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江淮”工作總結

【概述】

“數字江淮”工作總結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2783”為你整理了這篇“數字江淮”工作總結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一、2021年工作開展情況

2021年,我市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建設“數字江淮”決策部署,堅持資料統起來、用起來、活起來“三位一體”,不斷完善資訊基礎設施,深化數字政府建設,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創新公共服務模式,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全面提升“數字亳州”建設水平,推進新階段現代化美好亳州建設。

(一)組織落實有力有序。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為成員的“數字亳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為統籌推進“數字亳州”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二是強化規劃設計。貫徹落實《“數字亳州”建設總體規劃(2020—2025年)》,制定《2021年“數字亳州”建設工作要點》,按照“1346”的總體思路,構建“數字亳州”任務框架體系,設定27個專欄59個重點專案,圍繞“資料”和“應用”兩個要素,統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經濟四大板塊建設,實施打牢數字發展新基石、構建數字政務新模式、開創社會治理新途徑、滿足公共服務新需求、打造產業發展新格局、凝聚科技創新新動能六項主要任務,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網路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城鎮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達92.15%,光纖網路實現自然村全通達,全市網際網路出口總頻寬達4550G,光纖寬頻使用者達164.83萬人,光纜纖芯長度達17.67萬公里,累計建設4G基站9473個,實現4G網路全域覆蓋、深度覆蓋。出臺《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5G等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亳政辦祕〔2021〕58號),制定5G基站公共資源目錄清單,紮實解決疑難站址問題,新建5G基站1570個,實現5G網路城區和重點鄉鎮有效覆蓋。拓展5G應用場景,古井集團“5G+智慧工廠”和中煤新集利辛電廠“5G+智慧電廠”入選2021世界製造業大會《2021安徽省“5G+工業網際網路”十大創新應用》,中煤新集利辛電廠“5G+智慧電廠”專案榮獲工信部舉辦的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工業網際網路專題賽優勝獎。

(三)一體化資料支撐體系基本建成。一是健全資料中心體系。出臺《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構建一體化大資料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實施意見》(亳政辦祕〔2021〕54號),優化資料中心建設佈局,夯實算力、演算法與資料支撐。目前,市資料中心雲伺服器總數達1600臺,CPU物理核數達5200核,總記憶體達62.5T,總儲存達800T,支撐全市56家單位680個政務資訊系統穩定執行。二是強化推進資料彙集。按照“一數一源、多源校核、動態更新”的原則,強力推進資料彙集共享,建成政務、社會、經濟、視訊、高分5大基礎資料庫和10個專題資料庫,彙集全市78家單位2793類政務資料,彙集總量達419.62億條;彙集水、電、氣、中藥材價格指數等646類社會資料、424類經濟資料,彙集總量達10.5億條;新建攝像機57851臺,接入社會攝像機16330臺,實現城市公共區域、農村重點部位視訊監控“全覆蓋”,視訊資料儲存總量達120P;彙集2013年以來全市域高分專項在軌衛星資料近3000景,實現多源遙感資料全市域覆蓋。三是深化資料共享應用。建設“金農企e貸”“金農易貸”、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服務平臺等,面向各金融服務需求主體,實施全線上流轉、零接觸放貸,累計為37543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經營主體和47.61萬市民、農戶提供貸款2539.7億元,貸款不良率低於0.1%。建設智慧資助平臺,實現對特殊學生群體的精準分析、精準識別、精準資助。目前,平臺已覆蓋近百萬名學生。建設住房保障資訊系統,利用大資料比對技術,替代原有公共租賃住房分配人工核查資料模式,有效避免了人為因素,行政效率提高60多倍。視訊資料分許可權推送給城管、文旅、消防、公安等1000餘家單位使用,平均月查詢、調閱約380萬次。建成資料開放平臺,開放了涉及信用服務、安全生產、交通運輸、財稅金融等22個主題的667個數據集12694條資料。

