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的歷史由來及其淵源(新版多篇)

滿族的歷史由來及其淵源(新版多篇)

滿族典型食品 篇一

滿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腸。②火鍋。滿族傳統風味菜餚。③酸湯子。遼寧岫巖滿族的典型食品。④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最早是清朝皇帝到東陵祭祀祖宗時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稱為“祭餑餑”。做供品時有果餡厚酥餑餑、魚兒餑餑、匙子餑餑、菊花餑餑、糊面餑餑、炸高麗餑餑、江米糕、黃米糕、七星餅、雞蛋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幾十種。傳入民間製成糕點後,大體上分為大小兩種餑餑。大餑餑每斤八塊,俗稱清東陵大八件;小餑餑每斤十六塊,俗稱清東陵小八件。大小餑餑品種主要有太師餅,鬆餅,玫瑰餅,龍鳳餅,山楂桃。還有無餡的七星點子、八裂餅、核桃酥、到口酥等。

滿族的過年風俗 篇二

春節,舊時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早在《渤海國記》中就記載:“民歲時聚會作樂,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這是描寫滿族的祖先靺鞨人,在唐朝渤海國時期過春節的情形。到了金代女真時期,滿族人更把春節當成大節來過。每當進入臘月,滿族家家殺年豬,相互請吃白肉血腸,準備過年用的東西,俗話說“一起臘月門,便有過年來。”清代定都北京後,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形成自己民族特色的節日習俗。

撅年息花枝:一到臘月初七,滿族的格格(姑娘)們成群結隊,興高采烈地爬上山頂石砬上撅年息花枝。邊撅邊唱“年息花”歌:“今個臘七兒,明個臘八兒,上山來撅年息花;年息花,生性乖,臘七兒採,臘八兒栽;三十打骨朵,大年七年級開。紅花開,粉花開,花香飄到敬祖臺;財神來,喜神來,又賜福,又送財;年息花兒道年喜,年喜花兒年年開。”姑娘們撅回年息花枝條,先插入裝滿水的瓶子裡,擺在箱蓋和窗戶臺上。二十多天後適逢過年,年息花枝上的花苞正好趕在大年七年級的正月裡開花,花期可持續半月左右。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關東滿族人家,伴隨著新年的鞭炮聲,一時花枝怒放,滿屋飄香,春意盎然,真讓人精神振奮,心曠神怡,增添了節日氣氛。因為年息花在早春先開花,後放葉,所以人們稱它是報春花,乾枝子梅花。漢族人又稱它是“野杜鵑”;朝鮮族人稱它是“金達萊”;滿族人稱為“日吉納花”,滿語發音為“阿德布合”。姑娘們將花枝分紮成小把成束,初八集日到市場去賣,很受人們喜歡,買回家去也插入裝水的瓶子裡,使更多的人們分享著這濃濃的春意。

過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滿族俗稱“過小年”。以前滿族人是不供灶王的,清入關後,滿漢雜居,習俗混用,自然也就供奉起灶王來了。白天打掃灰塵、掃棚,俗稱“掃塵”。晚上先在灶坑口擺上供桌供品,叩拜完畢虔誠地揭下灶王像,並往灶王嘴上抹點自己家用甜菜、甜蘿蔔熬製的糖稀,沾住灶王爺的嘴,以免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晚上還要將編制的秸馬、小狗、小公雞等六樣祭品同灶王爺畫像一起燒掉,送灶王爺上天,邊燒邊說:“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

忙年:所謂忙年,就是民間準備過年物品、置辦年貨的俗稱,故又稱“辦置年嚼骨”。人們趕臘月集買香臘紙、鞭炮、紅紙、年畫、糖、煙、茶、花椒、大料等物。過去賣東西是鋪子用一大張紙把年貨打包,所以稱“打年紙包”,窮人家只能在年底二十七、二十八趕集去買點東西,俗稱“趕窮棒子集”。在臘月近一個月裡忙年,包括從淘黃米、磨黃面、蒸饅頭、蒸黏豆包、做餑餑、做凍豆腐等,這期間婦女最累,白天黑夜忙活,還得為全家人做新衣服、鞋等。值得一提的是,春節時滿族家家戶戶都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製做,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貼對聯、窗花:過年滿族姑娘和老太太還開始剪窗花、棚花,什麼龍鳳呈祥、喜鵲登梅、吉慶有餘、人壽年豐等吉祥剪紙,貼得滿屋生輝。年三十,滿族也要張貼對聯、福字,還要戴荷包(過去王宮要行賞賜王公大臣“歲歲平安”荷包,民間也有互相贈予的)。滿族歷來有崇尚白之俗,很長時間以來滿族春聯都是寫在絲綢織的白絹上,後來受漢族影響,才廣泛採用大紅紙寫春聯了。滿族貼對聯時,必須要在橫批下面或者“福”字下面放幾個(一、三、五個不等)“掛箋”,也有人說標準的叫法為“滿洲彩”的。這“掛箋”是一種剪紙,用薄薄的五彩紙,剪出吉祥如意的一類的字樣或者圖案,下面留有裙邊。由於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箋,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箋以此類推。這些掛箋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除夕夜裡還有掛樹燈籠的習俗,家家院內豎燈籠杆,高挑紅燈,天黑點燈,徹夜不熄。

