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課件【精品多篇】

高二化學課件【精品多篇】

高二化學課件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電解質與非電解質定義與例項,電離平衡(第一課時)。

(2)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概念。從分類標準角度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跟共價化合物、離子化合物等不同分類之間的關係。

(3)理解電離度、電離平衡等含義。

2.能力和方法目標

(1)通過電解質、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等分類關係的認識,理解分類方法在化學學習中的作用,掌握用不同分類標準對同一物件進行分類的方法。

(2)通過有關實驗,提高從化學實驗探究化學本質的能力。

3.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由弱電解質的電離、陰陽離子共存等特徵,體會矛盾體雙方相附相存的對立統一關係。通過電離平衡中電解質分子的電離、離子間的結合這種動態平衡關係,進一步體驗化學平衡的“動”、“定”、“變”等特徵。

[重點與難點]

本課時的重點是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

本課時的難點是弄清化合物不同分類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見ppt檔案。

課堂練習:

1.下列各組物質全部是弱電解質的是( )。

(A)H2O、NH3H2O、H3PO4、HF (B)Cu(OH)2、CH3COOH、C2H5OH、CH3COONa

(C)H2SO3、Ba(OH)2、BaSO4 (D)H2SiO3、H2S、CO2

2.下列物質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它分子的是( )。

(A)NaF (B)NaHS (C)HNO3 (D)HClO

3.醫院裡用HgCl2的稀溶液作手術刀的消毒劑,HgCl2熔融時不導電,熔點低。HgS難溶於水,易溶於氯化鈉飽和溶液中。關於HgCl2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是難溶的共價化合物 (B)是離子化合物

(C)是一種強電解質 (D)是一種弱電解質

4.下列物質中,導電效能最差的是( )

(A)熔融氫氧化鈉 (B)石墨棒 (C)鹽酸溶液 (D)固體氯化鈉

5.下列物質容易導電的是( ),化學教案《電離平衡(第一課時)》。

(A)熔融的氯化鈉 (B)硝酸鉀溶液 (C)硫酸銅晶體 (D)無水乙醇

6.將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釋10倍,下列微粒濃度減小得最多的是( )。

(A)CH3COO- (B)OH- (C)H+ (D)CH3COOH

7.濃度與體積都相同的鹽酸和醋酸,在相同條件下分別與足量的碳酸鈣固體(顆粒大小均相同)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鹽酸的反應速率大於醋酸的反應速率

(B)鹽酸的反應速率等於醋酸的反應速率

(C)鹽酸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比醋酸更多

(D)鹽酸與醋酸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一樣多

8.關於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區別,正確的敘述是( )。

(A)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於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

(B)強電解質在溶液中的電離度大於弱電解質在溶液中的電離度

(C)強電解質在任何濃度的溶液中都100%以離子的形態存在,而弱電解質則大多數以分子的形態存在於溶液中

(D)在一般的濃度下,強電解質的一級電離是不可逆的,而弱電解質的電離是可逆的

9.在一定溫度下,在冰醋酸加水稀釋的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I)隨著加入水的體積V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

(1)“O”點導電能力為0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點處,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

(3)a、b、c三點處,電離度最大的是_______;

(4)若要使c點溶液中c(Ac-)增大,溶液的c(H+)減小,可採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試用簡單的實驗證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著:CH3COOH H++CH3COO-的電離平衡。要求從促進和抑制CH3COOH電離兩個方面寫出簡要操作、現象及實驗所能說明的問題或結論。

課堂練習答案

1A,2C,3D,4D,5AB,6D,7AD。8D。

9.(1)在“O”點處還未加水,是純醋酸,純醋酸中醋酸分子沒有電離,無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導電能力為0。

(2)cab。(3)c點。(4)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加入碳酸鈉固體;加入鎂或鋅等金屬。

10.(1)在醋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2)將上述溶液加熱,發現溶液紅色明顯加深,因為弱電解質的電離過程是吸熱反應,升溫使電離程度增大,H+濃度增大,故溶液紅色加深,說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著電離平衡。

(3)向(1)中加入醋酸銨固體,振盪後溶液紅色明顯變淺,是由於醋酸銨溶解後,CH3COO-增大,平衡向左移動,即電離程度減小,H+減小,故溶液紅色變淺。說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著電離平衡。

高二化學課件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掌握烴及烴的衍生物性質及官能團相互轉化的一些方法。

