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庭道德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與思考(精選多篇)

第一篇: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況的調研報告與思考

農村家庭道德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與思考(精選多篇)

為準確掌握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況,連雲港市灌南縣婦聯歷時兩個多月時間,深入新安鎮、新集鎮、三口鎮、李集鎮農村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發放調查問卷250餘份,訪談留守兒童家庭100餘份。

一、基本現狀

調查顯示,我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況較之過去有轉變,具體體現在:

1、家教觀念深入人心。96%的受訪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很重要,75%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健康狀況非常關心,62%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獲得大專以上的文化,55%的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品格修養,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2、家教行為趨於理性。80%的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選擇給孩子講道理。與孩子的意見不一致時,75%的家長會選擇討論溝通,而不是一味地強制孩子服從。81%的家長熱衷於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有過廣播電視、報刊閱讀、親友探討等學習經歷。

3、親子關係逐步改善。在被調查的家庭中,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的佔96%,雖然長年在外,但70%的父母能夠保證每週至少一次跟孩子聯絡,56%的留守兒童願意向父母傾訴煩惱和困惑,52%的孩子理解、支援父母外出務工。

4、學教困難有所緩解。62%的受訪留守兒童很喜歡上學,65%的孩子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滿意,僅15%的孩子覺得父母外出務工 對學習有不好的影響。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的生活、學習管教也較以前有了大的改觀,73%的留守家庭會督促孩子的學習。

二、存在的問題

1、家長培訓渠道不暢。調查顯示,農村家長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親佔76.6%,母親佔65.8%。他們的家庭教育經驗有40%是來自長輩的經驗,35%是自己從小的體驗。因此,他們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積極性非常高,90%的家長有培訓的需求,但只有13%的家長有過相關的學習機會。

2、留守兒童學習壓力大。跟孩子的家庭話題,60%的家長選擇了學習和健康,過於集中的關注給留守兒童的學習帶來壓力。資料顯示,70%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成績“優秀”或者“良好”,但是43%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滿意,另有26.6%的學生認為“自己成績未達到父母的期望”,家長和孩子對成績的認可度有較大差距,體現了孩子們在學習方面的不自信。

3、情感缺失現象依然存在。調查中,44%的父母因“太忙,沒時間,顧不上”等原因只能跟孩子保持電話溝通。但留守兒童對這種溝通並不滿意,63%的留守兒童希望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59%的孩子希望父母至少每天聯絡一次,48%的孩子承認父母不在,缺乏保護,膽小怕事。

三、建議與對策

留守流動兒童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牽涉面較廣的社會系統工程。我們建議如下:

1、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責任。建議各級黨委政府著眼未來,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一是整合教育、民政、勞動等政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相互協作,整章建制,做到依規辦事。二是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社會群眾團體的作用,支援他們依據章程開展關愛活動和志願服務,做到有人管事。三是適當傾斜技能培訓、貧困助學、社會救助等資金安排,把普及家庭教育工作經費納入公共財政,做到有錢做事。

2、家庭要成為關愛留守兒童的“第一陣地”。各級婦聯要繼續深化以家庭為載體的各類文明建立活動,開展“送家教進農村、進社群”活動,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引導家長和監護人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當好孩子的“啟蒙老師”,關注孩子的心智成長。

3、學校要成為留守兒童的“家外家”。推廣和完善寄宿制學校建設,解決當前留守兒童“家裡管不好,學校不好管”的難題;開設學生心理疏導課程,幫助留守兒童化解心理問題;鼓勵教師對留守兒童傾注更多的關心關愛,鼓勵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以友情彌補親情。

4、社會要肩負起留守兒童的“監管職責”。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組織動員巾幗志願者、婦女幹部、退休幹部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讓留守兒童享受到愛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鼓勵社會力量創辦“留守兒童託管”機構,讓孩子放學放假有地方玩、有人管;推行“假期培養”模式,讓留守兒童在假期擁有“知識充電站”和“快樂加油站”,實現“離校不離教”。

第二篇:關於家庭道德建設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道德是是在一定社會關係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總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穩定與進步是社會穩定與進步的基礎。家庭道德是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的基礎,也是“以德治國”的重要內容。因此,家庭道德建設對於提高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素質,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保障社會安定團結,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近年來,連雲港市新浦區婦聯在貫徹落實黨中央的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始終把家庭道德建設作為和諧文明家庭建立工作的首要任務,認真研究家庭道德建設的目標和任務,積極探索富有時代特徵、符合家庭特點的家庭道德建設新路子,注重發揮婦女在家庭道德建設中的獨特作用,紮實深入開展家庭道德建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成效,有力促進了廣大城鄉家庭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的提升。

