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精彩多篇

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精彩多篇

農問題調查報告 篇一

前言: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廣東省,城市和農村的差異如何?都有那些農村問題?正是本文要闡述的的內容,本人利用寒假的時間回家和幾位同學做了一個月的調查(湛江海洋大學解決廣東三農問題路徑研究課題組的倡導下)。現在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並對其中的問題做一些哲學的分析。通過本次調查廣東的三農問題有了一定的瞭解,加上本人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因此能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希望本文能加深大家對廣東三農問題的認識,以及瞭解如何用哲學知識來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

主體:

一、背景和調查內容

在“湛江海洋大學解決廣東三農問題路徑研究課題組”的號召下,本人利用寒假的的時間,既2005年1月20到2月20日。在自己居住的廣東省肇慶市蓮塘鎮和附近的蛟塘鎮展開了關於農民、農村、農業問題的調查。在此同時,湛江海洋大學在廣東各地的學生也回到自己居住地做這樣的調查。調查的內容主要是農民的生活水平、稅收以及各地方的政策實施情況。此次調查目的是:瞭解廣東各地存在的三農問題,分析其解決的方法,總結一些經驗和建議,為省政府新政策的出臺出謀獻策!

二、調查物件選擇及其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的物件是全廣東的農民,而我負責的我蓮塘陣和蛟塘鎮的,這些農民種田養殖為主,子女有的讀書,有的外出打工,而其中的種養大戶只是極少的一部分!

三、調查的方法

利用抽樣調查的方式,每個鎮4個村委會,每個村委會7戶人以上,做一分比較詳細的問卷調查。其中必須包括最大養殖戶、最大種植戶、最大打工戶、最大砍柴戶、最窮戶等型別的。由於農民絕大多數不會填表,我們同學三人就一個和他們聊天(在聊天中獲得資料),其他兩人分別做填表和記錄。最後三人一起整理表格。其中比價重要的一點的就是,要找他們本村的人帶路到農戶家中,可以是你的朋友,親戚或者是他們他們村比較相信你的人都可以。這樣可以大大減輕農戶對我們的戒心,大大的提高了我們調查的可靠程度!

四、調查的基本資料

蓮塘鎮

蛟塘鎮

125平方公里

130萬平方公里

5.7萬人

2.9萬人

人均年收入2000-3000元

人均年收入1500-2000元

工業園區少,

&nbs走集約化道路,實行規模經營。

七、哲學分析

(1)一切從實際出發。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這一原理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達到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關於新階段農業特點的判斷是從我國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實際狀況作出的科學論斷。發展農業必須因地、因時制宜,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道理‘據此制定的各項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舉措都是上述觀點的體現。

(2)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有其內在的要求,既需要尊重自然規律,也要按經濟規律辦事,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揭示其內在的本質,才能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適應加入wto的要求,建立質量標準體系,發展生態安全農業,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發展特色農業都體現了上述觀點和要求。

(3)普遍聯絡的觀點。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絡的統一整體,要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係。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事關國民經濟全域性,關係到農業基礎地位的鞏固和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沒有農業的發展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穩定,沒有農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全面的小康。糧食問題、科教興農、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等,都是事關國民經濟全域性的大問題。

(4)主次矛盾辯證關係。在複雜事物發展過程中,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聯絡、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同時又要處理好次要矛盾。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既是新階段面臨的突出矛盾,又是事關全域性的重大問題,農民增收問題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又要統籌解決好扶貧開發、農村基層民主等一系列問題,這都是上述觀點的具體體現。

(5)量變與質變辯證關係。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不僅事物在數量上的增減能引起質變,而且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變化,也能引起質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是增加農民收人的根本途徑,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業粗放經營的狀態,使農民面向市場而生產,參與市場競爭,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從而使農民增收,促進農民奔小康。

(6)內外因辯證關係。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搞好農村改革,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同時政府要因勢利導,當前農業的產業化經營正式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經營方式,這是繼家庭承包經營和鄉鎮企業之後的農民的又一偉大創造,政府積極扶持引導,使之健康發展,體現了內外因的關係。

(7)一分為二觀點及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的觀點。中國入世給中國農業帶來一定挑戰,但也是一種機遇,體現了一分為二的觀點,也體現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的原理。

