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機構改革模組執行機制

大黨建模組執行機制

街道機構改革模組執行機制

一、基層黨建工作定期研判機制

街道黨建工作辦公室成員每週一召開工作例會,覆盤上週工作,明確本週工作任務;

基層黨建工作例會,由組織委員牽頭,召集黨建工作辦公室人員、社群副書記,交流、部署基層黨建工作。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根據實際情況可隨時召開。

黨建工作月度研判會,由街道黨工委書記牽頭,召集黨委成員,每月召開一次黨建工作專題會。會前由街道組織委員明確議題,提前發各黨委委員醞釀。

二、黨建專案推進機制

將黨建工作量化為具體專案,明確專案目標、責任人和時間節點,逐項推進各項黨建工作。

1、專案申報:明確由社群黨組織書記每年領辦2個書記黨

建專案,相應的街道聯絡班子參與指導。專案申報時間集中在每年1月份。

2、專案稽核:第一輪由街道組織委員召集各社群黨組織書

記、副書記召開專案討論會;第二輪由街道黨工委召集大黨建模組相應組成人員討論專案可行性;第三輪,由街道黨工委書記召集班子成員,逐個討論、確定當年的黨建專案。

3、專案實施:各社群書記領辦各自的2個專案,聯絡班子

負責把關,街道黨建工作辦公室負責專案進展跟進。

4、經費保障:每年撥付每個社群15萬元黨組織服務群眾專

項經費,黨建工作專案經費可從該項經費支出。    

三、“紅色物業聯盟”工作機制

突出“黨建統領一根紅線”,進一步打通紅色脈絡,致力於“紅色物業聯盟”作用發揮,總結形成以“紅色體系構建”“紅色業委會執行”“紅色物業服務選聘監管”和“紅色網格力量作用發揮”“四位一體”標準化體系,定期總結工作中的方法、經驗並加以推廣應用。

突出用好“黨建+”模式,深入實施“三個三”基層黨建工程,全力構建“網格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各類社會組織”的“紅色物業聯盟”。壓實網格責任,發揮黨員骨幹作用,暢通各類主體間溝通聯絡渠道,串聯整合基層黨組織、黨員等力量資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小區治理新格局。總結形成了以“紅色體系構建”“紅色業委會執行”“紅色物業服務選聘監管”和“紅色網格力量作用發揮”“四位一體”標準化體系,定期總結工作中的方法、經驗並加以推廣應用,對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修改的意見,在不斷完善中改進服務標準,提升服務治理,破解老舊小區“物業病”。

四、“週二無會日”“四個一”工作機制

以“週二無會日”為抓手,對組團聯社工作及聯社成員、紅手印志願者提出“四個一”工作要求,即一月一例會、一員一檔案、一組一網格、一日一主題。

 一月一例會:確定“一月一例會、一週一碰頭”工作機制。每月首個週二為“月例會日”,組織組團聯社(村)成員召開工作例會,查詢服務不足,改進服務方式,安排本月“無會日”重點工作,下發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在推進工作任務下沉的基礎上,努力形成責任明確、運轉有序、落實有力的工作機制,確保工作取得成效。

一員一檔案:組團成員及“紅手印”志願者人手一份“服務清單”,團長每月對“服務清單”進行整理和檢查:每週二是否都參加了組團活動?是否執行組團服務清單?服務清單是否及時更新?清單內服務開展進度如何,有何成效?“一員一檔”讓組團服務有了“抓手”,也讓“週二無會日”更加規範和有序。

一組一網格:積極打造“一組一網一陣地”服務模式,將組團聯社成員和機關志願者分組至網格,以網格為單位制定服務清單,解決當前組團聯社在服務上缺少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弊端,不斷提高“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科學化水平,實施團長負責制,切實激發服務團隊“以格為家”的服務意識。

一日一主題:為更好地落實“週二無會日”制度,充分發揮組團服務基層的作用,每週二前夕,各社群根據區、街道的主題活動,結合自身實際,確定組團主題,制定“自選動作”,做到“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兩箭齊發。