一、家庭道德建設工作的做法與經驗

1、通過活動挖掘樹立道德模範典型。藉助於婦聯組織不同層次的婦女力量,深入挖掘發現先進典型。近年來,區婦聯利用各種契機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挖掘典型、選樹典型和推薦典型活動。認真開展先進評選推薦,在全區範圍內篩選就業創業、社會公益事業、五好文明家庭、維權志願者、助人為樂模範等精神文明典型。通過道德模範評選評選,選出事蹟突出的模範,予以表彰獎勵,並將他們的感人事蹟在網站,媒體上公開,號召廣大婦女同志都向他們學習。

2、通過宣傳宣講推動家庭道德建設。區婦聯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弘揚傳統的家庭美德,推動家庭道德建設。近年來在連雲港電視臺、連雲港日報,連雲港婦女網,江蘇省婦女網等公眾資訊網廣泛宣傳道德模範人物的感人事蹟。通過宣傳她們的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敬業奉獻等先進事蹟,弘揚她們的高尚品德和正能量,在全社會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崇尚正氣的濃厚氛圍。通過身邊的真人實事大力宣傳家庭道德建設,用道德的力量感召婦女、鞭策婦女。

3、運用文化活動弘揚家庭道德文化。“家庭道德建設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現象,把抽象的家庭道德規範轉化為家庭成員的道德行為和道德習慣,是推進家庭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新浦區婦聯充分利用婦女大講堂、親子大講堂、女企業家協會、區巾幗志願服務隊、區老年人協會等組織和平臺,圍繞熱點話題,堅持美德引領,邀請了成功的女企業家,舉辦了多期高品質的示範講座。區婦聯通過廣場群眾文化活動,向廣大群眾進行宣傳,不斷擴大家庭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家庭成員中的感召力和影響力,為促進鄰里融洽、家庭和睦,提高群眾道德素質和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家庭道德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帶動著家庭,給家庭注入了現代文明的氣息,催生著現代家庭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同時,伴隨著社會結構狀況和執行方式的變化,現代家庭道德建設面臨著新形勢和新問題。

一是婚姻關係日益脆弱。近年來離婚率一直呈上升趨勢,是婚姻脆弱的突出表現,這一情況在全國都具有普遍性,沿海及發達地區更為突出。市場經濟下金錢和物慾的腐蝕,試婚、傍大款、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婚外戀、情人潮、家庭暴力等現象增多,單親子女增多。不同性質的婚外情、家庭財產糾紛和家庭暴力,是導致婚姻脆弱的重要原因。

二是血親紐帶不斷鬆弛。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工作和生存壓力較大,生活節奏快,親子間缺少共同話題,難以溝通。加上對子女普遍存在溺愛現象,缺乏合理的引導和正面的批評,致使許多孩子好逸惡勞、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差。血親紐帶鬆弛,直接導致“孝子錯位”與“厚小薄老”,家庭關係中普遍以兒孫為軸心,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降低,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開始逐步喪失。另外,“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空巢家庭”的增多,使老人晚年孤獨、寂寞、悲哀,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三是鄰里關係漸趨冷漠。人首要的關係是家庭,但家庭不是懸在空中,而是存在於社群中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所以鄰里關係是社群中一種最基層的關係。隨著城鎮化程序的加快,小家庭的普遍存在,無線通訊和電子媒介的日益發達,原來擁有地緣優勢的鄰里之間的來往和溝通減少,有的甚至“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家庭與家庭之間缺乏應有的團結互助和友愛精神。一些亂扔垃圾、公共利益、財務借貸等造成的鄰里糾紛數量日漸增多,據法院統計,在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20%是鄰里糾紛而導致矛盾激化。

