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湘夫人》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湘夫人》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屈原,瞭解楚辭和楚文化的特點。

2、感受此詩表現的悽美意境。

3、掌握屈賦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興特徵。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寫作背景

本篇選自《楚辭九歌》。“九歌”本是古樂章名,在《楚辭》中則是一組詩歌的總稱,包括《國殤》、《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詩歌。

王逸《楚辭章句九歌》認為:“《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鬱。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為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己之冤結,託之以風諫。”

《九歌》實為祭歌,是屈原在當時楚國祭歌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套歌舞辭。

2、作者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7?),名平,原是他的字。出身於楚國的同姓貴族。屈原在楚懷王時曾擔任左徒的官職,地位是相當高的。《史記屈原列傳》中記載:“博聞強志,勇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3、文章簡介

《湘夫人》通篇籠罩在悽美的氛圍中。開頭幾句是秋水的絕唱,被譽為“千古言秋之祖”。(胡應麟《詩藪》)通常認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們彼此深深地眷戀,卻不知什麼原因,總是愛而無因,見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著對方,無望地追尋、失望。在他們之間,永恆地隔著迷惘的水域。這首詩就細膩地表現了湘君對湘夫人由企盼,到幻覺,到失望的悽楚情感歷程。而境界是非常唯美的,那些來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滿溢著紙卷,杜若、辛夷、荷、芷……讓讀者環繞在香氛和靈異構成的神祕奇異的世界裡。《湘夫人》就是這樣浸透在滿懷的香氣裡。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顯示出高潔優美來。這就是楚辭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筆法。《湘夫人》,和《九歌》中的其他作品一起,向讀者展示一個神祕美麗的世界。

二、文章結構

《湘夫人》中寫湘君待湘夫人而不至之懷戀怨慕之情,同樣悽豔哀惻,令人感慨。

①首四句,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樣的情景:湘君迎候湘夫人於洞庭始波,木葉飄零之時,但“帝子降兮北渚”,可望而不可及。

②第二段十四句,寫湘君在期約難遇後的追隨行為和心理活動。湘君在恍惚中日夜賓士於沅、湘之間,頗似《蒹葭》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的情景。

③第三段十六句,鋪敘湘君築室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

④第四段六句,寫湘君離開期約地點詩的行為和心境。

築室水中,容與江濱,湘君之期望和失望,正與《湘君》中湘夫人之深情相互映襯。寸心難表,兩情不通,會合無緣,生離死別,自是古來恨事,又豈止兒女旖旎之情!

三、名句賞析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帝子,指湘夫人,古代女子也可以稱子。《詩經》中寫道齊國國君的女兒出嫁時“之子于歸,百輛御之”可證。因為湘夫人是神靈所以說“降”,它一方面跟湘夫人的神靈身份相吻合,同時也符合湘君等待約會湘夫人的感情期待,表現了對湘夫人急切的期待的心情。“愁予”,使我極度的悲傷;眇眇,望眼欲穿而又模糊迷茫看不清楚的狀態。上下句之間存在著極大的感情落差,上句寫出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幸運之感,下句寫因沒有看到對方的到來而一下子跌到了感情的深淵。沒有見到心上人,看到的卻是“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落葉下”的蕭瑟悲涼的深秋景色。瑟瑟秋風、浩渺的秋水、蕭蕭落葉使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悵萬分。這種寫法啟發了無數的後來人,如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等等。所以說“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落葉下”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經久不衰的名句,秋風、落葉也就成了表達失落、惆悵之情的最敏感且最富表現力的詞彙,同時也成為最能喚起人們悲愁情感的自然景觀。歷代都有無數的文人藝術家對這兩句詩做出高度的評價和讚美,並以之為題材創作出無數的詩文畫等藝術珍品。需要說明的是,古人對自然的理解是比較單一的,在他們的心中乃至作品中,所有的花都在一個季節開放,那就是春天;所有的樹都在一個季節落葉,那就是秋天。其實,這兩種理解是完全違背自然界現象和自然界的客觀規律的,因為每一天都有樹葉在落,一年四季每一季節甚至每一天都有花開。