大協調模組執行機制

一、定期分析研判機制

由模組牽頭領導組織召開,定期對街道各項考核指標及階段性工作推進進行分析研判,制定工作計劃,形成工作清單,明確責任主體。

二、月度重點工作督查制度

月初制定月度重點督查清單,月中不定期開展督辦並對工作滯後事項下達工作督辦單,月末公示督辦工作進展情況並做點評。

三、“十條軍規”正、反面典型通報機制

定期對全街道落實“十條軍規”的正、反面典型進行總結評選通報,正向激勵,反向倒逼。

對重點工作推進快,完成質量高的幹部或事蹟列入正面典型,通報表揚;對重點工作推進慢、完成質量差的幹部或事蹟列入反面典型進行通報批評,並與年底考核掛鉤,正面激勵,反向倒逼。

四、重點工作承接交辦機制

通過公文交換等各類渠道承接、收集上級各部門重點工作資訊,製作重點工作交辦單並經本模組牽頭領導稽核後交辦相關模組負責人,在規定期限內,由模組負責人上報牽頭領導後,將交辦工作完成情況上報綜合督考辦稽核彙總。對無客觀原因延遲完成重點工作以及出現的重大問題,由綜合督考辦進行督辦並督促整改。

大治理模組執行機制

一、信訪維穩聯席會議制度

每週定期研究信訪維穩工作,交流上週工作,研究明確本週任務,重點跟蹤和督辦未辦結案件,落實責任分工,月底對信訪情況進行彙總排名,形成評價報告。

由模組牽頭領導組織召開,相關責任單位參與,交流彙報信訪維穩工作,研判轄區信訪維穩形勢,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重點跟蹤和督辦未辦結案件,落實責任分工,月底對信訪情況進行彙總排名,形成評價報告。

二、網格治理工作機制

採用“五色三類”“網格公約”“信訪網格代理信調聯動”等治理機制,深跟網格,實現源頭治理。

網格戶情“五色三類”工作機制。根據不同家庭的情況,以五色工作法加以管理(①紅色代表“重點物件”,重點時節、敏感時期需重點關注;②黃色代表“出租房”,平時加強巡查並主動與轄區中介對接及時更新出租房資訊;③綠色代表“殘疾”,要經常關心、幫扶;④藍色代表“空巢、獨居”,平時要多走訪隨訪;⑤白色代表“常態”引領、服務為主)。同時,將出租房分為ABC“三類”進行動態管理(三類”即根據出租屋內暫住人員的情況、房東的配合程度及周邊整體治安狀況,將出租房劃分為“A”“B”“C”三類,“A”類為群租、短租重點戶,每週巡查不少於一次;“B”類為整治重點區域關注戶,每月巡查不少於2次;“C”類為家庭戶、租期2年以上的租戶,每半年巡查不少於2次)。做到房對應人、人對應檔,檔內有詳情、類別一目瞭然。

三、小區自治議事機制

充分運用“紅色議事會”“六步議事法”“草堂論理”等工作機制,激發小區自治活力。

六步議事法:

1、多種渠道“提議題”:廣泛收集居民的意見建議,並及時做好登記和問題的分類彙總,將涉及轄區內公共利益的重要事項、關乎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納入協商範疇,確保收集的議題貼近群眾、更接地氣。

2、多方懇談“出主意”:針對梳理出的議題,能解決的問題及時解決;不能解決、有爭議的問題,由1+n成員(業委會、業監會代表、網格員+紅手印志願者、居民骨幹、相關利害關係人、專業指導團隊等)一起參與民主懇談會,圍繞基本共識集思廣益,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建議。

3、紅色議事“擬方案”:根據懇談會給出的初步建議,召開紅色議事會,協商討論,採用民主集中制,擬定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案。

4、形成共識“定公約”:根據議題召開樓道議事、網格議事、紅色議事,以事論事達成共識,行為約束形成公約。

5、居民點頭“說了算”:將相關材料進行張榜公開或表決、業主簽字按紅手印廣泛徵求業主的意見和建議;經過表決通過後實施。

6、群眾監督“抓落實”:按照“誰負責、誰執行”“誰受益、誰監督”的原則,明確責任主體、工作措施和完成時限,由業主、選聘的樓道紅管家、網格支部的黨員、業監會成員、網格員抓好議事會決議的落實。及時跟蹤反饋落實情況,並做好備案、歸檔。

