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共體建設試點經驗: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走在前做表率

彭陽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走在前做表率

醫共體建設試點經驗: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走在前做表率

2019年,彭陽縣被國家衛健委確定為500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被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為全區5個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彭陽以改革試點為動力,以創新驅動為引擎,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組建“彭陽縣醫療健康總院”,實施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有效推動分級診療制度落地,初步實現了“大病不出縣、常見病不出鄉、小病不出村、健康管理在家庭”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符合貧困地區縣級綜合醫改的新路子。

一、主要做法

(一)高位規劃,精細管理,建立可持續的執行新機制。

一是精心謀劃,確定改革總目標。根據自治區黨委辦公廳《關於開展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彭陽縣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確定“兩步走”改革目標,第一步為2019年組建執行縣域醫療健康總院,第二步是到2020年實現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和分級診療新模式有序高效運轉,65%的患者在基層、90%的患者在縣域內就診。二是高點定位,明確機構發展目標。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標準》、《彭陽縣城市總體規劃綱要》和《彭陽縣醫療機構設定規劃》,明確了我縣3家縣級醫院建設定位,規劃將縣人民醫院建成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保健、醫學康復及社群服務於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醫院,將縣中醫醫院建成為二級甲等醫院;縣婦幼保健院改擴建達到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三是管理提升服務質量按照區衛建委《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要求,我縣及時啟動了精細化管理工作,提出以“精確定位、精益求精、細化目標、量化考核”為管理構架,實行醫院年度目標責任制管理,將醫院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收支盈虧、衛生資源有效利用、政府指令性任務完成情況等公益性指標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將考評結果與獎罰機制、經費補償、人事任免相結合,有效提高綜合監管力度。

(二)打破體制,重塑體系,構建衛生健康工作管理新機制。

一是改革辦醫體制。調整縣級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由縣委書記擔任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主任,政府縣長、分管副縣長擔任副主任,醫管委辦公室設在縣衛健局,將過去分散在各部門的政府辦醫、管醫職責,集中到醫管委履行。二是重塑體系。建立了以縣人民醫院為龍頭,將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和所有鄉鎮(中心)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站一併整合,組建為一個獨立法人的“彭陽縣醫療健康總院”,實行“七不變五統一”管理,即原所屬醫療衛生機構法人資格、單位性質、人員編制和身份、經費渠道、工作職責、優惠政策、機構名稱“七不變”,醫療健康總院內實行人員、資金、業務、資訊、藥械的“五統一”管理。三是構建“三醫”聯動。醫療健康總院內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藥品供應保障在優先使用基本藥物的前提下,實行目錄、議價、採購、配送、結算“五統一”管理;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將醫保資金打包預付給醫療健康總院,實行“總額預算、按月預撥、年終結算”管理,結餘資金用於發展業務、提高醫務人員待遇。

(三)科學設計,破除壁壘,探索公立醫院管理執行新模式。

一是創新管理模式。醫療健康總院設立黨委,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擁有人事管理、崗位設定、收入分配、運營管理自主權,對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專案安排、大額資金使用三重一大事項,實行院長辦公會、總院黨委會集體研究決定並按規定程式執行,同時建立內外部監督機制。二是創新執行模式。醫療健康總院實行“總院化管理,中心化運營”,組建醫療健康總院人力資源、財務、醫保等五大管理中心,設立醫學檢驗、放射影像、消毒供應等六大業務中心,實行資源共享、統一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三是創新人事管理模式。醫療健康總院內各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由醫療健康總院統一管理、統一使用,統一調配,實現總院人才盤活優化,能上能下。依託縣人民醫院管理、技術、裝置、培訓等資源優勢,通過人員有序流動,以“輸血”促“造血”,促進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站管理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四是創新醫衛融合發展模式。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主要負責人兼任醫療健康總院副院長,醫療健康總院設立公共衛生管理中心,把過去分離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有機融合,給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五是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新模式醫療健康總院建立統一資訊平臺,發揮“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大資料作用,整合縣鄉醫療衛生資源,總院資訊平臺設定人力資源、財務、藥械等統一的管理模組和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簽約、健康服務管理、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端會診等統一的業務模組,形成業務集中部署、資料統一儲存、安全統一建設、總院內統一使用的縣域醫療衛生資訊管理應用新模式。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公益導向的補償機制初步構建。縣人民政府從理順醫藥服務價格體系、加大財政投入、節約執行成本入手,建立了三方共擔的長效補償保障機制,全縣公立醫院實施藥品零差率後減少的收入,70%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進行彌補,20%由政府加大投入進行彌補,10%依靠醫院降低醫療成本、提高執行效率進行內部消化。通過這一改革舉措,初步改變了醫院的逐利機制,實現了“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性質、醫生迴歸看病角色、藥品迴歸治病功能”的改革目標。