(四)智慧黨建加快推進。深化智慧黨建雲平臺應用,實現黨組織、黨務工作、黨員教育等數字化管理,覆蓋全市9654個黨組織和19.71萬個黨員。建設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實時採集分析政府預算資料,實現預算監督由靜態到動態、由結果到過程、由程式性監督向實質性監督轉變。建設政協資訊化平臺,實現委員管理、提案管理、社情民意管理等功能,增強協商議政時效,提升政協委員履職服務水平。

(五)政府數字化轉型有序推進。

1.“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深化拓展。一是堅持網上辦事主渠道,搭好“一網”。完善“皖事通辦”平臺亳州分平臺,統一對外提供服務,市縣兩級10063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行政審批事項平均承諾審批時限壓縮至1.63個工作日。今年以來,安徽政務服務網亳州分廳受理群眾申請593.73萬件,辦結586.33萬件,節約群眾辦事成本5.9億元。“皖事通”App上線全部政務服務事項和299個便民服務事項,新增註冊量79.68萬個、使用者活躍度7090.64萬次。二是充分發揮實體大廳兜底作用,建設“一門”。加強政務服務大廳精細化管理,開展部門“一窗通辦”綜合視窗改革,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目前,市政務服務中心入駐市區兩級35家部門,設定視窗70個,日均辦件量1000餘件。市縣兩級自助服務區進駐自助終端68臺,可自助辦理事項82種410個。上線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著力提升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水平,服務地圖累計有效訪問量344.8萬次,場所有效訪問量166.1萬次。三是不斷提升辦事便利度,做優“一次”。充分利用資料核查、實名認證、電子證照等技術,通過開發定製化表單、設定一鍵核查等措施,以資料調取群眾資訊代替群眾手工填報,切實提升群眾辦事便利度。今年以來,新增上線智慧審批事項59個,製作電子證照250類3241.14萬個,實現23.5%的政務服務事項“一鍵申報”,98.5%的政務服務事項“一次上網、事就辦成”。四是積極推進政務服務創新,擦亮“品牌”。建設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通過大資料比對、流程再造、信用監督等方式,實現惠企政策獎補資金兌現企業“免申”、平臺“智審”、資金“直達”。目前,通過平臺上線市縣兩級“免申即享”政策1178項,發放資金15577.92萬元、惠及企業7836家。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入選安徽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踐創新案例。完善企業聯辦服務平臺,建設企業登記7×24小時智慧審批系統,實現企業註冊登記、公章刻制、稅務登記、公積金開戶、社保開戶5項企業開辦基本要素事項秒批秒辦。今年以來,通過平臺新開辦市場主體3.8萬戶,平均用時4.25個工作時,節約企業成本約2481.29萬元。出臺《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亳州市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的通知》(亳政辦〔2021〕6號),在安徽政務服務網亳州分廳上線“跨省通辦”服務專區,設定“跨省通辦”專窗5個,設定長三角“一網通辦”線上專欄,累計實現“跨省通辦”事項103個、長三角“一網通辦”事項119個。深入推進“安康碼”應用便民工程,拓展“安康碼”應用場景。今年以來,新增支援“一碼就醫”醫院4家、上線“春節消費券”“新冠疫苗接種預約”等應用場景5個,累計支援“一碼就醫”醫院6家、上線應用場景18個,支援“一碼通辦”事項7861個,全市“安康碼”申請量達627.5萬人、核驗數1.8億次、亮碼數2.6億次。建設“證明證照查詢出具”系統,實現群眾全程網上秒辦各類“證明”。目前,累計通過系統開具申請公租房承諾書(外來務工)、不動產查詢結果證明等3類1.8萬個證明。

2.行政效能得到提升。在全省率先建成“12345”熱線服務平臺,合併全市16部“12”開頭的政務熱線,形成了“一線一網對外、各級聯動受理”的全方位服務模式,努力打造服務群眾的“永不下班的政府”。升級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統一互動交流、答問知識庫和智慧搜尋,實現一體化智慧服務。升級電子政務辦公平臺,實現隨時隨地辦公。

