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案精品多篇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案精品多篇

高中高一語文上冊《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案 篇一

【目標擇定】

1.瞭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體會作者情感。(本文的主要內容是譴責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情感目標就擇定為在體會作者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憤恨之情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明確本文的寫作手法,思考不同寫作手法對錶達文章主旨的作用。(緣由:本文的體裁是新聞,但本文采用了不同於常規新聞的寫作技巧,讓學生領會任何技巧都是為表達主旨服務的。)

第一部分【探究一徑】

【主問題】奧斯維辛真的沒有什麼新聞嗎?

1.在作者的報道中,你看到了哪些難忘的畫面?這些畫面帶給你怎樣的感受?請用你認為最恰當的詞語來概括。

2.本篇新聞獲得了當年的普利策新聞獎,而作者為什麼卻偏偏說這裡沒有什麼新聞呢?它究竟有什麼新聞價值呢?

3. 與其它新聞作品的寫作特點比較,作者是怎樣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奧斯維辛的“可怕”的?

【再問再新】

【助學資料】

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裡建立了最大的集中營,這個小鎮因此聞名於世。

當年納粹德國奧斯維辛集中營管理局控制的地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集中營內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分佈在整個波蘭南部西里西亞地區。集中營內部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佈,設有哨所看臺、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屍爐,由奧斯維辛一號、奧斯維辛二號、奧斯維辛三號組成,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在戰後的紐倫堡審判中,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指揮官魯道夫·胡斯供認,多達400萬人死於該集中營。

集中營內關押著來自德國、蘇聯、波蘭、法國、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蘭、比利時、挪威、義大利、西班牙、中國等三十多個國家的猶太人、吉普賽人、戰俘、知識分子、抵抗組織成員、“反社會分子”、耶和華見證人和同性戀者。約90%的受害者是歐洲各國的猶太人,大多數受害者是被毒氣室的毒氣殺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個別處決以及所謂的“醫學實驗”。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見證。

相關資料:

這裡每天要焚燒掉4000具屍體

這裡最多時關押了XX0人

有400萬人死在這裡

2、相關電影:《辛德勒名單》、《灰色地帶》、《奧斯維辛集中營:被遺忘的證據》、《集中營血淚》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等。

1.下面加點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 毛骨悚然(sǒng)   和煦(xī)   噩夢      嬉笑

b. 不寒而慄(lì)    廢墟(xū)   雛菊      綠樹成茵

c. 踉蹌(liàng qiàng)  祈禱(dǎo)    絞刑      綠草茵茵

d. 呆滯(zhì)      婆娑(suō)  驚懼      制息

2.文章中兩次提到了這裡“陽光明媚”,請問有何作用?

高中高一語文上冊《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案 篇二

一、匯入新課

(播放一小段來自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關於納粹焚屍的剪輯,為學生理解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與沉重營造情境。)

教師開場白:“世界上很難找到這樣一個地方,一個民族的命運、許多民族的命運都和它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大家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嗎?同學們對這個地方有所瞭解嗎?  (讓學生說說他們所知道的奧斯維辛集中營。)

(投影一組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資料圖片,如“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大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密佈的電網”、“巨大的焚屍爐”、“囚房”、“一批猶太人在毒氣室裡在等待死亡”、“集中營裡堆積如山的屍骨”、“集中營裡的萬人坑”、“集中營中的孩子們” 、“奧斯維辛集中營檔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教師解說: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包括中國人在內的28個民族的400萬人死於集中營,其中猶太人最多,達250萬。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德國法西斯在集中營內設立了用活人進行“醫學試驗”的專門“病房”和實驗室,還建有4個大規模殺人的毒氣“浴室”及儲屍窖和焚屍爐。1944年,這裡每天要焚燒約6000具屍體。殘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屍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剝下紋身人的面板做燈罩,並剪下女人的長髮編織成地毯……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美國著名記者羅森塔爾一起走進這讓人觸目驚心的奧斯維辛紀念館吧。(投影出示課題:《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二、  整體感知

在沉靜、嚴肅的氣氛中,讓學生帶有沉重的感情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思考:①本新聞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②從作者的語言中感受殘酷與震撼:文章哪些描述是讓人觸目驚心的?在奧斯維辛曾經發生過怎樣讓人慘不忍睹的事實?讓你最受震撼的是什麼?

