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探討

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探討

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探討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這一狀況也就愈發明顯,成為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如何根據不均衡的現狀表現,來探討實際成因,並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是目前我國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新課程改革工作所要突破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及原因;公平;對策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問題。2010年21世紀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搜狐網站就公眾對我國教育的滿意程度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滿意度最低的是教育公平【1】的問題,且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現象也就愈發明顯,引起了習近平總書記與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為了改善這一現象,習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報告上明確指出:各大城市給予學前教育高度重視,從根本上來促進城鄉九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除此之外,各級教育部門還應加大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力度,爭取早日建成學習型社會。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經濟落後、教育落後的城市傾斜;地方政府還應關注轄區內的農民工子女以及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定期給予其適當的幫助,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國家及政府的關注下接受平等的教育,為其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明確提出:應加快構建資助體系的步伐,運用現代化技術來擴大優質教育、義務教育的覆蓋範圍,重點關注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當地政府與學校均應給予其應有的幫助或補貼,保證他們能與其他學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有意識、有計劃的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實現真正意義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同時,還應採取有效的手段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保證其身心健康發展。

所謂的教育公平,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通常是指每一位社會成員均有權益享有國家的公共教育資源。而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只有真正做到教育質量、教育過程以及教育機會的公平,才能確保教育結果也是公平的,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的孩子,都能在國家與地方政府的照拂下,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權利。然而,因為現實中教育不均衡現象的存在,導致國家制定的很多法規與政策無法有效落實,從而也無法實現教育本身所教育的作用於公平價值;不僅如此,本來已經初見成效的教育成果也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的質疑,對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均存在重要影響。但改善這一現象並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實現的,應全面的分析我國的教育現狀,深入性探討導致不均衡現狀的根本原因,並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以期對相關領域有所裨益。

就我韶山市的情況來看,義務教育不均衡的主要表現及原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經費投入的不均衡。教育經費投入的多少直接導致城鄉學校差距大,與農村學校相比,城鎮學校無論是辦學水平、教育資源還是硬體建設都相對較好,學生享有優質且全面的教育服務。而在經濟落後或者是極為貧困的山村地區,學校的辦學條件卻並不符合教育部門制定的標準。就我市而言,主要是原來教育體制造成的:韶山實驗國中、韶山鎮泰國小的定格,鄉鎮中心國小的確定,無疑引來了政策傾斜和優良師資的聚集。而雖然教育部門下發了取消重點校的決策,但實際上重點校還是以各種形式存在,而且無論是哪一方面,都與普通學校的距離越來越大;而民辦學校的興起,也是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如:民辦學校和民辦公助學校的出現。而農村學校雖然迎來了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統籌、學生公用經費發放等陽光政策,但仍改變不了這些薄弱學校低水平教學模式和落後的辦學條件。由於學生人數銳減,公用經費總量不多,很多學校只能“保運轉”,學校要發展只能靠爭取專案資金,而好不容易爭取的專案往往又需要有配套資金,所以,有專案的學校就肯定形成了新的債務。這些現象的出現導致我國教育領域形成了下述兩種格局:一種是無法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的人,將會產生嚴重的不滿情緒,從而削弱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熱情與對本職工作的信心,造成大量優秀教師的流失;另外一種則是經濟發達城市的消費者享受倒了優質教育資源,側面體現出無論是教育體制,還是社會觀念,都處於進步之中,這對國家及社會的發展有著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二、師資力量配備不均衡。由於經濟、觀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地區的教師隊伍良莠不齊,師資力量與城鎮學校存在較大差距。就我韶山市大坪學校近四年調出和考出的教師總共11人,而調入僅3人,這種單向性的人才流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將會降低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同時,教師老齡化趨勢比之過去也更為明顯,教師的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四年裡面退休28人,40歲以下的教師只有15人。筆者認為再今後教師青黃不接的現象將會更為明顯。教育部門與地方政府為了解決農村地區優秀教師短缺這一問題,高階教師評聘政策逐步向農村地區傾斜,但只是解決了教師的職稱增加了工資,並沒有實質上提高教師素質和水平,所以,師資力量配備不均衡勢必對農村地區的教學質量存在影響,有關部門應給予這一問題高度重視,並結合實際情況予以解決。

三、師資培訓水平不均衡。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城鎮教師的工資水平、福利待遇、培訓機會及晉升渠道均要高於農村教師。近幾年教育局和學校在教師培訓方面加大了力度,但是,農村中國小教師能夠參與培訓的機會仍然是少之又少,由此導致他們與城鎮師資隊伍存在較大差距,無論是教育教學能力還是知識結構均處於較低水平。

四、各個鄉鎮差異性不均衡。包括師資培訓水平、師資力量分配以及教育投入水平的不均衡等,導致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1)基礎教育制度以及國家、教育部門出臺政策的不合理而導致原發性的不均衡。其最為突出的是曾經的“鄉學鄉辦、村學村辦”,導致了薄弱鄉鎮學校低水平教學模式和落後的辦學條件;(2)一部分鄉鎮由於經濟水平的提升,或者是對外招商引資的成功,而獲得了更多的政策資源,在此情況下,為了充分滿足當前的社會需要,學校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高質量且符合時代教育特徵的教育服務。不僅如此,由於農村地處偏遠,大部分家長的受教育水平均較低,因而他們的觀念也較為保守、傳統,這些都是限制當前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根本原因。若想改變這一現狀,就勢必要改變觀念,可以將學校辦成優質資源,但卻不能將消費者束縛在學校裡,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個性特徵與成長規律,令其根據自己所長選擇學校。鄉鎮之間的差異性則限制義務教育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優秀教師流失的重要因素,應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

