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背景下“00後”大學生購買決策過程存在的問題

一、“00後”大學生購買決策過程存在的問題

網際網路背景下“00後”大學生購買決策過程存在的問題

1.自我需求認知盲目

部分“00後”大學生在面對各式各樣的營銷手段和商品促銷時,會產生衝動消費和非理性消費的行為,究其根本,是沒有對自身現有的生活需求進行良好的反思和總結。在消費行為中,往往會由於IP代言、大資料選推、消費節日等而忽略自身的實際需求,重複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造成不必要的囤積和浪費。在自我消費水平、個人生活狀況、個人發展需求方面的認知都還處在盲目的階段。

2.資訊蒐集以網路為主

在當今的網際網路背景下,“00後”大學生的在消費之前對於商品的資訊蒐集往往更傾向於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進行。隨著網際網路APP的快速發展,以好物分享和商品評析為主的資訊不斷出現在“00後”大學生的視野之中,而便捷的操作和較低的獲取資訊的成本成為網路資訊蒐集最吸引人的因素。因此“00後”大學生在資訊蒐集階段已經較少開始參考家人和導購的意見,更多以自身從網際網路上獲取的資訊為準進行消費。

3.購買方案重品牌輕忠誠度

網際網路環境下, “00後”大學生們擁有較多的品牌選擇權。隨著經濟的不斷開放,我國市場上的品牌不斷增多,國內品牌和國外品牌,大眾品牌和小眾品牌,琳琅滿目的商品逐漸佔據了“00後”大學生的消費視野,擁有了更多的品牌選擇的餘地。但是在攀比和從眾心理的影響下,“00後”大學生們對於單個品牌的忠誠程度卻沒有那麼高,品牌的服務質量、新品釋出頻率、代言人、公關水平均成為影響“00後”大學生品牌忠誠度的重要因素。

4.購買決策缺乏理性

為保證最終消費購買決策,需要消費者具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較高的決策水平。“00後”大學生在面臨最終的消費選擇方案時,由於受到消費能力、符號文化、網路快捷支付等因素的影響,在20歲左右的年齡往往會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購買決策行為,“00後”大學生的購買決策依據不是以產品和服務的實用性,而更多以產品和服務對實現自我的精神訴求為第一根據。

5.個性化評價

一個完整的購買流程少不了購買者的評價。“00後”大學生在收到所需產品後,也會就產品與之前描述相符程度、此次消費整體體驗、賣家服務態度、物流公司效率和服務態度等進行綜合考慮並給出自己的評價。而“00後”大學生由於成長在網際網路環境中,“玩梗”和大方展示自我逐漸成為“00後”大學生們評價的主要內容,而容易忽略產品本身的質量。

二、“00後”大學生購買決策過程存在問題的原因

1.盲目追求潮流,攀比心理

“00後”大學生在朋友影響、廣告促銷、明星效應、追求潮流等因素影響下,大部分學生有盲目消費現象,並會經常對自己的消費行為產生後悔的心理。究其原因是對自身需求、審美、身份認同等的模糊認識所造成的從眾心理導致的盲目消費現象。大學生活的群體性導致學生之間攀比現象的廣泛存在;同時“00後”剛進入大學校園,急於彰顯個性,追求個人主張的心理,使他們通過選擇名牌消費品的方式提高個人形象,取得身份認同,增加個人辨識度。符號消費本身推崇的物質享受性,導致青年大學生精神上的自我放逐,價值觀念的偏離。

3.網路資訊素養弱化

網路資訊意識是指資訊主體通過網路平臺尋求解決現實問題的主觀能動性,是從事其他資訊活動的認知基礎。“00後”大學生作為資訊行為主體的大學生能夠認識到網路資訊資源以及網路資訊能力在其消費過程中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資訊資源組織技能欠缺和資訊辨別性接受欠缺直接導致了在購買過程中的不理智行為。

4.消費主義環境影響

“社會思潮有時表現為由一定理論形態的思想做主導,有時又表現為特定環境中人們的社會心理,是社會意識的綜合形式。”消費主義思潮成為國內近幾年來值得關注的社會思潮之一,它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一定時期內某些群體的社會心理,並受到了特定群體的廣泛認可與接受。消費主義鼓勵人們消費從而把儘可能地佔有多數量、多種類、最新款的商品作為自我滿足和獲取快樂的首要條件。消費主義所倡導的消費時尚滿足了大學生追求個性、前衛的消費要求,迎合大學生追求時尚的消費心理。“時尚的形成首先源於人類對物質生活和感官愉悅的共同需求,它以新穎性吸引其追隨者,以不斷變化的光怪陸離的形態使人們沉迷在新奇帶來的感官刺激中。”究其根本,消費主義所倡導的消費時尚也就是一種符號消費,特別是各種型別的廣告以影象的方式加重了這種符號性,商品通過符號價值對感官產生刺激,加之其自身的象徵意義,這對處於消費行為形成期的大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5.家庭消費軟預算多