2、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元討論、交流、發言。

3、教師引導、點評、歸納,明確:

①本新聞的主要事件是:參觀者沿毒氣室——焚屍室——女監房——試驗室——紀念牆——絞刑室參觀。作為一名新聞記者,羅森塔爾的眼光敏銳地追尋著參觀者的行動與神態,通過他們的一系列行動神態來反映慘絕人寰的歷史事實以及他們內心的感受。如:“驚懼萬分”、“張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腳步”、“渾身發抖”、“用懇求的目光”等描寫,開啟了想象所帶來的一份無盡的恐怖。

②讓人觸目驚心的奧斯維辛:“ 十四年前,最後一批囚徒被剝光衣服,在軍犬和武裝土兵的押送下走進毒氣室。”、“這裡進行集體屠殺”、“用人體做各種試驗”、“波蘭人說,共有400萬人死在那裡。”、“牢房、毒氣室、地下室和鞭刑柱”、“玻璃窗內成堆的頭髮和嬰兒的鞋子”、“關押被判處絞刑的死囚的牢房”、“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這些三層的長條盒子,6英尺寬,3英尺高,在這樣大一塊地方,每夜要塞進去五到十人睡覺。”、“在婦女身上搞不育試驗的地方。”、“數以千計的照片,是囚徒們的照片。他們都死了——這些面對著照相機鏡頭的男人和婦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著他們。”——以上的描述足以說明奧斯維辛集中營充斥著殺戮,慘無人道,是名副其實的“死亡工廠”。

讓人最受震撼的是:無論納粹多麼冷血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程序,原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頑強!

三、  精讀品析

教師:高爾基曾說“細節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魔術。”剛才同學們通過朗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下面讓我們再來細讀課文,品析細節,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

1、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合作、探究、討論:

①文章開頭寫到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卻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個噩夢”,為什麼?

②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壓抑沉重的,在這種灰暗色調之中,有沒有一些亮色讓我們看到一絲光明?

2、教師點撥、肯定、補充、歸納,明確:

①“最可怕”等詞,作者用反語,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熱金卡因為曾經是人間地獄,只有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能與之相稱。作者表達出自己內心無比的憤懣。

②品讀細節 品味精彩之一:“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身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燬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毒氣室和焚屍爐 →  納粹滅絕生命的地方

雛菊花  →  生命不息  頑強抗爭

怒放  →  諷刺納粹永遠無法阻礙生命之花的綻放

品讀細節  品味精彩之二:“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間,有一張特別引人注目,發人深思。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面板細白,金髮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祕的夢想而微笑。”

溫和的微笑 →   對生死的超脫,生命的堅韌

為夢想而微笑 →  絕境之中不泯滅內心對美好希望的嚮往

美好而又隱祕的 → 深藏內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反覆朗讀這兩個片段,感受生命的堅韌、頑強、美好。

四、  感悟提升

讓學生再速讀課文,理解“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的深刻內涵。

(一)、組織學生合作、交流,討論如下問題:

1、為什麼要多次說“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2、既如此,為什麼還要寫下這樣的新聞呢?

3、1958年這篇最先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的文章,在美國新聞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時各媒體爭相轉載。並於年末獲得了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利策獎。為什麼作者在文中反覆宣告的“沒有什麼可供報道的新聞”能最終獲此殊榮,並被譽為“美國新聞寫作中不朽的名篇”?