三、家庭道德建設的對策建議

家庭道德建設重在通過先進文化引領,在先進文化的引領下,家庭成員的道德素質會有所提升,良好的家庭道德風尚就會逐步形成。

1、以學習培訓引領家庭道德文化的構建。要以學習型家庭建設為抓手,結合 “女性素質提升”工程、家庭道德教育宣傳實踐月活動,婦女大講堂、留守流動兒童書屋為平臺,順應廣大婦女和家庭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通過舉辦各類培訓講座、討論座談、讀書活動、演講徵文、宣講報告等學習方式,推廣終身學習、互動學習、快樂學習的理念,提高婦女和家庭成員素質,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家庭學習蔚然成風。同時通過婚姻家庭指導中心、維權驛站等機構,提供情緒疏導、婚姻家庭關係指導、法律援助、權益維護等服務,為廣大婦女和家庭提供法律知識,力爭源頭預防和化解因不懂法、不懂生活藝術而導致的婚姻家庭糾紛。提升道德鑑別力,形成健康、文明、向上、和諧的良好家風。

2、以特色活動推動家庭道德建設的深化。為使家庭道德建設保持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要依託婦聯宣傳教育陣地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載體,以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重點,持續做好婦女和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婦聯組織要積極探索和把握家庭道德建設發展規律,抓住每年“三八”節、母親節、六一節、建黨節、國慶節等節日契機,組織開展 “最美母親” 評選,“美德進我家”、道德模範評選、“五好文明家庭”評選等各類道德實踐活動,培樹表彰各類優秀典型。組建家庭健身隊、巾幗文藝宣傳隊等若干家庭志願者隊伍,建立婦女文化活動點、家庭文化中心戶,開展“美在家庭”、“家庭文化藝術節”、“家庭文化展示”、“家庭運動會”等貼近群眾需求、貼近實際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針對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單親母親等特殊群體開展各類關心關愛、扶貧幫困的巾幗志願服務活動。要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家庭文化建設中的優勢,不斷延伸家庭美德建設,提升家庭道德修養,突出家庭文化的特色和亮點,打造家庭道德建設新模式。

3、以典型宣傳營造家庭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為了更好的宣傳與發展家庭道德建設,要利用在豐富多彩活動中評選出的好事蹟新典型組成宣講團,到街道、社群、鄉村等(轉載請註明來源)地方宣講,引導廣大家庭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蹟和優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要充分發揮具有貼近百姓、強力滲透優勢的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通過拍攝電影、文藝晚會、專欄宣傳等多種方式,堅持放開宣傳婦女和家庭先進典型,從而使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受道德氛圍。通過廣泛宣傳先進典型和正能量來教育家庭成員尊老愛幼,夫妻互敬,和睦鄰里,建設和諧幸福的婚姻家庭。

第三篇:地區家庭道德建設調研報告

這是一篇關於調研報告的範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鑑!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最基本單位,家庭的穩定與進步是社會穩定與進步的基礎。家庭道德是協調家庭成員間以及與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人際關係的行為規範,它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係,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的基礎,也是“以德治國”的重要內容。因此,家庭道德建設對於提高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素質,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保障社會安定團結,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我國有近13億人口,80%人口在農村,廣大農村的道德建設是我國道德建設的關鍵。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農村仍然是以家庭為本位的社會結構,因此,農村家庭道德建設的水平影響和決定著社會道德風尚和公民道德素質的構成,不僅關係農村本身,而且影響和制約城市和整個中國,尤其是我們欠發達地區,由於經濟的落後和市場經濟的衝擊,導致了農村家庭道德失範甚至滑坡這一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給建設“平安”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現通過對本縣農村(家庭)大量的走訪、座談,從三個方面初步探索和分析一下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家庭道德建設情況。

一、問題的出現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和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農村家庭道德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得到繼承和發揚;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家庭成員平等觀念為多數家庭接受;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進入千家萬戶,民主式新型家風逐漸興起;撫幼、教育子女、敬老、愛老逐步成為一種時尚;夫妻互相尊重、共同支配財產、共同勞動已成為多數家庭的共同風格;互敬互愛、互諒互讓、互信互勉、互幫互慰已成為多數家庭維護和發展夫妻關係的基本原則;勤勞致富、節儉持家、量入為出、合理消費一直是家庭消費的基本格調……一個以平等、民主、發展為指導思想,以夫妻相愛為核心、優育和厚養相結合,個性與共性相統一的新型農村家庭道德體系已開始構建。

農村家庭道德現狀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

(一)夫妻關係問題日益凸現

1、離婚率持續上升,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家庭熱點問題。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大量剩餘勞動力外出打工、經商,特別是夫妻雙方一方外出,家庭解體情況更突出。據民政部門的數字表明,在農村離婚人群中,上述原因導致離婚的,所佔比例高達1/2以上。另外,夫妻感情不和、婚外情、婆媳不和、草結草離等原因導致的離婚現象也普遍存在,離婚案件的增多,帶來了諸如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違法案件增多、社會風氣毒化、計劃生育工作難度增加等。