四、積案化解領導包案機制

對成因複雜、時間久、涉及面廣的“骨頭案”“釘子案”或疑難信案件進行分析研判,並由街道班子包案。

由主要領導牽頭,班子領導帶頭包案化解,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定期研究,分析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對成因複雜、時間久、涉及面廣的重大疑難信案件進行分析研判。包案領導對積案化解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部署、協調、推動、督辦,一抓到底,直至積案息訪。

五、社會治理綜合服務機制

1.首接首辦。首次接訪領導牽頭協調,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將信訪事項落實到相關負責單位,並全程參與督辦反饋落實,直至“案結事了”;
    2.分級分類。根據反映訴求,按照受理、調查、回覆和反饋的工作制度,分級分類辦理;
    3.教育疏導。堅持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和教育疏導相結合,將思想教育工作貫穿於辦事服務的全過程,引導來訪群眾依法理性反映訴求,規範信訪行為;
    4.智慧聯動。貫穿於資訊採集、流轉、處置、督辦等流程,協調街道本級、相關單位、社群(村)、網格的四級扁平化線上和線下聯動處理;
    5.調解聽證。將重大疑難信訪事項引入信訪調解聽證,建立聽證終結制度,推進信訪事項依法終結;
    6.信訪代辦服務機制。將信訪代辦功能植入網格、融入“四平臺”、引入第三方,代辦員受理的信訪事項通過平臺上報,由網格長進行初篩,一般性事件可在網格內自行辦結;一些網格難以處理的事情則再上報至街道“四個平臺”指揮中心,由中心根據事情屬性給出交辦意見,並轉至街道信訪超市或司法所、蘭花熱線等第三方進行處置;少數街道層面無法解決的問題將報送至上級部門尋求協調幫助,最終形成信訪事項的處置閉環,逐步形成從線上到線下的“有事您張嘴,辦事我跑腿”的工作新格局;    

7.滿意度測評。對納入滿意度評價範圍的信訪事項,及時公開處理過程和辦理結果,主動接受群眾滿意度評價。
    六、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1、預警。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及其特點,牽頭協調加強日常監測和重點排查,並在月度例會上上報預測分析結果及時預警;
    2.資訊報送。街道應急指揮中心接到突發事件後,經初步核實後應在事發30分鐘內電話報告、1小時內書面報告給牽頭領導;
    3.預警釋出。按照突發事件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按照分類級別及時向社會公眾釋出、調整和結束預警;
    4.預防預警行動。突發事件預警釋出後,按照預警級別程式立即啟動相應預案,防止事態擴大;
    5.應急處置。基本應急處置,第一時間到達的單位或負責人應先期處置,立即撥打相應電話後並上報給應急指揮中心協調處理;擴大應急處置,對涉及非本轄區或多單位的,應及時與相關單位聯絡,並上報應急指揮中心協調加大工作力度,組織增員隊伍等處理;
    6.其他應急結束和後期處理工作。

大執法模組執行機制

一、重點專項執法工作會商機制

定期對重大執法事項進行研究部署,制定執法計劃,明確責任分工,抓好組織實施。

 1.研判分析成員

季度研判由黨工委書記牽頭、月度研判及應急研判由分管副書記牽頭,其他成員為:

各派駐單位、街道站所辦負責人及綜合資訊指揮室人員。

2.研判分析時間

一週一碰頭、一月一彙總、一季一研判,特殊情況及時研判。

 3.研判分析內容

主要分析研判轄區社情、民情動態,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協調安排重要工作。每週碰頭交流發現的問題,月度彙總各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季度重點研判分析每月彙總發現的疑難及共性問題。

 4.研判分析解決問題

解決每季度街道轄區涉及的民生問題、管理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出現的各類重點、難點問題,總結各單位管理工作的成功經驗及街道管理好的意見建議,研判結果以報告形式上報。

