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建設典型案例(精選多篇)

目錄

班組建設典型案例(精選多篇)
第一篇:班組建設典型經驗第二篇:新農村建設典型案例第三篇:農電班組建設典型經驗第四篇:畜牧獸醫專業建設典型案例第五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典型案例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班組建設典型經驗

凝練“三種精神” 建設一流班組

********排程控制中心配網搶修指揮班

********排程控制中心配網搶修指揮班是一個由10名青年員工組成,充滿活力的年輕班組。主要負責全***市1.58萬平方公里、410萬電力客戶的配電網搶修指揮工作。自2014年1月成立以來,我們班以凝練“三種精神”為載體,以“青年創新工作室”為牽引,通過班組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質量創新活動的深入開展,有效激活了班組這個企業的“細胞”,提高了班組生產和管理水平,成為一支勇於創新、善打硬仗的一流班組。先後獲得“******省公司優秀創新工作室”、“***省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等榮譽。

一、努力超越,勇攀高峰的學習精神

我們班的努力方向是把班組打造成一個學習型組織。班組提出願景:“打造一流的高素質團隊,讓人人成為創新能手”。我們成立了******省公司第一個以“青”字號命名的“萬強青年創新工作室”,在班長帶領下,班裡開展“三個三”人才培養模式,即:三個貼近、三個適應、三個延伸。三個貼近即:貼近本職、貼近專業、貼近工作。三個適應即:與配電網的發展相適應、與專業理論相適應、與承擔的任務相適應。三個延伸即:向完成搶修任務延伸、向相關知識延伸、向未來配電網發展方向延伸。具體實施“一人一課題、一師帶一徒、一崗一輪換、一週一主題”的四個“一對一”學習法,極大地激發了全班學技術、練技能、 1

搞創新的積極性。我們班成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全面掌握了《配網異常及事故處理管理執行檔案》、《配網檢修工作票管理規定》等相關配網專業技術知識,為各項工作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同時,我們班始終堅持有目的培養青年職工,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鍊。每逢公司開展技術攻關,班裡都選派青年職工參與。攻關課題結束時,參加人員必須撰寫論文或技術報告,參加論文評比。自覺、自發、自主學習已成為我們班集體和個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僅2014年就有17人次完成qc成果12項,11篇技術論文參加公司的論文交流。班長萬強不僅自己具有高超的配電網搶修指揮控制技能,對自己的“絕活”也毫不保留,主動向年輕職工傳授技藝。他編寫的《縮短配網故障停電時間》、《縮短配網臨時操作票出票時間》兩本qc成果冊,成為配網搶修過程中解決難題的“金鑰匙”。

二、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創新精神

“追求卓越,勇攀技術高峰,打造精品”是我們班的重要特徵。我們結合班組實際,鼓勵班組成員立足崗位,持續創新,大力開展“集體研討、相互學習、舉一反三”活動,形成了追求卓越,努力打造精品的濃厚氛圍。

我們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配網發生故障時,對故障點柱上的開關快速進行定位分析。公司為我們定下了每次故障定位時間≤60分鐘的質量目標。但通過對2014年1月至6月的故障點柱上開關定位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定位的平均耗時達到了79分鐘/次,沒有達到標準,班組的生產質量存在著隱患。面對

困難,我們班深入分析查詢原因,並籍由我們班倡導的“經驗交流傳幫帶、一專多能促成才”活動,深入公司相關部門、班組進行調研,獲取了交叉配合專業的實際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與標準對照,最終確認了產生問題的3個主要原因。

為解決這一難題,我們班多次召開“你說我聽大家談”主題班會,集思廣益,制定措施。綜合運用“tpm”法,“統籌”法,自動化等手段,及時掌握線路聯接關係,縮短稽核故障點柱上開關線路圖時間。同時,引入“5s”質量管理辦法,優化搶修指揮流程,縮短確認非低壓使用者故障時間。通過對2014年7至12月的213次故障點柱上開關定位時間進行效果檢查,定位時間達到了平均52分鐘/次。2014年,經過公司制度性的推廣和成果轉化,故障點柱上開關定位時間進一步穩定在50分鐘/次,有力地提升了配網故障處理的效率,減少了每次事故的停電時間,年均創造經濟效益100餘萬元。這一成果也獲得了2014年“中電聯(第五屆)全國電力行業職工創新成果二等獎”,並在全國進行推廣。

三、凝聚人心,和諧奮進的團隊精神

我們班是一個和諧奮進的團隊,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我們深入推行內部事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尊重員工、關愛員工、凝聚人心,促進了班組與企業、班組與員工的和諧。我們班充分認識到班會的作用,通過班會進行有效溝通,促進班組工作順利開展。我們班明文規定班長必須每日召開班前班後會,每月月初召開工作布臵會,月中召開檢查工作會,月末

召開總結工作會及每月一次的全體員工會議,凡是班內建設、技術改造或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都提前向每個員工徵求意見,並在全體員工會上通過員工討論形成一致的意見,並嚴格按照計劃、開始、擴充套件、回收、結論、追蹤七步執行程式進行落實,確保會議收到良好的效果。班長在適當時候對工作進行總結,表揚先進,鼓勵後進。這一套有效的溝通機制,如同班組工作的粘合劑、潤滑劑,激發了全體成員做好本職工作的積極性。