2、家庭暴力突出,成為不容忽視的家庭焦點問題。由於男尊女卑等封建意識的存在和法律意識的淡薄(夫妻打架是家庭內部事務),歧視、虐待(包括身體與精神)婦女現象屢有發生。從200份離婚案卷得知,因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50件,佔離婚案件的25%,縣婦聯接待的信訪者中46%的人夫妻間存在暴力行為。

(二)家庭道德教育誤區明顯。調查表明,獨生子女家庭已佔農村家庭50%以上,“出人頭地”成為父母對子女的最大希望,但絕大多數父母缺乏科學的家教觀念和方法。

1、家庭道德教育觀念落後,重智輕德、重利輕義。父母最關注的是孩子成績、作業,說最多的一句話是:“考了幾分?作業做好了沒有?”把道德教育任務完全交給學校,不明確家教的德育內容,認為“聽話”即“德”。

2、家庭道德教育方法滯後。重言教輕身教,多責打少溝通,多說教少投入;許多家長空閒時間大部分在看電視、打撲克、搓麻將,虛度光陰,“三缺一”時,甚至把孩子湊上去頂數。在家看書、讀報的家長不到1/10。這些都不利於健康成長。

(三)傳統孝道面臨挑戰。大部分農村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為本轉為以子女為中心,代際關係錯位明顯。“尊老不足,愛子有餘”,老人已成為家庭中的弱勢群體。

1、老人需求得不到重視。子女對老人贍養重物質輕精神,甚至對老人不敬、不養、棄老、虐老;干涉老人再婚現象時有發生;精神贍養質量偏低。

2、老人負擔過重。由於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留守者多為老人,照看孫子女和承擔家庭家務勞動的責任就自然落在了老人身上,據統計,40%的老人繼續肩負著撫幼的責任。

(四)鄰里關係漸趨冷漠。

由於家庭核心化(二代三口人)的趨勢以及家庭居住環境(獨立結構的單元房日益普及)的巨大改善,鄰里關係出現了新的問題,“國門開了,家門關了”,鄰里之間的來往和溝通少了,有的甚至“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人與人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缺乏應有的團結互助和友愛精神。一些亂扔垃圾、財務借貸等造成的鄰里糾紛數量日漸增多,據法院統計,在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20%是鄰里糾紛而導致矛盾激化。

二、原因的分析

農村家庭道德存在的諸多問題,有其自身和外部因素。

(一)自身因素

1、農村家庭經濟的落後。

古人云:“衣食足知廉恥,倉廩實知禮節”,經濟的發展與否直接決定了一個人乃至整個社會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2014年,我縣農民人均收入2956元,屬於低收入水平。試想:當家庭成員都在為基本生活而忙碌奔波時,精神生活將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沒有家庭收入的提高,許多其他的家庭活動都將難以展開,道德建設將成為“無米之炊”。

2、農村家庭道德建設的邊緣地位。

長期以來,在兩個文明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一手軟,一手硬”的現象,有關部門忽視家庭道德建設,作為家庭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文明家庭”建立活動經費普遍不足;工作思路與模式適合過去計劃經濟條件下思想高度一致的家庭形態,對於如今這種多元化的家庭狀況和思想狀況難以取得普遍效果;活動的形式化和程式化弊端明顯,一般是“上邊要求,下邊應付”,投在評選方面的精力多,投在建立過程精力少,缺乏可操作性;群眾參與積極性低,據瞭解,40%的家庭沒有參加過這類活動,19%的家庭不知道這項活動。

(二)外部因素

1、婚姻家庭觀念的大裂變,帶來了家庭道德的失範。

社會變革時期,傳統的道德失去了約束力,新的道德觀又沒有建立起來,在新舊觀念、中西觀念的歷史大碰撞中,婚姻家庭觀念的裂變,帶來了家庭道德的失範;自由隨意的貞操觀,打破了性行為的嚴肅性;紊亂的情愛觀,直接衝擊著家庭的軸心——夫妻關係;沉渣泛起的性佔有觀,造成榮恥的錯位。