3.政府監管不斷強化。依託“網際網路+監管”系統,匯聚全市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相關資料,加強資料分析利用,推動監管事項全覆蓋、監管過程全記錄,累計錄入監管行為資料42411條,監管行為覆蓋率達80.8%。加強招投標和政府採購監管,彙集歷史招投標資料,強化主體關係、關鍵指標雷同性、投標價格、專家評標等資料分析,及時發現打擊串通投標違法違規行為,保障公共資源交易公平公正。建成流通領域成品油質量“數智”監管平臺,實現企業檔案資訊化、經營臺賬電子化、油品來源清晰化、監管檢查靶向化。推進蔬菜批發市場的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生成溯原始碼1104萬餘個,實現食品及食用農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新歸集信用資訊3162萬條,累計歸集信用資訊1.7673億條。

(六)數字社會治理效能大幅提升。一是“城市大腦”正式建成。建成資料、技術、業務、物聯感知四大共效能力支撐平臺,推進政務資訊系統整合融入、改造提升,形成城市運營管理的統一賦能平臺,圍繞市容、交通、防汛等重點領域,創新開發路面秩序監測、“多車”監管、汛情資訊、“河湖四亂”等40個應用場景,實現城市管理資料共享應用、業務聯動處置、事件閉環流轉、扁平化指揮排程。二是交通管理更智慧。推進國省幹線公路自動化交通量調查站點升級建設,全面提升路網執行管理和協同能力。升級亳柘路、雙鄲路、G105譙城站等超限超載動態監測卡點,提高超限超載治理水平。建成計程車計價器、駕駛員服務監督卡電子評價系統,覆蓋計程車1001輛,進一步提升計程車行業管理服務水平。升級交通訊號控制機,增設停車抓拍系統、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自動抓拍系統和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強化道路交通秩序,提高執法效率。三是城市管理更精細。依託“城市大腦”,完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城市管理新模式,實現城市部件精細化管理、城市事件數字化採集、案件處置閉環流轉,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建設地下管網安全執行監測平臺,接入供水水質監測裝置、城市積水監測裝置、燃氣井監測裝置等,實現地下管網執行情況實時監測。建設汛期監測預警與排程系統,接入重點河道水情監測點、堰閘水情監測點、氣象站監測點等,實現自動監測預警和及時排程。四是環境保護更有力。推進重點汙染源監測裝置安裝、聯網、運維監管“三個全覆蓋”,實現126家重點企業全覆蓋。依託重型柴油貨車遠端線上監管平臺,實現1600餘輛重型柴油貨車車輛執行情況實時監管。建成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綜合監管平臺,實現超標排放汽車“檢驗—維修—複檢”的閉環管理。依託“城市大腦”,建設生態環境應用場景,彙集機動車遙感檢測、機動車尾氣檢測、空氣質量等資料,為生態環境保護決策、管理、預警及執法提供資料支撐。建成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監測平臺,實現能耗監測、資料統計、綜合分析等功能,提升建築能耗監測水平。五是智慧醫療持續優化。加快推進全民健康資訊平臺二期專案建設,整合醫療衛生服務資源,促進優質服務資源下沉,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完善醫療公共基礎資料庫,推進以電子病歷、智慧管理、智慧服務為內容的智慧醫院建設。建成市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智醫助理”實現107個鄉鎮衛生院、1359個村衛生室全覆蓋。建成數字化流調管理系統,實現個案管理、個案狀態標記、隔離點管理、實驗室管理等功能,提升流行病學調查資訊化水平。升級城鄉醫保繳費系統,實現新生兒參保提醒、繳費人戶籍人口變動提醒等功能。六是智慧教育有序推進。貫徹落實《亳州市智慧學校建設實施規劃(2019—2022年)》,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資料資源庫”的原則,穩步推進359所鄉村中國小智慧學校建設。七是“穩就業”平臺逐步完善。完善“穩就業”平臺建設,實現求職人員與工作崗位的智慧匹配、電子合同簽訂、線上評價、扶持政策與企業和人才的智慧匹配等功能。目前,累計通過平臺釋出求職人員資訊4.11萬人、用工企業108個、在招職位253個,成功匹配用工需求2289人。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資訊系統建設,登記外出務工返鄉人員7.8萬人,有就業需求3.8萬人。