②瞭解有機合成的基本過程和基本原則。

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機合成用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小組討論,歸納整理知識,培養學生對物質性質和官能團轉化方法的歸納能力。

②通過有梯度的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有機合成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邏輯思維能力。

③通過設計情景問題,培養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會結合生產實際選擇適當的合成路線。

②通過對新聞資料的分析,使學生關注某些有機物對環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物的安全生產和使用問題。

③通過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①官能團相互轉化的方法歸納。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機合成過程分析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逆合成分析法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方法、手段:

①新聞材料分析,分組討論,引導啟發、激發思考、情景問題的創設與解決、多媒體

②針對難點突破而採用的方法:通過設定有梯度的情景問題,分三步,讓學生由淺入深的進行合成訓練,在動手訓練中自己體會、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維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

多媒體展示與PVC保鮮膜有關的“新聞連結”以及“資料卡”,創設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課(資料見後附表)

【情景創設1】

你能夠根據已學的知識,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嗎?

【教師評價】

讓學生把自己的方案寫到黑板上,做出評價

【新課】

教師作歸納,以PVC的合成為例,引出有機合成的過程,以流程圖直觀展現

【過渡】

實際上很多時候有機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們要學會分析比較目標化合物和基礎原料之間在骨架構建和官能團轉化的聯絡,這就要求我們掌握一些官能團的引入或轉化方法。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完成“思考與交流”

歸納內容

【教師引導】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做出適當的引導

【教師評價】提問不同小組學生的討論成果,作出肯定與評價,引導學生做好歸納總結

【過渡】當我們掌握了一些官能團的引入或轉化方法後,就要學會把這些方法應用到有機合成過程中了

【情景創設2】

在日常生活中,飲料、糖果中常常新增一些有

水果香味的酯類香料,例如具有蘋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這種香料嗎?

【教師評價】

對學生的成果作出評價,及時糾正錯誤;

引導學生思考總結逆合成分析方法的思路

【過渡】

我們發現,在分析合成路線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要對不同原料或合成路線的選擇,那麼

【情景問題創設3】

想一想:結合生產實際,同學們,你認為在選擇原料和合成途徑時,你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問題?

【教師歸納】

選擇有機合成路線應遵循的一些原則:

反應條件必須比較溫和。

產率較高。

原料地毒性、低汙染、廉價。

【過渡】

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設計複雜化合物的合成路線是,它是將目標化合物倒退一步尋找上一步反應的中間體,該中間體同輔助原料反應可以得到目標化合物。而這個中間體的合成也是從更上一步的中間體得來的。依次倒推,最後確定最適宜的基礎原料和最終的合成路線。下面,我們就利用這種分析法,來完成這一道練習:

【例題練習】

試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草酸二乙酯的路線。

【小結】

本節我們要重點掌握:

1、一些常見官能團引入的方法。

2、在有機合成中應用逆合成分析法。

【作業佈置】

1、課後習題1、3題。

2、思考課本P65學與問。

高二化學課件 篇三

【學習目標】

1、瞭解鐵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質

2、瞭解鐵分別與氧氣、水、酸、鹽等物質反應的情況

3、瞭解氧化鐵與酸反應的情況

4、瞭解氫氧化亞鐵的製備方法,瞭解氫氧化鐵的受熱分解

5、瞭解Fe3+氧化性,認識Fe3+和Fe2+之間的相互轉化

【基礎知識】

一、金屬鐵

1、物理性質:有金屬光澤,銀白色,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具有延展性,能被磁鐵吸引。

2、化學性質:

①與非金屬反應:Fe + Cl2 Fe+ S 在純O2中燃燒

②與水蒸氣反應:

③與非氧化性酸(鹽酸。稀硫酸)反應:

常溫下,鐵遇濃硫酸、濃硝酸發生鈍化現象。

④與鹽反應:古代溼法鍊銅

二、鐵的氧化物——氧化亞鐵 氧化鐵 四氧化三鐵

FeO Fe2O3 Fe3O4

顏色

俗稱

與HCl 不作要求

用途 略 紅色油漆和塗料 略

三、鐵的兩種氫氧化物——氫氧化亞鐵氫氧化鐵

Fe(OH)2 Fe(OH)3

顏色變化 白色 → 灰綠色 → 紅褐色

化學性質 ①轉化 4Fe(OH)2+O2+2H2O= 4Fe(OH)3

②與鹽酸 與鹽酸

四、鹽

(1)Fe2+和Fe3+相互轉化:

FeCl2溶液跟Cl2反應:

FeCl3溶液中加入鐵粉:

(2)Fe2+和Fe3+鑑別

Fe2+ Fe3+

水溶液顏色

淺綠色 棕黃色

加入NaOH 白色→灰綠色→紅褐色 紅褐色

先加入KSCN 無現象 血紅色

後通入Cl2

歸納整理:鐵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

【典型例題】

1、(2007年水平測試)常溫下,鐵與下列酸溶液作用產生H2的是( )

A.濃硫酸 B.稀硫酸 C.濃硝酸 D.稀硝酸

2、下列氯化物,既能由金屬和氯氣直接化合製得,又能由金屬和鹽酸反應制得的是( )

2 3 2 2

3、(2007年水平測試)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後變紅,說明該溶液中存在( )

3- 3+ 42- 2+

4、要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FeCl3,可行的是( )

A.滴入KSCN溶液 B.加入鐵粉 C.通入氯氣 D.加入銅粉

5、將鐵的化合物溶於鹽酸,滴加KSCN溶液不發生顏色變化,再加入適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紅色的是( )

2O3 3 2(SO4)3

6、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變化的離子方程式是( )

A.碳酸鈣與鹽酸反應 CO32 -+ 2 H+ = CO2↑+ H2O

B.金屬鋅放入稀鹽酸中 Zn + 2H+ = Zn2+ + H2↑

C.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 Fe2+ + Cl2 = Fe3+ + 2Cl-

D.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 H+ + OH- = H2O

7、(20xx年水平測試)某待測液中可能含有A13+、Fe3+、K+、NH4+、C1-等離子,現通過如下實驗對其中的陽離子進行檢驗:

(1)取少量待測液,仔細觀察,呈無色;

(2)向上述待測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NaOH溶液過量後沉澱又完全溶解。實驗過程中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該氣體能使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據此可以判斷該待測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_____,一定沒有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_____。還有一種陽離子沒有檢驗,檢驗這種離子的實驗方法是(填寫實驗名稱)_______________,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8、已知有以下物質相互轉化。試回答:

(1)寫出B的化學式 ,D的化學式 。

(2)寫出由D轉變成H的化學方程式 。

(3)寫出向G溶液加入A的有關離子反應方程式 。

9、(20xx年水平測試)將一定質量的鐵、氧化鐵、氧化銅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 mL4.40 mol/L鹽酸中,充分反應後產生896 mL H2(標準狀況),殘留固體1.28 g。過濾,濾液中無Cu2+。將濾液加水稀釋到200 mL,測得其中c(H+)為0.400 mol/L。則原混合物中單質鐵的質量是( )

A.2.4g B.3.36g C.5.60g D.10.08g

高二化學課件 篇四

1、1. 儀器:酸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

說明

為什麼要用滴定管:量筒的精確度不高。

滴定管是一根帶有精確刻度的細長玻璃管,管的下段有可以控制液體流量的活塞。

(1) (1) 優點:易於控制所滴加液體的流量、讀數比較精確。

(2) (2) 滴定管的正確操作:

I. I. 兩種滴定管在構造上的不同點:鹼式---活塞

酸式---帶有玻璃球的橡膠管

II. II. 滴定管的讀數方法:

0刻度在上,從上往下讀,最大量程有25Ml、50mL

精確度:取到小數點後兩位,如:24.00mL、23.38mL

最後一位是估計值。

III. III. 滴定管的洗滌:

先用蒸餾水洗滌,再用標準液(或待測液)來潤洗。

IV. IV. 固定;垂直於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錐形瓶約1cm為宜。

V. V. 操作:酸式滴定管:

鹼式滴定管: 擠壓位置

酸鹼中和滴定

錐形瓶:上下都不靠。

滴定時,禁止:左手離開活塞、眼睛看別的地方,要注視錐形瓶內液體的顏色變化。

板書

操作過程:

(1) (1) 查:

(2) (2) 洗:先水洗,後潤洗。

(3) (3) 盛,調:

(4) (4) 取:待測液、指示劑

(5) (5) 滴定:

(6) (6) 記錄讀數:

(7) (7) 資料處理

討論

1、1. 完全中和點和滴定終點雖然不同,但可以等同計算。

如:用0.1mol/LNaOH滴定20mL0.1mol/LHCl.

