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黨建工作模式建立方案

謝壩鄉中心國小黨建工作模式建立方案

國小黨建工作模式建立方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黨的十九大報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出發,提出了新時代黨建工作的總要求,開啟了黨建工作新時代。基於此,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時,我們與時俱進,創新跟進,探索秉持“一個宗旨”、覆蓋“兩大群體”、開設“三類課程”、築牢“三大陣地”、推進“四個結合”、夯實“六種活動”的“123346”黨建工作新模式,以此模式進行試開展,將黨建工作和學校常規工作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相互推動,希望把學校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現將新模式作如下彙報:

一、秉持“一個宗旨”,提升學校黨建工作的高度

“一個宗旨”就是堅持以思想鑄魂為核心,以黨建引領為抓手,著力提升學校黨建工作的高度。可以這樣說,黨建工作的高度決定著學校的辦學水平。而黨支部是學校的領導力量、戰鬥堡壘。為此,我們將黨建工作擺在首位,放在高位,作為第一要務。學校成立了以書記為組長、支委成員為組員的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和工作制度,實行“一崗雙責”,將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一起納入支委和班子成員工作任務,明確書記是第一責任人負總責、直接抓,支委成員是具體責任人具體抓。每年初,學校制定支部工作意見後,再由校長和部門負責人根據黨建工作意見以及意識形態的工作要求,擬定行政工作意見和部門工作計劃,同時強化學校宣傳工作,切實.發揮思想引領、輿論推動、精神激勵的作用,確保黨建工作落實到位、有序推進,確保黨的重大會議精神一貫到底、黨的重大決策決議一以貫之。

二、覆蓋“兩大群體”,拓寬學校黨建工作的廣度

“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黨組織的重要任務”。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學校黨建工作要堅持做到思想引領全覆蓋、思政工作無縫隙,覆蓋教師和學生“兩大群體”,著重抓好教師思想工作和學生思想教育,著力拓寬學校黨建工作廣度。

1.覆蓋教師群體,鑄魂立德。教師是學校黨建工作的關鍵人物和骨幹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教師“六要”,首先就是政治要強。為此,學校要強化教師的政治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加強組織建設,築牢基層陣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塑造紅燭榜樣,引領教師自主發展、內需發展、專業發展。“天下之事,必作於細”。黨建工作本著抓細、抓實、促發展的行動方向,需要從小事抓起,從細節人手,紮紮實實推進每一項工作, 引領全體教師向“四有”好老師前行。

2.覆蓋學生群體,潤心培根。學生思想教育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教師必須給學生心靈植下紅色基因,埋下真善美的種子。“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學校堅持黨建工作經常抓,做到“學校件件工作植人黨的思想,項項活動融入黨建元素”。開展“童心向黨、迎二十大”,“紅領巾向黨”,“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等系列黨建主題活動,教育引領學生“從小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從小樹立“強國有我”的雄心壯志,向著中華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勤奮學習、奮發而為。

三、開設“三類課程”,提高學校黨建工作的深度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立德樹人的神聖使命,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從事的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為此,我們開設 “初心課程”、“紅色課程”、“榜樣課程”,著力提升教師思想認識,提高學校黨建工作的深度。

1.“初心課程”。黨支部每年制訂工作計劃,定期開展“三會一課一黨日”活動, 強化“兩學一做”,“四史”常態化學習教育,堅持書記帶頭講.支委主動講、每月一講,切實開好“初心課”,引導教師增強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增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2.“紅色課程”。為了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學校結合班隊課,要求每個班每個月結合革命故事、黨史專題、時代主題,辦好“紅色課”。開展好“紅色歷史人人學、紅色書籍人人讀、紅色故事人人講、紅色歌曲人人唱、紅色足跡人人行、紅色精神人人傳”和“五旗五徽五認同”等活動,學校組織支委成員、少先隊輔導員、班主任和優秀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提供各年級班會課紅色主題,設計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基本框架,增強教育的底色。

3.“榜樣課程”。黨支部充分挖掘歷朝歷代的民族英雄、各行各業的先進人物、師生身邊的各類榜樣,辦好每月一次的“榜樣課”,把他們的事蹟上牆,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同時,大隊部把他們的事蹟在紅領巾廣播站播放,讓革命前輩、英雄先進、身邊榜樣走進師生心裡,耳濡目染,浸染心靈,激勵引領師生前行。

四、築牢“三大陣地”,增加學校黨建工作的厚度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課堂是學生獲取學科知識和技能,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主陣地。學校堅守學生思想教育主陣地,築牢“潤心培根”的“三大陣地”,實現無縫對接和同向同行,著力增加學校黨建工作的厚度。

1.落實好思政課堂,築牢思政主陣地。上足上好“道法課”,講好用好“習讀本”。學校以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成果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用“四個自信”明心立志,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引導莘莘學子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人新時代的追夢征程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形成對社會主義的價值認同、制度認同,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讓思政課堂充滿活力、魅力四射。

2.研究好學科教學,擴張思政主動脈。學校要把立德樹人的目標任務貫穿教育各領域,融人教學各環節。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在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強化學科課程育人功能,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於學科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流程、教學評價等主要環節,將思政理念全面融到學科教學,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自然融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熱愛黨、熱愛祖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滲透到每個育人環節,增強教育合力,提高育人實效,營造合力育人、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3.運用好主題班會,唱響思政主旋律。教師緊緊抓住學生成長的“拔節孕穗期”,確定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在紅旗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恩父母”、“我愛你中國”、“學習模範,從小立志”、“唱支紅歌獻給黨”等主題,增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班會課作用,組織學生討論思考辯論,產生共鳴,形成共識,教育學生為建設現代化國家而學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五、推進“四個結合”,拓展學校黨建工作的寬度

