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單位述職報告

學校單位述職報告

學校單位述職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

下面我代表中心校彙報一年來的工作,敬請各位評議。

一年來,在教文體局的領導、關懷和支援下,中心校正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本著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結合教育主管部門工作重點,針對我中心校具體情況制訂了“創品牌學校,辦一流教育”的工作目標。在此基礎上施行“以人為本”,規範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創新,提升教學質量。在全鎮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較好地完成了預定的工作目標。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社會不斷地進步,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地產生,作為校長,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新時期教育的需要。為此,我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各種法律法規,用先進的理論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同時,注重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面對新的素質教育觀,通過各種途徑理解其內涵與實質,認真學習別人有關素質教育的科研成果,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之中。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教研活動,吸取先進的教育思想。

二.認真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提高教師素質。

當今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思想形形色色,而教育作為少有的一塊淨地更加備受關注,因此,師德師風建設尤為緊要。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師德師風建設活動中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1.抓認識。以制度建設為把手,努力構建師德教育新機制

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是教育藝術的基礎和前提,中心校要求每一位教師做好表率,在學生面前樹立“嚴師慈母”的形象,在家長面前樹立“最可信賴的人”形象,在社會上樹立“最文明群體”形象,展示坦誠向上、整潔的精神風貌。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制定了《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制定教師一日規範要求,建立評比獎勵制度,建立教師忌事忌語,靠正面教育,靠榜樣引導,靠制度約束。始終使教師以“傳道、授業、奉獻”為已任,視“正已、愛生、敬業”為天職。我們還採取多種形式,主動出擊,爭取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和支援。

2.抓隊伍。以班子建設為核心,努力開創以德治校新路子

成立了師德師風活動領導小組,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堅持“領導就是榜樣、領導就是旗幟”這一觀念。事事處處給教職工做榜樣。保持良好的幹群關係,發揮實幹的工作作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求學校的領導、教師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薰陶、影響學生,讓受教育者得到啟迪和幫助;切實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意識,爭取在教學上是“一把好手”,在師德上是“一座豐碑”,贏得社會、家長和學生的尊敬和認可。

三.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

為進一步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中心校積極爭取專案資金757萬元。投資102萬元,**蘇正完小教學樓1幢,建築面積928平方米;投資110萬元**鎮一中餐廳一處,面積1040平方米;投資210萬元籌建鎮一中學生宿舍樓2577平方米。另外投資155萬元,建築面積1720平方米的五里明德國小教學樓已經動工;投資180萬元的蘇正完小宿舍樓(建築面積1576平方米)餐廳(建築面積424平方米)正在進行動工前的準備工作。

以上專案的建設,使**鎮的教育辦學條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為**鎮的教育發展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為明年的省督導驗收奠定了基礎。

四.抓好常規管理,使學校管理制度化,規範化,精細化

教學常規管理是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基本保證,是形成良好校風、學風、教風的前提和基礎,是規範辦學的明顯標誌和學校規範化管理的集中體現。學校常規管理的好壞關乎學校的外在形象和學校領導者的管理水平。