我們班有不少參加工作一、二年的青年員工,有人認為他們的專業技術素質和職業心理素質都不成熟,對於工作還難以勝任,一些年輕的員工為此揹負了沉重的心理壓力。我們在提升青年職工專業素質的同時,建立了“陽光訪談室”(心理舒緩中心),瞭解青年員工思想工作生活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解決實際困難,使青年職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大家的心貼得更緊了,心更齊了,都能自覺地服從班組的整體利益,主動加班開展技術攻關成為了大家的經常行為。

創新無止境。我們將繼續加強班組建設,提高班組管理水平,進一步凝聚“三種精神”,發揮“青年創新工作室”的模範帶頭作用,用一流業績為電網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二篇:新農村建設典型案例

《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案例》課程論文

論文題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我見

指導教師紀愛真

年級學院專業班級2014級法學院邊防管理專業 姓名學號巴達榮貴20144120140746號 聯絡方式18724798828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胡錦濤同志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消除,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面也還沒有根本改變,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也是我們黨的一貫戰略思想。因此,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性、緊迫性,進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意義重大。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保證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參與發展程序、共享發展成果。如果我們忽視農民群眾的願望和切身利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我們的發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就無法落實。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國際經驗表明,工農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是現代化建設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國家較好地處理了工農城鄉關係,經濟社會得到了迅速發展,較快地邁進了現代化國家行列。也有一些國家沒有處理好工農城鄉關係,導致農村長期落後,致使整個國家經濟停滯甚至倒退,現代化程序嚴重受阻。我們要深刻汲取國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把農村發展納入整個現代化程序,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工業化、城鎮化同步推進,讓億萬農民共享現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與農業協調發展、城市與農村共同繁榮的現代化道路。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我們正在建設的小康社會,是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其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大部分地區農村面貌變化相對較小,一些地方的農村還不通公路、群眾看不起病、喝不上乾淨水、農民子女上不起學。這種狀況如果不能有效扭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成為空話。因此,我們要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的程序。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國發展經濟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農村集中了我國數量最多、潛力最大的消費群體,是我國經濟增長最可靠、最持久的動力源泉。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使億萬農民的潛在購 買意願轉化為巨大的現實消費需求,拉動整個經濟的持續增長。特別是通過加強農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訊等建設,既可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消費環境,又可以消化當前部分行業的過剩生產能力,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5、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社會和諧離

不開廣闊農村的社會和諧。當前,我國農村社會關係總體是健康、穩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利於更好地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緩解農村的社會矛盾,減少農村不穩定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總結眾多成功的新農村建設典型案例,為了更好的進行新農村建設應該以以下幾點為重點:

1、重規劃,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需長遠謀劃,科學規劃,紮實穩步推進。中央提出50年,省、市提出10-15年,而該村要堅持因村而宜,結合村情民俗,抓住發展重點和建設難點,找準建設突破口,在尊重民意的原則下,採取先易後難,因勢利導、試點引路,分步推進的方式對本村進行全面系統的科學規劃,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2、強基礎,要在目前基礎設施條件下,逐步實現道路全部通村、通組、通居民點。每自然村通有安全衛生的自來水,並逐步建立公共垃圾處理場所,逐步讓電腦、電話等設施進入百姓家中,佔領生活空間,實現資訊化、網路化生產和服務,以此,促進城鄉一體化。

3、興產業。一是大力發展畜牧業,興辦龍頭企業,增加產品附加值;二是在城郊周圍,全部發展蔬菜生產;三是大力發展果樹產業,實現蔬菜、果樹萬元田;四是通過發展畜——沼——果(菜)模式,利用國家沼氣建設專案的有利時機,發展以農村迴圈經濟為主的沼氣建設,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增加農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實現村容整潔。

4、建設新房子。以自然村為單位,科學規劃,適度規模、適當超前,嚴格執行,分步實施,不能操之過急。在建設過程中,應慎重考慮,按照“五大功能區”要求進行。即:公益事業區、農田保護區、支柱產業開發區、農宅建設區、公墓區和垃圾無公害處理區,因地制宜,合理佈局,尊重農民意願。

5、倡導先進文化、樹立新風尚。具體來說一是要正民風。就是要達到“四無”標準,無封建迷信、無小偷小摸、無“黃賭毒”、無違法亂紀;二是要鄰里和,即貧困農戶有人幫、村民大病有錢醫、孤寡老人有人敬、小孩上學有保障。實現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鄰里和諧團結、村民互幫互助,融洽相處平安詳和的社會主義新風尚。

6、狠抓班子建設帶好黨員隊伍,推進新民主。堅持依法治村,實行村務、財務公開,落實農民群眾在發展生產上的經營權、自主權、知情權、參與權,接受群眾監督,實現陽光政務,村民自治機制進一步健全,民主管理規範有序,村民知法懂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形成團結友善、勤儉自強、平等友愛、誠信守法的新風尚,村級基層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不斷增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7、體現公正,及時處理各類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現實中由於歷史、社會、文化等原因使得農民處在相對弱勢的一方,要維護穩定、體現和諧,從法律上來說不論是對於社會人,還是法人單位,農民和他們的法律地位應該是平等的、對等的,要充分體現農民利益無小事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體現社會的公正和公平,減少農村各類社會矛盾。在依法解決的前提下,法律、法規有規定的,按法律、法規辦;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按現行政策辦;法律、法規及現行政策都沒有規定的,要在體現公平、照顧各方利益、有利於維護穩定的前提下依實事辦事。

8、強化督查,建立社會穩定責任追究制是維護穩定的長效措施

一是要堅持督查督辦的原則,包括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做好全面督查與重點督辦相結合,督查督辦與幫助協調相結合,黨政督查與業務部門相結合。

