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聽眾說課稿(精品多篇)

唯一聽眾說課稿(精品多篇)

唯一聽眾說課稿 篇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唯一的聽眾》,我將從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課件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課件2)

《唯一的聽眾》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位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傳授樸拙無私的資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可以大概在種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歌頌了老傳授敬服、勉勵年輕人成才的優美心靈,表達了“我”對老傳授的敬佩感謝之情。

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我”的生理、舉措的變革,一條是老傳授的語言變革。教學中我將圍繞老太婆的語言形貌、樣子容貌形狀形貌引領學生走進人物的心田,感覺老傳授的美德。

2、學情分析:(課件3)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初讀課文後瞭解大意,教師應相信學生的閱讀能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知,將閱讀空間與時間,表達的權利充分放手給學生。所以本課我重在引導學生通過“讀”去感受、去聯想、去認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質,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加強。

3、說教學目標:(課件4)

根據我對教材的認識和分析,結合新課標中對閱讀教學*本站 *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通過自讀自悟、創設情境、朗讀、想象等方式,培養學生潛心會文的能力和朗讀能力。

同時把目標(1)中的第二項作為本課的重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課件5)

本課我將重點抓住老人的語言、三次平靜的眼神,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引生入境、換位思考、情境想象等方法,實現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感悟人物的美好心靈。

三、說教學過程:(課件6)

今天我所說的是第二課時。

一播放樂曲,引生入境:(課件7)

播放小提琴曲《月光曲》,教師匯入:

多麼美妙的小提琴曲啊!可是要演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卻絕非易事。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小提琴愛好者,剛開始,他被父親和妹妹認為是音樂白痴,(板書:音樂白痴),他拉出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鋸床腿,可後來呢?他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演奏家。(板書:小提琴演奏家)那麼這成功的背後是誰創造了奇蹟呢?(老教授)是的,這都得益於他的這位——唯一的聽眾。(板書課題)

這樣設計,不僅讓學生對小提琴曲有了初步的感受,還回顧了本課的內容。

二走近老人,感悟內心。

1、我首先以問題過渡:唯一的聽眾究竟是怎樣的一位老人?為什麼年輕人把她視為自己唯一的聽眾?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走入課文。這時出示自學要求:(課件8)請同學們朗讀課文,邊讀邊找,用——線畫出老人的語言描寫,用﹏﹏畫出老人的神態描寫。聯絡上下文,細細品味,也可以把你的感受批註在旁邊。

2、學生自學之後全班交流老人的語言。(課件9)

課件依次出示老人的語言,每次都引導學生想象:這句話是老人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如果你就是這位老人,你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這樣設計重點是讓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去品讀,創設情境,換位思考,使學生真正地融入文字,受到心靈的啟迪,讓學生在品讀中感悟老人對年輕人的鼓勵與關愛。(板書:鼓勵關愛)

4、作為一個自稱耳聾的音樂教授,她鼓勵、幫助我的另一種形式就是平靜的眼神。學生找出描寫眼神的三處語句後課件出示:(課件10)

老人的眼神是平靜的,可她的內心卻是極其的不平靜。請同學們聯絡上下文進行想象並填空。

課件出示:

當我拉出像鋸床腿一樣的琴聲時,她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當我有了幾分信心,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設計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人物的神態,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揣摩人物內心,來感受老人的美好品質。

三創設情境,指導說話:

分角色朗讀9、10段,當妹妹驚訝地告訴“我”真相時,我會怎樣想呢?此時創設情境,出示畫面(文中的插圖)(課件11):在一片茂密的樹林中,老人已早早地等待著“我”,我一如既往地來到樹林,此刻,“我”有著千言萬語想要對老人說,讓學生針對文中的省略號想象補白。

說話這個環節的設計,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年輕人對老人的感激敬佩之情。

四總結全文,感情昇華:

此刻,你明白了嗎?到底是什麼使我發生了奇蹟般的轉變呢?

