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碗少年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頂碗少年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頂碗少年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第二部分內容,結合課文了解句子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使學生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學過程:

一、細讀課文,紮實訓練

1、自由讀第一部分

找一找:“一疊金邊紅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一次的出現你都有什麼感受?

(充分地讓學生在讀中去感受)

2、自由讀第二部分

理解所要表達的含義(小組討論學習)

3、理解句子的含義(出示投影)

“在山窮水盡的絕境裡------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風。”

(在小組內結合課文理解、討論)

4、指導用詞語造句

座無虛席

不知所措

(在理解詞語意思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造句)

二、指導朗讀、背誦

三、談一談:讀完課文後你的感受。(根據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況來說出自己的感受)

四、課堂小結

五、佈置作業:抄寫詞語背誦6、7自然段

板書設計:

1、頂碗少年

失誤——努力

失誤——努力

====成功

頂碗少年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材依據

《頂碗少年》是人教課標版第十二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一場扣人心絃的雜技表演。頂碗少年在一次表演中,連續兩次失誤,可是他沉著拼搏,第三次終於獲得了成功,博得了觀眾暴風雨般的掌聲。本篇略讀課文情節簡單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學生;文章表述層次清楚,學生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而作者從“少年、觀眾、碗”三個角度抓動作、神態、語言具體描寫,生動而細膩,很有特色。

二、設計思想

對於略讀課文,葉聖陶先生說過這樣的話:“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是應用。”“精讀課文,是例子,是出發點,目的是指向學會自主閱讀。”因而,本課教學,我嘗試隱去教師“明目張膽”地教,轉而讓學生“粉墨登場”去學。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師只是適時點撥。“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這是六年級閱讀教學重點強化的內容,也是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重點訓練內容。因而,在學生自讀自悟及交流的過程中,我重點在“主要內容”、“思想感情”、“表達方法”方面作點撥。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握主要內容,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4、學習作者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重點: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從故事中感悟人生哲理。

2、感知作者多角度細膩描寫的表達方式,並學以致用。

五、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題匯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我國著名作家趙麗巨集先生寫的《頂碗少年》,一起讀課題:(《頂碗少年》)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大家翻開語文書第十一頁,認真地把課文讀一遍,包括閱讀提示也要讀一讀。

(二)初讀感知,把握全文

1、大家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穫吧。比如主要內容、文章的結構等。誰先來說一說。

2、學生自主交流。

預設:

當學生說到主要內容時,讓學生說說是用什麼方法概括的。教師點出:像這樣寫人寫事的文章,“段意連線法”和“誰做什麼”的句式來概括主要內容都是相當不錯的方法。以此達到強化目的。

當學生說到課文首尾呼應時,注意引導學生說說具體從哪些句子來體會的。畢竟,學生對文章的表達方式的體會一直比較弱。以此達到對教學重點的鞏固,實現學法的延伸。

(三)研讀感悟,咀嚼文字

1、作者帶我們欣賞了20多年前的一場雜技表演,請同學們細讀2——7自然段,特別要留心少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表演,勾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語句,從中你體會到這是一場怎樣的表演?在品讀的時候,還要思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出示問題:1、勾畫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2、從中體會到這是一場怎樣的表演?3、作者是怎樣表達的?可以批註你的感受)

2、學生自主學習,作批註,教師個別指導。

3、小組交流,整理答案。

4、課堂交流,教師點撥。

每個小組選擇體會得最好的一處全班交流,小組成員相互補充。教師相機點出作者的表達方式,畢竟這是文章的重難點所在。

預設:

這是一場充滿關愛的表演

一位矮小結實的白髮老人從後臺走到燈光下,他走到少年面前,臉上微笑著,並無責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給少年,然後撫摩著少年的肩,輕輕搖了搖,嘴裡低聲說了一句什麼。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眾目睽睽之下、接連兩次失敗,觀眾起鬨,一向鎮定的少年也不知所措了,是白髮老人的關愛與寬容讓他重振旗鼓。從“微笑”、“撫摸”、“輕輕搖了搖”“低聲說”等動作神態,體現關愛。 板書:動作、神態)

這是一場挑戰自我的表演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音樂又響起來,碗又高高地頂在了少年頭上。少年沉著地重複著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麼輕鬆優美,緊張不安的觀眾終於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微笑”“鞠了一躬”這樣的動作、神態描寫,生動地寫出了少年在失敗面前的鎮定自若,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 板書:少年、動作、神態)

這是一場精彩的表演

在輕鬆優雅的樂曲聲裡,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搖搖晃晃,卻總是掉不下來。

(從少年、碗的的動作體現難度高,表演精彩。 板書:碗)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表演

到最後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一個艱難的轉身,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轉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那一摞碗卻彷彿故意搗蛋,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少年急忙晃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碗,又掉了下來。

(抓“厲害地搖晃”“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忍不住拍、跳起搖擺舞、急忙晃動”等觀眾的動作、神態,少年的動作、碗的動態體會驚心動魄。 板書:修辭)