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 篇二

一、調查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程序中,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農民工。農民工主要指戶籍在農村,進城務工和在當地或者異地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者。農民工的出現和發展,是中國國情的產物,將長期存在於現代化事業的程序中。農民工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為社會創造了財富,為農村增加了收入,為城鄉發展注入了活力,為國家現代化做出了重大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依靠力量。

二、調查目的

掌握本鎮農民工的現狀,瞭解和研究這部分群體的工作生存環境、社會保障、就業培訓等問題,為家鄉制定小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政策提供科學參考依據,為社會特別是我們大學生了解、關注農民工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

三、調查地點、調查物件及其一般情況

調查地點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

調查物件外地來我市縣工經商的和我市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工

調查物件的一般情況這部分人是年齡在16—60週歲,戶籍在農村,由外地來我市務工經商,或者我市在鎮區外或在當地鎮上務工經商的農村居民。

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根據農民工居住情況和工作情況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在本市9個行政村,313個村民組中,總共調查了150名農民工(其中外來人員75戶,本地人員75戶)。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50份,回收率100%。

四、調查時間

20xx年2月5日---20xx年2月10日

五、調查內容

(一)我鎮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a、我市縣農民工以國中文化的青壯年為主。據調查,在被訪問的農民工中16—20歲的佔13%,21—30歲的佔23%,31—40歲的佔38%,41—50歲的佔17%,51—60歲的佔67%;男性佔62%,女性佔38%,國中文化程度的佔67%,高中文化程度的佔22%。可以看出,農民工的主體是農村的壯勞力,也是在農村勞動力中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的群體,他們總體素質已經有所提高,不再侷限於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

b、從事的職業分散。被訪農民工中生產工人有48%,個體戶有10.67%,服務員有67%,技術工人有33%,小攤販有18%,建築工人共佔33%。農民工從事的職業正從以前簡單的體力勞動向多種職業延伸,對城市發展所作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c、以長期務工經商人員為主。“亦工亦農、亦城亦鄉”,呈季節性的“候鳥式”的這一務工經商方式已被固定式務工經商方式所取代。據調查,有933%的人是常年外出務工經商,只有67%的人是兼業式的農閒時節打工和臨時性外出。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仍主

要依託以親緣、地緣關係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社會資訊網路。據調查,76%的農民工靠親友或熟人推薦獲得現有工作,233%的人是通過自己應聘找到工作,中介組織介紹的佔

67%。靠親友介紹或幫帶依然是農民工務工經商的主要渠道,因為這種就業方式的就業成本低且成功率高,這與農民獲得就業資訊的渠道少、對社會職業中介機構誠信的認同感低有關。

d、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仍以掙錢改善生活為主。在外出務工經商的4個主要原因中,選擇“出來磨練自己,增長見識、學技術”的有33%,選擇“尋找更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和職業”的有67%,選擇“家鄉收入低,外出掙錢改善生活”的有867%,選擇“其他原因”的有33%。由此可看出,農民工在經過常年的務工經商磨練後,掙錢餬口觀念仍為主導,也有少數人員開始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關注個人自身的發展。

2、農民工的收入和生活現狀

a、收入水平有所較高,收支相抵有結餘。據調查,16%的人收入在501—1000元,43%的人收入在1001—1500元, 22%的人收入在1501—20xx元,20xx元以上的有17%;從農民工月平均支出來看,支出300元以下的佔2%,301—500元的佔10%,501—700元的佔58%,701—1000元的佔24%,1001元以上的佔6%。相同檔次的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基本一致,大部分農民工收支相抵有一定結餘,能夠給家裡一些經濟支援。

b、居住條件較好,家庭為單元的租房戶增多。據調查,在75個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和15個本區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有567%的人是一家人租房居住,與他人合租的有144%,67%的較高收入農民工在購房自住,還有222%的人居住在由所在單位提供的宿舍。

c、生病以選擇私人診所為主。由於城市醫院的檢查費和藥費又貴,因此,農民工生病時,由於難以承擔城市醫院高額的醫療費用,使92%的農民工在生病時選擇去私人診所,只有8%的人選擇上醫院。

d、農民工保障制度仍不完備。據調查,有967%的人蔘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有33%的人蔘加了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有133%的人蔘加了工傷保險。

e、具有一技之長者不多。技術是農民工在城市立足的根本,但大多數都沒有經過正規的技術培訓,一般都是邊幹邊學,沒有過硬的技術,就不可能有穩定的工作和較好的收入。據調查,只有35名在從事現在的工作前接受過技能培訓,佔被訪者的233%,在這部分人中,有6人受過半個月的培訓,有29人接受過1個月的培訓。