(七)數字經濟活力持續激發。

1.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一是加快網際網路和軟體行業發展。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逐年增強,行業總體發展良好,盈利能力不斷增強,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今年前10月,我市9家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達6.01億元,其中安徽省刀鋒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達4.13億元。二是加快電子資訊製造業發展。大力發展汽車電子和新型元器件產業,支援聯滔電子等市內重點企業研發低功耗積體電路、車載雲終端裝置等新產品。今年以來,我市10家電子資訊製造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達44.51億元,其中渦陽縣盛鴻科技有限公司達30.15億元,亳州聯滔電子有限公司達8.74億元。三是推進大資料產業集聚。建成浪潮(亳州)大資料產業園並投入運營,已簽約資訊化企業10家,築夢社群和青年創客空間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分別入駐企業182家、107家。

2.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把握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方向,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一是推進製造業數字化改造。深入實施企業登雲計劃,新增登雲企業429家,推動企業業務系統逐步向“雲”端遷移。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引導扶持企業開展兩化融合貫標工作,實現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企業138家,新增省智慧工廠2家,數字化車間7個。二是推進服務業數字化提升。大力推進農村電商示範縣、示範鎮、示範村建立工程,推動農村電商發展上層次、上規模、上效益。全面推廣“電商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夯實農村電商發展堅實根基,新培育農村電商經營主體604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網路零售額達76.91億元。三是推進農業數字化融合。加強農業物聯網示範點建設,促進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資訊科技與農業融合發展,累計建成省農業物聯網示範點22個。以市蔬菜批發市場為試點,全面推進食品追溯系統建設,打造“食用農產品流通環節追溯系統—票證雲”資訊化平臺,覆蓋註冊商戶308家,實現蔬菜源頭查詢、流通監管、消費者追蹤。加快益農資訊社建設,豐富為農服務內容,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四是推進特色產業數字化轉型。古井升級改造古井集團成品灌裝自動化生產線,基本實現鐵盒自動化生產線高速執行,1棟全自動立體發酵智慧釀造車間全面投產。建設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資訊化追溯體系,部署追溯系統試點企業82家,推動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溯、過程可控、去向可追、資訊可查。利用現有中藥材價格資訊釋出平臺,推進中藥材價格指數建設,並在“智慧物價”網站上線。積極謀劃中藥產業網際網路、白酒工業網際網路、鋼結構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對傳統特色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傳統產業價值。