擺供祭祖:除夕下午要擺供、祭祖。平時不開啟的祖宗龕,年三十中午開啟。把擦得錚亮的錫供器擺上五件,主食擺上兩摞饅頭,一摞五個,豬頭擺在正中間,豬鼻孔插上大蔥,還有乾飯五碗。供菜更有特點:第一碗是煮熟的“豬肉方子”;第二碗是過油鯉魚;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蔥;第五碗是豆腐方塊。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蔥要剪去蔥根,紮成一把,標誌著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這些擺上桌案的祭品,祭祀之後由家人分吃。

接神、吃餃子:除夕滿族也掛門神,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這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瀋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當晚滿族要在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並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新年夜子時,家家吃餃子,俗稱“揣元寶”,年三十包餃子,講究有褶子,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忌日子過“禿”了。碼放餃子忌擺成圈,怕新日子走了死門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子時煮餃子,當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滿族人家還十分講究餐具工藝與質地的高低,過年時增添新碗筷,其寓意是讓家裡人丁興旺。七年級凌晨子時,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

拜年:正月七年級早上,早點吃餃子,小孩子穿上新衣服給族中長輩拜年。新結婚的媳婦身穿鮮豔的旗袍,腳穿馬蹄底旗鞋,由大伯嫂子領著先給祖爺磕頭獻香,然後給族中長輩拜年。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破五:七年級這天是雞日子,因為滿族按陰曆計算曆來有一雞二鴨,貓三狗四,豬五羊六,人七谷八,九果十菜之說。這十天中哪天天氣好,今年就得什麼。七年級這天是雞日子,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家雞燉蘑菇或野雞燉粉條,故有“七年級無雞不成席”的說法。餃子一直吃到初五,吃餃子要捏破,此五日內不潑水、不倒灰、不開櫃。一般早上蒸餃子,取蒸蒸日上之意。正月不剃頭,都等到二月二剃“龍頭”。正月十五前婦女不做針線活,小兩口串門拜年。

娛樂:滿族過年娛樂甚多,中年人有扭秧歌、打花棍、摔跤,青年有射柳、打金線、賽馬,姑娘媳婦玩嘎拉哈,男孩子們玩跑馬城、打冰嘎、踢熊頭、扔坑兒等遊戲。扭秧歌則是滿族過年最熱鬧的娛樂活動。秧歌領隊多身穿旗袍,頭戴紅纓帽,走陣隊形有天門八封陣、葫蘆陣等。滿族秧歌的舞姿和漢族也不一樣,多為大開大合,模擬古時征戰與狩獵的姿態,透出滿族人民古樸豪放的民族特色。

滿族是怎麼來的 篇三

以愛新覺羅家族為代表的滿族之所以能統一東北,最後入關奪取全國政權,並維持268年的統治,原因很多,首先是由於明朝末年政權的腐敗,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農民起義席捲全國,另一重要原因是滿族的八旗制度,加上稍後組建的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大約十萬鐵騎,形成一支能征慣戰、斬關奪將的威武雄獅。努爾哈赤初創時期並沒有滿族一詞,從明朝的文獻中可以看到當時還稱女真人。

滿族的歷史是很悠久的。據文獻記載,滿族的祖先肅慎人於公元前一千餘年即遣使向周天子進貢“楛矢石砮”。到了漢代,肅慎被稱為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代稱為靺鞨。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受唐封為渤海郡王,建立渤海國,這是滿族歷史上的第一個地方政權。公元12世紀,黑水靺鞨的後人完顏部落興起,公元1115年建立金國,這是滿族先人建立的第二個地方政權。到公元16世紀後期,建州女真的傑出領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以女真人為核心,吸收了其他族人,如鄂溫克人、鄂倫春人、錫伯人、赫哲人、達斡爾人等,形成了一個以滿族先人為主體的民族共同體。