這個環節的設計,既是對課文內容的總結,又可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老人是那麼懂得去尊重、引導、鼓勵這位青年人。真是一位教育藝術家。

五拓展延伸、傳遞關愛:(課件12)

讓我們伴著這柔美的旋律來同讀這首小詩,也把這份關愛,這份溫暖通報下去!(大螢幕出示一首詩):

給你一支蠟燭,點亮一段人生。給你一句勉勵,灌溉一片心田。如春天的甘露,如隆冬的暖風,如夏季的清泉,如黑夜的明燈……

給渺茫的心靈,指明進步的偏向,

給無助的人生,繫上盼望的風鈴……

在這裡我再一次插播小提琴曲,並共讀一首小詩,目標是讓學生在柔美的音樂聲中,感覺勉勵與關愛的氣力。

唯一聽眾說課稿 篇二

一、說教材

鼓勵也許是一個眼神、鼓勵也許是一句讚美的話語,它像一股清泉滋潤著人們的心靈,鼓起了人們的勇氣,更給了他人可貴的自信。文中老太太的一句句詩一般的語言造就了一個學琴少年在音樂的路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文中講述了“我”是一位小提琴愛好者,開始學琴時不掌握要領拉得十分刺耳,心理不由得十分沮喪、自卑。我來到了一片樹林中邂逅了一位稱自己耳聾的老婦人,在她的鼓勵和激發下,我重拾信心,堅持不懈地練習,最終當我已拉成曲調時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她根本不是聾人,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首席小提琴手。至此更加激發了我的刻苦精神。讀罷此文,我不由得唏噓不已,為人物前後的突變感到吃驚,為文中“我”刻苦練琴的精神感到敬佩。更對老一代音樂人對年輕一代音樂人的呵護和鼓勵感到無比欣慰。課題“唯一的聽眾”表面指文中的老太太,內在還隱含著對我拉小提琴的鼓勵和引導,是貫穿文章的線索,是文字核心價值所在。在寫作上設定了懸念,結尾出人意料。我將帶領學生認真研讀課文中描寫老太太語言的句子,走入人物的內心,凸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二、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語言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感激、敬佩之情。

2、仔細閱讀文章,邊讀邊思,體會“我”學琴的心路歷程,並且補白想象。

3、解老太太對我一份特殊的關愛和鼓勵,感受她可親可敬的形象。

三、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聯絡上下文,體會老人語言的內在含義,感受老人對我的'幫助、鼓勵,感受她可親可敬的形象。

四、說教學設計

(一)匯入

課前播放小提琴獨奏曲《梁祝》請學生欣賞。因為學生對小提琴瞭解不多,很多同學可能根本不會欣賞,因此用音樂匯入學習,讓學生對小提琴取得有沒有初步的感受,並由此想到,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二)學習課文1和14自然段

我讓學生分別讀課文的第一和第十四自然段,來看看我在學琴前、後發生了哪些變化,學生找到了我由一名音樂白痴變成了真正的小提琴手,並能在成千上萬觀眾面前演奏。此時,學生心中都會產生一個疑問:我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就帶著心中的疑問去文中尋找答案。

(三)品讀感悟這一塊我抓兩條線索進行教學。一是抓老太太的幾處語言,讓學生細細體會。二是抓我碰到老太太后自己的心理及行動上的轉變。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體會老人每次說的話的含義及對我的影響:接著小組討論,老太太說這些話的用意。第一處:她向我道歉,打消我的戒心,營造寬鬆和諧的談話氛圍。第二處:鼓勵我拉給她聽,並聲稱自己是個聾人。激發我拉琴的慾望。第三處:請求做我的聽眾,願意用心聽取。第四處,由衷的誇讚我,激發我信心。第五處,不失時機地鼓勵我,給我提出了最高的要求。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也讓學生理出一條我的心理活動的線索來,由不好意思、灰心、羞愧、沒有信心、有些自信了、到最後的充滿信心。引導學生思考我變得自信起來的原因,得出是老太太的鼓勵和讚美。在彙報第8小節,找出我練琴時發生的變化:引導學生從多角度來找變化,練琴時的動作、所付出努力的程度。最終歸結到我對學琴的信心。我的轉變都來源於老太太真誠的鼓勵和讚美。由此得出,我由一名音樂白痴轉變成真正的小提琴手的原因一方面是老人對我默默地關注、持久的關懷、真誠的鼓勵,使我有了自信,另一方面就是我自己刻苦的練習。在學生對老人有了充分的瞭解後,我再問: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這是學生的回答就由慈祥、善良上升到了對老人美好品質的理解上。

2、引出妹妹這一角色,問:妹妹這一角色在文中並不重要,我們能否刪去呢?學生自己從文中尋找答案,通過妹妹的語言,我知道了這位老人並不是一個聾人,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再次感受老人她美好善良的心。這時我再問一句:假如在初見老人之時,老人就告訴我他的真實身份,那我又會如何?從而使學生明白,老人她還是一位有著高超教育技巧的教育家。