2、市場經濟的負效應,促使了家庭道德的滑坡。

市場經濟自發產生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在家庭道德領域產生了嚴重的負效應。拜金主義支配婚戀關係,享樂主義調控著愛情的溫度,年輕人選擇配偶也像選擇商品一樣明碼標價,有些孩子學會了金錢交換,幹家務活也伸手要小費,傳統孝道換上了新面具,不是為人而孝,而是為錢而孝。個人主義使家庭糾紛、鄰里糾紛升級,人際關係冷漠、麻木甚至對立、惡化。

3、文化環境中存在的髒亂差,誘發了家庭道德的變態。

在部門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報刊、雜誌、電視、攝影、美術、音像製品等新聞大眾傳媒和文藝作品,置社會責任於不顧,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新聞效應和經濟利益,誘發了家庭道德的變態,宣傳不嚴肅不負責任的婚戀觀、婚外情;宣傳腐朽的享樂主義以及脫離實際的高消費;宣傳過多過份的性暴露等。

4、法律法規的不健全,難以遏制家庭道德出現的敗壞現象。

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某些執法部門工作程式的簡單化,致使家庭道德敗壞及侵害家庭的行為得不到遏制。法律上對破壞他人家庭的第三者無懲戒性規定,對事實婚姻、非法同居、婚外情等概念解釋模糊,對家庭暴力的處罰更為軟弱無力,既無明確的部門負責管理,也無有力的措施加以限制,致使家庭暴力升級。在處理離婚案件,辦理離婚手續上,有的部門簡化了調查、瞭解、幫助、調解的程式,僅以當事人“感情確已破裂”的陳述和法律條文的生搬硬套作為依據。未及時挽救可以挽救的家庭。

三、對策的提出

家庭道德建設是一項多維度、多層面的社會系統工程,它需要家庭、學校、單位和社會多方力量的協調操作才能正常執行,其中,家庭與社會是諸多力量有機組合的主要責任主體,更應切實抓緊抓好農村家庭道德建設工程。

(一)家庭對策:提高家庭成員自身素質。

家庭作為家庭道德建設的責任主體,主要由家長即父母承擔,父母是家庭行政的“最高首腦”,也是家庭道德建設的總設計師和組織策劃者,因此,父母在家庭道德建設過程中承擔著主體責任,其責任包括以下三方面:

1、建設良好的家庭道德文化,家庭道德文化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以協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鄰里關係以及培養和塑造家庭成員品德為目的的家風、家規、家教、家貌之總和。作為家長的父母要重視建設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家庭道德文化。首先,要加強家庭表層文化建設,有意識地建立乾淨、整潔、優美的家庭環境。其次,加強家庭建設,其主要內容包括:①家庭關係如何處理;②家務勞動明確分工;③生活習慣的養成;④家庭的經濟管理、生活管理等。再次,加強家庭道德教育,主要內容有:①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家庭道德教育;②相關科學知識的教育,如現代婚育、科技致富、網路資訊等。

2、培養和提高家庭成員的認知、評價和行為選擇能力。

家庭成員既是家庭道德建設的物件,也是主體,他們總是以既有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參與家庭道德活動過程。要使他們承擔起家庭道德建設的義務和責任,成為家庭道德建設的責任主體,必須培養和提高家庭成員的三大基本素質:認知能力、善惡評判能力和行為選擇能力。

3、優化家長自身的道德人格形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家庭道德建設過程中,子女總是通過父母的道德人格形象來觀察、理解、接納社會道德要求的,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則,加強道德修養,否則,“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二)社會對策:改善家庭道德建設外部環境。

社會作為家庭道德建設的另一責任主體,對家庭道德建設起著導向、保障和互補作用。家庭道德建設需要藉助社會力量的支援才能真正履行,社會在家庭道德建設中主要承擔以下責任:

1、發展農村經濟。道德問題是一定社會發展水平的反映,所以必須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更加重視“三農”問題,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援農業。要突出區域特色優勢,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要大力實施“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和“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增強農村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提高農民素質,推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只有農村經濟發展了,農民收入提高了,才能為農村家庭道德建設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

2、加強家庭文明建設。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不僅要使人民物質生活豐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實。”(《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此,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家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它納入領導者的議事日程,並保證必需的資金。要建立家庭道德建設“一體化”新機制,協調各部門、單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和社會各界的關係,使它們各展所長,相互配合,形成家庭道德建設網路,特別是各級婦聯,應該利用其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繼續把“文明家庭”建立活動作為婦女工作的主要抓手,創新活動載體,並突出家庭道德建設這一主題,發揮其獨特作用。

