1樓走到頂樓,又從頂樓下到1樓,不斷的重複著就是為了能夠摸清轄區人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並在其身體符合接種條件的情況下積極動員接種,為建立好疫情防控屏障貢獻自己的力量。幾天奮鬥下來,李曉中同志所負責的片區累計排查982戶2448人。

自疫情發生以來,李曉中走街串巷,逐個樓棟排查,挨家挨戶宣傳動員,累計共排查4000餘人次,跟蹤監測重點物件500餘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李曉中始終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恪盡職守,將轄區居民群眾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護在身後。當疫情暫緩,看著久居家中終於出門踏青的人群,看著只能遙寄相思到團圓相聚的居民群眾,從惶恐不安到迴歸正常的生活,深感欣慰,他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這一崗,我站好了”,他深知,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是無數個和他一樣的基層黨員幹部,攜手並肩,給他力量!

抗疫事蹟材料醫護版篇4

2020新年伊始。從武漢開始爆發的肺炎疫情席捲全國,一時間,震驚、恐懼接踵而至,舉國上下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湧現出無數有名的無名的英雄。不斷地感動著我。

金銀潭醫院是戰疫一線的重中之重,院長張定宇幾年前被查出患有漸凍症。他的雙腿在逐漸萎縮,走路腿腳已不再靈便,但是他隱瞞了自己的病情。一心撲在了這次抗擊疫情的戰役中。不幸的是,他的妻子也感染上了病毒,但是他顧不上照顧他的妻子。只想著醫院又收治了多少病人。報道視訊中我看到張定宇院長蹣跚的腳步如此匆忙,扶著扶手一邊下樓,一邊打著電話。他在和時間賽跑,他恨不得讓他的腿能跑起來。看到這個畫面,我的眼睛溼潤了。

一名護士在抗疫一線奮戰數日,不能回家,女兒想念媽媽,去給媽媽送餃子。當她見到媽媽的時候,卻不能投入媽媽的懷抱,只能遠遠的看著她。她把手裡端的餃子放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喊著:"媽一媽,媽一媽"。媽媽卻不能走到女兒身邊,只能隔空給女兒一個擁抱。她拿起餃子,轉身有走進了醫院。望著她的背影)我的眼眶又一次浸滿了淚水。

重慶的一位87歲的老人倪素英為抗擊疫情捐款20萬。當記者走進他的家時,看到的是一個陰暗狹小的房子,牆壁和房頂上貼的是舊畫報,裡面擠滿了各種生活用品和老舊傢俱。據瞭解,她平時以擺攤賣小百貨為生,這筆錢,他已經攢了30多年。他平時生活節儉,多年來沒給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看到這裡,我思緒萬千20萬啊!她能給自己買多少新衣服啊!但是她捐了。她捐給了祖國,捐給了人民。

無數像他們一樣舍小家為大家的人在為抗擊疫情貢獻著力量。他們是平凡但偉大的人。我也感受到了充滿凝聚力的中國力量。我們是一家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相信,只要我們萬眾一心,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邁不過的坎兒。冬天過後,陽光一定會更加燦爛!

抗疫事蹟材料醫護版篇5

一場疫情在武漢在爆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全國蔓延,像一根根帶刺的荊棘,緊緊地揪著人們的心,牽動著人們的思緒。電視上“霸屏”的疫情新聞,手機裡刷屏的資訊,不知正誤的小道訊息……突如其來的疫情驚擾了春節的熱鬧和諧。

這種時候正是謠言肆虐之時,道聽途說使人們過度緊張、過度恐慌、過度防範。“謠言止於智者”,“智者”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實驗室中近距離地接觸令人生畏的病毒,尋找源頭,為後面的防範、控制和治療提供科學理論。顯微鏡上用力觀察的眼睛,實驗室裡有條不紊的操作,此起彼伏的機械聲、人聲,您們與病毒糾纏,與時間賽跑,與死亡鬥爭。

“科學防治”,向一線的科學人員致敬!