五、學校的教學活動、管理舉措以及各項規整制度存在明顯得微觀不均衡現象。而政策上的不合理以及執行力度的缺乏則是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具有代表性的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課上不好好講課,而面向廣大學生提供有償家教,導致學生及其家長出現明顯的心理不均衡現象;另一方是,學校開設重點班,將一些學習能力強和優秀教師均安排到重點班上,這樣其他班級的孩子就享受不到優質的教育服務,久而久之,必然會出現學習能力、教學能力的不均衡現象。身為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除了教書育人,我們還承擔著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任,應結合實際情況來逐一解決各種影響教育事業均衡發展的事項。最首要的便是要調節好各大學校之間的競爭,保證競爭是公平且有序的。韶山受外縣市的影響,每年在招生期間都會與其他學校發生惡意競爭,造成學校管理秩序紊亂,增加了大量的成本,對教育良性發展也存在巨大的負面影響。當然,有序競爭,並不是說完全沒有競爭,競爭是學校更新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動力源泉,但是無序、惡意的競爭則是導致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罪魁禍首,應從根本上杜絕。

綜上所述,身為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我們應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深入性的分析導致教育不均衡的主要因素,並積極探尋各因素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絡,以求能夠快速解決我國教育不均衡發展等問題。那麼,究竟如何才能保證義務教育公平、均衡發展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幾個粗淺的看法,具體如下:

一、統一思想認識。讓整個社會都意識並重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所具有的作用及意義,國家、及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門也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政策,具體可從下述兩個方面入手:其一,縮小區域內教育水平;其二,政府及教育部門應加大政策向農村地區傾斜的力度,將財力及精力放在薄弱學校上,利用有效的手段來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及發展能力,從而為祖國輸送更多的複合型人才。

二、縮小辦學條件的差距。其物件主要是城市薄弱學校以及經濟落後地區的學校,具體可採用下述幾種措施,即為: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快速提高落後地區或薄弱學校的實力,這不但是政府及教育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廣大教育者必須要承擔的職責;其次,還要縮小不同學校間的差距,提高薄弱學校的硬體條件和管理水平。最後,採取優化管理方式,提高薄弱學校或鄉村學校的教育質量、辦學條件及管理能力,嚴格遵循優化資源、均衡發展這一原則,來對韶山市內的教育資源進行分配與佈局,從根本上保證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三、縮小師資隊伍間的差距。截止到目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師資配置不合理是導致教育發展不均衡現象的根本原因。師資隊伍的能力往往是影響校際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從這一點上來看,縮小師資隊伍間的差距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認為可從下述幾方面入手:(1)教育部門及地方中國小院校應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來履行對教師的考核、調配、培訓、評聘、招聘以及資格認定等管理職能,合理配置教師資源,以此來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能力。可建立農村教師招聘機制,剛剛畢業或者是錄取的教師,應該先到農村地區或經濟落後的山區學校工作三年,在將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傾斜的基礎上,還能培養青年教師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2)構建完善且長效的溝通機制,並在此基礎上,加快建立抑強扶弱的教育支援制度,將城鎮學校富餘的優秀教師派遣至農村或經濟落後的薄弱學校,從根本上提高薄弱學校的師資能力及辦學水平;(4)有效運用現代化手段,如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課件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令其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這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四、加強學校管理,做到“兩手抓”。將重點放在教育質量與管理水平上。從硬體上來看,哪怕學校建的再魅力,那麼若沒有良好的師資隊伍與辦學條件,也無法達到吸引學生的目的。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以及政府、教育部門的重視與扶持,很多農村學校及城鎮薄弱學校的校容校貌均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教學質量、管理能力以及文化底蘊上仍然與大城市口碑好的學校存在很大距離。因此,應重視師資隊伍的配備與學校的管理能力,針對管理人員開展科學、有效的培訓活動,以此來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與綜合素質,特別是校長的培訓。同時,也可以“以強扶弱”,管理上強校帶弱校,取長補短,共同完善、共同進步。

五個、持續加大對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督導及評估力度。無論是學生、家長、教師,抑或是整個社會,均應給予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一問題高度重視,並將與之有關的指標劃至政府部門的督導範疇,充分了解政策執行力度、教育經費投入情況以及轄區內各大中國小的教育水平等,並對督導結果進行客觀、公平的評估。這是促進政府轉變觀念、加大各項政策執行力度的有效手段,應結合區域內教育現狀採取有效的措施,保證教育經費、師資隊伍以及其他教育資源均能向農村地區或城鎮薄弱學校傾斜,從根本上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有序、可持續發展。

根據中國憲法可知,受教育權是一種最為基本且首要的人權,在中國國土範圍內生活的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受教育權利。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從更深層的意義來講就是解決社會的公平公正問題。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不但能夠保證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還能為國家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積極承擔起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曹衛星.《群言》2013 第五期第14—15頁共2頁[J]

[2]王定華.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