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引領 多元融合”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

“一核引領 多元融合”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

“一核引領 多元融合”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

遂川縣位於江西省西南邊陲,縣城規劃面積32.2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5萬餘人,現有8個社群,居住黨員近4000名,其中縣直機關在職黨員2100餘名。近年來,遂川縣主動適應城市改革發展的新變化、新特點,持續深入推進“黨員樹旗幟、組織強堡壘、黨建強活力”主題活動,以融合發展為主線,著力推進城市基層各領域優勢互補、協同發力、融合共進,全力構建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省委書記劉奇對我縣城市基層黨建等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堅持工作“一張網”,構建城市黨建“共同體”。

一是健全三級工作體系,讓層級管理“統起來”。把城市基層黨建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理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體制,建立健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統籌機制,縱向構建縣、縣城社群服務中心、社群三級聯動體系。縣委履行第一責任,負責組織實施和督查指導;成立縣城社群服務中心,配備4名工作人員,其中1名正科級幹部擔任主任。社群服務中心履行直接責任,負責統籌推進、抓好落實;社群黨組織履行具體責任,廣泛動員群眾積極參與、發揮作用,以上帶下、以下促上,形成有機銜接、有序推進、有效運轉的三級聯動體系。二是推行社群“大黨委制”,讓社群堡壘“強起來”。成立縣城社群黨委,安排社群駐區單位、共建單位黨員擔任社群黨委兼職副書記和兼職委員,負責統籌協調駐區單位黨組織與社群開展區域性黨建工作。社群黨委在原有居民黨支部的基礎上,增設網格黨支部,根據實際設定小區、樓棟黨小組。科學調整社群設定,新增1個社群(城東社群),重新劃分社群網格,將原來59個網格優化為80個。加大投入力度,對縣城社群無償劃撥辦公場所建設用地,各社群辦公用房面積均在300平方米以上。投入70餘萬元,在銀雲社群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落實“三聯五共”執行模式。建立“基礎工資+社群工作年限+績效工資”薪酬模式,進一步激發社群幹部幹事創業熱情。三是推進區域化黨建聯盟,讓領域條塊“聯起來”。通過建立黨建聯盟,大力推動區域內黨組織之間“組織聯設、隊伍聯管、資源聯享、制度聯建、服務聯動”,有效破除社群、單位、行業黨建各自為戰的弊端,打破“封閉單一”的傳統模式,實現“黨建工作聯促、思想工作聯做、公益事業聯辦、社會治安聯防、文體活動聯誼”,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黨建工作新格局。截至目前,109個縣直單位分別納入8個社群區域化黨建聯盟。

二、堅持區域“一盤棋”,繪就共駐共建“同心圓”。

一是紮實開展社群共駐共建工作。建立縣領導掛點聯絡社群工作制度,16名縣級黨政領導幹部掛點聯絡縣城8個社群,積極協調推進社群共建。按照“就近就便、相對均衡”原則,安排109個單位與8個社群結對共建,從人、財、物各方面給予社群重點幫扶。建立社群共建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社群共建事項。強化駐區單位的社群建設責任,探索建立駐區單位社群建設責任評價體系,推動共駐共建、資源共享。近年來,共建單位累計落實幫扶資金500餘萬元。二是創新在職黨員“單位+社群”“四雙”管理評價機制。通過縣直機關在職黨員在單位和社群亮明雙重身份、接受雙重管理、發揮雙重作用、實行雙重評價,發揮機關在職黨員立足自身崗位和參與社群建設的先鋒模範作用,為推進城市社群建設注入了新鮮活力。將2100多名組織關係在工作單位、居住在社群的黨員納入“單位+社群”“四雙”管理,分網格設定在職黨員公示欄,在樓棟公示黨員家庭戶,“工作八小時”由單位黨組織管理,“八小時外”同時接受居住地社群黨組織管理。組建“義務巡邏隊”“環境衛生服務隊”“扶老助殘服務隊”等志願團隊,積極開展“點亮微心願、實現大夢想”等志願服務活動,著力推動在職黨員參與社群建設。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志願服務500多次,參與志願服務黨員人數達2.1萬餘人次,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0萬小時,解決社群公共服務需求480多項,實現家庭“微心願”960多個。三是深入推進“人文社群·溫馨家園”建設。圍繞建立全國文明城市,以無物業小區的改造提升為重點,加大社群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同時,緊扣便民宜居,突出提升功能,打造了社群文化活動中心、健身活動中心、居家養老助殘服務中心、防災減災中心等九大中心。近年來,全縣共投入8000餘萬元用於城區綜合整治和社群建設,社群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面貌煥然一新,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三、堅持黨群“一家親”,打造服務群眾“快車道”。

是打造線上線下“黨群服務中心”。線下打造黨群服務中心,規範化佈置“三牌五室一廳一站一欄一園地”,注重滿足黨員活動和服務群眾需要。堅持“為群眾辦好事,讓群眾好辦事”服務理念,推行“全崗通”工作法和“一口式”服務,讓前來辦事的居民“只跑一趟”。線上開通“黨群服務平臺”,實現黨群服務“碼”上辦,有效破解線下中心受時間和空間制約的瓶頸。通過推動線上線下黨群服務一體化,暢通社情民意“直通車”,提升黨群服務水平,增強社群治理能力。截至目前,線上黨群服務平臺使用人數達5000餘人,處理群眾反映訴求200餘件。二是探索設立“紅色先鋒銀行”。運用銀行儲蓄的理念,給社群在職黨員和居民黨員開設積分儲蓄“賬戶”,對其社會生活行為進行積分或扣分,積分可兌換商品或服務。把調解糾紛、鄰里互助、志願服務、瑣事代辦、見義勇為等18項作為加分專案,把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離“三禁”等文明新風要求、對黨員隊伍形象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等11項黨員社會生活失範行為作為扣分專案。由社群幹部、退休老幹部、居民黨員組成工作小組,負責黨員“賬戶”管理工作。按照積分多少和“透支”程度,對黨員社會生活行為全面細化、量化、具體化,有力激發廣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三是建立“黨群會客廳”。實行輪班制,責任到人,每天安排一名工作人員接待黨員群眾來訪,現場能解決的問題及時解決,解決不了的做好受理登記,及時協調解決。網格員牽頭收集黨員群眾意見、瞭解居民需求和近期關注的熱點,確定議題,由社群黨組織、群眾代表及有關單位進行集中商議,並將議事結果通過微信、宣傳欄等形式進行公開,接受居民監督。通過建立健全黨員群眾說事機制、限時辦結機制,有效解決了社群治理過程中的矛盾糾紛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