二是要建成及時辦理、限時辦理、必須辦理的督辦機制,對各類問題推誘、敷衍、塞責、拖延、扯皮、踢球的一律按相關信訪規定嚴肅處理,對不負責、不作為的有關機關和工作人員提出處罰建議。

三是要創新督辦的方式,包括電話督辦、書面督辦、會議督辦、調研督辦、聯合督辦等。

四是要對引發的矛盾實行責任追究,不但要注重有關單位、個人對引發的矛盾不作為的追究,而且也要注重從法律的角度落實對行政行為和民事行為的法律責任問題。

9、堅持科學發展觀,推動扶貧持續發展、熱心公益事業。要科學化關注,發展性扶貧,在社會公益事業中匯入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理念,轉化貧困因素為產業發展動力要素,將社會公益事業作為自身的光榮事業和一項產業發展和創新。經濟扶貧,機制扶困,文化轉其形,科技轉其因,具有科學發展觀。通過自己的工作、生活,向社會傳達心繫失學兒童、情繫希望工程的拳拳愛心。

新農村建設這項偉大工程中群眾佔首要地位,但是由於各方面原因他們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和疑問,有:

1、認識問題。儘管廣大群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熱情很高,幹勁也很大,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和誤區,一是部分農村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中央政策很明確,到了基層就脫節。二是甚至有些錯解和誤解了中央的政策,認為新農村建設好不好,要看新房子建設多不多,誤認為建設新農村就是建設新房子,搞居民點,忽視了生產發展;三是部分群眾對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存在懷疑觀望心理,有的認為只是刮一陣風,刮過去就完了;四是部分群眾對建設新農村的主體定位不準,認為建設新農村是中央的大政方針,主體應由國家來搞。

2、資金制約。大部分群眾收入水平有限,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資金需求缺口較大。

3、政策與法律、法規有矛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中心工作,但依法保護耕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所賦予的,在實際規劃、建設實施過程中,存在土地不能正常流轉的問題,出現政策與法律、法規不相適應,互相牴觸。

4、科技意識不強。部分農民群眾對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信心不足,思想認識模糊,對農業生產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再加之,隨著勞務產業的發展,大部分勞動力被轉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力軍力量不足。

我的建議

(一)、做群眾的思想工作,調動積極性

(二)、積極為農民籌措資金,統一調配生產物資

(三)、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減少群眾後顧之憂

(四)、技術跟蹤服務,為豐產豐收奠定基礎

(五)、因地制宜不做表面文章

(六)、“小規劃”為“大規劃”讓路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認為,大學生參與農民組織建設,成為農民組織中的操作者,既有利於農民組織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有利於農民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是當代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種有效的實踐路徑,能夠使他們利用所學知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學生到農村基層鍛鍊,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同時也是大學生自身鍛鍊成長的需要,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更好地瞭解社會大有好處,在農村基層工作的經歷會成為大學生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他們到各村、各農民組織中任職,能夠發揮自身的知識優勢,為農村的發展出謀劃策,有效促進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當代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路徑,是融入農村、走近農民,在各類農民組織中發揮作用。利用所學知識和共產主義覺悟,將農民組織系統化規範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體上他們可以勝任的崗位有:

1 民委員會、黨支部這樣的正式組織

農村要致富,必須建好黨支部。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最基層的組織,是村級各級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實踐證明,凡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搞得好的農村,都有一個堅強的黨支部。

有了堅強有力的黨支部,就可以帶領農民群眾沿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前進。這些都與我們黨政班子的素質、能力密切相關,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高素質的知識分子群體。具有完備的理論知識、大膽的創新精神、高度的民主意識,完全有能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出某劃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管理民主”的目標順利實現。

2 在發展中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讓弱勢的農民群體,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行互助合作,形成整合力產生強有力的發展優勢。合作經濟組織已成為聯結生產和市場,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提高了農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2)加大推進農村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

(3)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一種重要型別和載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不僅有以上主要作用(本文來源本站),還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有利於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農牧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有利於普及推廣現代農業技術,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這樣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需要有專業的人才來提高組織化程度。大學生能在這樣的合作經濟組織中為農民傳授技術、尋找市場,組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揮重要作用,促進農村 “生產發展”、農民“生活寬裕”。

3 民自發的維權組織和農村的功能性組織

總的來說,農民保護自己權利的途徑主要有三個大的方面:一是私力救濟,或稱為自己救濟;二是公力救濟;三是“灰色”途徑。農村的功能性組織稱為社會服務組織更能突出公益性和互益性特徵,更具有包容性。這些組織的建立有利於農民行為的規範性和統一性。

在當今的中國農村,這些農民維權抗爭組織的出現,表明了在國家對政治資源的壟斷與控制的情況下,因農民談判機制缺乏而產生的對“組織性力量”的需要;但由於這些農民維權組織大都還處在自組織的非正式階段,其活動方式和控制能力均存在問題。

大學生到農村基層鍛鍊,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同時也是大學生自身鍛鍊成長的需要,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更好地瞭解社會大有好處,在農村基層工作的經歷會成為大學生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他們到各村、各農民組織中任職,能夠發揮自身的知識優勢,為農村的發展出謀劃策,有效促進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當代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路徑,是融入農村、走近農民,在各類農民組織中發揮作用。利用所學知識和共產主義覺悟,將農民組織系統化規範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篇:農電班組建設典型經驗

農電班組建設典型經驗編寫模板班組典型經驗名稱

專業名稱:日期:

填報單位:洛龍供電所

根據六型一化班組建設要求我所組建精細化學習班組,建設示範視窗,全所10kv高壓使用者實現遠端抄表,低壓使用者實行電子標籤抄表,自主研發了電子標籤巡線系統10kv線路及低壓臺區實行電子標籤巡線,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管理水平。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在工作中貫穿國網公司“你用電、我用心”服務理念。

一、目標描述

目標描述需說明班組管理崇尚的理念或採取的策略、內容、範圍和要求等。

1.班組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2.班組管理的範圍和目標;

3.班組管理的指標體系及目標值(指標體系是指班組管理的過程控制指標)。

二、主要做法

洛龍供電所位於伊川縣洛龍鄉,成立於1977年,現有職工20人, 10kv配電線路3條,400v配電線路122條,擔負著洛龍鄉11個村、10720戶村民生產、生活用電和65家企業的供電任務。2014年度洛龍供電所被評為 “群眾滿意基層站所”第一名。

一、建立精細化學習型班組,建設示範視窗。

基層供電所和供電營業廳是展示電力企業形象的視窗。由於原辦公場所已遠遠滿足不了規範化、標準化的辦公環境,伊川縣電業局在異地新建了一個功能設施齊全的標準化供電所,打牢優質服務硬體基礎。在辦公場所,一層設定:營業大廳、應急值班室、培訓室、備品備件室、安全工具及施工工具室,營業大廳按照國網公司要求,設定了各種標識、展板及國網公司表示,設定有等後座椅、使用者填寫臺、客戶意見簿、便民箱、飲水機、雨傘、宣傳彩頁、vip室、為使用者提供優質服務,專職客戶服務員為客戶提供各類用電業務的諮詢洽談服務。二層設定辦公區:所長室、三員室、配電班、營銷班、視訊會議室。三層設定宿舍區:職工

宿舍、餐廳、安全、廉政教育室、活動室。

二、強化班組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一是組織召開行風監督員座談會,傾聽客戶心聲,通過《意見徵集卡》收集客戶意見,瞭解客戶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強化整改落實,以實際行動贏得社會的認可和電力客戶的滿意。二是在供電所服務視窗設立黨員示範崗,通過佩戴黨徽、工作牌、服務卡,建立“小蜜蜂”電力服務隊,按期對孤寡、殘疾老人推行上門服務,延伸服務等個性化、差異化服務。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四是大力開展供電親情服務進企業、進農村等活動,通過發放安全用電、節約用電宣傳單,為了客戶繳費方便採用郵政儲蓄、銀聯pos機、自助繳費機、銀行代收等多種繳費方式,增進客戶對供電企業的認知度,樹立“誠信履責、可靠信賴”的一流形象。

二、加強班組業務培訓,提高職工整體素質。

全所10kv臺區實現遠端抄表,低壓400v使用者實現電子標籤抄表,有效地降低了高低壓線損提高了管理水平。電業局自主研發了電子標籤巡線系統,10kv線路及400v低壓臺區巡線全部採用電子標籤巡線,有效地杜絕了在巡線中人員不到位現象。為了提升供電所員工整體素質,我所在院內建立了練兵場,根據所內製定的月度培訓工作計劃,進行實踐操作和理論學習相結合的培訓模式,有力的提高了培訓效率。在提升職工的服務意識時,該所安排人員到學習專門學習禮儀知識,練習語言表達能力,實行微笑服務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你用電、我用心”。

該所強化“你用電、我用心”服務意識,深化供電服務標準化建設,統一服務標準、服務渠道、服務專案和服務行為,建立通暢、便捷、高效、快速反應的供電服務執行機制。強化服務意識,提升工作標準,規範執行職責,增強服務效能,塑造良好服務形象。鞏固和加強標準化供電所建設,不斷提升農村供電服務水平,增強供電所服務能力。

三、評估與改進

根據班組管理面臨的內外部環境變化,評估班組管理標準、制度的執行情況,業務流程的科學性,技術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進性,制度和管理的適應性和有效性等,發現班組管理仍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明確今後的改進方向。

1.班組管理的評估方法;

2.班組管理存在的問題; 1.員工安於“現狀”,思想觀念落後。當前,由於還有極少數員工思想觀念落後,他們滿足於僅有的一點知識和技能,把能夠“維持”現狀作為自己工作的出發點,以不變應萬變。他們做事憑想象,常把自己比作“聰明人”,以規避制度為樂,以工作僥倖為榮,其固步自封的工作思想極大地阻礙了企業的改革發展。

2.工作“習慣”化,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每當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時,在事故總結報告上常離不開這樣一句話“責任人違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為什麼極個別員工會違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呢?追根溯源,還是這部分員工在工作細節上存在隨意性,不按“標準”做事,總用“習慣”作為自己的工作理由,把安全隱患視為不可避免的平常事,他們用“坦然”掩飾自己對工作的輕率、對規範的牴觸、對安全的漠視。

3.績效難“定量”,改革創新少有舉措。

企業對員工的業績考核還存在語文式的判定現象,少有數學式的工作描述,致使極少數員工總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逃避工作責任,讓“老實人吃虧”還有一定的市場,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班組工作的創新開展,也造成班組管理上的勞而無功、勞而無能、勞而無用的現狀。