從家庭層面上來講,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安心地去讀書,對孩子的要求基本上是有求必應,在物質上對自己卻很節儉,這樣常常讓孩子造成一種錯覺,讓他們覺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當自己身邊的同學有什麼的時候就跟著向父母索取,這種盲目地攀比是對培養一個良好的消費行為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助長了他們的過度性和衝動消費。對父母而言,其實更多地應該與孩子進行溝通,適當地告知孩子自己家中的真實的經濟情況,適量控制給孩子的消費軟預算,學生才會有適合自己條件的消費行為,能更好地體會到生活的不易,樹立一個良好的消費意識,從而更加努力地把心思花在學習和生活上。

6.消費價值觀教育缺失

“00後”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前,消費開支都要經過家長的同意,基本沒有獨立支配經濟的能力,也基本不接觸理財方面的知識。在高校中有關消費價值觀的內容屬於經濟學的範疇,所以高校在課程的設定上,也沒有將消費教育列入課程教學之內。從高中進入大學之後,“00後”大學生馬上要面臨斷崖式獨立生活的考驗,從之前經濟支出被完全掌控到現在完全自由支配消費支出。然而,大部分高校都沒有開設相應的理財課程與諮詢體系來幫助“00後”大學生糾正錯誤消費行為,樹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在產生各種消費行為時,就算是上當受騙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從而對“00後”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綜上而言,高校消費價值觀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00後”大學生形成錯誤消費價值觀的原因之一。

三、優化“00後”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建議

(一)以社會為依託,倡導消費價值觀新風尚

提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就要在全社會提倡一種符合當代國情順應發展潮流的正確的消費價值觀。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和大資料時代的來臨,西方的不良消費主義思想和不符合我國當下推崇的消費價值觀思想無孔不入,對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消費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所以要以社會為依託,在全社會倡導一種科學理性、合理適度和生態綠色的消費價值觀。

(二)以學校為主導,倡導理性的消費行為

大學是培養大學生成才的主要陣地,守住大學這個教育主導的戰略陣營,就守住了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的塑造前線。大學對“00後”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和價值取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00後”大學生是大學的主要群體,他們的消費價值觀不僅對自身的消費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整個高校的消費氛圍。只要以高校為主要陣地來培育“00後”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就把握住了培育“00後”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價值觀的主流。

(三)以家庭為輔助,建立有約束的消費理念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啟蒙教師,家庭為其成長提供了重要的環境,對孩子消費價值觀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一個人的消費價值觀在會原生家庭的影響下產生初步的雛形,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慢慢形成自己的消費價值觀。家長應該注重“00後”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的教育,並以身作則,注重家庭消費行為和家庭消費價值觀對於“00後”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同時,提供適當的消費預算。在社會當下這個階段,“00後”大學生們的都有比較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體驗,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作為體驗的支撐。

(四)以個人為基礎,優化提升自我的消費觀

從“00後”大學生自身而言,應正確掌握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處理物質慾望的能力、瞭解匱乏與金錢極限的能力。這三種要求背後所折射出的,正是對自己負責、獨立解決財富問題的能力,這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至關重要。還要不斷學習瞭解金融知識,形成科學消費觀,謹慎貸款合理消費,認清各類網貸可能會帶來的風險,謹防受騙。另外應樹立正確的三觀:第一是投資學習觀。大學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是為未來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應多投資於自身的發展上,比如購置學習資料,參加技能培訓,及其它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這才是個大學生應有的健康消費觀。第二個是崇尚節儉觀,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當社會經濟無論怎麼發展,保持節儉不過度浪費,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不浪費父母的辛勤勞動和創造的財富。第三個則是樹立全面發展觀,有意識地全方面進行自我塑造和自我提高,把自己變成綜合素質優秀的全能型人才,只有這樣才不會把心思花在盲目攀比或過度消費中。

參考文獻

[1]姬姣姣,董研林,郭小平.“00後”大學生消費特點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J].西部學刊,2021(02):96-98.

[2]藺小清,張利軍.“00後”大學生消費現狀調查與行為引導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15):250.

[3]王也. 網際網路時代“00後”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研究[D].中北大學,2020.

[4]王玉龍.“00後”大學生網路資訊素養的現實表徵及優化理路——基於四重維度的實證調查[J].文化軟實力,2021,6(01):62-68.

[5]馬婧.電子商務模式下消費者購買決策影響因素分析[J].市場週刊(理論研究),2018(03):71-73.

[6]郭佩琳,廉悅祺.網際網路環境下網紅電商對購買決策過程的影響分析——以抖音平臺為例[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04):76-77.

[7]崔若揚.對我國00後的消費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8(31):10-11.

[8]盧秋月. 消費主義思潮對00後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