二、經驗做法

(一)搭建“免申即享”平臺,實現惠企政策快速兌現。出臺《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亳州市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方案的通知》(亳政辦〔2021〕13號),建設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實現“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企業被動申請向系統自動匹配、人工層層審批向智慧審批、政策制定粗略預估向科學精準四個方面的轉變,讓政策紅利精準直達企業。目前,通過平臺上線市縣兩級“免申即享”政策1178項,發放資金15577.92萬元、惠及企業7836家。一是推進政策條件“三化”,減少人工干預。全面梳理各級各部門惠企政策、細則、辦事指南,用“顆粒化”思維對政策條件進行“資料化”“區間化”處理,將“達到一定規模”“取得顯著成效”等內容籠統抽象、可操作性不強的政策條件進行重新明確,細化分解為“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年納稅額100萬元以上”等資料化、區間化的政策條件,形成政策條件清單,推進政策可量化、更精準。二是推進資料整合,為政策兌現提供資料支撐。堅持“應整合、盡整合”,強化部門協作,推進人社、稅務、科技等部門資料彙集共享,夯實“免申即享”資料支撐。紮實推進企業資料彙集,為企業精準畫像、精準匹配政策提供資料保障。目前,市資料中心已彙集59.3萬家企業936類4925.5萬條資料。三是優化流程設計,實現惠企資金智慧化匹配。充分運用政策條件清單與企業資料智慧匹配,精準鎖定符合條件的企業,主動傳送簡訊提醒企業進行申報確認。推行信用審批優先,實施並聯審批、智慧審批等,將原來的“申請、受理、稽核、提交收款材料、核撥、撥付”6大流程重新設計、梳理,優化為“資料比對、意願確認、撥付到賬”3個環節,實現由“企業申報、分別審批、資金撥付”轉變為“企業無感、主動篩選、線上聯審、事後監管”的主動服務模式,企業足不出戶即可“一鍵領取”惠企資金。四是強化流程監督,確保政策兌現全程可控。為有效保障企業不遺漏、發放不出錯,平臺在事前、事中、事後分別設定了“三道關卡”,實現政策兌現和行政審批的資料全程留痕。確定扶持名單前,通過大資料比對,精準匹配、篩選出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名單。資金撥付前,增設“異議處置流程”,確保及時處理遺漏企業和有爭議的款項,最大限度保證資金髮放不錯漏。資金撥付後,根據財政資金相關管理規定,不定期組織績效評估和回頭看,築牢財政資金“護城河”。同時,建設政策測算系統,提供政策兌付、資金分析、執行分析等多維度的決策資料支撐,提高政策制定精準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快“城市大腦”建設,推進城市執行“一網通管”。堅持高站位推進、高標準謀劃、高強度排程、高智力融合的原則,加快推進“城市大腦”建設,持續提升政府治理、產業發展和民生服務水平。2021年,“城市大腦3.0”榮獲首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大賽智勝獎(一等獎)、2021年長三角城市數字化轉型創新專案二等獎。一是建成共效能力平臺,實現集約共享。建成1個數據湖,資料、技術、業務、物聯感知4大中臺,建立健全各領域演算法模型,夯實資料資源基礎,搭建基礎能力平臺,打造智慧中樞,為跨領域、跨行業的場景建設提供共享能力支撐,推動資料資源、算力、演算法共享共用。二是推進“大中小”屏聯動,實現一體協同。依託市數字城市指揮中心,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建設市應急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市交通運輸局等多部門集中、跨部門協同、跨層級排程的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建立“大中小”屏聯動機制,推進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大屏”實現綜合分析展示、統一指揮排程,各部門業務“中屏”處置流轉具體業務事件,手機端App“小屏”採集上報資訊、接辦各類事件、查閱排程事件,最終實現跨部門、跨領域資料共享應用、業務聯動處置、事件閉環流轉、扁平化指揮排程。目前,公安、交通、應急等11家單位,均可依託城市執行管理中心實現統一入駐、統一管理。三是打造個性化應用場景,實現精細智慧。按照“急用先建、實用優先”的原則,聚焦全景亳州、數字政府、產業發展、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生態保護、民生福祉7個重點領域,開發路面秩序監測、多車監管、河湖治理、重大專案建設監管等40個應用場景,其中,事件處置類場景16個、展示類場景24個。建設路面秩序監測場景,實現暴露垃圾、沿街晾晒、店外經營等6類問題的全時段、智慧化採集,每日智慧採集案件達300餘件,約佔採集總量的21%。建設電梯安全執行監管應用場景,試點對接2個小區、1所學校、5個機關單位共42部電梯執行資料,實現電動車入梯、困人事件、電梯故障等執行狀況實時監控、自動預警。今年以來,累計發現電梯執行異常4986起,電動車入梯告警3655次,自動預警並派發處置困人事件3起。建設高排放車輛進城預警應用場景,通過視訊抓拍識別和系統自動比對,對不在通行證白名單內的高排放柴油車擅進城區進行識別預警,加強高排放車輛進城監管。目前,累計預警處罰8827次,日平均預警處罰次數由100次降至20餘次,有效遏制高排放車輛違規進城行為。