三、今後的改進方向或對策。 1.把轉變思想觀念作為開展精細化管理的首要任務。

要讓員工認可“精細化”,就要讓員工認識“精細化”。因此,在開展精細化建設之初,班組就要利用宣傳畫、宣傳欄、宣傳板、電子顯示屏及發放學習資料等方式宣傳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和要義,定期組織員工學習精細化管理知識,讓員工對“精細化”有較全面的瞭解和清晰的認識,還要讓員工明白,只有通過“精細化”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只有通過“精細化”才能更好地實現班組安全生產,只有通過“精細化”才能更好地服務企業的改革發展。隨著對“精細化”宣傳教育活動的深入進行,促使員工轉變工作觀念,轉變工作作風,轉變工作方法。當我們紮實有效的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當把精細化管理思想融入員工的大腦後,員工就定會成為具有精細化管理思想、具有精細化工作理念、具有精細化創新意識的“精細化”員工。

2.把實施崗位培訓作為推進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方法。

員工工作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工作技能的提升,更離不開工作方法的掌握。所以,要讓員工步入精細化工作軌道,就要讓員工掌握精細化工作方法,其關鍵之處就是要搞好崗位精細化培訓,使他們有力可使,有法可用,有題可解。在培訓過程中,班組要結合員工崗位特點,做到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適用性,要通過對典型事例的講解,消除員工對“精細化”認識的偏差,要以員工的工作問題為突破口,化解員工對“精細化”的畏難情緒,還可採用提問方式,讓員工自編精細化工作流程,使員工在學用結合的基礎上掌握“精細化”的工作程式和工作技巧。同時,通過專題培訓、事例講解、問題剖析、現場指導等,使員工對精細化的認識由理性向感性、再由感性向理性的提升,那麼,員工的學習精細化、掌握精細化、運用精細化將不再是難事,也不再是難題,更不再是難關。

3.把檢查考核評比作為堅持精細化管理的強力支撐。

考核產生熱情,考核激發創新。要讓精細化建設持續開展,就離不開對“精細化”的檢查考核,所以,建立行之有效的檢查考核制度是精細化建設的必要之舉。通過檢查,找到員工在精細化管理上還存在的缺點;通過考核,讓員工正視自己在精細化管理上的不足;通過評比,促使員工把工作重心放在精細化管理的創新上。在檢查、考核、評比的過程中,讓員工進一步樹立精細化管理工作理念,強化精細化管理工作模式,增強精細化管理工作信心,同時還能讓員工在對“精細化”的觀摩、學習、借鑑中增強團隊精神,提升協作意識。在檢查考核評比中,我們還可加入“動感”因素,讓員工當一次檢查員、做一回考核官、頒一張評比獎,通過對他人的監督,來審視自己的工作,在學習、檢查、總結、提升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學習的自覺性、工作的自動性、規章的自律性,使“精細化”成為員工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工作的不二法寶。

4.把工作問題分析作為創新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員工在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中,極易出現一種問題“思想”,那就是一葉障目,“自己做的就是正確的”,很有一股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勁,殊不知,往往就是“這麼一股勁”造成了自己工作的被動,阻礙了班組精細化建設的順利開展,也給企業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如何破解這一難題,讓員工對精細化“心有靈犀一點通”呢?採取專題工作會、問題分析會、經驗交流會、學習討論會、成績推廣會等均不失為好辦法。而筆者認為,開好問題分析會猶為重要,因為只有找到問題,才能看到不足,只有找到問題,才能持續改進,只有找到問題,才能創造發展。我們在問題分析會上,要有“激怒”員工的勇氣,要讓員工產生對“精細化”挑刺的衝動,讓員工對“精細化”指手畫腳,讓員工對“精細化”吹毛求疵。在事情越辯越明、細節越分越清、問題越找越準的基礎上,班組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持續開展就會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注重細節、追求精準、提升質量就會成為員工規範工作標準的永恆話題。

5.把成果樣板展示作為全員精細化管理的關鍵環節。

有句話說:學習要有樣板,追趕要有目標。由於精細化管理的實質就是要讓員工在工作中有超越自我的勇氣,有敢於追求的信心,有開拓創新的激情,因此,開展精細化管理成果樣板展示肯定是鞭策員工、激勵員工、鼓舞員工做好精細化管理工作的一個好辦法。通過成果樣板展示,把優秀成果、先進經驗、創新做法展示在員工面前,教育員工從本職工作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指導員工注重在工作細節中找不足,在生產流程中找差距,在操作行為中找標準,引領員工把“精細化”融入自己工作裡的點點滴滴、時時處處、分分秒秒。並通過成果樣板展示,讓員工“常回頭看看”,警醒員工不要放鬆對精細化知識的學習,不要圖

一時方便偏離精細化工作軌道,不要把丟掉的“習慣”又撿回來。同時通過展示,還可讓員工在互學、互教、互幫中擴充套件“精細化”管理通道,在用“點”的輻射帶動“面”的發展,用個體優勢助推整體進步的過程中,就會形成人人學精細、處處講精細、事事做精細的良好局面。我們深知,展示成績,展示的不僅僅是成績,展示的是員工良好的學習心態和工作素質,展示的更是員工心中對信心的堅守,對理想的追求!所以,要用精細化成果樣板展示,助推班組建設走出一遍新天地。

第四篇:畜牧獸醫專業建設典型案例

畜牧獸醫專業建設典型案例:“三三三”工學結合培養模式實施方案

隨著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政府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投資逐年加大,從而使中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也進入攻堅階段。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根本特點,是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工學結合是一種辦學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內容是學習與工作的相互結合與滲透,即學習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學習。是利用學校與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採取課堂教學與參加實際工作有機結合,來培養適應用人單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其主體是學生。這種教育模式是以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就業創業競爭能力為目的,以市場需求為運作平臺。