討論明確:

1、一批批的參觀者在奧斯維辛都會看到同樣的東西,得到同樣的感受,那樣震驚,那樣窒息,那樣憤怒。

2、“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於一種不安的心情,”出於一種使用命感,對死難者的悼念,對納粹的憤恨。

3、羅森塔爾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作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

(二)、教師小結:十四年的歲月長河,流走了數不完的鮮花和果實,流走了想不完的夢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們對法西斯暴鮮血淋淋的記憶,流不走的是作為目擊者和見證人的奧斯維辛對未來的昭示。這裡不該再有什麼新聞了,新聞也不過是過眼煙雲,能讓歷史昭示未來,這難道不是新聞的價值所在嗎!

五、拓展遷移

(播放《蘇菲的抉擇》中蘇菲與女兒生離死別的片段)

讓學生閱讀下面的選文 ,並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選一個角度寫一則閱讀感受,不少於300字。(課外完成)

① 二戰時期,在一座納粹集中營裡,關押著很多猶太人,他們大多是婦女和兒童。他們遭受著納粹無情的折磨和殺害,人數在不斷減少。

② 有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和她的母親一起被關押在集中營裡。一天,她的母親和另一些婦女被納粹士兵帶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她的身邊。人們知道,她們肯定是被殺害了。因為每天都有人被殺害,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人們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當小女孩問大人們她的媽媽哪裡去了,為什麼這麼久了還不回來時,大人們沉默著流淚了,後來實在不能不回答時,就對小女孩說,你的媽媽去尋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會回來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詢問,而是唱起媽媽教給她的許多兒歌,一首接一首地唱著,像輕風一樣在陰沉的集中營中吹拂。她還不時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張望著,希望看到媽媽從遠處走來。

③ 小女孩沒有等到媽媽回來,就在一天清晨,納粹士兵用刺刀驅趕著,將她和數萬名猶太人逼上了刑場。刑場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們將一起被活活埋葬在這裡。人們沉默著,死亡是如此真實地逼近著每一個生命。面對死亡,人們在恐懼中發不出任何聲音。

④ 人們一個接一個地被納粹士兵殘酷地推下深坑。當一個納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將她推進深坑中去的時候,小女孩睜大漂亮的眼睛對納粹士兵說:“劊子手叔叔,請你把我埋得淺一點好嗎?要不,等我媽媽來找我的時候,就找不到了。”納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裡,刑場上頓時響起一片抽泣聲,接著是一陣憤怒的呼喊……

⑤ 人們最後誰也沒能逃出納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純真無邪的話語卻撞痛了人們的心,讓人們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嚴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毀一切?不,在天真無邪的愛和人性面前,暴力讓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醜惡和渺小。劊子手們在這顆愛的童心面前顫抖著,因為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六、板書設計: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毒氣室、焚屍室、女監房、試驗室、紀念牆、絞刑室……

無論納粹多麼冷血殘暴,

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程序

孩子們追逐遊戲、雛菊花怒放 、溫和的微笑……

公開課《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案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一、明章法抓取有效資訊,理清文章思路,賞析寫作技巧

二、悟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體悟作品的現時意義

三、學方法通過對文字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賞析文字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

學方法即學習文字,通常需要解決三個問題:寫什麼、怎麼寫、為什麼這樣寫

教學難點:

質疑探究即“為什麼這樣寫”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課前,佈置學生預習預習材料,見“附錄”)

一、匯入

1、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2、預習情況檢查:

文字中多次寫到“奧斯維辛”下列對“奧斯維辛”概念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奧斯維辛大約有12000名居民,距華沙120英里

②從那時起,奧斯維辛的慘狀被人們講過了很多次

③現在,布熱金卡和奧斯維辛都是很安靜的地方,人們再也聽不到受難者的喊叫了

A.①②③,都不同

B.①②同,③不同

C.①③同,②不同

D.①②③,都相同

答案A

二、明章法

之一:討論——全文共16個自然段,依次寫了哪些內容?

教學意圖:

(1)訓練學生“提取資訊的能力”,語言概括能力;

(2)通過內容梳理,熟悉文字內容;為教學“怎樣寫的”做好鋪墊

教學流程:

1、依次寫了哪些內容?