3、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包括輿論、政策和法律等內容在內的工作機制是推動家庭道德建設順利開展的根本保證。在日益開放、價值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中,要加強對大眾媒體傳播內容的監控,抑惡揚善,建立行之有效的獎懲制度,鼓勵優秀作品的產生。要建立健全一些配套的政策和法規,在相應的有關法律的基礎上,補充更富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規;另外,對缺乏相應制裁措施的“第三者”、家庭施暴等問題,需儘快加以調整或彌補,爭取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同時,還要完善社會監督和教育機制,加大社會的約束力。

第四篇:農村家庭暴力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家庭暴力情況調研報告

家庭暴力98%以上是丈夫對妻子施暴,丈夫對妻子施暴是家庭暴力的最普遍形式,也有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施暴和妻子對丈夫施暴的情況。經調研,農村家庭暴力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點:

1、女性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很多農村婦女沒有社會地位,沒有收入,婦女成家後完全依賴家庭和丈夫,故而被丈夫厭倦看不起,缺乏自我意識,缺少自強自立的精神。而家庭暴力產生後,由於婦女自身素質、文化水平、個性心理等原因,許多婦女在遭受家庭暴力之後,顧慮重重,屈尊忍讓,遮掩,妥協,一味遷就,自身的軟弱和無知、無疑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使得施暴者心理上更佔優勢,膽大妄為。

2、男方素質低下的原因。。很多農村男子由於從小缺乏良好的教育,生活中又染上嗜賭、嗜酒等等惡習,很多丈夫面對妻子的規勸和阻攔,不但毫無悔意,反而大打出手。在農村還有很多婦女因為沒有生男孩而遭到丈夫的毆打,這也是產生家庭暴力的一個原因。

3、婚外戀、婚外性行為釀成的家庭暴力增多。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很多農民成了富裕戶,有的當上了“老闆”,一些道德水平低下的人禁不住美色的誘惑,開始有了婚外戀和婚外性行為。在這次填寫調查問卷中,有102人把婚外情確定為產生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近年來,由於男性的重婚、姘居等婚外非法行為的增多,造成很多家庭夫妻關係

緊張。有些為了達到貪新棄舊的目的,採用暴力手段,卑劣地迫使對方主動提出離婚,使一些受害婦女陷入在被丈夫背叛的同時又被毆打的雙重痛苦之中。更有甚者,有的男人在外“包二奶”,造成計劃外生育,竟然強迫妻子與“二奶”“和平共處”,當妻子不服從時,就受到丈夫施暴。

4、婚姻基礎不牢固,買賣、包辦婚姻的存在,加之掩飾心理縱容了家暴行為。多數受暴婦女把夫妻之間產生矛盾、爭執以及暴力行為看作是誰家都發生過的“家務事”,在丈夫一次次花言巧語的欺騙中,輕易心軟,使暴力不斷髮展、升級。

家庭暴力是嚴重侵害婦女身心健康的惡魔。家庭對一個人來說應是躲避生活風雨的港灣,但是對於家庭暴力的受害婦女來說,這裡卻是人生悽風苦雨的起源地,是人間的地獄。如果說來自社會的暴力還可以小心避讓的話,那麼來自家庭的暴力則是無處可躲的。施暴者是他們必須日日面對的丈夫,婚姻關係又為這些暴力行為披上“合法”的外衣,使她們被暴力殘害時,很難得到及時救援。家庭暴力對婦女肉體上、心靈上的傷害是巨大的。到暴中心投訴的個案中,有被丈夫打成輕傷,造成殘疾的;有頭皮撕裂多處縫針的;有拳打腳踢之後被強迫過性生活的;有被毆打虐待致精神分裂的;還有的甚至想選擇自殺來脫離苦海的等等。更多的婦女由此而留下終身難以抹去的心靈創傷。有個來訪婦女說“在家被丈夫打怕了,現在他叫我站我不敢坐,叫我坐我不敢站,每天如在地獄裡度過,心驚膽顫,了無生趣。”可見家庭暴力對婦女的影響有多大,這些婦女所遭受的苦難令人難以想象。

家庭暴力是婚姻破裂、家庭解體的罪魁禍首。大多數婦女,面對家庭

暴力,表示已對婚姻失去信心,希望離婚。家庭暴力已成為婚姻破裂、家庭解體的主要原因之一。丈夫對妻子的施暴,嚴重損害了妻子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損傷了夫妻感情。妻子面對如此殘暴的丈夫,心中的愛意也蕩然無存,唯有選擇離婚。