早期八旗滿洲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和黑龍江女真。女真人在氏族制時期“凡出兵圍獵……各隨族黨屯寨而行。”這裡說的族黨就是血緣關係,一個有血緣關係的家族;屯寨講的就是地緣關係,說白了就是一個寨子、一個屯子、一個村子或更大一些範圍的地方的族群。其基層組織叫牛錄,管理人叫牛錄章京,譯成漢語就是佐領。女真人編入旗藉後,工作生活永遠要歸佐領管理,這個制度一直保持到辛亥革命清朝退位滅亡。

族黨、屯寨是自然形成的,而旗藉佐領是依政府法令編制而成的,帶有極大的強制性和約束力。清代滿族人嚴格固定在佐領之下。住,則居於一處;行,則統一行動;打獵、出兵作戰都由佐領管理,調到新地仍聚居一處。公家的事聽佐領的,家庭的事婚喪嫁要聽族長的,哪支、哪輩、老姓是什麼都由族長管,生男育女都到族長處登記,不會近親結婚,也不會亂倫。辛亥革命以後,廢棄了八旗制度。佐領和族長(滿語叫穆昆達)相繼逝去,典籍記載大多丟失燒掉,所以現在許多滿族人難以知道自己的老姓了。

努爾哈赤去世後,其第九子皇太極於1635年登基稱帝,將農曆10月13日定為頒金節,改後金為大清,把女真族改為滿珠或滿洲族,但滿族一詞仍未出現。辛亥革命前,孫中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為號召推翻清朝。民國建立後,孫中山改定五族共和制:漢滿蒙回藏,始有滿族一說,但仍為較含糊的說法,社會大多稱為旗族或旗人。人們聊天談話,問您在旗嗎?回答在或不在,並不問是滿、是蒙、是漢。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才開始正式稱為滿族。

清末民國初年時有過一次統計,北京作為滿族的第二故鄉有人口60餘萬人。張勳復辟時,一些上層親貴到攝政王府,動員載灃支援復辟,再度出山。遭到載灃嚴辭拒絕,說復辟是不得民心的,其結果或是人頭落地,或是60多萬人被驅逐回東北老家。

1949年,北京滿族登記人口為2萬人,佔北京人口的1%。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滿族為11.6萬人,佔北京人口的1.3%,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6%,是北京少數民族中的第二位。回族為18.5萬人,位居第一,佔北京人口的2%,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7.8%。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滿族人有982萬,僅次於漢族和壯族,居全國第三位。

2000年,北京市滿族人口有25萬人,僅少於漢族,居全市第二位。那時,北京滿族僅佔全國滿族人口的2%。

北京是滿族的第二故鄉,北京滿族的顯著特點是,大都是有家族譜可查的老北京人。他們大部分跟隨順治皇帝和多爾袞進關,在北京住了多少代,歷代祖先做過什麼,家在哪城、哪個族的,墳地在什麼地方,一翻家譜,清清楚楚。北京滿族也因此成為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歷史滄桑變化的見證人。

滿族多年來與漢族全面同化,淡化了本民族的語言,許多語言已成為北京話,文字也已成了死文字。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新朝推翻舊朝,大多禁燬前朝宮殿並遷都,而清朝則是全面接受、繼承(多爾袞祭孔大禮,康熙六下江南祭朱元璋陵),我想其中道理在於滿族統治者從根本上已經認為自己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不是外人,是兄弟。歷代帝王廟中,康乾多次為歷代帝王排序,康熙生前最後一次上諭對明崇禎帝還是寬容政策,讓其進入了歷代帝王廟。乾隆皇帝也曾強調指出:不絕如“中華統序,不絕如線”。

北京滿族從1644年進關,至今已三百多年。那時,駐全國各地的滿族八旗將士大多也是從北京派出去的。

滿族的過年風俗 篇四

滿族過年(春節)基本與漢族差不多,從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到新一年的二月二日龍抬頭。

滿族人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麵卷子等粘食。

滿族人除夕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八旗所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互贈繡有“歲歲平安”的荷包。

滿族人除夕下午要擺供、祭祖。不常開啟的祖宗龕,年三十中午開啟。把擦得錚亮的錫供器擺上五件,主食擺上兩摞饅頭,一摞五個,豬頭擺在正中間,豬鼻孔插上大蔥,還有乾飯五碗。供菜更有特點:第一碗是煮熟的“豬肉方子”;第二碗是過油鯉魚;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蔥;第五碗是豆腐方塊。