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對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還沒有真正建立起相應的執行機制和長效機制。我校畜牧獸醫專業近幾年在教學改革中一直探索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為指導思想,構建“三三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分別是三個實訓平臺(基本技能實訓平臺、專業技能實訓平臺、上崗實訓平臺);三輪迴圈(第一輪迴圈是企業見習、第二輪迴圈是到企業教學實習、第三輪迴圈是頂崗實習);三大技能(動物疾病防治技能、動物生產技能、畜產品與飼料營銷技能)。

一、充分發揮三個實訓平臺(基本技能實訓平臺、專業技能實訓平臺和上崗實訓平臺)的作用,加強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專業能力的訓練。

1.校內專業實訓室是訓練學生基本專業技能的實訓平臺。在學校的整體部署下,畜牧獸醫專業特別重視校內實訓室建設。在原有校內實訓室的基礎上2014年投資專項資金建成1500平方米的畜牧獸醫專業實訓室,投資600多萬元購置了研究型顯微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生化分析儀、血液檢測儀、細菌檢測儀等先進的實訓裝置。有遺傳繁育、動物微生物檢驗、獸醫基礎、解剖生理與病理、臨床獸醫、畜牧生產和動物營養等實訓室7個。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中做、做中學”,體現學生主體的工學結合模式,充分發揮校內實訓室的作用。專業基本技能如畜禽的大體解剖、病理剖檢、常見病原微生物的檢驗、臨床基本檢查、獸醫基本診療技術、飼料的識別及配方等實驗實訓專案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學會畜牧獸醫專業基本技能的操作,為專業技能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固原農校動物醫院、學校“引廠進校”的企業和科研基地是畜牧獸醫專業技能實訓平臺。固原農校動物醫院與我校畜牧獸醫專業同齡,創辦於1958年,目前由我校“雙師型”教師高階獸醫師、高階講師於利子坐診,已成為固原市及周邊地區畜禽疾病防治的帶頭兵。2014年投資200萬元建成700平方米的動物醫院,購置大型動物手術床、動物血液檢測儀、動物細菌診斷儀等先進裝置。學校動物醫院具有對外經營和對內教學的雙重職能,在運營的過程中,只要有病畜到動物醫院就診,學生及時到動物醫院參與疾病防治工作。通過兩年不間斷的在動物醫院就動物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訓練,學生畢業時基本掌握了動物常見病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措施,為學生的就業和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學校創新建設實訓基地思路的指導,學校“引廠進校”建設畜牧獸醫專業實訓基地。2014年通過考察和協商,固原市呱呱蛋養雞場及飼料加工廠入住我校老校區,2014年引進一養豬企業家在老校區創辦養豬場。在執行過程中始終堅持相互理解、互利雙贏的原則,畜牧獸醫專業為養殖場及飼料加

工廠提供技術服務和培訓員工,養殖場及飼料加工廠為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提供實訓基地。畜牧獸醫專業充分利用上述企業集中強化學生訓練雞的孵化、育雛、雞的飼養與管理、雞病防治;仔豬、商品豬、種豬的飼養與管理及豬病防治;飼料營養分析、飼料配方及加工技術。學生畢業時基本能夠勝任養雞場、養豬場及飼料加工廠崗位工作,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實踐證明,“引廠進校”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途徑。隨著職業院校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逐步提高,我校畜牧獸醫專業教師積極申請科研課題,結合當地畜牧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前景,近幾年先後申請到寧夏自治區科技廳科技支撐專案《固原市肉牛骨質疏鬆症病因探討及防治措施研究》、《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病因及防治措施探討》、《固原地方雞的保種及研究》三項;自治區科技廳創新中心基礎建設專案《固原雞保種基礎設施建設》一項;自治區科技廳自然科技基金專案三項;自治區科技廳、財政廳、扶貧辦三部門專案三項。在專案實施的過程中,一方面利用專案資金進一步充實了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更重要的一面是在專案實施中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其中,很好的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是產學研緊密相結合,成為職業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一種途徑。

3.生產企業是畜牧獸醫專業上崗實訓平臺。為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平臺,學校在廣泛徵求企業的基礎上制定了《固原市農業學校校企合作管理辦法》,成立校企合作委員會。牧醫專業成立畜牧獸醫專業校企合作專業指導委員會,與寧夏夏進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奶牛場、寧夏九三零種雞有限公司、寧夏涇源縣清苑牧業有限公司等行業企業共同組成。在合作的過程中使企業深度參與畜牧獸醫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參與教學過程及評價考核、專業教師到企業兼職鍛鍊、聘請企業能工巧匠為專業外聘教師,形成了學校開放、企業參與的校企共建、共管、共贏的合作機制。我們在教學中利用生產企業某一項生產集中進行的特點,讓學生參與其中。如我們和寧夏涇源縣清苑牧業有限公司合作,讓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的青貯飼料的生產。在參加生產前教師就青貯飼料加工相關知識加強訓練,在生產中由企業技術人員指導學生生產加工,經過一週的強化訓練,學生就學會了青貯飼料的加工和製作;和固原市呱呱蛋養雞場合作,讓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的孵化生產,經過三週的孵化生產,學生就學會了雞孵化的整個過程的操作;和固原市原州區獸醫站合作,讓學生參與畜禽的集中免疫,通過一輪集中免疫訓練,學生學會了畜禽常見傳染病的免疫接種和疫苗的使用。積極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在2014年通過校企雙方多次協商,我校畜牧獸醫專業和寧夏上陵集團公司聯合, 組建了“上陵畜牧獸醫班”,為企業定向培養一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開闢了校企聯合辦學的新天地。在訂單培養辦學執行的過程中,寧夏上陵集團公司畜牧獸醫專業人士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及學生的考核評定,學生定期在公司的奶牛養殖企業就奶牛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及飼料營養分析進行實訓,由企業技術人員和學校專業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的學習。學生通過學校和企業的聯合培養,到學生畢業時就能勝任奶牛企業的相應崗位工作,為學生的就業和創業開闢了一條新路。

