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樹真好》【精品多篇】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樹真好》【精品多篇】

樹真好教學反思 篇一

這次活動《樹真好》,題材“≤≥樹”來自於幼兒生活之中,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常見的一種植物,對幼兒來說開展這樣的題材資料,是幼兒感興趣的、樂於參與的。大班綜合活動《樹真好》的整個設計資料整合了科學、繪畫、社會、語言領域的資料,從各個方面促進了幼兒的發展,讓幼兒從多個角度獲得了“樹”的一個完整概念。《樹真好》我充分地思考了活動的探究性,活動中帶給了兩大環節讓幼兒去探索和發現,使幼兒用心、主動地獲得了許多知識。同時,活動中也建立了新型的師幼關係,教師始終以一個傾聽者、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之中。

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植物,但是,這也從未引起過孩子們的注意,雖然孩子們天天接觸這些東西,卻很少思考些什麼問題,於是,想透過這樣的一個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共同來關心身邊的一些東西,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同時讓孩子們養成一種喜歡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習慣,學會發現一些自然現象,並想透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學習方法,讓幼兒瞭解更多的植物知識,去結識更多的植物朋友,讓孩子真正喜歡植物,喜歡大自然,明白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著密切的關係,離開了植物,人類將無法生存。

樹真好教案 篇二

語言活動:樹真好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中洋溢的對樹的讚美和珍惜,體驗、感受生活中有大樹的美好,懂得愛護樹木和保護環境的重要。

2、初步嘗試朗誦散文詩,瞭解重疊詞:嘰嘰喳喳、吵吵鬧鬧、清清爽爽。

活動準備

1、《樹真好》教師教學資源

2、《樹真好》語音CD。

3、《人類破壞樹木造成的危害》教師教學資源。

4、輕柔的背景音樂。

5、每個幼兒一套拼圖。

6、幼兒學習資源3第1-3頁。

活動過程

(一)觀看人類破壞樹木造成的危害的課件,瞭解人類破壞樹木造成的危害。

提問:小鳥為什麼沒有了家,風沙為什麼會越吹越大,我們可以怎樣做。

(二)合作拼圖,感受大樹的美好。

1、請幼兒通過拼圖繼續找出大樹的好處。

2、幼兒拼圖,給大家講一講拼圖的內容,說一說大樹的好處。

3、教師出示相應掛圖,並儘可能用詩中的語言小結。

(三)藉助掛圖,教師配樂示範朗誦散文詩。

1、教師出示掛圖,引出散文詩的題目。請幼兒仔細聽,思考自己喜歡哪一句,這一句是怎麼說的。

2、播放背景音樂,教師示範朗誦散文詩。

3、請幼兒回答老師剛才的問題,集體學說。

(四)利用《樹真好》課件,初步嘗試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瞭解詩詞中的重疊詞。

1、瞭解重疊詞。散文詩裡的小鳥是怎樣唱歌的?

2、播放課件,再次欣賞散文詩,請幼兒認真聽,找出重疊詞,說一說是怎麼說的,集體學說。

3、播放課件,師幼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

(五)發散思維,嘗試仿編詩歌。

請幼兒想一想,除了詩中說的,大樹還有那些好處,並試著用好聽的語言說一說,可以加上合適的重疊詞。

樹真好教學反思 篇三

春天生機盎然,樹是幼兒熟悉的事物,且幼兒對樹很感興趣。《樹真好》是一篇較為簡短的散文,散文中的小鳥、小貓等都是幼兒生活中熟悉並感興趣的物件,選材貼近幼兒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這是我備的一節公共課,由於幼兒園活動接連不斷,老師們都沒空來聽課,但是我覺得這個教學活動還是很搞笑的,孩子們喜歡這樣的活動方式,也樂於去學習散文詩。

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資料,感受樹的用途,並能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嘗試進行仿編,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根據目標,活動分為欣賞、朗誦、仿編幾個環節,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抓住了語言活動的重點,節奏較為緊湊。

在課前我精心設計問題,對四個畫面的提問都是都是不同的,如:“小鳥為什麼喜歡樹?還有誰喜歡樹?為什麼?小貓友為什麼喜歡樹呢?”等等。在幼兒用散文中的語言回答後讓幼兒一齊來學一學,自然流暢的讓幼兒學說散文。