所見——客觀事實

所思——主觀感受

現時的(布熱金卡)陽光明媚溫暖,白楊起舞,兒童嬉戲是一場噩夢,應該是沒有陽光、百花凋謝的人間地獄

每天都有人來旅遊,布熱金卡是旅遊中心殺人工廠的一部分;目睹歷史,向死難者致敬歷史的毒氣室,焚屍爐(毒氣室,焚屍爐的);

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特別恐怖、終生難忘;玻璃窗內成堆的頭髮和嬰兒的鞋子;

不由自主停下腳步,渾身發抖女囚牢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不育試驗室慶幸沒有開啟門進去,否則他會羞紅了臉。

遇難者紀念牆

引人注目、發人深省

執行絞刑的地下室

窒息現時的(奧斯維辛)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孩子們在遊戲

2、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奧斯維辛的所見所思

之二:是怎麼寫的(用了哪些寫作方法)?

教學意圖:瞭解、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

(這是一個相對寬泛的問題,學生可以答出許多“點”綜合學生的思考,梳理出共性的“作法”,便於學生借鑑)

教學流程:

1、教師丟擲問題,由學生自由回答;

2、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選取典型細節(典型場景、典型事件)

首尾呼應

歷史和現實對比

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結合

敘事和抒情(議論、說理)相結合

之三:為什麼這樣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教學意圖:瞭解本文的寫作特色

教學流程:就寫作方法,逐一交流大體在以下內容上,達成共識:

內容摘錄

寫作手法

為什麼這樣寫(目的)

首段:最可怕的事情是這裡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遊戲

尾段:這裡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在集中營大門附近,孩子們在追逐遊戲

首尾呼應

可以使全文結構縝密,同時,又強調了主題思想,可以使主旨昇華

(1)導遊也無須多說,他們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夠了

(2)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3)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

選取典型細節

(典型場景、典型事件)

以點代面,窺一斑而知全豹

細節,常被稱作“新聞的細胞”、“通訊的血肉”要想形象、真實、可信地表現人物,就讓細節說話

今天的奧斯維辛

歷史中的奧斯維辛

歷史和現實對比

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觀照的眼光穿越古今在對比中,主題得到強化

側面烘托: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後對解說員說:“夠了”

正面描寫:奧斯維辛集中營司令官羅道夫·弗蘭斯·費爾南德·霍斯在被處決前也寫了回憶錄,詳細介紹了這裡進行的集體屠殺和用人體作的各種試驗波蘭人說,共有400萬人死在那裡

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結合

兩者結合,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最可怕的事情是這裡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遊戲

敘事和抒情(議論、說理)相結合

使文章內容融入了鮮明的立場,能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顯

三、質疑探究——讀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意圖:(在學習中,基本解決了三個問題: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但這只是一般層面的閱讀,文字的閱讀,還有著更為豐富的內容)深入研究文字,探討文章疑難,力求將文字讀深、讀透

教學流程:用問題,帶著學生“咬筋”

問題一:文章題目是“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文章反覆寫到“在奧斯維辛,並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的東西可供報道”請問:這篇文章,究竟是不是“新聞”?

問題二:“每一個參觀者都感到有一個地方對他說來特別恐怖,使他終生難忘”難忘的地方,有二:一是“毒氣室”,另一個是在毒氣室和焚屍爐的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這是為什麼?(“雛菊花在怒放”,為什麼會使參觀者“特別恐怖、終身難忘”?)

問題三:“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祕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麼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牆上,又在想什麼呢?”

問題四:“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於一種不安的心情:在訪問這裡之後,如果不說些什麼或寫些什麼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裡遇難的人們”揣摩“心情”和“使命感”的具體內涵

四、小結(板書內容):

閱讀文字的一般思路

讀 懂: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

讀 深:深入文字,讀出字裡行間的意味;

讀出個性:對一些問題,合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課後練習

閱讀下列文字,請以“為了母親的微笑,我要……”做開頭文字,寫一段話

中國有沒有“奧斯威辛”?