二、加強三輪迴圈(第一輪迴圈是企業見習、第二輪迴圈是到企業教學實習、第三輪迴圈是頂崗實習)實習,逐步學會畜牧獸醫崗位能力。

1. 第一輪迴圈是企業見習。為提高學生專業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積極性,通過工學交替使學生在第一學年進入企業見習2周。根據教學安排,在第一學年安排學生到畜牧獸醫相關行業企業進行見習,如到固原楊郎奶牛養殖園區見習3到4天,在專業教師帶隊指

導下,由企業技術人員就奶牛的飼養管理、疫病的的預防和診治、飼草的加工進行講解,使學生對奶牛的生產和管理有初步的認識,對今後的學習中要學會的技能有了初步瞭解;到固原市呱呱蛋養雞場及飼料加工廠見習3到4天,在專業教師帶隊指導下,由企業技術人員就雞的飼養管理、疫病的的預防、飼料的加工進行講解,使學生對雞的生產和管理有初步的認識,對今後的學習中要學會的技能有了初步瞭解;到隆德方圓養豬場見習3到4天,在專業教師帶隊指導下,由企業技術人員就豬的飼養管理、疫病的的預防和診治、飼料的加工進行講解,使學生對豬的生產和管理有初步的認識,對今後的學習中要學會的技能有了初步瞭解。學生通過第一學年進入企業見習,瞭解自己所學專業的生產用途及需要學會的專業技能,明確了學習的方向和目標,提高了學習專業的興趣和動力。

2. 第二輪迴圈是到企業的教學實習。為強化專業技能和適應企業環境的工作及生活,第二學年進入企業教學實習2月。根據教學安排,牧2014級2014年6月15日-2014年8月15日進行工學結合實訓。經聯絡確定寧夏夏進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雨田種養殖發展有限公司為本次工學結合實訓的企業。牧2014級有學生36人,分三組,每組12人。其中一個組在寧夏夏進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訓2個月,另2個組在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雨田種養殖發展有限公司對調實訓各1個月。實訓內容為奶牛和雞的飼養管理與疾病的預防治療。實訓前對學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實訓期間要嚴格服從企業和帶隊教師的管理。特別強調確保安全,沒有重大事情,實訓期間一律不準請假。同時強調實訓期間帶隊教師為學生安全第一責任人。對帶隊教師也做了動員並提出要求,和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實訓期間以師傅帶徒弟模式進行,3到4個學生由1個企業技術人員指導,並輪崗實訓。在實訓的後期,部分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生產任務。通過實訓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即掌握了生產知識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本次實訓期間,學生較多的接觸了我校牧醫專業的畢業生,特別是在實訓企業工作的我校優秀畢業生對學生的觸動很大。使學生看到只要學好專業知識是大有前途的。實訓期間的管理完全是企業管理模式,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獎罰分明。學生通過實訓初步適應了企業的管理和生活,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做好了有力的鋪墊。

3. 第三輪迴圈是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是學生完成本專業學習任務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增強實踐操作技能,逐步培養和提高獨立上崗的綜合能力,使學生畢業後能勝任牧醫行業第一線工作。根據教學安排,第三學年進入企業頂崗實習1年。頂崗實習前,專業教師負責考察頂崗實習單位,選擇生產技術在當地有示範引領作用,管理規範並有利於學生就業和創業的養殖場、飼料加工營銷企業、動物醫院為頂崗實習企業。根據頂崗實習企業的生產特點,安排頂崗實習內容:學會牛羊、豬、雞的飼養管理技術;學會牛羊、豬、雞的常見病的診斷及防治技術;學會企業經營管理技術。頂崗實習期間由企業技術人員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技術指導,學校定期派專業教師進行檢查和指導,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確保頂崗實習順利完成。頂崗實習結束後,學生要交回學校由企業填寫考核情況並蓋章的《固原農校頂崗實習手冊》、頂崗實習總結和專題報告,由專業教師批改打分按比例給出頂崗實習成績,頂崗實習成績不及格不得畢業。頂崗實習期間的管理完全按企業管理進行,分工明確,任務到人。部分學生在頂崗實習結束前就能獨立進行

生產,有的學生還提前在頂崗實習企業就業。通過頂崗實習的鍛鍊,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和生產實踐有機的結合,同時接受企業文化的薰陶和教育,為學生的就業和創業奠定堅實基礎。