氫氧化鈉體積 [H+] pH

0 0.1 1

10.00 0.033 1.48

15.00 0.0143 1.85

19.50 0.00125 2.9

19.80 0.0005 3.3

19.98 0.00005 4.3

20.00 10-7 7

20.02 2x10-10 9.7

20.20 2x10-11 10.7

pH

7

氫氧化鈉體積

2、誤差分析:

(1) (1) 潤洗

(2) (2) 進氣泡

(3) (3) 錐形瓶潤洗

(4) (4) 滴定管漏水

(5) 讀數角度

高二化學課件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複習有機合成,使學生掌握有機物的官能團間的相互轉化以及各類有機物的性質、反應型別、反應條件、合成路線的選擇或設計。會組合多個化合物的有機化學反應,合成指定結構簡式的產物。

能力培養: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資訊的遷移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精選例題,使學生認識化學與人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我們可以利用已學的知識,通過各種方法合成人們需要的物質,使知識為人類服務,達到對學生滲透熱愛化學、熱愛科學、熱愛學習的教育。

科學品質:激發興趣和科學情感;培養求實、創新、探索的精神與品質。

科學方法:通過組織學生討論解題關鍵,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方法的教育,學會抓主要矛盾進行科學的抽象和概括。

重點、難點

學會尋找有機合成題的突破口。學會利用有機物的結構、性質尋找合成路線的最佳方式。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複習引入】上節課我們主要複習了有機反應的型別,與有機物合成有關的重要反應規律有哪幾點呢?

【追問】每一規律的反應機理是什麼?

(對學生們的回答評價後,提出問題)

【投影】

①雙鍵斷裂一個的原因是什麼?

②哪種型別的醇不能發生氧化反應而生成醛或酮?

③哪種型別的醉不能發生消去反應而生成烯烴?

④酯化反應的機理是什麼?

⑤什麼樣的物質可以發生成環反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或補充。

學生活動

思考、回憶後,回答:共5點。

①雙鍵的加成和加聚;

②醇和鹵代烴的消去反應;

③醇的氧化反應;

④酯的生成和水解及肽鍵的生成和水解;

⑤有機物成環反應。

討論後,回答。

積極思考,認真討論,踴躍發言。

答:①雙鍵的鍵能不是單鍵鍵能的兩倍,而是比兩倍略少。因此,只需要較少的能量就能使雙鍵裡的一個鍵斷裂。

②跟-OH相連的碳原子與3個碳原子相連的醇一般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③所在羥基碳原子若沒有相鄰的碳原子(如CH3OH)或相鄰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如(CH3)3CCH2OH]的醇(或鹵代烴)不能發生消去反應而生成不飽和烴;

④酯化反應的機理是:羧酸脫羥基,醇脫氫。

⑤能發生有機成環的物質是:二元醇脫水、羥基酸酯化、氨基酸脫水、二元羧酸脫水。

高二化學課件 篇六

【教學目標】

1、掌握原電池的構成條件,理解原電池的原理,能正確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正確書寫電極反應式、電池反應式,能根據氧化還原原理設計簡單的原電池。

2、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學會分析和設計典型的原電池,提高實驗設計、搜尋資訊、分析現象、發現本質和總結規律的。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學習快樂和喜悅,增強學習的反思和自我評價能力,激發科學探索,培養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強化環境保護意識以及事物間普遍聯絡、辨證統一的哲學觀念。

【教學重點】

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教學難點】

原電池原理的理解;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學生實驗與演示實驗相結合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教學法

【課前準備】將學生分成幾個實驗小組,準備原電池實驗儀器及用品。實驗用品有:金屬絲、電流表、金屬片、水果。先將各組水果處理:A組:未成熟的橘子(瓣膜較厚),B組:成熟的橘子(將瓣膜、液泡攪碎),C組:準備兩種相同金屬片,D組:準備兩種不同金屬片。

【教學過程】

[師]:課前我們先作個有趣的實驗。請大家根據實驗臺上的儀器和藥品組裝:將金屬片用導線連線後插入水果中,將電流表串聯入線路中,觀察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巡視各組實驗情況)。

[師]:請大家總結:有什麼現象發生?

[生]:總結:出現兩種結果:

①電流表指標偏轉

②電流表指標不發生偏轉

[師]:電流表指標偏轉說明什麼?為什麼會發生偏轉?