2、“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寫景如畫,彷彿一幅秋風圖,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見之水波、木葉,寫出不可見之嫋嫋秋風,寫風而有畫。首先,它點明季節;其次它寫出了無窮的境界,那種秋水初漲,浩渺無邊,一望無際景象如在眼前;再次,它寄寓了自己身後的情感,這種情感跟那種憂愁的情緒和寥落的自然景觀是完全吻合的。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表現出了兩種不同的情感。其一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喜氣洋洋的快樂情緒;另一種是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的失落和愁苦情感。可以看出,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表達的`美好的景觀和暢快的心情是極其抽象的,而表現得悲傷失落情緒則非常具體,非常生動,表達的非常到位,所以也就非常感人。“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都是極其具體而鮮明的意象。《湘夫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正是這樣。進而推廣到幾乎所有作家,他們對於高興喜悅的感情,描寫和表達的都極其抽象,描寫痛苦和失落之情都極其細膩和有層次,極其具體和生動。“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落葉下”正是這種感情表達的早期正規化和絕佳典型

3、“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寫的是反常現象,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結果。我們從《詩經》的《關雎》和《氓》等篇中就已經知道,當時涉及到男女愛情一般都在水邊。而《湘君》、《湘夫人》更是以水為大背景,這裡面的鳥和罾(捕魚的網)都是愛情隱語,這在民歌裡面很多的。

4、“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是寫自己思念的情緒。這句詩是這首詩中除“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落葉下”外的第二個名句,表現了兩情未通的單相思的苦悶,它與越地民歌《越人歌》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有異曲同工之妙處。這裡的“不敢言”不是不敢說,而是因為你沒有來,因此我沒有機會對你講。“茝”和“蘭”是兩種花草。這兩句詩運用了諧音和雙關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忠貞和執著。

《湘夫人》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積累文言詞語,並背誦全文。

能力目標:能分析文中"比興"用法的作用,能理解文中大段虛幻景象描寫的用意。

情感目標:把握湘君的追求精神,能辯證地看待其追求的方式。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字詞落實與文章背誦。

2、難點:比興的寫法及辯證的思考。

三、教學步驟:

(一)、匯入

我們學過屈原的《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一名句已經成了屈原的旗幟,在這一旗幟的指引下,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詩歌《湘夫人》。

(二)、學生自讀課文,梳理字詞,理清文章思路。

A、字詞質疑解疑

B、內容梳理

文章主要寫湘君的一系列行為,從這一角度來看文章的內容:

⑴望

⑵迎

⑶怨

⑷等

C、對文字作其它的常規分析

方式上,先由學生探討交流,再明確:

①形象分析:對理想愛情生活的執著追求。用各種香草裝飾愛巢的過程寫得越鋪張,越細緻,就越能表現湘君對湘夫人的深情。

②寫法分析: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寫景如畫,彷彿一幅秋風圖,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見之水波、木葉,寫出不可見之嫋嫋秋風,寫風而有畫意。這一悽清杳茫的秋景,構成了一個優美而惆悵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後人稱為"千古言秋之祖"。"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落葉下"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經久不衰的名句,秋風、落葉也就成了表達失落、惆悵之情的最敏感且最富表現力的詞彙,同時也成為最能喚起人們悲愁情感的自然景觀。

2、比興。"鳥何萃兮頻中,罾何為兮木上",寫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見其人而對眼前的景象產生了一種錯亂的現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場景:鳥兒聚集在水草上,魚網則被掛在樹上。這是比喻湘夫人終於沒來,種種費心都不過是瞎張羅。表現男主人公的傷心和失落。"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麋鹿為什麼庭院裡覓食,蛟龍為什麼在水邊遊蕩?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來自我比況自身的尷尬處境。

3、鋪敘。如果說第一段是通過情節來描寫,第二段則是通過行動來描寫。這裡面的情緒是暗隱其間,僅僅是個背景。這一段中沒有直接寫自己是如何地失望和難過,而是用建築速度之,料之精美,裝飾之考究來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思念和愛慕,用築室這種行動來表達對湘夫人的迎接。用各種香草裝飾愛巢的過程寫得越鋪張,越細緻,就越能表現湘君對湘夫人的深情。

③、主旨情感的探討:對愛情堅貞不渝,對理想執著追求。

(三)拓展與思考:

1、作者刻畫這一形象,除表達對湘君的讚美之情外,還有別的用意沒有?見教材思考題第四題。

2、作為讀者,對產生於兩千多年前的這一經典,你有何感悟?比如,如何看待湘君的等待?

歌德:永恆的女性,領我們飛昇!

(四)作業:背誦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