你們聽不見親人的歡聲笑語,縈繞耳邊的只有病人的聲聲呻吟;你們聞不到香噴噴的飯菜味,霸佔鼻翼的只有藥和消毒水的味道;你們看不到燦然的煙火,映入眼簾的只有一張張慘白的臉龐;你們嘗不到熱騰騰的飯菜,滑入口腔的只有冰冷或熱了再熱的食物……你們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靈溫暖心靈,用信念支撐信念。一張張請戰書是決心,一次次守候是堅持,一遍遍鼓勵是希望,一張張笑容是無悔。隔離不隔愛,封城不孤城,全國各地馳援武漢,堅守崗位,向病毒發起總攻。

“疫情就是責任”,向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凜凜寒冬,呼嘯風雪。一襲白衣,守在大大小小的車站內,候在進入各城市的站口,留在每個社群的委員會……你們不是一線人員,卻是一線人員的堅強後盾,後方的坎坷,你們來掃平;後方的平安,你們來守護!一支支體溫槍,一次次講座,一遍遍教導,普及防範知識,為平民百姓撐起一方天空。

“防控就是命令”,向後方堅守的醫護人員致敬!

有一朵花,不在陽春三月爭奇鬥豔,卻在冰雪冬年沁人心脾。

20年的肺炎,中國醫護人員從未退縮。從經歷非典再度戰肺炎的“老革命家”,從退休再次請戰的“老戰士”,到第一次戰鬥的“新兵”,此時此刻都在為抗擊疫情而奮鬥。一個倒下,還會有千千萬萬個“醫生”站起。你們是平凡中不平凡的天使,感謝你們,我們堅信,你們一定會帶領人們扛過這次疫情,我們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給予最大的支援,全國人民等你們平安凱旋!

抗疫事蹟材料醫護版篇6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王道亮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後,剛解除隔離觀察的王道亮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王道亮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王道亮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著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王道亮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後,“光想著怎麼救人了。”好在一切順利,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王道亮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王道亮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溫、咳嗽等症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王道亮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症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王道亮和醫療團隊採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後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迴歸家庭和社會。”王道亮說,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於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託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王道亮已經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裡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道亮愛人在安排。

王道亮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說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脫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後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王道亮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後,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裡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抗疫事蹟材料醫護版篇7

2月1日下午1點46分,_交通運輸分局高鐵西站運政中隊及_交管站站長某同志,因長期堅守疫情防控工作一線,過度勞累,引發心臟不適,被送往市人民醫院接受檢查治療。

自接到上級單位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的通知以來,高鐵運政中隊及_交管站全體職工認真履職盡責,全方位開展工作。_作為高鐵運政中隊工作的負責人及_交管站站長,從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日起,未曾休息過一天。他根據_交通分局和高鐵西站綜合管理事務中心的統一安排,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工作,每天到崗安排各項工作任務,併到各崗位檢查人員在崗及工作開展情況。

防控疫情工作期間,_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線,發揮著本單位“強心劑”和“定心丸”的作用。他隨時關注著上級單位的相關指示以及一線職工的工作狀態,工作期間不忘關懷基層職工帶好口罩、做好防護,與此同時,某同志還積極聯絡高鐵西站防疫防控小組的各方單位,保證工作進度協調統一。由於高鐵西站基礎設施還不完善,職工宿舍的床位不能滿足全部在崗職工午休,他一直將床位讓給其他人員休息,自己僅靠在辦公椅上作短暫休息,由於長期過度疲勞,進而引發了心臟不適被送往醫院。

某同志的這種以身作則、恪盡職守、不畏辛勞的精神激勵著高鐵西站運政中隊及_交管站的每一位職工,在他的帶領下,該單位職工上下一心、堅守崗位,並將繼續以積極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奉獻的工作精神堅決打贏這場防疫防控的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