[生]:說明有電流產生。

[師]:這個裝置就叫做原電池。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原電池。請大家列舉日常使用的原電池都有哪些?

[展示乾電池]:我們日常使用的電池有下面幾種,大家請看:

[播放幻燈片]:

化學電池按工作性質可分為:一次電池(原電池);二次電池(可充電電池)鉛酸蓄電池。其中:一次電池可分為:糊式鋅錳電池、紙板鋅錳電池、鹼性鋅錳電池、扣式鋅銀電池、扣式鋰錳電池、扣式鋅錳電池、鋅空氣電池、一次鋰錳電池等。二次電池可分為: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二次鹼性鋅錳電池等。鉛酸蓄電池可分為:開口式鉛酸蓄電池、全密閉鉛酸蓄電池。

原電池的構成:任何一種電池由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四個主要部件是:兩個不同材料的電極、電解質、隔膜和外殼。

【評註】提出問題,從身邊走近化學,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高二化學課件 篇七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一章《物質結構 元素週期律》的第3節。國中介紹了離子的概念,學生知道鈉離子與氯離子由於靜電作用結合成化合物氯化鈉,又知道物質是由原子、分子、離子構成的,但並沒有涉及到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以及化學鍵的概念。本節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從結構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從而揭示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對學生的微粒觀和轉化觀較深層次的學習。為今後學習有機化合物、化學反應與能量打下基礎。並通過這些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教育。所以這一課時無論從知識性還是思想性來講,在教學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2、從分類的角度上來看,前面有了物質的分類,化學反應的分類,本節內容則是從物質的微觀結構上進行分類,根據物質的成鍵方式,將化學鍵分為離子鍵和共價鍵(在選修3中再介紹金屬鍵),共價鍵再分為極性鍵與非極性鍵。在教學中要注意與前面知識的聯絡,一是各種化學鍵與各類物質的關係,二是化學鍵變化與化學反應的關係。

3、課標要求

化學鍵的相關內容較多,教材是按照逐漸深入的方式學習,課標也按照不同的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節的課標要求為:“認識化學鍵的涵義,知道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第三章《有機物》要求“瞭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徵”;選修4《化學反應與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中要求“能說明離子鍵的形成,能根據離子化合物的結構特徵解釋其物理性質;瞭解晶格能的應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離子晶體中離子鍵的強弱;知道共價鍵的主要型別,能用鍵能、鍵長、鍵角等說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性質;認識共價分子結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能根據有關理論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能說明簡單配合物 的成鍵情況;知道金屬鍵的涵義,能用金屬鍵理論解釋金屬的一些物理性質”。

也就是說,在本節教學中,對化學鍵的要求並不高,教學中應當根據課標要求,注意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和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順序及認知規律,降低難度,注意梯度。在電子式的教學中,不必用太多時間將各種物質電子式都要學生練習一遍,取幾個典型的投影出來讓學生知道書寫時的注意事項就行了。並且交待學生不要花太多時間去鑽複雜物質的電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電子式的書寫。要注意本節課概念較多,且概念又比較抽象,因此要注意教學手段的科學使用,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功能,增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離子鍵的概念,知道常見物質形成的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瞭解形成離子鍵和共價鍵的簡單規律;

(2)知道電子式含義,能用電子式表示簡單的物質及其形成過程;

(3)瞭解鍵的極性;

(4)瞭解共價鍵的概念,從化學鍵的變化角度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1-2鈉與氯氣反應的實驗,得出感性認識,結合動畫從微觀模擬氯化鈉的形成,建立離子鍵的概念,瞭解離子鍵的實質;通過原子得失電子能力簡單歸納出形成離子鍵的條件。

(2)通過電子式的書寫強化對離子鍵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

(3)通過P22思考與交流,並結合動畫模擬演示,建立共價鍵的概念,瞭解共價鍵的實質和共價鍵的極性。並從原子得失電子能力角度簡單歸納出共價鍵的形成條件;

(4)通過P22表1-3、學與問等,鞏固用電子式表示出共價鍵及共價鍵的形成過程;

(5)通過P23思考與交流,知道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區別;並且建立化學鍵的概念;

(6)通過模擬演示氯化氫的形成,瞭解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鍵斷裂與新鍵形成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用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問題;

(2)培養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像力;

