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詩集新版多篇

席慕容詩集新版多篇

席慕蓉詩集讀書心得 篇一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捲雲舒。”這句話是陳眉公輯錄《幽窗小記》中記錄明人洪應明的對聯,亦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越是長大越是嚮往那種淡泊自然的生活。為此我還曾自己作詩一首,詩名《一夢》:

心向山水雲深處,弄詩品茗仙也妒。

笑看紅塵多瑣事,一杯清酒引為賦。

因此我比較偏愛那種遠離塵世煙火的文章詩歌,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時候,總喜歡一卷在手,細細品讀作者書中的意境和情感,那時候總是有種獨立於世的悠然之感。

我很喜歡讀席慕容的詩集和散文,尤其是她的詩作,字裡行間總是如紫羅蘭般的清新朦朧,似遠還近,如夢似幻,著實讓人著迷。那個總是寫出那麼溫柔美麗的詩句的女子曾說過:“寫詩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後的休息。”她寫詩,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她的詩一個“真”字熔鑄於詩中而又個性鮮明情感豐富,很容易讓人沉醉其中。她的詩中,充滿著一種對人情、愛情、鄉情的悟性和理解。

席慕容的文章和詩歌總會讓人心情寧靜或是帶上少女蓮花般淡淡的輕愁,就如她的那首《一棵開花的樹》中“如何讓你遇

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候…看似淡淡的語氣,卻包含了濃濃的情感,如果那棵樹有自己的意識的話,我想那應該是它心底最美好的願望了吧。一本書,一首詩,讀的人不同感受也不盡相同。關於這首詩席慕容自己的說法卻和大多數人所理解的不同,她說:“這是我寫給自然界的一首情詩。我在生命現場遇見了一棵開花的樹,我在替它發聲。”至於有些人把作品解讀成“女孩子站在那裡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詩,她表示“有點猶疑”。但她同時宣告,“詩人的解讀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為讀者的解釋也有權威性。”

青春嬌豔的花朵綻開了深藏紅顏的時候,總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時看見,最好那個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或命中所定之人。沒有誰會喜歡紅顏空逝,在宿命中獨自徘徊,一覺醒來伴隨著你的只有那雨後零落了的花,無限孤單,卻又苦於無人欣賞。“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多麼震撼人心的決心,多少人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來了又還,我們是否想過要努力留下誰?多少事在我們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記憶,為此我們是否曾想過要努力爭取不要留有遺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後驀然回首卻發現沒有任何美好的回憶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嘆息和四個字—不過如此!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你。內疚和悔恨,總要深植在離別後的心裡……在暮靄裡向你深深俯首,請為我珍重,儘管他們說,世間種種最後終必,終必成空。”這句詩出自她的另一首詩《送別》,猶記得那時看完後不由得端起手邊早已涼了的茶水喝了一口,那茶來的比以往要苦澀,離別總是會讓人遺憾和傷感,作者錯過了某些東西,首先感到的是後悔和遺憾,但作者善於調節自己的的心情,所以最後說道世間種種,最後終必成空,不管是自我安慰還是看透,總歸是很有效的調節了自己的心態。如今的我們總是容易沉迷於一件事,一種情緒,一個人…不知是忘了將自己從中抽身,還是不想,不願,以至於生活總是渾渾噩噩,並且這種生活看似永無終點!然後繼續著一次又一次的錯過……

席慕容的詩總是給了我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間,不止一首《一棵開花的樹》或《離別》有時候獨自品味這份苦澀也別有一番風味。於她的作品我最後依然想寫詞一首,以舒胸臆:秋心為愁,好夢留時,難度。

席慕蓉詩集讀書心得 篇二

高中時候朋友送過我兩本席慕容詩集回家閒來無事又翻出來細細品味了一番,實在是感觸席慕容的文字功底可以把文字的魔力發揮的淋漓盡致,讓我深陷其中欲罷不能。

《我摺疊著我的愛》澄明熱烈,真摯動人,充滿了田園式的牧歌情調和舒緩的音樂風格。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美極,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充滿著對人情、愛情、鄉情的領悟。這是我的最愛,只能意會不能言語。

在詩集中無意中讀到那首《印記》甚是喜歡。

“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總有一些什麼,會留下來吧!留下來作一件不滅的印記,好讓好讓那些,不相識的人也能知道“。不僅僅被詩中的含義打動更被那美麗的文字吸引,讀過不少的書,也讀過很多唯美的文字,卻從未有一位作家像席慕容那樣給我如此多的記憶。

“青春有時候很短暫,有時候又極為漫長。我很想知道,因為我曾如你一般年輕過”,是啊,我們可能在青春有著這樣的那樣的傷痛和無奈,何不讓她淡淡流去,只在時光中驚豔。在我們的世界裡,時間是經、空間是緯,細細密密地織出了一連串的悲歡離合,織出了極有規律的陰差陽錯。而在每一個轉角,每一個繩結之中其實都有一個祕密的記號,當時的我們茫然不知,卻在回首之時,驀然間發現一切脈絡歷歷在目,方才微笑地領悟了痛苦和憂傷的來處。

