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裝置安全管理規定【精品多篇】

機械裝置安全管理規定【精品多篇】

機械裝置的種類 篇一

機械行業的主要產品包括以下12類:

⑴、農業機械: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械等。

⑵、重型礦山機械:冶金機械、礦山機械、起重機械、裝卸機械、工礦車輛、水泥裝置、窯爐裝置等。

⑶、工程機械:叉車、剷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混凝土機械等。

⑷、石化通用機械:石油鑽採機械、煉油機械、化工機械、泵、風機、閥門、氣體壓縮機、製冷空調機械、造紙機械、印刷機械、塑料加工機械、製藥機械等。

⑸、電工機械:發電機械、變壓器、電動機、高低壓開關、電線電纜、蓄電池、電焊機、家用電器等。

⑹、機床: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械、鑄造機械、木工機械等。

⑺、汽車:載貨汽車、公路客車、轎車、改裝汽車、摩托車等。

⑻、儀器儀表: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光學儀器、成分分析儀、汽車儀器儀表、電料裝備、電教裝置、照相機等。

⑼、基礎機械:軸承、液壓件、密封件、粉末冶金製品、標準緊韌體、工業鏈條、齒輪、模具等。

⑽、包裝機械:包裝機、裝箱機、輸送機等。

⑾、環保機械:水汙染防治裝置、大氣汙染防治裝置、固體廢物處理裝置等。

⑿、其他機械。

衝壓裝置

衝壓裝置必須具備以下安全設施:

⒈衝壓裝置上應有銘牌、各種操作指示、安全與警告性指示。

⒉電源接線應規範,裝置的電纜不應有損傷,防止老化;

⒊衝壓裝置上的配電箱門鎖應帶鑰匙,開門自動切斷電源;

⒋單次、連續、腳踏衝壓等操作的轉換應採用帶鑰匙鎖定的。轉換開關;

⒌衝壓裝置單次行程操作時,不得出現連續衝壓行程;

⒍對選用連續行程操作時,應在操作過程中設有預控動作環節;

⒎衝壓裝置上必須有緊急停止按鈕,並應能自鎖;

⒏腳踏操作與手操作間應具有連鎖控制;

⒐對露於機身外和機身頂部的傳動齒輪、皮帶輪、飛輪、槓桿等傳動零部件,均應裝設防護罩;

⒑腳踏操作裝置採用腳踏板式,以腳踏進行電氣開關控制,並能自動復位;

⒒腳踏板的上部及兩側應有防護罩,踏板應防滑;

⒓衝壓裝置必須具有防止手進入模具閉合區的安全防護措施,使用單位應根據衝壓裝置種類、生產產品工件形狀等不同情況,採取自動進出料、加裝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模具及使用取送料專用工具等衝壓作業安全措施。

定期對電氣系統的三項試驗(保護接地、絕緣、耐壓試驗),進行測試,並有測試報告。

每臺衝壓裝置都應取得《衝壓裝置安全準用證》,並在有效期內。

特種裝置

特種裝置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遊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特種裝置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屬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和與安全保護裝置相關的設施。

鍋爐

是指利用各種燃料、電或者其他能源,將所盛裝的液體加熱到一定

的引數,並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裝置,其範圍規定為容積大於或者等於30L的承壓蒸汽鍋爐;出口水壓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且額定功率大於或者等於0.1MW的承壓熱水鍋爐;有機熱載體鍋爐。

壓力容器

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裝置,其範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於或者等於2.5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於或者等於標準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於或者等於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於或者低於60℃液體的氣瓶;氧艙等。

壓力管道

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於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裝置,其範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蒸汽介質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於或者等於標準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於25mm的管道。

電梯

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執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執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裝置,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

起重機械

是指用於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並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裝置,其範圍規定為額定起重量大於或者等於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於或者等於1t,且提升高度大於或者等於2m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

客運索道

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柔性繩索牽引箱體等運載工具運送人員的機電裝置,包括客運架空索道、客運纜車、客運拖牽索道等。

大型遊樂設施

是指用於經營目的,承載乘客遊樂的設施,其範圍規定為設計最大執行線速度大於或者等於2m/s,或者執行高度距地面高於或者等於2m的載人大型遊樂設施。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是指除道路交通、農用車輛以外僅在工廠廠區、旅遊景區、遊樂場所等特定區域使用的專用機動車輛。

裝置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1、裝置進場前實行檢驗制度:每臺裝置進場均需提供本臺裝置出廠合格證(在有效期內)或檢測、檢驗證明,各工區必須組織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對進場裝置進行檢查並認真填寫“進場機械裝置驗收記錄”,對不滿足使用、有安全隱患的裝置堅決給予清退出場。