家庭暴力給子女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由於很多子女還處在成長時期,目睹父親對母親的暴力場面,整天處於戰火四起的緊張氣氛中,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和性格的發展,造成性格懦弱內向、古怪偏激,或也有“暴力傾向”,有的會因此不願回家,在外閒蕩而成為“問題少年”,以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更有些少兒由此而引發精神和心理疾病。可見,家庭暴力給子女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家庭暴力是實現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絆腳石。實現“男女平等”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我國政府也已向國際社會作出性別不受歧視的承諾。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家庭等方面都賦予婦女特殊的保護和支援。但是,家庭暴力這一嚴重侵犯婦女的人身權、生存權和人格尊嚴等基本人權的違法犯罪現象,實質上就是男女不平等的極端表現。如果婦女的基本人權都得不到保障,其他權利更無從談起,婦女的自身發展和婦女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的實現都將是一句空話。

鑑於上述存在的問題,對於有效的預防家庭暴力,徹底解決好家庭中每個成員的關係,筆者認為今後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措施:

1、為受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濟手段,提供一定的法律幫助。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解決夫妻之間的矛盾。在處理時,應從侵權的角度看

待家庭暴力,賦予受害方民事賠償請求權,受害方有權要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包括精神賠償)。

2、建立多層次多機構的社會支援體系,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力量,對家庭暴力實行綜合治理。充分發揮基層居委會等組織的調解作用;強調執法機關及時介入,有效制止的職責;建立類婦女庇護所性質的社會救助機構;例如:在我鎮建立投訴站,使家庭暴力消除在萌芽狀態,給受害的兒童或老人提供經濟或其他方面所必須的醫護措施,切實保護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3、建議制定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為的規定。針對家庭暴力的長期性、複雜性與嚴重性,制定專門規定。由於我國家庭暴力有關的現行法規,均散見於各類法典、法條中,並有許多的漏洞與缺失,並未提供根本防治及解決家庭暴力問題之途徑,極不利於司法操作及社會實踐。

4、提高婚姻質量,建立和睦家庭,消減對女性的虐待。夫妻互敬互愛是消除家庭暴力,提高婚姻質量的關鍵。消除家庭暴力應以教育為主,物件主要是男性,重點是以婚姻為基本內容的觀點與知識教育,目的在於提高婚姻質量,促進家庭文明。

5、給受害的兒童或老人提供經濟或其他方面所必須的醫護措施,切實保護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6、加強反家庭暴力的宣傳力度。婦聯組織應採取各種形式宣傳反家庭暴力工作,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宣傳反家庭暴力的觀點,點評家庭暴力的案例,譴責家庭暴力行為,加強輿論監督。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內容廣泛的反家庭暴力宣傳,組織宣傳隊、宣傳車、文藝演出,

發放宣傳資料,舉辦專欄櫥窗,張貼橫幅、標語等,在各個村子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老百姓知法、懂法、守法。

綜上所述,家庭暴力一直是婦女家庭地位提高的嚴重障礙,隨著家庭和社會發展的融合程度提高,家庭中的暴力侵權問題已經越來越成為令人注目的話題。在此呼籲廣大法律界人士和相關人員行動起來,共同為反家庭暴力做出應有的貢獻,也呼籲廣大群眾為維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維護社會的繁榮昌盛盡上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第五篇:農村婦代會組織建設情況調研思考

農村婦代會組織是婦聯工作的最前沿陣地。村婦代會組織建設好壞、作用發揮如何,直接關係到能否充分調動廣大婦女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積極性,關係到能否充分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全面瞭解農村婦代會組織建設狀況,xx市婦聯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走訪等多種形式,對村婦代會組織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並採取情況調查與對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在一般調查的基

礎上,對重點村和重點問題進行了解剖,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和思考。

一、基本情況

xx市共有124個鄉鎮、1,258個村,婦代會組建率為100%。在第八屆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全市1,059個村婦代會進行了直選,直選率達到84.18%。拜泉、甘南、克山、富裕四縣直選率達100%。本屆直選有1,049名村婦代會主任實現連任,93,485名農村婦女當選為村民代表。有584名女性進入村黨支部,其中有571名是村婦代會主任;有1,138名女性進入村委會,其中有1,115名是村婦代會主任。有548個村婦代會主任同時進“兩委”;有15名女性走上村支書崗位,比上屆降低了21 %,有17名女性走上村委會主任崗位,比上屆提高了70%。新當選的村婦代會主任30歲以下的約佔10%,30—40歲的約佔45%,40—50歲的約佔35%,50歲以上的約佔10%。高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約佔50%,共青團員、黨員約佔70%以上。