二是醫院的醫藥費用結構不斷優化。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降低了大型醫用裝置檢查價格,合理提高了診療費、護理費、手術費以及中醫特色服務等醫療服務專案價格,醫院的收入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醫務人員的職業價值和職業尊嚴得到了充分體現。全縣醫療服務收入佔比同期相比由 2018年的30%上升到2019年的34.7%,增長了4.7個百分點。

三是醫療資源共享機制逐步建立。以“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為抓手,縣域醫療健康總院建立遠端門診和放射、心電診斷中心,通過資訊化手段,實現了“鄉級檢查,縣級診斷”,並將縣級醫療機構專家通過網際網路下沉到基層,有力推動分級診療。截至目前,縣級為鄉級出具影像診斷593例、心電圖診斷1980例;遠端門診診療1063人(次);縣域內就診率88.7%,基層首診率60.5%。

四是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藉助京寧、閩寧對口幫扶,解放軍總院第三醫學中心和福建省立醫院協助彭陽縣人民醫院新建ICU及透析科,填補學科空白;縣人民醫院選派中層幹部及青年骨幹赴幫扶醫院輪訓,區、市、縣二級以上醫院共派駐35名醫務人員到12個鄉鎮衛生院開展查房、病例討論、理論授課、村醫培訓等幫扶工作,切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今年,縣級公立醫院診療人次同比增長5.38%,入院人次同比增長6.61%。床位使用率同期相比由2018年的68.2%上升到2019年86.09%。

五是網際網路健康管理初見成效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已建設“網際網路+縣鄉村一體化服務平臺”、“網際網路+家庭醫生服務平臺”、“網際網路+遠端會診平臺”、“網際網路+醫務人員線上培訓平臺”、“網際網路+一站式結算”等,通過醫療健康資訊化平臺建設,初步實現了“大病不出縣、常見病不出鄉、小病不出村、健康管理在家庭”。

六是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健全。完善醫療健康總院管理體制機制,先後制定了醫療健康總院章程,總院管理中心及業務中心的工作職責及管理制度。為醫療健康總院的執行提供了遵循和依據。制定出臺了《彭陽縣推進健康扶貧工程加強村醫隊伍建設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檔案,為村醫繳納養老保險,對服務人口少於1300口人的行政村村醫生活補助在原來的基礎上分階段增加補助,對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按每人1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多舉措提高村醫待遇,穩定鄉村醫生隊伍。

三、幾點啟示

啟示一:推進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需要黨委政府下決心。彭陽縣在推進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過程中,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要求,堅持縣委、政府“一把手”親自抓,承擔領導和推進醫改的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在改革的頂層設計、綜合協調指導及督查問效上靠前指揮,推動了改革向縱深發展。

啟示二:推進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需要部門大聯動。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複雜的系統工程,綜合性強,涉及面廣,需要各有關單位齊心協力,共謀良策,特別是要堅持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充分發揮醫保的槓桿作用。

啟示三:推進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需要資金大保障。縣域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關鍵是要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性的執行新機制,政府必須承擔起辦醫主體責任,特別是財政要履行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大型裝置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等投入職責,只有這樣醫院才能放下包袱,從賺錢逐利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加強科學管理、提高醫技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服務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