2、實行裝置登記制度:對每臺進場裝置均登記並做好臺賬。調配裝置做好折舊記錄,租賃裝置做好租金支付記錄。

3、實行操作人員崗前培訓制度:裝置進場對其操作人員進行裝置安全施工的培訓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機械保養、故障識別、施工現場的互相協調、統一指揮、高壓線路周邊的機械操作等,培訓後頒發培訓合格上崗證,不合格的操作人員堅決給予清退。

4、特種裝置管理制度:如起重裝置、鍋爐等,須經過常州、無錫兩地特種裝置檢驗研究院安檢合格後方可使用。

5、制定裝置操作規程,完全按操作規程使用裝置。每臺裝置均在明顯位置設立此裝置的操作規程,挖機、剷車等可掛在駕駛室內,便於司機學習掌握。並定期對操作人員檢查對不熟悉操作規程的操作人員培訓。

6、實行執證上崗制度:所有大型裝置的操作人員均執證上崗,上崗證必須是國家權威部門頒發的、在有效期內的證件,同時操作證上的機械和實際的操作的機械應相符。

7、實行維修保養制度:每一臺裝置的操作人員詳細填寫《裝置維修保養記錄》和《司機交接班記錄》將裝置的管理責任到人,增強裝置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於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實行機械裝置施工前安全檢查制度:根據機械裝置隱含或表現出的異常磨損、裂痕、變形、斷裂等情況,聯絡機械裝置的結構、工作原理判斷出裝置的安全隱患,及時給予正確、有效的處理,使其更趨合理有效並可安全施工。

10、既有線施工裝置移位實施方式:當裝置移動時鬆開固定在地錨上的纜風繩,鬆開纜風繩一米後固定,裝置可移動一米,如此類推(此項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但不可無纜風繩固定而移動裝置)。裝置移動到指定位置後在重新進行加固纜風繩。裝置移位應有工區副職以上領導在場,並做好記錄。

11、每臺大型機械裝置工區必須和操作人員簽訂“裝置包保責任狀”。對裝置維修保養、安全使用等落實到個人。

12、每臺大型機械裝置均噴塗“中國鐵建”字樣及標識,並做好裝置編號,便於管理。

裝置安全管理制度 篇三

1、遵循計算機開關機的順序,先開顯示器,後開主機;關機順序則相反,先關主機,後關顯示器。計算機教室總電源開關開啟後,應一臺一臺開機,不能同時開機。

2、不得頻繁開關主機電源,關機以後,應至少等待一分鐘再開機。

3、不要過於用力敲擊鍵盤。

4、要防止液體或其它雜物落入機器、鍵盤內。

5、電腦不用時,間隔幾分鐘等散熱後應蓋好防塵罩,防止灰塵進入。

6、酷熱的天氣不要長時間開機,雷雨天儘量不要開機,遇電壓不穩應立即關機。

7、電腦執行時,不要隨便搬動主機,以免損壞硬碟。

8、伺服器超級管理員密碼、應用軟體管理員密碼、衛星接收電腦密碼等涉及區域網安全的設定須學校、管理員嚴格保密,不得洩露。

9、不能在計算機上隨意安裝、刪除程式,不得私自修改計算機系統的配置(如不要隨便更改IP地址),嚴禁擅自修改、刪除他人共享檔案。

10、嚴格執行操作程式,保持機器裝置正常執行。裝置發生故障,應立即停機,及時報告管理人員進行處理,並做好記錄。使用者不得私自拆卸、修改電腦硬體配置,不得私自將電腦交給他人維修。

11、不能隨意格式化硬碟或者安裝其它作業系統。

12、絕對不能在帶電狀態下開啟機箱,插撥各種介面卡和連線。

13、不得使用未經病毒防毒或檢查的光碟、軟盤、優盤等外儲存裝置、不得私連線各種硬體裝置。

14、遵循投影儀正確的關機順序。首先按下關機按鈕,當螢幕出現確認關機的提示時,再按一次關機按鈕,當燈泡的溫度降到設定值,散熱風扇停止轉動,散熱訊號指示燈停止閃爍時方可關掉或拔掉投影儀電源;在投影機開啟和關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時,一定要確保有5~10分鐘的間隔時間。

15、學校電工要定期檢查電路、接地是否可靠、電源是否穩定。

16、管理員要每天實時監控校園網執行情況,定時巡察校園網內各伺服器、各子網及各使用者點的執行狀態,及時做好值班記錄。

17、管理員用定時做好校園網各種執行軟體的資料備份工作。備份文件每季度整理一次,並刻錄成光碟儲存,根據制度只提供相關部門人員檢視。

18、管理員要定時對伺服器、各部門使用者的重要資料、檔案進行備份,防止資訊資源的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