三、存在問題

在“數字江淮”建設加快推進的同時,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一是5G應用場景不多。城市精準治理、惠民服務和生態宜居等重點領域5G應用場景不夠多。二是資料彙集共享難。國家和省級層面暫未出臺數據對接目錄及共享方式,歸集資料難度較大。部分部門缺乏資料採集裝置,資料採集缺少資訊系統支撐,資料質量不高。三是基礎設施數字化水平不夠高。城市管理、民生服務、公共安全、醫療衛生等領域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路化廣度和深度不足。

(二)數字政府建設有待深化。一是部門業務協同不夠深入。跨部門業務平臺共建共享及業務協同不夠,尚未形成“一棵樹、一主幹、一張網、一平臺、一入口、一維護、一大廳、一後臺”“八個一”的建設模式。二是政務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皖事通App部分第三方服務不夠便民,“安康碼”應用場景不夠多,使用者黏性較低,智慧審批事項佔比較少。三是“網際網路+監管”亟待加強。監管事項實施清單要素質量不夠高,“網際網路+監管”平臺風險預警功能不完善。

(三)社會精細治理支撐不夠。一是新型物聯感知設施不完善。地上安防、地下管網監測、河道泵站、消防監測等物聯感知裝置數量少、覆蓋率低,城市管理實時資料採集、分析應用不夠。二是綜合指揮排程體系尚未真正形成。“城市大腦”指揮中樞作用發揮不夠,跨部門、跨領域業務平臺共建共享及業務協同不夠,沒有實現城鎮治理的全面感知、精準分析、整體研判、協同指揮、科學治理。三是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有待提升。智慧醫院建設進展較慢,預約掛號就診比例較低,未建設市級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智慧教育雲平臺建設不快,教學管理數字化水平不高,智慧學校覆蓋率較低;社會保障網上服務能力有待完善,人力資源數字化在“穩就業”方面支撐作用發揮不足。

(四)數字經濟發展動能不足。一是資訊科技研發能力不足。高新技術企業少,掌握數字化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和高階專業技術人才缺乏,數字經濟基礎較為薄弱,核心產業增加值佔比較低,資訊科技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巨大潛能尚未充分發揮。二是資料創新應用能力不足。社會、經濟資料彙集困難,資料資源開發利用和公共資料開放共享水平仍需提升。三是傳統產業數字化融合不深。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不夠,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薄弱,缺乏產業龍頭,尚不具備整合控制系統、通訊協議、生產裝備、執行系統、管理工具、專業軟體、平臺建設等各類資源的能力。農業物聯網建設試點分散,尚未形成整體性、系統性的物聯網架構體系,農業生產智慧化程度低,農業產業鏈數字化亟待加強。中醫藥、白酒、農副產品加工、旅遊等優勢產業和數字技術融合程度不深。

四、2022年工作計劃

2022年,我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加快建設“數字江淮”決策部署,堅持“三嚴三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幹”,持續發揮海量資料和特色產業優勢,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資料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實現資料全方位賦能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助力實施“六一戰略”,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亳州。

(一)強化統籌規劃,著力構建“數字亳州”建設綜合體系。以“城市大腦”為載體,探索建立跨部門業務協同機制,統籌整合全市資訊化資源,逐步融入“城市大腦”,推動形成“一棵樹、一主幹、一張網、一平臺、一入口、一維護、一大廳、一後臺”“八個一”的綜合建設體系,實現跨部門互聯互通、資料共享、業務協同。

(二)圍繞泛在智聯,夯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光纖網路建設力度,加快推進5G網路建設,推進實現農村地區5G網路全覆蓋。推動5G與教育、養老、司法、水利、氣象、農業、物流、文化旅遊、商業零售等融合應用。加強政務網路安全監測,推進寬頻高速、彈性智慧、安全可靠、邊界清晰、可控易管的新一代公安資訊網建設。結合城市生命線建設,利用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加快創新基礎設施佈局。構建完善一體化大資料中心協同創新體系,提升算力、資料支撐能力,推進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資料共享交換,以資料匯聚和挖掘分析為重點,推動資料在社會感知、綜合分析、預警預測、輔助決策等領域的示範應用。圍繞綜合治理、環境保護、城市管理、校園安全、社群管理等領域,深化視訊資料應用。建立健全資料全生命週期管理機制,全面加強資料資源在採集、使用和共享等全生命週期的安全保護和安全管控,確保安全採集、安全使用、安全共享。