小時候,很嚮往著長大後無拘無束的生活,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是在偶爾間回想起年少時的嬉戲,想象著每次在外玩瘋了回家很晚,媽媽那半帶憤怒半帶嗔怪的模樣。是啊,慢慢的,我們告別了過去,不再有那些無憂無慮的輕鬆,席慕容說:“煙塵滾滾/一路行來/我很可能是迷了路了/不然自己怎麼會/在舉手投足裡/越來越不像起自己來了。”她又說:“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或許我們曾有著迷惘和憤懣,有著傷感和離愁,而這些卻真正構成了最美的青春年華,就像席慕容告訴我們的:青春,最為詩意。

“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上了大學之後,離開了父母的懷抱,開始學著自己獨自生活,有時候會突然想起父母,想起遠方的家,有時候想著想著啊,就突然想起席慕容說的那句話,“故鄉是一首清遠的歌/總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請用美麗的顫音呼喚/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這些詩句,有時候就好像是一個慈善長著對我的娓娓訴說,那麼真摯,那麼善解人意。我始終認為,席慕容的詩歌一定有一種魅力,在她的詩歌中沉醉,而後,在美中徜徉,迴歸最真的自我。

席慕容還有一首詩現在已經記不得了,不過依然記得那句詞“我的真實是我不真實的夢“當時讀這首詩的時候,不理解是什麼意思,或許是自己經歷的不夠,沒有那種感觸也在所難免,又更或許是對美好的一種希冀吧!我的青春還在,我會用我的這段美好時光去了解去透視我的夢。

最後再以一首席慕容的詩結束,用她美好的言語襯托我這蒼白無力的文字。

我喜歡將暮未暮的原野

在這時候

所有的顏色都已沉靜

而黑暗尚未來臨

在山岡上那叢鬱綠裡

還有著最後一筆激情

我也喜歡將暮未暮的人生

在這時候

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

而結局尚未來臨

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

尋我那顆曾彷徨悽楚的心。

——席慕容《暮歌》

席慕蓉詩集讀書心得 篇三

假如能給我一個任性而不羞愧的機會,我想我就是這時候的席慕容。我也能這樣大膽地坦露我的渴望。我羨慕自由的人,我害怕被人懷疑,我的心裡有個柔美樸實的夢想,我難過的時候大罵讓我難過的傢伙,我要抱怨。可也知道這是任性的人才會這樣,只在乎自己的感受,難免覺得羞愧了。就像作者所說回到現實就知道這些不可行。

當自己不再表現出渴望和軟弱的時候,也是在以另一種勇敢的方式過活,擔當責任,回以一笑。這不是麻木,不是冷漠。這是我與作者不同的想法。嘗試就算最愛的事不能如願以償,也可以活的坦然,不覺的違背了自己。

這樣,最後終結沒人能說出哪個是鏡裡的CD,哪個是境外的CD,那都是真實的啊。虔誠的希望你會理解以前軟弱膽小的CD,喜歡後來勇敢堅強的CD。少年時候的我是前者,慢慢希望在長大過程中的我能成為後者。不是被迫這麼做,只是因為身上有了責任,不能不顧一切的做事。還有倪婕眼裡所謂殘酷的現實。我會希望成為後者,就算過程會很痛。

成長需要付出代價,我體會到了,很不好受。不能一直懶下去,不能隨心所欲,不能講話不考慮後果,不能糾纏一件事不放,必須放棄有時候。那種成熟的成就感都狗p的,留到我50歲回望的時候再說吧。但很清楚接受責任的人會成功,就算不圓滿。而那些任性到底,不顧一切的人最後傷害了自己還有親人。

我想我不會逼迫自己去做距離夢想太遠的事業。又或者就讓自己愛上後來的事業。說不定那些所謂的羈絆和放棄會讓我更加去珍惜我曾留戀的人和事。手和心還是CD的,我想我會選擇的。讓自己不會太累。

至少我還喜歡看書,寫文哪。這裡我是會說心裡話的。文字就是CD休息的小島,永遠不會變。

祝她有一天真正的勇敢了,成為知性的好女人,O(∩_∩)O哈哈~

席慕蓉詩集讀書心得 篇四

讀席慕容的詩,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怎麼全是情詩?而待到細細品味罷那盛滿憂傷的一本詩集,我才明瞭,她書寫的,不只是那種她夢想的“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真摯、絕對的無怨、和絕對的美麗”的愛情,更是為了紀念難忘的青春裡的愛的印記。

青春裡最刻骨銘心的記憶,一定是一段憂傷、溫馨也有諸多遺憾的愛。那些所謂愛情也許不算真正的愛情,但是她們卻實實在在存在過,並且讓我們為她們心動、憧憬、落淚、心碎。曾經滄海難為水,無論生命中還有多少浪漫甜蜜或是轟轟烈裂的愛情,青春時的愛一定是永生難忘的,那些明明暗暗的回憶被優於世界上任何一種保鮮技術的一種叫愛的東西儲存著,無論何時想起,都像剛剛發生過,心依舊在悸動。

然而事實上一切都那麼模糊。她也只是記得,年輕的他們在那個路口揮手告別;在她心中,對他的印象也只是那青青的衣據;那些曾經讓她那樣流淚的愛情,再回首時也不過,恍然一夢……

我一直在想,那個讓席慕容反覆書寫的他究竟會是怎麼樣子。可後來我終於明白,那個所謂的他不是那個讓她心動的男孩子,他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也許早已淡去,席慕容書寫的,是對逝去的青春的追憶和對那些飄渺不定的愛的感覺的捕捉,她將難以直接用於樣表達的愛都賦予給了一個個記憶中或想象中的情景:那樣的邂逅,那樣的暮色,那樣一棵會開花的樹,無疑都是對青春的愛的見證,哪怕一切終如雲煙,她也要問一句:“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必得憂傷?”