(3)培養學生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方法,從微觀到巨集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離子鍵、共價鍵、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電子式的書寫。

教學難點:離子鍵概念、共用電子對、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理解;物質變化中被破壞的化學鍵型別判斷。

四、課時建議

第1課時:離子鍵

第2課時:共價鍵

五、教學流程

1、離子鍵

提出問題(分子、原子、離子是怎麼構成物質的;物質種類多於元素種類原因)→實驗(鈉與氯氣的反應)→表徵性抽象(通過鈉與氯氣反應的結果得出結論)→原理性抽象(動畫模擬氯化鈉形成,得出離子鍵概念)→得出結論(離子鍵定義)→離子鍵形成條件→離子鍵形成條件→離子鍵的實質→構成離子鍵的粒子的特點→離子化合物概念→例項→反思與評價

2、共價鍵

複習離子鍵及氫氣與氯氣的反應→提出新問題(氯化氫的形成原因)→原理性抽象→得出結論(共價鍵定義)→用電子式表示共價鍵的方法→共價鍵的形成條件→構成共價鍵的粒子的特點→共價鍵的實質→共價化合物的概念→共價鍵的種類(極性鍵與非極性鍵)→離子健與共價鍵的概念辨析→歸納總結出化學鍵的定義→化學反應的實質→教學評價

六、教學片段

第一課時 離子鍵

[設問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一百多種元素,可是這一百多種元素卻組成了數以千萬計的物質,他們共同造就了我們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子又是怎麼形成分子或離子的?哪些物質由分子構成哪些物質由離子構成?本節課我們從微觀上探究物質的構成。

一、離子鍵

[實驗1-2]取一塊綠豆大小的金屬鈉(切去氧化層),

再用濾紙吸乾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微熱,

待鈉熔化成球狀時,將盛有氯氣的集氣瓶倒扣在鈉的上方。

(如圖所示)觀察現象。

學生完成表格

現象鈉劇烈燃燒、集氣瓶內產生大量白煙

化學方程式2Na+Cl2 2NaCl

[提問]氯化鈉是一個分子嗎?

[投影] NaCl的晶體樣品、晶體結構模型。

與Na+較近是Cl-,與Cl-較近是Na+,Na+ 與Na+、Cl-與 Cl-未能直接相連;無數個Na+與 Cl-相互連線向空間無限延伸排列就形成了NaCl的晶體。

[思考與討論]

1、請同學們寫出Na和Cl的原子結構示意圖?Na和Cl的原子結構是否穩定?通過什麼途徑才能達到穩定結構?

2、請寫出Na+ 和Cl-結構示意圖,討論鈉離子與氯離子結合時微粒之間的作用力。

[學生活動後投影]

[學生回答] Na+帶正電荷、Cl-帶負電荷,它們所帶電荷電性相反、相互吸引而靠近。

[追問]他們可以無限靠近嗎?

[動畫展示] 鈉離子與氯離子靠近到一定程度時,靜電引力與斥力平衡,離子之間有一定間距。

[講述] Na+ 與Cl-之間的作用力:

①異性電荷之間的靜電引力;

②原子核外電子之間的靜電斥力;

③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的靜電斥力。當離子之間距離較大時,F引>F斥,離子不斷靠近,靠近過程中,F斥逐漸增大,當到一定距離時,F引 = F斥 ,如果繼續靠近,則F引 < F斥,將使兩離子距離又增大,直到F引 = F斥。所以,氯化鈉中, Na+ 與Cl-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靜電吸引作用和靜電排斥作用達到平衡,於是就形成了穩定的物質——氯化鈉。任何事物都存在著矛盾的兩方面,既對立又統一,氯化鈉是陰陽離子的靜電吸引作用和靜電排斥作用的對立統一體。

[板書]1、定義:帶相反電荷離子這間的相互作用(靜電作用)稱為離子鍵。

靜電作用:F引 = F斥

[討論] 1、形成離子鍵的粒子是什麼?這些粒子又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的活潑性怎樣?

2、離子鍵的本質是什麼?您是怎樣理解的?