滿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後由家人分吃。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蔥要剪去蔥根,紮成一把,標誌著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

除夕半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然後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內豎等燈籠竿,高挑紅燈。

大年七年級,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賀新春。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正月十五,上元節,又稱元宵節、燈節。滿族家家除吃元宵、掛彩燈外,還有製作冰燈、堆雪人習俗,這也是北方氣候所致。

“二月二,龍抬頭”滿族人正月不剃頭,大都等到二月二這天,才肯剃頭。滿族人還有“領龍”的習俗,用草木灰從水缸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彎曲如龍,然後在院中舉行祭祀,以求一年風調雨順。

滿族人臘月殺豬,三十祭祖用豬頭,過了初六,將豬頭放到“哈什裡”(倉房),這個豬頭一直放到二月二,才拿出來煮熟了吃,此舉稱為“龍抬頭”。

過年節日娛樂,滿族人有參加人數眾多的“滿族秧歌”,俗稱“韃子秧歌”。滿族秧歌除以走陣式來表現生產、生活和打仗外,還通過人物的扮相、服飾、道具、舞姿動律來反映。

正月裡,婦女、兒童在火炕上玩“繃繩”、“抓嘎啦哈”等遊戲;孩子們在室外,玩起了踢毽子、打冰嘎、藏貓貓、放鞭炮等。

滿族人的節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薩其瑪、白肉血腸、豆麵卷子、蘇子葉餑餑、大黃米乾飯、火鍋等。

過年滿族人喜飲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黃米釀造的“米酒”;客人來家拜年,喝的飲料是用炒糊的大黃米、高梁米衝的“糊米茶”。

姥姥用一大銅盆給孩子洗熱水澡,邊洗邊嘮叨:“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臉蛋,做知縣……”。最後用一根大蔥打三下,邊打邊說:“一打聰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

滿族日常食俗 篇五

滿族民間農忙時日食三餐,農閒時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乾飯,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乾飯。有的地區以玉米為主食,喜以玉米麵發酵做成“酸湯子”。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米+查)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餑餑是用黏高梁、黏玉米、黃米等磨成面製作的,有豆麵餑餑、搓條餑餑、蘇葉餑餑、菠蘿葉餑餑、牛舌餑餑、年糕餑餑、水煮餑餑(漢語的餃子)等。滿族的餑餑歷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全國著名糕點。較著名的還有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北京小吃墩餑餑,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餑餑,湖北荊州小吃豬油餑餑等。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醃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為主要蔬菜。據傳用醃漬的方法儲存蔬菜,始於清順治年間。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餚。酸菜可用熬、燉、炒和涼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鍋別具特色。配菜也可用來做餡包餃子。東北地區的滿族,每戶醃漬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還有蘿蔔、豆角等。滿族人民愛吃豬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製。遼寧瀋陽市的那家館是家有100多年曆史的滿族餐館,該店經營的白肉血腸,被譽為正宗的滿族風味。

滿族節日、祭祀、禮儀食俗 篇六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逢年過節,都要殺豬,過年(春節)時每家要殺豬二至三口。農曆臘月八日(臘八節),要用黏高梁、小豆等八樣糧食煮粥,稱為臘八粥。除夕吃餃子,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根白線,誰吃著白線就意味著誰能長壽:也有的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枚銅錢,吃到便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有錢花。此外還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點心“薩其瑪”。滿族過去信仰薩滿教,每年都要根據不同的節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豬和豬頭為主要祭品。在大祭時要殺豬,特別是在祭祀祖先時要選用無雜毛的'黑豬(有的還必須選黑公豬),宰殺前要往豬耳朵內注酒,如豬的耳朵抖動,則認為神已領受,即可宰殺。此舉俗稱為“領牲”。有的地方要將豬腸和膀胱放入吊斗掛在杆子上,讓烏鴉來吃,如果三天內被吃掉,就為吉利。然後把全豬卸為八塊,按原樣擺在方盤內,供於家裡屋內西山牆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輩份排列免冠叩頭三遍,再將肉切碎入鍋熬煮,全家圍坐,蘸鹽而食。此時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頭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謝。滿族人家至今還有逢殺豬時請親鄰好友前來品嚐頭頓豬肉的習慣。過去,在莊稼成熟的季節,滿族還有“薦新”祭祀的習慣,如今已被“上場豆腐了場糕”習俗所代替,即在五穀上場時,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場結束時,用新谷做大黃米飯或豆麵餑餑吃,以慶豐收。滿族男女青年結婚時,新娘必須先在南炕上坐帳,也有稱“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張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繞桌子三圈後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