一是黨員理論學習與教師學習相結合:在每次黨員理論學習包括每月黨員活動日,結合支部實際,全體教師一起參加,讓大家一起感受黨的組織和關懷,在黨的旗幟下一起進步一起成長。讓黨組織發揮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的。

二是黨員組織生活與教師例會相結合:每週一次教師例會結合黨員組織生活一起開展,每週至少圍繞一個主題開展工作,利用電子屏以黨建引領+主題顯示,把例會當著過組織生活會,不只是工作安排,老師們感覺枯燥又有壓力,教師例會實行三步曲,1是把會議給教師(值周教師彙報一週工作情況,著重彙報工作的得與失、下週值周建議,當場交接值周工作)。2是把會議給黨組織開展學校例會,3是結合學校例會內容把會議再給教師(下週教師作值周工作打算)。

三是培養黨員和骨幹教師相結合:每學期開展一次黨員教師和骨幹教師進行一次教案大比拼或課堂教學大比拼活動,中心國小設定獎勵。同時將骨幹教師定期不定期開展思想交流,個別談話等方式,將骨幹教師納入黨員培養物件。

四是“三會一課”與教學研討相結合:在定期召開支部黨員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中設定教學研討內容,結合學校教導處教研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大型教學研討活動,組織教師上一堂觀摩課。結合黨課做一次教育教學講座、或一次教育管理經驗交流。

六、夯實“六種活動”,增強學校黨建工作的純度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為了抓好學生德育工作,學校形成了黨支部主導、校行政牽頭、少先隊組織、家校互聯動的德育工作機制,開展主題紅色故事、主題書香浸潤、主題文化薰陶、主題習作教學、主題課後服務.主題社會實踐“六種活動”,做到全域、全員、全方位育人,增強學校黨建工作的純度。

1.主題紅色故事活動。在每週升旗儀式上,學校展示課後服務優異成果,演繹《瓦窯堡會議》《上甘嶺戰役》《長津湖戰役》等紅色經典,分享“學習強國”裡的中國傳統美德小故事,讓王二小.劉胡蘭、黃繼光、邱少雲的革命故事永遠傳頌,用這些故事震撼學生心靈,用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激勵著學生前行,讓學生從革命先烈身上汲取奮進的力量。“信仰在心中,力量在腳下。”漸漸地,學生樹立起了愛國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努力鍛造自已,追尋著先輩的腳步,向著正確的方向,滿懷豪情,一路向前。

2.主題書香浸潤活動。圍繞“讀經典書,做有根人”這一主題,學校開展師生共讀經典活動,建立起了紅色書吧、夢想走廊、開心書角,定期增加《小兵張嘎》《雞毛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群英譜》等紅色讀本。每週,圖書管理員和班級圖書管理員定期調配,放到每個班級圖書角、走廊書吧,做到隨手可拿、隨時可讀.隨處可閱,讓書香溢滿校園,讓心靈徜徉書海。

3.主題文化薰陶活動。為了更好地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學校用文化浸潤、感染、薰陶人,充分利用“我愛我的祖國”,“祖國在我心中”,“中國夢、少年夢”,少年強、中國強”“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國天下、強國有我”等主題文化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4.主題習作展示活動。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在習作中多寫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作文上既要呈現文學作品的個性和文采,更要注重作品的思想性,體現價值取向。例如,作品呈現遵義會議、抗美援朝等百年黨史中的艱難困苦和光輝歲月,呈現鍾南山、陳薇以及千千萬萬的逆行者,呈現為國家奉獻一生的錢學森、袁隆平等老一輩科學家。學生學會用手中的筆表達幸福與感恩理想與行動。

5.主題課後服務活動。為了更好地突出黨支部牽頭、黨員教師帶頭,學校立足自身實際和地域特色,成立手工繪畫、書法、誦讀、科技等課後服務社團,定期會演,展示成果,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僅培養學生藝術特長和社會實踐能力,還將思想教育融人日常教育活動中,力求使每一-位教師、每-位學生都能出彩,形成黨味濃、底蘊厚的校園文化,增強學校黨支部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戰鬥力。

6.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學校依託紅色文化、科技創新、勞動實踐及當地豐富的人文、歷史、地域資源,開展參觀“務本堂”“吉他園”“桃花源”等研學活動。學生在行走中學習先賢,增長見識,增進家國情懷,感受質樸的民風民俗,汲取齊家治國的家訓內涵,堅定文化自信;瞭解吉他文化,感受祖國的山川秀麗之美;在“科技創新”中開發智力,在“勞動教育”中讓學生手腦結合(開展自我勞動,讓學生人人蔘與整理書包,合理、有序、整齊擺放教室物品;開展班級勞動,學校少先隊建立一日三掃三管制度,落實每日衛生檢查,學生將平時學到的勞動技能運用到班級和家庭中去,在勞動中鍛鍊自己;開展家務勞動,會整理家務事,會自己煮早餐、學會切一至兩種簡單的菜,會做一道拿手菜,會做簡單的農活。從小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意識!)

謝壩中心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