3、農民工的心願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農民工也享受到了一定的成果,他們對未來的期望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多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家人和子女的教育問題。在打工最大的心願(多選)調查中,有100%的人希望提高工資水平,有62%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有100%的人希望家人平安,有267%的人希望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有30%的人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農問題調查報告 篇三

自從中共中央對關於“三農”問題的四個一號檔案一一在三湘農村落實以來,農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三湘大地日新月異,全國上下都驚歎

“三湘鉅變”。在2005年“二會”中,“三農”問題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為了親身體驗一下如今的農村生活,發現和了解如今農村存在的一些問題,並竭盡我們的薄力,呼籲人們的關注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出口,2005年4月18日,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馬列學習研究分會為切實地關注和了解“三湘鉅變”和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開展了題為“關注三湘鉅變,感受和諧社會”的問卷調查活動。我們——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十六名同學,組成一個調查組,分為三個小組,隨著春風,來到寧鄉*,開始了為期兩天的農村調查訪問 1. 土地,農民的命根子。 <1>。吃飯靠種地,致富得打工。 我們踏入這塊土地時,農民伯伯正在地裡拋著秧。放眼望去,一棵棵嫩綠的禾苗,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觀。只是田地裡種的,除了水稻,還是水稻,偶爾能見到一個水塘。經過兩天的走訪,我們瞭解到這的地並不多,每人的責任田約六分。水稻是一年兩季,一年下來,畝地能收割穀子1000多公斤,化肥和農藥等的開銷100多塊,糧食只能供自家吃。再者,田地裡只單調地種水稻,幾乎沒有其它的經濟作物。 村子裡的村民,能出去打工的幾乎都出去打工了。村裡的孩子,大多都是國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有一位家長說:“農忙時,也用不著回來,在外面打工要划得來得多。再說,田又不多,又是拋秧的,我們倆口子也能忙得過來。”稍年輕一點的中年男子也出去打工了。有個村民剛要出門,碰見了我們,熱情地和我們說開了:“到了家忙的時候就回來忙農活,平時就外出打工,”(那一年能賺多少呢?)“其實也賺不了多少,人家是老闆,我們只是打工的。” 吃飯靠種地,致富得打工,這已經成了農村的基本情況。現在農民的專業正一步步由種地向打工傾斜。術業有專攻,農民更擅長的是地裡的活兒,為什麼不能從土地裡去尋求致富的道路呢? <2>。農民沒了地,吃飯成問題。 走在充滿泥土芬芳的田埂上,我們眼前出現一片林子,種植著觀賞樹,令人賞心悅目。再往前走,在一房子前遇見一位退休教師模樣的老爺爺,聽了我們的介紹和問題,老爺爺很憤慨地指著眼前的這片樹林說:“這個呀,是人家租了我們的地,有十幾畝呢,種了這些樹,說是十五年後歸還,也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歸還!就算歸還了,這地還能種穀子嗎!我家也有一畝多地在這兒呢,只剩下一畝多地種水稻。” 在附近我們又碰到另一位老伯,擔到這些樹,他很平淡地說:“這是人家大老闆的,一棵買回來要好幾千,能賺好幾萬呢,我們做不來。要是死了幾棵,我們可賠不起啊。” 聽著聽著,我們原本歡喜的心,涼透了。一方面,農民階級的地被這樣佔用了,農民怎麼吃飯呢,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個致富之路,為什麼我們的農民朋友不能走呢? <3>。“三個代表”不能只在嘴上提,農民的利益要擺第一。 那位老爺爺領著我們看了砌在田邊的水泥堤,說:“這是記念劉少奇誕辰100週年時修的。

好看是好看,但這樣砌了以後旁邊田野的水就留不住了,肥也隨著水流走了,這田就基本作廢了。” “三個代表”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的人民的利益。這不能是一句空話,而如今,農民的基本生活人口保障都受到了侵犯,我們還能說維護了最廣大的人民的利益嗎? 至人類社會以來,土地一直是人們的命根子,生存的命根子。而農民擔任著耕耘土地這一光榮使命。農民應該發揮自己的專長,充分利用土地,從而發展經濟。而國家和政府也應該給予積極指導和全力支援,而不應該損害農民的利益。這兒離長沙市近,具有發展種植觀賞樹的天時與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