二、聯合執法機制

統籌街道和派駐機構執法力量,以街道名義開展聯合執法活動,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

1.聯合執法成員

由分管副書記牽頭,其他成員為:荷花綜合執法大隊、荷花市場監管所、荷花派出所、各派駐單位、社會治理辦公室、社群管理辦公室、紅色物業聯盟體系提升專班、文明城市建立專班及綜合資訊指揮室人員。    

 2.聯合執法時間

每週二早上8點聯合執法,開展一週一集中,一週一整治。“1+3+n”聯合執法長期執行(“l”指1名街道班子,“3”指3個派駐單位,“n”指“n”支志願者隊伍)。

 3.聯合執法內容

每週二集中整治街道轄區內馬路菜場、佔道經營及小區環境秩序“十亂”問題等行為。聯合執法大隊、市場監管所、資規站等單位開展大整治,把相關業務、執法等功能前移;志願者隊伍負責重點時期的文明勸導、衛生巡查等服務保障工作。

 4.聯合執法解決問題

解決原先單一執法難問題,通過各司其職、優勢互補執法原則,開展高質量、高密度聯合執法,解決轄區環境衛生、停車秩序、佔道經營、“十亂”、餐飲及“五小”行業等重難點問題,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三、應急聯動機制

1.應急聯動成員

國家及省級行動由黨工委書記牽頭,市、區行動由分管副書記牽頭,其他成員為:各派駐單位、街道站所辦負責人及綜合資訊指揮室人員。

 2.應急聯動時間

按照重大行動檔案時間提前部署或立即部署。

3.應急聯動內容

根據重大行動時間及特點按輕重緩急分別啟動三級、二級及一級應急預案。

4.應急聯動解決問題

解決街道轄區內各類突擊性迎檢、暗訪或其他重大事項工作,確保重大行動工作部署萬無一失。

大經濟模組執行機制

一、重點專案推進機制

由牽頭領導組織召開,定期研究專案建設推進情況,分析研判存在問題,及時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措施,明確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分工。圍繞專案建設目標,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二、安全生產第三方服務機制

聘用安全生產第三方,結合組團聯社服務機制,提升安全生產的專業性、時效性。建立對社群考核機制,作為評選平安社群的考核依據。

大服務模組執行機制

一、“1+1“簡化辦事流程制度

例會+承諾制。一週一例會。每週組織相關人員召開例會,以會代訓。根據《工作人員崗位職責》、《一次性告知制度》、《服務承諾制》,完善服務。

熱線+“格格”跑腿。開通24小時代辦熱線,實行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機制。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上每週一、三、五集中代辦。制訂規範的代辦服務流程,建立建全代辦服務制度、代辦服務考核機制等;社群“格格代辦員”核實資料代跑,做到居民辦事“不出社群”。居民還可以通過微信、QQ等網路或電話申請,也可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申請,由“格格代辦員”認領代辦並提供上門服務,實現居民政府辦事“零跑腿”。

二、“無差別受理”工作機制

1.事項“無差別受理”。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推進區級部門下放事項進駐街道,全面歸併整合受理職能,將所有事項辦事材料收取、受理初核、證照發放等受理職能交由綜合視窗承擔。由綜合視窗在前臺綜合受理,審批部門後臺整合辦理,綜合視窗統一出件,實現所有事項前臺“無差別受理”。

2.系統“無差別受理”。入駐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的事項全部實行一窗受理平臺統一受理。

3.人員“無差別受理”。 按照人性化、智慧化、整體化的要求,設定等候區、飲水區、電子查閱區、APP掃碼區,前移引導臺,規範引導服務區。設定“無差別受理”視窗2個,“諮詢出件”視窗2個。調配“無差別受理”視窗固定工作人員A崗3人,B崗3人,諮詢出件2人,後臺整合5人。定製辦公桌椅,統一服裝,製作融入衢州有禮無素的崗位牌等。

4.地域“無差別受理”。釐清所有“最多跑一次”事項的辦理系統,以高頻事項為切入點,梳理出一批可全城通辦的事項,通過先行先試,逐步實現辦理事項跨地域“無差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