在活動中,我對幼兒的回答及時作出迴應。在提問“你喜歡樹嗎?為什麼?”時,一個幼兒說:“樹能夠做桌子。”其他幼兒就跟著說“樹能夠做椅子”等等,回答都侷限在“樹能夠做什麼”上,我立刻迴應:“都是樹能夠做成什麼東西,那在樹上、樹下能做什麼呢?”幫忙幼兒回到活動的目標上。有幼兒說到:“樹能夠做碗。”我立刻進行追問:“做什麼樣的碗?”幫忙幼兒將話講清楚。在幼兒說“樹能夠做鳥巢。”時,我立刻問到:“鳥巢是什麼做的?”讓幼兒得到了正確的經驗。在幼兒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我請其他幼兒幫忙他,讓幼兒在同伴互助中學會傾聽他人、評價他人。在組織活動時教師應做一個細心的傾聽者、敏銳的觀察者、用心的促進者,適時地對幼兒的提問回以有效迴應,引發師幼之間、幼兒之間之間的多向互動。

從活動效果來說,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興猶未盡,觀察、欣賞、記憶、想像、創編等多種潛力得到了鍛鍊與培養,基本到達了活動目標。但是活動的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

作為散文欣賞活動,活動目標中要求幼兒欣賞散文,但按照活動設計,只是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散文一遍顯然是不夠的,幼兒的整體感受太少。因此可在第一次欣賞時配上輕柔的音樂,讓幼兒很快的投入情境,欣賞後提問“你在散文裡聽到了什麼?”讓幼兒說說,不要求標準答案,然後“再來聽聽到底講了什麼?”

在活動的最後環節讓幼兒來為樹做點事,是為了讓幼兒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目標,但在活動的組織上有些拖沓,而且整個活動的容量顯得較大,所以可將最後一個環節放到延伸活動中,並將活動落實到實處,認課班級樹,給它澆水、照顧它等,而第三個目標可滲透在前面的環節中。在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充分挖掘活動中蘊含的價值,在理解的過程中滲透情感的引導。

樹真好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感受生活中有樹的美好,培養幼兒保護樹木、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

2。嘗試朗誦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3。能分析散文詩,培養想象力。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有關樹的圖片PPT、詩朗誦背景音樂、有關散文詩的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1。結合春天植樹活動與幼兒談話匯入,感知我們生活周圍到處都有樹。

2。播放PPT,欣賞有關樹的圖片,感受生活中樹的美好。

啟發幼兒說出自己看到這些樹時的感受。“(漂亮、高大、舒服、清新)並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有樹的好處。

3。教師隨背景音樂朗誦散文詩,請幼兒欣賞並感受散文詩的優美語境。

(1)請幼兒說出散文詩中重複最多的一句,知道散文詩的名字《樹真好》。

(2)請幼兒說說散文詩中說到了樹有哪些好處,引導幼兒瞭解詩中內容。

(3)隨背景音樂引導幼兒朗誦散文詩。

4。播放課件,啟發幼兒思考並討論:如果我們周圍沒有樹會怎樣?引導幼兒瞭解愛護樹木的重要,培養幼兒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5。引導幼兒發出我們的倡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讓幼兒拿起手中的畫筆行動起來,一起構建我們的綠色家園。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並複述簡短的兒童文學作品。

兒童散文詩是幼兒園開展文學欣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閱讀材料。在散文詩教學的組織與指導中,教師能否採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高效優質地將散文詩所蘊涵的內在資訊傳遞給幼兒,將直接影響著幼兒對散文詩的理解、體驗和感受,以及散文詩教學的教育價值的充分發揮。因此,如何組織和指導好散文詩的教學,是幼兒園老師一直探討的問題。

大班的孩子語言表達、創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因此學習的過程我們一改完整欣賞,而是創設情景,用"誰會喜歡樹,為什麼?"這個問題,讓孩子們根據畫面內容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動作創編詩句,且不要求與原文同。活動中先用詩歌中第一句"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築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唧唧喳喳地叫。"的圖片讓他們說說小鳥為什麼喜歡樹,它在樹上幹什麼,然後有老師扮演樹媽媽,小朋友扮演小鳥充分用動作表現對散文的理解,接著把孩子引入觀察各幅小圖,用"樹真好,……"的句式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老師在孩子創編的基礎上加以歸納整理。最後把所有的圖畫裝訂起來編成一本大書,請孩子們為大書取名,對孩子們進行相宜的環保教育。