3、再讀課文最後一段時,我主要抓住課文最後一句話,問:我為什麼每當拿起小提琴,就會想起這位老人,我唯一的聽眾呢?使學生明白,我的成功離不開這位老人,這也表達出了作者一直對老人心懷感激之情。

(四)拓展練習

1、你學完課文之後,我想對老人說_________,我還想對小提琴手說_________,我最想對自己說_________。

2、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像這位老人一樣,一直默默鼓勵你,支援你,幫助你的人呢?

(五)小練筆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幫助過你的人,請選取這個人給予你幫助的事例,要著重突出你的心理變化過程。

(六)板書設計

唯一的聽眾音樂白痴————→真正的小提琴手老人:關懷、幫助、鼓勵、信心我:自信 + 勤奮 刻苦

唯一聽眾說課稿 篇三

一、【說教材】

鼓勵也許是一個眼神、鼓勵也許是一句讚美的話語,它像一股清泉滋潤著人們的心靈,鼓起了人們的勇氣,更給了他人可貴的自信。文中老人的一句句詩一般的語言造就了一個學琴少年在音樂的路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文中講述了“我”是一位小提琴愛好者,開始學琴時不掌握要領拉得十分刺耳,心理不由得十分沮喪、自卑。我來到了一片樹林中邂逅了一位稱自己耳聾的老婦人,在她的鼓勵和激發下,我重拾信心,堅持不懈地練習,最終當我已拉成曲調時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她根本不是聾子,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首席小提琴手。至此更加激發了我的刻苦精神。讀罷此文,我不由得唏噓不已,為人物前後的突變感到吃驚,為文中“我”刻苦練琴的精神感到敬佩。更對老一代音樂人對年輕一代音樂人的呵護和鼓勵感到無比欣慰。課題“唯一的聽眾”表面指文中的老人,內在還隱含著對我拉小提琴的鼓勵和引導,是貫穿文章的線索,是文字核心價值所在。在寫作上設定了懸念,結尾出人意料。我將帶領學生認真研讀課文中描寫老太太語言的句子,走入人物的內心,凸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二、【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語言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感激、敬佩之情。

2、仔細閱讀文章,邊讀邊思,體會“我”學琴的心路歷程,並且補白想象。

3、瞭解老太太對我一份特殊的關愛和鼓勵,感受她可親可敬的形象。

三、【說教學設計】

(一)、課文的匯入

1、課前播放小提琴獨奏《月光曲》請學生欣賞。因為學生對小提琴瞭解不多,很多同學可能根本不會欣賞,因此用音樂匯入學習,讓學生對小提琴取得有沒有初步的感受,並由此想到,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2、讓學生說一說文中的聽眾是誰?讓學生初步地感知課文,進而提出了教學的重點:既然有那麼多的聽眾,作者為什麼說是唯一的聽眾呢?這唯一的聽眾是指誰?

(二)、感知課文

在感受到作者重點在寫一位老人的時候,提出了作者為什麼就寫這位老婦人呢?引導學生自己讀課文,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同學們在讀中感悟到老人對我的幫助。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說說對這位老人的瞭解。通過這樣的說,我想讓學生對這位老人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進而也對課文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三)、研讀課文

1、在同學們對老人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文中的我又是怎樣的人呢?在學生初步理解了老人的為人的情況下,學生對這樣的問題沒有一問題。同學們從文中有關的句子體會到了“我是一個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人;我也是非常喜歡拉小提琴的。”進而我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朗讀把“我”的心理讀出來。學生們很深情地用自己的朗讀表達了“我”的內心感受。

2、對老人和我的初步瞭解下,我引導學生理解老教授是怎樣引導我走向成功之路的呢!