3、NH4+與Cl-、CO32-能形成離子鍵嗎?為什麼?Na+與OH-、CO32-、SO42-呢?你還能舉出哪些粒子可以形成離子鍵?根據氯化鈉的形成,討論離子鍵的形成原因、成鍵粒子、本質與形成條件

[歸納小結]2、離子鍵的形成原因、成鍵粒子、本質與形成條件

成鍵本質成鍵原因成鍵微粒成鍵條件例項

靜電作用電子得失陰陽離子

①活潑金屬元素與活潑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離子鍵。即ⅠA、ⅡA和ⅥA、ⅦA之間易形成離子鍵。

②離子也可是帶電的原子團。

NaCl

MgBr2

NaOH

3、由離子鍵構成的化合物叫離子化合物

[過渡] 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物質的形成較麻煩,由於化學反應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發生變化,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也體現了原子結構的特點,我們只需要在元素符號周圍把原子的最外層的電子錶達出來就可以把原子的結構特點表達出來,這就是電子式。

[講述投影]二.電子式

在元素符號周圍用小黑點 (或×)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這種式子叫做電子式。

1、原子的電子式:

H× Na ×Mg× Ca 等

2、離子的電子式:

3、化合物的電子式

[投影、學生討論] 下列電子式的書寫是否正確,為什麼?

[反饋矯正]

1、錯誤 。如果是氧原子的電子式,就多了兩個電子;如果是氧離子的電子式,則漏掉了括號和電荷。

2、錯誤,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層上的電子,次外層變成了最外層,一般不把次外層上的電子錶達出來,陽離子的離子符號就是它的電子式。

3、錯誤,-2表示硫的化合價而不是硫離子帶的電荷。

4、錯誤,硫離子的電子式應該加上括號。

5、錯誤,應該把Cl-的電子式寫在Ca2+的電子式的兩側。

6、錯誤,應該把Na+的電子式寫在O2-的電子式的兩側。

[思考與討論]為什麼氯化鈣的化學式寫成CaCl2 的形式,而它的電子式必須寫成

這樣的形式?

[答疑] CaCl2只表示氯化鈣的化學組成和Ca2+與Cl-個數比例關係,電子式不僅表示組成和比例特點,還表示了離子鍵的特點,它表示的是Ca2+與Cl-以離子鍵的方式相結合,而不是Cl-與Cl-以離子鍵結合,如果把兩個Cl-的電子式寫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應該把Cl-的電子式寫在Ca2+的電子式的兩側。

[講解、投影]

4、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

[強調]

1.箭號不是等號。

2.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要注意二標:標正負電荷、陰離子標[ ]。3.箭號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併寫。4.正負電荷總數相等。

[小結]

高二化學課件 篇八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乙炔的重要化學性質和主要用途;

2、使學生了解炔烴的結構特徵、通式和主要的性質;

教學重點

乙炔的結構和主要性質。

教學難點

乙炔分子的三鍵結構與化學性質的關係。

教學方法

1、通過製作乙炔的球棍模型認識乙炔分子的碳碳叄鍵結構;

2、實驗驗證乙炔的化學性質;

3、類比、分析得出炔烴的結構特徵、通式和主要性質。

教學過程

前面我們將C2H6分子的球棍模型中去掉兩個氫原子小球,在碳碳原子之間又連了一根小棍,得到了乙烯的含雙鍵的共平面結構,現在如果通過反應使C2H4分子中再失去兩個氫原子,得到的這種C2H2分子的。球棍模型。

碳碳原子以叄鍵形式結合。兩個碳原子和兩個氫原子在一條直線上。

這個分子就是乙炔分子。在該分子裡兩個碳原子之間有3個共用電子對,即以叄鍵形式結合,據此,請大家寫出乙炔分子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

按要求書寫乙炔分子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並由一名學生上前板演:

一、乙炔分子的結構和組成

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

C2H2H-C≡C-H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

二、乙炔的實驗室製法

CaC2+2H2OC2H2↑+Ca(OH)2

乙炔可以通過電石和水反應得到。實驗中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投影顯示]實驗室制乙炔的幾點說明:

①實驗裝置在使用前要先檢驗氣密性,只有氣密性合格才能使用;

②盛電石的試劑瓶要及時密封,嚴防電石吸水而失效;

③取電石要用鑷子夾取,切忌用手拿電石;

④作為反應容器的燒瓶在使用前要進行乾燥處理;

⑤向燒瓶里加入電石時,要使電石沿燒瓶內壁慢慢滑下,嚴防讓電石打破燒瓶;

⑥電石與水反應很劇烈,向燒瓶里加水時要使水逐滴慢慢地滴下,當乙炔氣流達到所需要求時,要及時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停止加水;

電石是固體,水是液體,且二者很易發生反應生成C2H2氣體。很顯然C2H2的生成符合固、液,且不加熱制氣體型的特點,那是不是說就可以用啟普發生器或簡易的啟普發生器來製取乙炔呢?