(四)學以致用,課堂練筆

師小結:

本篇課文的寫作方法:作者從碗、觀眾、少年三個角度來描寫,而我們也正是從這三個角度抓住動作、神態等關鍵詞語以及修辭來體會到了表演的驚心動魄,同時作者也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突出了表演的扣人心絃。

(五)點化主題,拓展延伸

1、齊讀最後一段,作者從頂碗少年身上認識到了什麼?或者說作者要讚美什麼?他沒有說,但是他又分明說了,作者想說的話都藏在哪兒了?(省略號)我們都來寫一寫:我從頂碗少年身上感受到,或者說我想對頂碗少年說什麼?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師:老師也有自己最真實的感受,那就是人的一生就像頂碗少年表演雜技一樣,可能會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與挫折,但是,我們要記住面對失敗,要有戰勝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堅持不懈,永不言棄。同時,當別人處於失敗中時,我們要給予更多的安慰與鼓勵。

人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只有敢於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窮水盡的絕境裡,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天——這就是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恭喜大家已經學會了抓住重點句段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並在把握內容的基礎上能夠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的學習方法。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自學一篇課文閱讀,鞏固一下自學方法。

六年級下冊《頂碗少年》教學設計 篇三

設計理念:

一、弄清故事的梗概,瞭解課文的表達順序。

二、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應有的信心和勇氣。

三、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目標:

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二、弄清課文內容,瞭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三、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教學重點: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

教學難點:領悟作者看錶演時受到的啟示。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明確閱讀要求

(一)談話匯入:我們學了前面幾篇課文,知道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獲得人生啟示的。今天我們也來學習第4課《頂碗少年》,看看作者又得到什麼啟示?

(二)學生讀“連線語”,看看我們可以怎樣來學習這篇課文?(一、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二、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

(三)教師導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同學們按要求自讀課文,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記錄下來,小組內討論。

二、學生自讀,初步感知課文

(一)把課文讀通順,聯絡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字詞。

(二)按以上要求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集體反饋,檢查自學情況

(一)學生反饋,教師引導理清全文的脈絡。

四、學生品讀,感悟哲理

(一)小組討論: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引導學生主要抓住“少年、觀眾、碗”具體描寫去體會。)

(二)學生自由談。

1、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驚心動魄、難度很大的雜技表演。

第一次表演:

(1)“在輕鬆幽雅的樂曲聲裡,只見他頭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

①你還體會到什麼?(少年表演的柔美動作,技藝高超。)

②請大家用稱讚的語氣同桌一起讀一讀。

(2)“在一個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那一大摞碗突然從他頭上掉了下來!”

①這時,觀眾的反應怎樣?少年呢?(觀眾驚呆,少年沒有慌亂)

(3)“臺上並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①從“微笑”、“不失風度”可以看出什麼?(板書:鎮定、充滿信心)

②引導學生想象:這時少年心裡會想些什麼呢?(怎麼會這樣?平時訓練都沒問題,不用緊張,這次肯定成功,別怕。)

③請你們帶著鎮定的語氣讀一讀。

(4)教師小結:頂碗少年雖然技藝高超,但意外還是發生了,這的確是一場難度很大的雜技表演啊!

第二次表演:

(5)“少年很沉著,不慌不忙地重複著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麼輕鬆優美,緊張不安的觀眾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

①四人小組朗讀,體會少年的鎮定自如。

(6)“臺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①從“呆呆地”、“汗珠”、“不知所措”可以看出少年怎樣?(板書:沮喪、信心頓失)

(7)“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轉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

“場子裡一片喧譁。”

“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好多人附和著喊起來。”

①觀眾在場的反應讓你體會到什麼?(少年的雜技表演驚心動魄)

②引導學生想象:少年第二次表演又失敗了,“場子裡一片喧譁。”人們在喧譁什麼?當時的少年會想些什麼?

(8)教師小結:少年兩次表演都失敗了,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難度極大的雜技表演啊!再次失敗的少年會被嚇倒嗎?

2、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體現老者對少年的寬容和關愛的雜技表演。

第三次表演:

(1)“一位矮小結實的白髮老者從後臺走到燈光下,他的手裡,依然是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臉上微笑著,並無責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給少年,然後撫摩著少年的肩胛輕輕搖了一下,嘴裡低聲說了一句什麼。”

①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中可以體會到什麼?(著重抓住“微笑”、“撫摩”、“搖了”、“說了”等詞語體會老者對少年的鼓勵和關愛)

②引導學生想象:老者可能對頂碗少年低聲說了什麼?