在我兒我抓住“一位極瘦極瘦的人婦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平靜地望著我。”這一句子,設計了二個問題:在這之前老人一定看到了什麼?此時,老人的內心可能在想什麼?在學生想像的基礎上我要學生把剛才的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我想通過此環節不僅讓學生會說,而且讓學生會寫(問題掛牌小練筆)。“請你用第一人稱,把老人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話寫下來。如果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更真切了。”同學們很會表達:一天清晨,我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看見一個小夥子——用心拉——但十分沮喪——我要想辦法鼓勵他,讓他找回信心。

3、當我抱歉地衝老人笑了笑,準備溜走時,老人叫住了我說——當我沒有反應時——當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我拉不好時她說——引導學生說一說老人這樣說的用意是什麼呢?這時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位老人?同學們對老人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4、老人的三句在我聽來是那樣的溫欣,而父親和妹妹他們認為我拉的小提琴是在鋸床腿,而這位老人卻這樣說,我被老人詩一樣的語言打動了,在以後的日子裡又發生了什麼事?在這樣的疑問下,學生們很想讀課文,此時我結果了本節課,相信同學們會在課外去讀課文。

(四)、結束課文

老人的真情是否讓我感動,會讓我變得自信,變得勇敢嗎?

評課:

胡良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會學習。

吳老師在整堂課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自主讀書、質疑、討論等形式,體會了課文的思想內容。

一、抓中心詞質疑問難,激發學生興趣。

思源於疑,剛開始上課,吳老師就為學生設計了一個質疑問難的舞臺,緊扣課題中的“唯一”,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並且引導學生自己解答,教師再分層次的加以引導,使學生改變了學習中的被動位置,變得積極主動,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二、抓重點句反覆誦讀,培養學生語感。

文中老人對作者鼓勵的三個句子,表現了老人的慈愛和善良,最能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最能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學中,吳老師先讓學生找出這三個句子,然後讓學生自讀感悟老人的高尚品質,然後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反覆朗讀,讓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促使學生感知了語言之精妙,洞察了語言之精髓,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吳老師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允許學生自由選擇、自由表達,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注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權,注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發展。

唯一聽眾說課稿 篇四

說教材:

1、教材簡析:《唯一的聽眾》是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我”是一位小提琴愛好者,拉琴十分刺耳感到沮喪,躲到樹林中練習遇到了一位自稱耳聾的老婦人,在她的鼓勵下,我重拾信心。後來我知道了這位老婦人不是耳聾,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善意的謊言幫助一個自卑的我成才,讚揚了老教授對年輕一代的呵護。

文章在敘述中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我”的心理、行動的變化,一條是老婦人的語言變化。教學中,我將圍繞老婦人的語言描寫、神態描寫來引領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感受老教授的美德。

2、教學目標:預習課中已掃清字詞障礙,針對第二課時,我制定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來交流。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課前預習能力。基本能在預習中讀通課文,獨立學習字詞,運用已掌握的一些方法自主理解詞語,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教師只需對極少數易錯字稍作強調即可,重點詞語理解要聯絡上下文結合具體語言環境來感悟。

本課中學生對如何通過朗讀理解體會老人說的話,如何從我的行為、心理變化的語句中來感悟老人語言背後美好的心靈,以及我受到的激勵與震撼,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引領學生由淺入深,通過反覆朗讀、抓住重點語句質疑理解、適時想象說話,通過語言訓練來揣摩老人語言背後的美好心靈,體悟文章內涵。

說教法:

重點抓住三次對話、三次平靜的。眼神,引導學生通過問題展開思考,從而感受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說學法:

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生為本,因學而教。

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解題,激情匯入

同學們,今天有這麼多老師來當我們的聽眾,(相機板書聽眾)是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們要不要好好表現?

曾經,有一位演奏家在最初演奏時,他只有唯一的聽眾。(相機板書:11唯一的)

板書後讓學生針對課題質疑,鼓勵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朗讀課文,提示學生要讀流利。

多媒體出示問題:

作者先後在哪些地方拉過琴?他又先後擁有過哪些聽眾?分別流露出哪些心情?(用此問題既幫學生理清課文思路,又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1、師生合作表演學習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開始說他十分沮喪,雖然擁有兩個親人聽眾,但這兩個聽眾給了他一種什麼評價?

引導學生扮演爸爸、妹妹對我進行評價“像鋸木腿”“簡直是個音樂白痴”這些話像一盆涼水,澆滅了我練琴的熱情。但後來一位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溫暖了我的心。

然後圍繞兩條線索進行教學,一是抓住老人的語言變化,讓學生細細體會。二是抓住我碰到老人後自己的心理及行動上的轉變。

2、分組合作自主學習:多媒體出示問題

默讀課文,畫出老人的語言。看一看,老人在什麼情況下,對作者說了什麼?為什麼這樣說?對作者產生了什麼作用?