三、學會三大技能(動物疾病防治技能、動物生產技能、畜產品與飼料營銷技能),為學生的就業和創業奠定基礎。通過三個實訓平臺(基本技能實訓平臺、專業技能實訓平臺、上崗實訓平臺)和三輪迴圈(第一輪迴圈是企業見習、第二輪迴圈是到企業教學實習、第三輪迴圈是頂崗實習)的訓練,使學生學會了常見動物牛羊、豬、雞的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技能;學會了常見動物牛羊、豬、雞的生產和管理技能;學會了畜產品與飼料加工和營銷技能。三大技能的掌握使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的畢業生有了就業和創業的堅實基礎,近些年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的畢業生普遍受到社會和企業的歡迎,部分畢業生已成長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展現了畜牧獸醫行業人的風采。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由於行業特點,畜牧獸醫生產企業不太願意接收學生工學結合實訓。實訓期間的安全是最大的問題,企業擔心學生實訓期間發生安全意外,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和麻煩。其次工學結合實訓給企業生產造成損失和管理成本加大。為改變目前現狀,我們應努力探索工學結合實訓的切入點,加強校企合作,同時呼籲政府給接收工學結合實訓的企業給予優惠政策,使工學結合實訓達到雙贏。

2.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在工學結合實訓中,和企業多接觸、多溝通,注意處理好和企業的關係,協調好企業對學生的管理,使學生在工學結合實訓期間即學到知識又逐步適應企業的管理和生活。

3.嚴格管理,強化安全。工學結合實訓期間學生安全是校企雙方共同關注的焦點,一定要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嚴格學生管理,責任到人,確保工學結合實訓期間學生安全。

第五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典型案例

“企社共建” 探索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新模式

2014年以來,敘永縣震東鄉永興村構建“企社共建”這一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新載體,使學習由傳統的單向灌輸轉變為高效的多方聯動,切實提升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學習效果,並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

一、 背景與起因

由於受區位條件、歷史文化等諸多因素制約,震東鄉永興村幹部們白天處理村社事務,晚上看電視成了唯一選擇,再加上村級幹部重實幹輕理論、重實踐輕學習的現象普遍存在,學習觀念相對淡薄。因此轉變學習觀念,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切實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建設成為震東鄉永興村正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再加之永興村企業數量較多,村民時常會與轄區企業涉及一些矛盾糾紛,甚至出現阻工等現象。後經燈盞坪煤礦黨支部與永興村黨支部商議,達成一致建立以“企社共建”為載體的共同學習、互利的新型學習型黨組織。

就此,該學習型黨組織圍繞創新團隊學習主題,設計“企社共建”載體,運用“企社共學”、“以講促學”、“以寫促學”、“寓教於樂”等學習方法,不斷增強學習的壓力和興趣,有效實現了“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使學習內化為村幹部的自覺選擇,使主動學習在廣度鄉蔚然成風。市縣組織部多次調研了該鄉“企社共建”的做法。

二、做法與經過

企社互動--拓展學習物件。“企社共建”成立於2014年初,是原先村黨支部“升級版”,升級後的“企社共建”擴大了參與面,參加

範圍包括村四職幹部、大學生“村官”、 企業黨支部成員、企業職工等同時還邀請當地的部分村民參加。學習型黨組織每週安排一個晚上在村公所開展學習活動,經常性、高頻率地讓幹部“講”、讓幹部“說”。讓幹部“聽”,還要接受臺下其他黨員群眾的提問。加強學習的壓力和動力。活動開展以來,每月編輯一期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快報。“企社共建”已經成為震東鄉鄉村黨員幹部耳熟能詳的話題,初步形成了幹部一體、幹群相融互動學習的局面。

專家導學--豐富學習內容。每次確立一個主題,內容包涵當前鄉政府的中心工作、企業、村社的難點熱點問題,學習內容豐富充實,不但有基層組織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社會焦點問題,還有各個層次對各自工作、學習心得的經驗性介紹和對問題性的剖析與求證,確保各類學習物件有合適的學習內容。主要採用“請進來”的方法,燈盞坪煤礦拔出專項資金,為不同層面和類別的人群購買了一大批好書,並針對山區群眾缺技術、少指導的實際,專程邀請相關部門專家到村活動室甚至田間地頭為農民群眾因地制宜講解致富資訊、開展技能培訓和解答生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疑難雜症。鄉村論壇的幹部群眾通過這個學習和鍛鍊的平臺,基本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寓樂於學--拓寬學習方式、地點。為了增加學習對幹部的吸引力,變換學習地點,開展各種趣味學習,通過寓樂於學的方式,變滿堂灌為娛樂學,大大增強了學習的興趣,讓學習成為輕鬆、快樂的事。通過學習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強了大家的協作與團隊精神。

三、成效與反響

震東鄉永興村的燈盞坪永興村學習型黨組織“企社共建”已成為市級學習型黨組織示範點。

一是“主講”引學,營造了“學習興趣濃、發展思路清”的氛圍。每次學習會之前精心準備學習內容,認真學習,認真筆記。做好總結,並將所學運用到工作實踐中。

二是“經驗”導學,確保了“學、說、幹、想”的無縫對接。學習型黨組織不僅要擴大幹部群眾的知識覆蓋面,而且要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是“團隊”共學,推動了全鄉重點工作大幅提高。適應了不同幹部的興趣需求,真正激發了學習的動力,提高了個體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注重“團隊”共學作用,做到了“學習討論一個都不少、發展進步大家齊加油”,活動中的互動環節,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強了大家的協作與團隊精神,大大提高了幹部群眾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成了山區鄉鎮各項工作進步的助推器。

四、探討與評論

震東鄉永興村開展“企社共建”已形成有效機制,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關鍵是要根據不同團隊的自身特點,設計相適應的學習方法,加上以制度形式鞏固深化並長期堅持,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網推薦其他範文:

校園資訊化建設典型案例

班組文化建設案例分享

班組建設典型經驗管理辦法

李果莊班組建設典型經驗

班組建設典型經驗編寫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