樹真好教學反思 篇五

《樹真好》是鄂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是由金波改編的一首語言優美的散文。整首詩語言淺顯易懂,充滿童真童趣,學生很容易引起共鳴,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學時,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讀之津津津有味,雖然已走出了課堂,但腦海中還時時浮現他們朗讀時生動的表情,感受到他們學習的快樂,這也促使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進行深入反思。

一、目標明確,講求平實。

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我仍是緊緊抓住第一學段教學的重點朗讀,並將之作為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在此基礎上,再帶著學生想像文中所描繪的情景,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整節課,我著重指導孩子們把課文讀通、讀懂,想像畫面,讀出感情,讀好課文。

二、身臨其境,以趣激讀。

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以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教學目標,因而在教學中應使每個學生在讀中開啟思維、展開豐富的情感活動,獲得個人感受。

在上課之初,我便和學生一起通過填空,複習了在這篇課文中出現的aabb式詞語,體會到句子中用到這樣的詞語會顯得更活潑,更具音韻美。在讀句子的過程中,又再次感受了樹給小鳥帶來的快樂,樹給我們全家帶來的快樂。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好了基礎。

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和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小貓、小狗一個在樹上‘喵喵喵’,一個在樹下‘汪汪汪’它們好像在說什麼呢?,聽靜悄悄的夏夜,樹葉和風兒在唱什麼呀?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學生的回答豐富極了,而且能運用我們在課文中讀過的詞,我看到小貓和小狗就像一對頑皮的孩子在吵架&&我聽到了樹葉和風兒在唱,颯颯颯等等,學生在想像的過程中便不知不覺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樹的美妙,生活的美好,從而激發了讀好課文的強烈願望,學生也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

有些詞語的理解其實並不需要過多的語言,學生看一看,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便會明白。如低低的山谷,高高的山坡,我在出示圖畫後,隨機畫下簡筆畫,學生便一目瞭然。

通過身臨其境的氣氛感染,學生也打開了思維的空間侷限,為其後的語言訓練奠定了基礎。

三、根據課文特點,恰當進行語言訓練。

《樹真好》這篇散文,語言淺顯、文字優美,學生一讀就懂,除了指導學生把文章讀好,還應該做些什麼呢?這篇課文的文字比較有特點,每一節的結構相似,而且極具韻律美,是很好的語言訓練材料。因而,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我要學生想一想,樹還有什麼作用,能不能用這種形式寫一寫:樹真好。學生寫出來的作品,極有情趣,樹真好。下雨時,它張開手臂,為小鳥撐起雨傘,不讓小鳥淋溼。樹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氣,使空氣更清新。樹真好。小朋友們在樹下玩遊戲,不被太陽晒,玩得真開心。學生的語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讓人覺得驚喜。

四、重視細節,培養習慣。

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習慣培養非常重要,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拿書的姿勢到語言的完整,都要逐步引導,落實到位。另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的語言也應給學生良好的示範作用。

在教學中,我注意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書,選讀文章中自己想喜歡的部分,指導學生體會文章描寫的情景,用不同方式讀出自己的體會,以達到了感情朗讀的效果。最後,配樂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時,學生能把自己融入其中,有感情地背誦。

以後,我還要繼續思考,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語言訓練更恰到好處,讓學生學得更快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真好,學習真好!

樹真好教學反思 篇六

整首詩語言淺顯易懂,充滿童真童趣,學生很容易引起共鳴,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學時,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讀之津津津有味,雖然已走出了課堂,但腦海中還時時浮現他們朗讀時生動的表情,感受到他們學習的快樂,這也促使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進行深入反思。

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我緊緊抓住第一學段教學的重點——朗讀,並將之作為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在此基礎上,再帶著學生想象文中所描繪的情景,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整節課,我著重指導孩子們把課文讀通、讀懂,想象畫面,讀出感情,讀好課文。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以“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教學目標,因而在教學中我努力使每個學生在讀中開啟思維,展開豐富的情感活動,獲得個人感受。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和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

“小貓、小狗一個在樹上‘喵喵喵’,一個在樹下‘汪汪汪’它們好像在說什麼呢?”,“聽靜悄悄的夏夜,樹葉和風兒在唱什麼呀?”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學生的回答豐富極了,而且能運用我們在課文中讀過的詞,“我看到小貓和小狗就像一對頑皮的孩子在吵架??”“我聽到了樹葉和風兒在唱,颯颯颯??”等等,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便不知不覺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樹的美妙,生活的美好,從而激發了讀好課文的強烈願望,學生也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 《樹真好》這篇散文,語言淺顯、文字優美,學生一讀就懂,除了指導學生把文章讀好,還應該做些什麼呢?