(1).抓學習。學習是智慧的源泉,是學校幹部教師不斷用新知識武裝自己,提升自身素質,以知識和智慧管理學校,提高學校規範管理、科學管理的重要途徑。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習制度,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校各項工作在不斷學習中求發展,求進步。去年暑假,中心校先後派出李豔華、李雪蓮、王文站等14人次分別到**、**進修學習。這些教師帶回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逐步實施,從而影響了大批教師,使中心校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2).抓制度。制度,是一種規矩,一種標尺,一種統一的要求,是學校常規管理、規範辦學的重要保障。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沒有嚴格、科學、規範的制度作保證,是不可能做到規範管理的,必須立規矩,建制度,做到說理教育和制度教育管理結合,提倡自覺與強制要求相輔,懲罰與獎勵結合,用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嚴格要求,對事不對人,一碗水端平,使全體師生從不自覺到自覺,從不習慣到習慣,一絲不苟,自覺養成遵規守紀,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 。在抓好制度管理的同時,中心校在管理中注入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佈置工作時,首先考慮教師作為人群中的個體之一,會遇到哪些困難,遭到哪些障礙,中心校首先幫助他們排除這些困難,這些障礙,再將工作佈置給他們。做好教師們的後勤,尊重教師的每一個個體。今年春天,有教師反映中午在學校沒水沒飯,中心校立即購置小壺、燃氣灶送到學校,有的學校反映辦公設施陳舊,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裝置,中心校馬上購置辦公桌70張,椅子92張,單人床29張,更新了各學校的辦公裝置,使教師們能夠在一個較為舒適的環境中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緩解教師們的工作壓力,調節教師的工作節奏,豐富教師的文化生活。中心校分別在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舉辦了3次大型的活動。六一期間不但要求學生進行佇列、隊形的演練,同時邀請部分教師和專業人員進行了節目表演。教師節期間,中心校在各單位推薦的基礎上,精選了12個優秀節目,在教師節表彰大會上表演。12月底又推出了“歌頌祖國60週年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動,中心校全體439人全部參加。以上活動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教師的工作壓力,放鬆了心情,使教師們以更好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極大地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3).抓質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規範辦學的核心,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標準,是一所學校的立校、生存之本。中心校始終把教育教學工作作為中心工作來抓。一年來,中心校各級聽評課共計百餘節,舉辦公開課7節,優秀案例展評2次,教育資訊科技培訓4次,外出參觀學習142人次。迅速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有效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009年,中心校有王娟麗等3名教師獲得**市模範教師稱號,楊春豔等十名教師獲得“**縣模範教師稱號”,楊春豔教師在**市舉辦的說課比賽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吳豔霞、侯文豔的論文在**市獲得優秀獎,另有王新軍等多名教師的21篇論文分別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

(4).抓細節。“細節決定品質,細節決定成敗”,常規管理、規範辦學要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葉聖陶),於細微處見精神,“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折射出一個人的品質,一個學校的管理水平,比如,衛生、禮貌等都是一些非常小的事情,但只要做好了,一來可提高學校辦學的聲譽,在人們心目中樹立起尊師守紀、衛生文明的良好形象,二來可以培養學生身體力行的動手能力、愛護勞動成果的自覺意識和學會尊重他人、文明禮貌、講衛生的良好習慣。所以抓常規管理我們要樹立“學校無小事,事事見精神”的理念,要求師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心校制定《學校管理暫行規定》,從校園環境管理、教職工管理、學生管理、教育教學管理、行政管理、後勤管理等多方面對學校的管理進行了規範。《規定》下發到各學校使每一個教師明白自己的職責,中心校不定期地進行檢查,及時糾正問題並將檢查結果記入教師的年度考核,有效地促進了規範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強化安全工作,確保校園平安。

學校安全工作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是維護社會穩定,推進學校素質教育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我們認真貫徹上級的各項安全要求,將建立平安校園工作列為學校的頭等大事,與學校德育工作緊密結合,堅持以防為主,積極開展各類安全知識培訓、教育活動,落實各項防衛措施,使創安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開展,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顯著增強。

1.加強領導,制定有力措施。

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學校把安全工作 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安全責任制。各學校的一把手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主管人員是直接責任人,校長和教師、教師和學生及學生家長層層簽訂責任狀,構建全方位、無縫隙的安全管理網路。

2.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制**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並對可能發生的火災、食物中毒等事故的處理提出了具體的操作流程及應對措施。11月底中心校先後為學校配置泡沫、乾粉滅火器24個,使學校抵抗火災風險的能力迅速增強,每學期中心校都進行緊急疏散的預演,收到良好的效果,為預防突發事件奠定了基礎。

3.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自護能力。

要確保安全,根本在於提高安全意識、自我防範和自護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基礎。我們以安全教育周為重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積極邀請司法、派出所領導到學校上專題法紀、安全知識教育課。利用班會、團隊活動、活動課、學科滲透等途徑,通過講解、演示和訓練,對學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還利用學校廣播、黑板報、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等宣傳工具及舉行主題班會、講座、安全徵文與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提高廣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防範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繼續發揚勤政廉潔、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謀求學校的新發展,為我鎮教育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