成長中,難免為那些不成熟的愛憂傷,每當那時,我都會捧起那本盛滿重重思念的書,靠近哪一顆柔軟如水的心,同她一起,感悟青春,感悟愛,在掙扎之後驀然回首,發現痛楚也可以化作甜蜜的熱淚。

長大了之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一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崗上那靜靜的晚月。

席慕蓉詩集讀書心得 篇五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這兩句出自漢代劉向《說苑》所記載的《越人歌》。馮小剛在拍電影《夜宴》的時候,就選擇了《越人歌》的古調。他說,“這兩句唱出了人與人之間最深的寂寞。一個人如果懂了這首歌,這個人就不會寂寞。”寂寞,是因為愛成了一個人的獨舞;不會寂寞,是因為他的心中盛滿了愛的美酒。只要心中溢滿愛,即使是一個人的綺夢,也如晴天落白雨似的的亮麗纏綿。愛,真的是古今同調。兩千多年過去了,隔著浩浩時光的煙塵,再來讀這首《越人歌》,我彷彿看到一個清婉樸素的女子立於船頭,手搖船槳,目視綠波,眉結千蹙,心事飄揚。她對他的一見鍾情,一下子感動了我。

她慢慢地搖著船,槳落水起,嘩嘩有聲。她時而俯首,時而抬頭,目光起落處,全是他氣質高貴的。模樣。

那是一個多麼難忘的水上之遊啊!她,就這麼遇見了他,只驚鴻一瞥,她的心就被攪得波光粼粼了。那是公元前528年,楚王的弟弟鄂君子皙舉行舟遊盛會,百官縉紳,冠蓋如雲。在盛會上,一名越女為子皙撐船搖獎,有幸目睹了子皙的尊容。字皙依舷而立,峨冠博帶,氣宇軒昂,飄逸絕塵,高高在上。越女一見,心像被葦眉子輕輕地滑了一下,一陣悸動。不知不覺間,她臉上泛起了陣陣紅雲,心兒也不停地狂跳起來。他無心,而她卻有意。就在這不經意的一瞥中,愛情悄然敲響了她的心門。她站在門外,驚喜惆悵,不知所措。她是地位低下的越女啊,而他卻是尊貴的鄂君。身份的巨大懸殊,使她深深地低下頭去,低到塵埃裡,而她的心裡卻是歡喜的,歡喜的開出花來。喜悅和愛戀填滿了她的心房,鄂君風流倜儻的容貌,就像那眼前汩汩滔滔的湖水,盈滿了她的眼眸。她再也撐不住了,一首真摯的情歌從她的肺腑裡一下子湧出來。她抱著船槳,看了看鄂君,深情地唱著: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歌聲婉轉悠揚,纏綿悱惻,子皙深深地被打動了。

他問身邊一位懂楚語的越人:“她唱的是什麼呀?”那人把歌詞翻譯成楚語,意思是:“今天是什麼樣的日子啊,讓我與王子同船泛舟!能為王子搖船,我是多麼的高興!王子是那麼的高貴,卻不因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棄我。見到他,我又害羞又緊張。我心底這麼喜歡王子啊,王子卻不知道。”子皙明白歌意後,被這真誠的歌聲所感動,走過去擁抱著她,又給她披上美麗的繡花被,願與之同床共寢。小女子接過絲綢被子,滿臉緋紅,秋波暗轉,雙手不停地顫抖。有關《越女歌》的故事,的確感動人心。真希望,故事的結局,鄂君也能愛上越女,與她白頭偕老。事實真的如此嗎?子皙真的能放下貴公子的身份,娶一位地位低下的船女嗎?這大概是人們的美好想像和祝願吧。而這世上,許許多多的暗戀,就像一朵獨自芬芳的野蓮花,兀自妖嬈著,沒有結果。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心裡喜歡你啊,你卻不知道,這是一場無望的愛戀,是一個人心靈的獨舞。心生愛慕,卻滄海難渡,隔水而望,寂寞生涼。

一個人的綺麗,還沒有開始,就註定了破滅。這樣的愛,是多麼的荒涼!最親愛的你,卻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隔山隔水,隔雲隔霧地遙遙相望,而是雲對水的顧盼,水對雲的視而不見。這其中的失落和感傷是多麼的蒼白和無奈!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在你的目光流轉處,哪怕一瞬間的停留,已讓我滿足。愛你,我從未要求擁有,只是心中歡喜,從不盼你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