這篇課文的文字比較有特點,每一節的結構相似,而且極具韻律美,是很好的語言訓練材料。因而,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我要學生想一想,樹還有什麼作用,能不能用這種形式寫一寫。由於課堂上時間有限,這個設想並沒有在課堂上實現,還是很遺憾的。

另外,在低年級的課堂上要注意對學生習慣的培養,我們班還有一些同學讀書、寫字的姿勢不夠正確,還應在教學時多指導、多關注。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任何一節課總會有遺憾。今後,我還會繼續思考,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語言訓練更恰到好處,讓學生學得更快樂,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

樹真好教學反思 篇七

《樹真好》這是一首貼近孩子生活,又琅琅上口的散文詩。散文詩以情景式的句式講述了大樹的可愛以及無處不在洋溢著的深深溫情。大樹能夠讓白鷺鷥做家,能夠讓小花狗乘涼,也能夠不怕疼痛地讓小毛蟲卡咔滋咔滋的咬。從簡單而又樸實的。話語中所要體現的是一個大主題,大真諦:母愛真好!是阿,母愛,每個人都深深感受,殷切期盼,並願之伴隨一身的感受,多麼溫暖,多麼動人的一種情感阿!這種情感小時候有,長大了也有。長大了我們能夠自己感悟,可孩子呢,他們始終被母愛包圍,卻不明白母愛藏於何方!那麼這首散文詩《樹真好》正好為孩子解答了這個難題。

我覺得這首散文詩透過擬人式的手法,將大樹隱喻為媽媽,將白鷺鷥、小花狗、小毛蟲隱喻為孩子,讓孩子透過學習明白當白鷺鷥累了想找個家時,無論何時何地,大樹就像媽媽一樣無私地張開手臂歡迎它來做窩,為它遮風擋雨;當小狗跑熱了想乘涼時,大樹也會像媽媽一樣為它遮陽送涼,擦汗扇風;當小毛蟲餓的時候,大樹還是像媽媽那樣為它準備吃的,還會象小時候那樣不怕疼,不怕累地奉上自己甘甜的乳汁。白鷺鷥、小狗、小毛蟲多麼象自己阿,自己不就是這樣的小白鷺鷥、小狗、小毛蟲在媽媽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中生活著、成長著的嗎!於是,透過學習了這首散文詩,孩子們一下子就很容易地將母愛理解了、感悟了。原先母愛無時無刻不包圍著自己,媽媽平時每做的一件事都充滿了對自己的愛與關心,當自己快樂時能夠與媽媽分享,當自己悲哀時媽媽也來分擔。媽媽多好,母愛多好,媽媽就是大樹,大樹就是媽媽。這樣孩子透過一首簡單的詩歌理解了一個人生的真諦,真是事半功倍,同時透過這樣一首散文詩孩子更看到了母親的辛勞,也會更尊敬媽媽、愛媽媽、體諒媽媽了。

另外,學習了《樹真好》這首散文詩,還能夠讓孩子對周圍的世界更加有濃厚的興趣。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東西,都值得我們的孩子去關注、去發現。所以我們老師能夠藉助這樣的教學讓孩子去觀察身邊的點點滴滴:小草在春天露出嫩葉,蝸牛在雨後爬出泥土,大樹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孩子們天天能夠從生活中找到許多搞笑的現象,進而瞭解大自然,體驗自己完美的生活。

樹真好教學反思 篇八

本週我們的主題是《我們的樹朋友》,在帶幼兒散步時,經常會看到幼兒園種植的各種樹木,也會引起幼兒討論,散文詩《樹真好》是篇優秀的文學作品,語言美、意境美。

成功之處:

這天餐後活動帶幼兒散步,有意識地引發幼兒討論有關於樹的好處,在活動中我先引發幼兒回憶剛才散步時我們觀察我們身邊的樹朋友,極大地發揮了幼兒誦讀詩歌的能動性,很受幼兒喜歡,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足之處:

在創編散文詩時,幼兒語言表達潛力薄弱,知識面比較狹隘,需在課餘活動中多擴充幼兒知識面,也要推薦家長平日裡多對幼兒進行教育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