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兒》說課稿

《雨點兒》說課稿

《雨點兒》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雨點兒》。我的說課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說教材

設計意圖:

《雨點兒》一文是部編版語文教材第一冊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是從雲彩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雨水。雨水和植物生長有密切的關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節課教學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統一的答案,以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化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靈性服務

學情分析:

對於一上年級的學生來說,經過幾個月的學習,他們的學習能力有所發展,能自主發現識字方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朗讀,但對詞語的理解把握還是不夠準確,對課文的內涵理解也不太清晰,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學生進行反覆朗讀,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解決,讓孩子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為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的平臺,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我擬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字。

2、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個性化學習,讓學生懂得雨點兒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讓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說教學過程:

(一)揭課課題

1、謎語揭題。

2、讀題。

3、雨點兒是雲朵媽媽的孩子,我們看看孩子離開媽媽到哪兒去了。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是在上課伊始我採用了猜謎語匯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生字,多種方式讀。

(1)教師教讀。

(2)請一生領讀。

(3)①打亂順序認讀②去掉拼音讀。

2、課件出示課文,師範讀。

3、交流:雨點到哪兒去了,你怎麼知道的?

(設計意圖:我採用多種方式認識鞏固生字,努力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又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品讀課文

1、理解“問”、“回答”。

(1)讀一讀,找一找,文中寫的是誰,問誰?問什麼?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2)交流,指導朗讀問句“你要到哪裡去?”

(3)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兒是怎樣回答的,指導學生讀正確。

(4)小雨點兒回答大雨點兒的話後又問道:“你呢?”引導學生讀大雨點的話,把這句話補充完整:“你要到哪裡去?”看看大雨點是怎麼回答的。

(5)同桌間相互讀大小雨點兒的對話。要求:正確、流利。

(設計意圖:藉助課件閱讀,使各種感官都沉浸在課文中,調動視覺智慧、語言智慧和自然觀察智慧等形象感知事物,從而獲得豐富、生動、獨特的感受。)

2、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去了之後,那些地方有什麼變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小生自主讀第5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麼?

3、教師範讀第5自然段,學生邊聽邊看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雨點兒給植物帶來的變化。

4、自由練讀、齊讀第5自然段。交流:這都是誰的功勞?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麼?

5、帶著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謝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讀給好朋友聽。

6、推薦讀得好的朋友為師生做朗讀表演。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的差異,不設定統一感知目標,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文後交流,知道什麼說什麼,瞭解多少說多少。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價值,增強做學習主人翁的意識。)

四)指導書寫“問”、“有”、“半”、“從”、“你”

1、觀察字形,說說怎麼記住它。

2、指導書寫。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三、說課後反思:

這篇課例是我上的一堂公開課,這節課總體感覺還不錯,學生們樂學,願學,情緒激昂,都能將本節課的知識掌握,這堂課有成功,也有失敗。

本節課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了。但是課堂上也出現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在初步感受文字時,讓學生說說知道了什麼時,學生往往只能講出課文中的詞語,不能講出課文的內容。當然這和學生掌握的知識有關,但老師的引導更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