抗戰爆發前的哈爾濱和長春就有兩支日本祕密部隊,它們在抗戰時的祕密番號是第731部隊和第100部隊在他們眼裡,活人就是解剖臺上的木頭、籠子裡的小白鼠,他們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高效、快捷地用細菌來消滅冒著熱氣的人體。

從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軍還對被稱作大後方的重慶發起了218次空襲,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共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傷14100人,炸燬房屋17608幢。

南京大屠殺,製造了30萬冤魂!除此之外,還有遍佈各地的慰安所可以這樣說,中國的每一塊土地都有流淌著鮮血的傷口。

統計學永遠是無情的,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掩埋著無數個不為後人所知的悲痛故事可以這樣說,納粹把奧斯威辛變成集中營,日軍則把整個中國都變成“奧斯威辛”

附:《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課前預習

一、關於“奧斯維辛”:

奧斯威辛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在這裡設立了它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面積達40平方公里,包括3個集中營:奧斯威辛主營、布熱金卡營、莫諾維策營1940年到1945年,大約有400萬人在這裡慘遭殺害

1940年4月,開始建造

1945年初,納粹德國為消滅罪證,他們炸燬了這些大規模殺人裝置

1945年1月,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

1947年7月2日,波蘭政府把奧斯維辛集中營改為殉難者紀念館

1979年,奧斯維辛集中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篇訊息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戰後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後採寫的,1958年8月31日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之後,各大報紙爭相轉載,並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這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仇殺希特勒殺猶太人是有計劃的,而且是長遠的計劃,當時歐洲的猶太人有1100萬名,德國人進入波蘭後,建造的鐵路比一般寬10公分(這樣只有納粹的火車能開到),開始騙猶太人說要在奧斯維辛建造一個類似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居留區,猶太人信以為真,收拾家當上了火車,走上死亡之路

當火車開到集中營時,猶太人在月臺被分成兩堆:一堆是暫時留下幹活的,另一堆則是要被處死的,而要馬上送去處死的猶太人,都被騙去洗澡,然後送到毒氣室毒死,被殺害的猶太人,從頭髮到身上油脂都被當成物資利用,屍體燒完後就當作肥料,頭髮編製成地毯……

在二次大戰時,德國是個物資缺乏的國家,猶太人穿過的皮鞋被送到德國再迴圈,頭髮做成的地毯供軍人使用

1945年1月,當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時,他們在這裡發現了7000公斤頭髮,35萬件女裝,4萬雙男鞋和5000雙女鞋

二、相關分析材料(選自《教師教學用書》)

本文是一篇新聞訊息,而作者卻說奧斯威辛沒有什麼新聞,這是不是矛盾的呢?布熱津卡“太陽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長勢喜人,在門前不遠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嬉笑、打鬧”這是一個明朗、歡樂的場景,而作者卻覺得是“一場噩夢”,“最令人毛骨悚然”,有悖於常理的感受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複雜情感?作者要報道臭名昭著的納粹集中營,卻沒有用大量筆墨具體描繪集中營的建築、佈局、設施、刑具,而是更多地寫參觀者的表現,這樣寫能否傳遞出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準確資訊?文章篇幅簡短,卻有許多這樣耐人尋思的問題有待我們去解讀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突破新聞“零度寫作”原則,著眼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在恐怖與快樂、戰爭與和平、歷史與現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關於災難的記憶、關於生命的思考、關於人性的自省它的發表充分地表現了一個新聞記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為新聞史不朽的名篇

訊息報道一般由導語、主體、事件結果三部分組成,並不強調現場感知和大段敘事,尤其不需要富於文學色彩的描寫本文也是一則新聞訊息,但它更像一篇通訊,在客觀記述事實的基礎上有適當的描寫,滲透著作者的感受,富有文采的語言使文章生動形象,給人具體而深刻的印象

三、課前思考:

本文寫了哪些內容?

作者是怎樣寫這些內容的?(文章的寫法)

為什麼要這樣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