3、全班交流。

品味老婦人對“我”講的話。

第一次對話:她說了什麼?她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理解溜走。老人真的“耳朵聾了”嗎?她為什麼說自己“耳朵聾了”?“我”聽了這樣的話,心理有什麼變化?

第二次對話:她說了什麼?課件出示語句,她為什麼這樣說?作者聽了有什麼感受?理解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第三次對話:她又說了什麼?課件出示語句,她為什麼這樣說?我為什麼常常忘記她聾了?

4、作為一個自稱耳聾的音樂教授,她鼓勵、幫助我的另一種形式就是平靜的眼神。

找出關鍵詞語和語句,同桌交流感受

多媒體出示描寫眼神的三句話

課文三次反覆出現老人平靜的神態描寫,可見看似平靜的眼神實際上是意味深長,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句聯絡上下文仔細揣摩揣摩,品出其中的內涵並填空。

多媒體出示: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時,她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當我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然後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她慈祥的眼神為什麼像深深的潭水?

5、分角色朗讀9、10自然段。

6、配樂朗讀學習最後一自然段。

為什麼當我在成千上萬的觀眾面前演出時,總是忘不了那唯一的觀眾?

板書:真誠無私 敬佩感激

四、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識了一位怎樣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樣的小提琴手?

2、當堂檢測:

(1)()的老教授 ()的小提琴手

(2)我想對老教授說,我還想對小提琴手說,我更想對自己說。

3、課外小練筆:在你們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幫助過你的人,請選取這個人給予你幫助的事例來寫一寫,要著重突出你的心理變化過程。

說預期效果:

1、第一個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來交流。應該完全能達到。

2、第二個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絕大多數同學能達到,極個別基礎差的同學很有難度。

3、效果預期:學生能充滿熱情地朗讀,在讀中感受真情,在讀中想象,補充文字空白。

唯一聽眾說課稿 篇五

說教材:

本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讚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說目標:

1、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重難點:

1、運用寫人類文章的學法深入研讀。

2、理解文中老人的語言與神態描寫,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說教法:重點抓住三次對話、三次平靜的眼神,引導學生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思考,從而感受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說學法:學生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採取“議一議、畫一畫、說一說”的方法進行學習。

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設計意圖:回顧本課的內容,一是複習課文,二是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深入課文,感受人物

(一)重點交流

第一次交談

1、請學生畫出第一次交談的內容。

2、學生交流:從“我”與“老教授”的談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3、進行反饋。

4、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第二次交談

1、請學生畫出第二次交談的內容。

2、引導學生從“總不忘”、“真不錯”、“謝謝你”體會老教授的高尚品格。

第三次交談:

1、請學生畫出第三次交談的內容。

2、交流:老教授說“我”的琴聲給了她快樂和幸福,你認為這樣的話有什麼作用?

3、小組交流。

(二)抓三次平靜的眼神,感受老教授的真誠無私。

教師相機點撥:

1、為什麼“我”覺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2、體會出老婦人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提醒我藝無止境,還需不斷地努力。

3、指導朗讀:就這樣,我們深深地陶醉在美麗的音樂、溫馨的感覺中,你能把這樣的溫情留駐心頭嗎?

(設計意圖:這一步驟的設計,重點是抓住人物的語言和神態的句子去品讀,在朗讀、體味中深入領悟人物的品性,讓學生受到心靈的滋養,並且從中學到通過刻畫人物的語言、行為、神態來表達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三、角色扮演,感情昇華

自己找夥伴,兩人選擇喜歡的一次交談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肢體語言體會人物的高尚品格,同時,學生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培養。)

四、課文學到這裡你有什麼收穫?

說板書設計:

設計此板書,是為了學生能夠孤理解、掌握課文內容及中心思想。

唯一聽眾說課稿 篇六

【說教材】

鼓勵也許是一個眼神、鼓勵也許是一句讚美的話語,它像一股清泉滋潤著人們的心靈,鼓起了人們的勇氣,更給了他人可貴的自信。文中老太太的一句句詩一般的語言造就了一個學琴少年在音樂的路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文中講述了“我”是一位小提琴愛好者,開始學琴時不掌握要領拉得十分刺耳,心理不由得十分沮喪、自卑。我來到了一片樹林中邂逅了一位稱自己耳聾的老婦人,在她的鼓勵和激發下,我重拾信心,堅持不懈地練習,最終當我已拉成曲調時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她根本不是聾子,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首席小提琴手。