⑦實驗室中不可用啟普發生器或具有啟普發生器原理的實驗裝置作製備乙炔氣體的實驗裝置。主要原因是:

a.反應劇烈,難以控制。

b.當關閉啟普發生器導氣管上的活塞使液態水和電石固體分離後,電石與水蒸氣的反應還在進行,不能達到“關之即停”的目的。

c.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啟普發生器是厚玻璃儀器,容易因受熱不均而炸裂。

d.生成物Ca(OH)2微溶於水,易形成糊狀泡沫,堵塞導氣管與球形漏斗。

該如何收集乙炔氣呢?

乙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6,與空氣比較接近,還是用排水法合適。

熟悉和體會有關乙炔氣體制備的注意事項及收集方法,並由兩名學生上前按教材圖5-14乙炔的製取裝置圖組裝儀器,檢查氣密性,將電石用鑷子小心地夾取沿平底燒瓶內壁緩慢滑下,開啟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一滴一滴地緩慢滴下,排空氣後,用排水法收集乙炔氣於一大試管中。

由幾個學生代表嗅聞所制乙炔氣的氣味。

請大家根據乙炔分子的結構和所收集的乙炔氣來總結乙炔具有哪些物理性質?

三、乙炔的性質

1.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ρ=1.16g/L、微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

實際上純的乙炔氣是沒有氣味的,大家之所以聞到特殊難聞的臭味是由於一般所製備得到的乙炔氣中常含有PH3、H2S等雜質造成的。

根據乙炔、乙烯和乙烷的分子結構特點,預測乙炔該有哪些化學性質?

[小組討論]乙烷分子中兩個碳原子的價鍵達到飽和,所以其化學性質穩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而雙鍵中有一個鍵不穩定,易被開啟,所以容易發生加成反應和聚合反應;乙炔分子中兩個碳原子以叄鍵形式結合,碳原子也不飽和,因此也應該不穩定,也應能發生加成反應等。

大家所推測的究竟合理不合理,下邊我們來予以驗證。

[演示實驗5-7](由兩名學生操作)將原反應裝置中導氣管換成帶玻璃尖嘴的導管,開啟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緩慢滴下,排空氣,先用試管收集一些乙炔氣驗純,之後用火柴將符合點燃純度要求的乙炔氣體按教材圖5-14所示的方法點燃。觀察現象:點燃條件下,乙炔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而伴有濃烈的黑煙。

乙炔可以燃燒,產物為H2O和CO2,在相同條件下與乙烯相比,乙炔燃燒的更不充分,因為碳原子的質量分數乙炔比乙烯更高,碳沒有得到充分燃燒而致。

(補充說明)乙炔燃燒時可放出大量的熱,如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的氧炔焰溫度可達3000℃以上,因此可用氧炔焰來焊接和切割金屬。

2.乙炔的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

a.燃燒2CH≡CH+5O24CO2+2H2O

檢驗其能否被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

[演示實驗5-8](另外兩名學生操作)開啟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緩慢滴下,將生成的乙炔氣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觀察現象:片刻後,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逐漸褪去。

由此可以得到什麼結論?

乙炔氣體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前邊的學習中提到由電石製得的乙炔氣體中往往會含有硫化氫、磷化氫等雜質,這些雜質也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實驗中如何避免雜質氣體的干擾?

可以將乙炔氣先通過裝有NaOH溶液(或CuSO4溶液)的洗氣瓶而將雜質除去。

b.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演示實驗5-9]開啟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緩慢滴下,將生成的乙炔氣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觀察現象:溴的四氯化碳中溴的顏色逐漸褪去。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二者可以反應且生成無色物質,那麼它們之間的反應屬於什麼型別的反應?(屬於加成反應)

從時間上來看是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迅速還是乙炔與之褪色迅速?

(回答)乙烯褪色比乙炔的迅速。

這說明了什麼事實?乙炔的叄鍵比乙烯的雙鍵穩定。

應注意乙炔和溴的加成反應是分步進行的,可表示如下:

(2)加成反應

乙炔除了和溴可發生加成反應外,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與氫氣、氯化氫等發生加成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