(三)突出協同高效,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升級“皖事通辦”平臺亳州分平臺,重點打造移動端、迭代升級電腦端、加快推進電視端,優化服務事項,簡化審批流程,推進更多事項“掌上辦”“自助辦”“智慧辦”“套餐辦”“預約辦”“一鍵申報”,大力推進“智慧”審批,加大“跨省通辦”實施力度,完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建設,推深做實企業聯辦服務平臺,實施“安康碼”應用便民工程,完善政務服務大廳體制機制,嚴格落實各項大廳管理制度,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優化不動產登記平臺,實現權籍調查管理一碼統一生成、一碼管理資料、一碼共享成果,不動產業務登記一碼預約、一碼受理、一碼通辦、一碼查詢、一碼共享等,構建更加便捷高效、便民利民的不動產登記工作體系。加快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適老化及無障礙升級改造,切實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運用智慧技術困難。推進黨政機關辦公用房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實現辦公用房全生命週期管理,提升辦公用房日常監管力度。完善“網際網路+監管”事項,提高實施清單編制質量,擴大監管行為覆蓋面,提升系統應用成效,提高監管效能。繼續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全面歸集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雙公示”資訊、特定領域信用資訊及信用目錄資訊。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智慧輔助評標,通過對投標檔案進行結構化處理,實現自動評審,進一步提高評標質量,降低交易成本,促進交易公平公正。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數字見證系統建設,提高公共資源交易風險防控能力。

(四)堅持共治共享,構建數字社會治理體系。持續增加物聯感知裝置佈設數量,拓展物聯感知裝置覆蓋範圍。拓展“城市大腦”應用場景,紮實推動人臉識別、視訊結構化處理技術與視訊監控融合,建立人、車行為軌跡、行為特徵資料檔案。構建電梯安全監管“一張網”,實現全市電梯“物聯網+監管”,降低次生事故風險。完善重要產品追溯體系,聯通產品流通上下游環節,構建“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追溯鏈條,提高監管效率。推進視覺化指揮排程平臺建設,實現警情、警力、警車、現場音視訊等警務資源要素全量上圖,一張圖警力排程部署,一鍵調看現場影象、一鍵調集警力資源。加快消防安全監測預警平臺、智慧接處警系統、融合通訊系統、應急指揮資訊網建設,構建“全災種、大應急”新型消防指揮體系,提高監測預警、指揮排程、救援實戰能力。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資訊化監管,嚴防汙染事故發生,提高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水平。加快全民健康資訊平臺二期專案實施進度,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加強智慧服務應用,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加快推進亳州市智慧學校專案建設,實現全市中國小智慧學校全覆蓋。推進穩就業二期建設,實現就業地圖、視訊面試、電子合同、社群服務、多維分析等功能,提升就業服務水平。推進居民服務“一卡通”綜合應用管理平臺建設,加快實現“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遊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同城待遇”。

(五)深化融合發展,大力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積極培育軟體開發、大資料、計算機服務、移動電子端服務等資訊科技企業,形成龍頭引領、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產業叢集,壯大產業規模。加大本土資訊科技企業扶持力度,提升企業研發創新能力,支援其做大做強。加快浪潮(亳州)大資料產業園建設運營,吸引資訊化企業入駐。堅持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幹事,加強“雙招雙引”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優質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建立健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支援政策,培育多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圍繞中藥、白酒等亳州特色產業,用工業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企業經營發展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深化資訊科技在服務業領域的融合創新,大力培育網路體驗、智慧零售、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以市場為導向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加快農業生產數字化、農藝農機數字化,推廣農業智慧化生產、網路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