至此更加激發了我的刻苦精神。讀罷此文,我不由得唏噓不已,為人物前後的突變感到吃驚,為文中“我”刻苦練琴的精神感到敬佩。更對老一代音樂人對年輕一代音樂人的呵護和鼓勵感到無比欣慰。課題“唯一的聽眾”表面指文中的老太太,內在還隱含著對我拉小提琴的鼓勵和引導,是貫穿文章的線索,是文字核心價值所在。在寫作上設定了懸念,結尾出人意料。我將帶領學生認真研讀課文中描寫老太太語言的句子,走入人物的內心,凸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語言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感激、敬佩之情。

2、仔細閱讀文章,邊讀邊思,體會“我”學琴的心路歷程,並且補白想象。

3、解老太太對我一份特殊的關愛和鼓勵,感受她可親可敬的形象。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聯絡上下文,體會老人語言的內在含義,感受老人對我的幫助、鼓勵,感受她可親可敬的形象。

【說教學設計】

一、匯入

1、課前播放小提琴獨奏曲《梁祝》請學生欣賞。因為學生對小提琴瞭解不多,很多同學可能根本不會欣賞,因此用音樂匯入學習,讓學生對小提琴取得有沒有初步的感受,並由此想到,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二、學習課文

1和14自然段

1、我讓學生分別讀課文的第一和第十四自然段,來看看我在學琴前、後發生了哪些變化,學生找到了我由一名音樂白痴變成了真正的小提琴手,並能在成千上萬觀眾面前演奏。此時,學生心中都會產生一個疑問:我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就帶著心中的疑問去文中尋找答案。

三、品讀感悟

這一塊我抓兩條線索進行教學,一是抓老太太的幾處語言,讓學生細細體會。二是抓我碰到老太太后自己的心理及行動上的轉變。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體會老人每次說的話的含義及對我的影響: 接著小組討論,老太太說這些話的用意。

第一處:她向我道歉,打消我的戒心,營造寬鬆和諧的談話氛圍。

第二處:鼓勵我拉給她聽,並聲稱自己是個聾子。激發我拉琴的慾望。

第三處:請求做我的聽眾,願意用心聽取。

第四處,由衷的誇讚我,激發我信心。

第五處,不失時機地鼓勵我,給我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也讓學生理出一條我的心理活動的線索來,由不好意思、灰心、羞愧、沒有信心、有些自信了、到最後的充滿信心。引導學生思考我變得自信起來的原因,得出是老太太的鼓勵和讚美。

在彙報第8小節,找出我練琴時發生的變化:引導學生從多角度來找變化,練琴時的動作、所付出努力的程度。最終歸結到我對學琴的信心。我的轉變都來源於老太太真誠的鼓勵和讚美。

由此得出,我由一名音樂白痴轉變成真正的小提琴手的原因一方面是老人對我默默地關注、持久的關懷、真誠的鼓勵,使我有了自信,另一方面就是我自己刻苦的練習。

在學生對老人有了充分的瞭解後,我再問: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這是學生的回答就由慈祥、善良上升到了對老人美好品質的理解上。

2、引出妹妹這一角色,問:妹妹這一角色在文中並不重要,我們能否刪去呢?學生自己從文中尋找答案,通過妹妹的語言,我知道了這位老人並不是一個聾子,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再次感受老人她美好善良的心。這時我再問一句:假如在初見老人之時,老人就告訴我他的真實身份,那我又會如何?從而使學生明白,老人她還是一位有著高超教育技巧的教育家。

3、再讀課文最後一段時,我主要抓住課文最後一句話,問:我為什麼每當拿起小提琴,就會想起這位老人,我唯一的聽眾呢?使學生明白,我的成功離不開這位老人,這也表達出了作者一直對老人心懷感激之情。

四、拓展練習

1、你學完課文之後,我想對老人說_________,我還想對小提琴手說_________,我最想對自己說_________。

2、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像這位老人一樣,一直默默鼓勵你,支援你,幫助你的人呢?

五、小練筆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幫助過你的人,請選取這個人給予你幫助的事例,要著重突出你的心理變化過程。

【板書設計】

唯一的聽眾 音樂白痴————→真正的小提琴手

老人:關懷、幫助、鼓勵、信心我:自信 + 勤奮 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