(2)教師小結:這一次少年終於成功了,正是有了老者的寬容和鼓勵,才有少年最後的成功!請大家帶著敬佩的感情朗讀描寫老者的片段。(板書:鎮定、充滿信心)

3、學生可能會有其它答案,讓他們自由談。

4、品讀描寫少年的語句,體會少年內心活動的變化過程。

(三)感悟哲理。

1、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體會到“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來自拼搏”、“寬容和關愛能夠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五、總結全文

教師總結:課文描寫了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過程,緊緊圍繞表演的“驚心動魄”展開。讓我們體會到:人總會遇到困難、挫折的,要鼓起勇氣克服困難,失敗乃成功之母。(板書:

“失敗乃成功之母”)

六、作業

(一)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麼?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板書設計:

4*頂碗少年

鎮定、充滿信心

沮喪、信心頓失

鎮定、充滿信心

(失敗)

(再失敗)

(成功)

“失敗乃成功之母”

頂碗少年的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少年在表演過程中的心理、情感變化。

2、通過學文,使學生感受並學習少年這種直面失敗,戰勝自我,走向成功的精神。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3、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讀懂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後問題。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難點:結合課文內容,資訊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匯入新課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看過雜技嗎?都看過那些雜技表演?(放雜技表演視訊)

2.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看到的都是雜技演員在舞臺上成功的表演。其實,雜技師一項很複雜的表演,“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一位普通的頂碗少年,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過去了二十多年仍記憶猶新。我想,這位少年同樣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同去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劇場,去看一場雜技表演,感受那激動人心的一幕。(教師板書課題)

3.介紹作者。(打投影,學生讀)

4.教師導讀:《頂碗少年》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聽錄音。

二、提綱導路,學生自讀

1.默讀課文,聯絡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瞭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不失風度 驚心動魄 附和 陶醉 不知所措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3.填空:這真是一場( )的雜技表演。

4.把令你感到的句子畫出來,把自己的感受批註在旁邊。

三、自學反饋,整體感知

1.認讀生字新詞,正確認讀文中的多音字。

喝(hè)彩 屏(bǐng)住氣附和(hè) 結(jiē)實

2.理解詞語的意思。(讀工具書)

3.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讀工具書)

4.快速默讀課文,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作者採用回憶的方式描寫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雜技表演的順序“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又失敗——第三次成功”為線索進行描寫,最後抒發內心的感嘆和激動。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5.小組討論交流:讀了課文,你覺得作者當年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提問回答)

6.教師小結:是呀,這場雜技表演令作者永生難忘,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課文的。描述也去好好感受一番。

四、品析文字,感悟哲理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找找哪些描寫讓你感受到了雜技表演的驚心動魄,並在一旁寫上自己的理解與感受。

2.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1)少年的表現。

(2)碗的描寫。

(3)觀眾的反應。

3.教師小結過渡: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呀,然而令作者永生難忘的僅僅是頂碗少年高超的表演技藝嗎?如果不是,那到底是什麼讓作者每每想起心中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呢?

(1)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少年面對失敗時的表現進行品析。

(2)教師導言:在親眼目睹了表演的全過程後,作者對這場雜技表演發出了怎樣的感嘆?請從文中找出來。

(3)指名反饋:“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4)引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5)交流:你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來什麼?

4.瞭解文章結尾的表達效果。

5.學生練習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首尾兩個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1.教師引導交流:作者從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感悟到了一個人生哲理,那麼學完這篇課文,你們又獲得什麼啟示呢?

2.學生暢所欲言。

3.教師總結。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詞句。

2.選做:寫一寫讀後的感想。

板書設計:

4.頂碗少年

少年的動作(難度很大)

雜技表演(三次)

對碗的描寫(氣氛緊張)(驚心動魄)

觀眾的反應(扣人心絃)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失敗乃之母成功

頂碗少年教學設計 篇五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絡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4、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哲理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課文最後一段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談談你的感受。

是的,雜技是一項很複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3分鐘,臺下十年功。但是你想過沒有,當一個雜技演員在表演時兩次出現了失誤,他還有信心表演下去嗎?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頂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許你會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來。

板題:

頂碗少年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聽讀,糾正字音後練習讀熟。

3、默讀課文分段,看看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每部分寫了什麼內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於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第二部分:8自然段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三、自學感悟,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小組自學討論:

1、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

“一摞金邊紅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一次的出現你都有什麼感受?

2、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達的含義。

四、彙報交流,朗讀體會

1、指名交流討論結果。

2、結合彙報讓學生朗讀相應的部分,朗讀第一部分讓學生充分地在讀中去體會少年的心理變化及觀眾的心情。

3、白髮老者會對少年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髮散思維。

4、反覆讀,反覆品味“在以後的歲月裡,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從文中的省略號你讀出了什麼?

5、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暢談感受,明確哲理

學習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總結: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失敗的考驗,但是,只有敢於拼搏的人,才是勝利者。在山窮水盡和絕境裡,如果我們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再搏一下,可能會迎來溫暖的春風;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會到達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頂的山腳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會登上世界最高峰……課文學完了,但是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六、拓展延伸,啟迪思維

課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筆墨寫白髮老者,但正是這位老者的出現,使故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他給少年的僅僅是幾句話,但他給少年的也許是能啟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請你按提示改寫課文:

在以後的歲月裡,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那位矮小結實的白髮老者,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