二、村婦代會組織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xx市婦聯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村婦代會組織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

1、村婦代會組織結構進一步健全。各級婦聯組織積極主動爭取各級黨組織的重視與支援,把農村婦代會組織建設納入固本強基工程,強化村婦代會組織,全市1,258個村,全部建立了婦聯組織,形成了全市城鄉縱橫交錯、條塊結合的村婦代會組織網路。

2、村婦代會幹部素質進一步提升。換屆直選後,一批思想好、能力強、群眾公認、熱心婦女事業的女性走上婦代會主任崗位,她們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50%以上是高中、中專文化,70%以上是中共黨員、共青團員,85%以上掌握並會應用1-2項實用技術。市婦聯以建立學習型婦代會組織為目標,健全教育培訓機制,定期對農村婦女幹部進行培訓,有效提升了她們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

3、村婦代會幹部“兩委”數量進一步增加。第八屆村婦代會直選後,有1,049名村婦代會主任實現連任,有1,138名女性進入村委會,其中有1,115名是村婦代會主任;有584名女性進入村黨支部,其中有571名是村婦代會主任;有548個村婦代會主任同時進“兩委”。村婦代會幹部進“兩委”數量的穩步增加,有力地促進了婦代會主任參與黨的中心工作,推動婦女工作落到實處,有力地發揮婦聯組織的代表和維護職能作用。

4、村婦代會凝聚力量進一步增強。現階段絕大多數婦代會主任是全村村民推選出來的,她們來源於群眾,植根於群眾,有著堅實、深厚的群眾基礎,非常珍惜目前這個崗位,希望能借這個崗位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極參政議政,為婦女姐妹服務,充分體現自身價值。婦代會主任中85%以上都掌握了1-2項實用技術,她們以自身的榜樣,鼓勵農村婦女學文化、學技術,極大的提升了村婦代會的凝聚力。

5、村婦代會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村婦代會積極轉變工作作風,變以往的“坐等式”工作方式為“行進式”工作方式,進屯入戶,動員婦女參加“雙學雙比”活動,積極參與結構調整、土地流轉和新經濟組織建設,幫助婦女開闢致富門路。關心婦女生產生活,維護婦女兒童利益,及時向廣大婦女宣傳有關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家庭教育、家政禮儀等知識。組織婦女參加“五好文明家庭”建立、“魅力在我家”、“美德在農家”等活動,用健康、文明、向上的活動佔領農村文化陣地。

三、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村婦代會幹部的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當前,全市村婦代會幹部的學歷層次有了明顯提高,但一些村婦代會主任主動學習意識不強,工作中有時沿用慣性思維,難以適應新時期婦女工作的需要。特別是稅費改革後,受經費制約,村婦代會主任外出學習、培訓機會受限,在開拓視野、拓展思路、創造性地開展活動方面受限,其整體素質與新形勢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2、村婦代會幹部工作力度還需加強。從調查情況來看,因受機構改革領導職數限制,村婦代會主任多為兼職,專職比例很低,在專職婦聯幹部中要麼年齡偏大沒有工作熱情,要麼年齡較小剛參加工作,而年富力強的且有工作經驗的均為兼職,由於工作時間、精力有限,在婦女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少。另一方面,農村稅費制度改革後,每個村的所有行政經費基本依靠財政轉移支付,由於受經費制約,村婦代會主動開展婦女活動很少,把精力與時間都用在有嚴指標、硬任務、經費支援的計生工作上,對軟指標彈性大的婦女工作大打折扣。

3、村婦代會幹部的工資報酬有待改善。目前,村婦代會工作時間較長,交流緩慢,黑髮進、白髮退的現象還比較突出。村婦代會主任從事婦女工作工資從轉移支付中解決,年工資在500—1200元之間,平均工資800左右元,好一點的縣區在3000元左右,這與村婦代會主任工作量相差懸殊,無法調動村婦代會主任工作的積極性。

4、村婦代會後備

人才匱乏。農村女性中有一部分人政治覺悟較低,對入黨、參政存在無所謂的思想。大部分農村婦女在家中既要幹家務,還要幹農活、帶孩子。如果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往往會遭到家人反對,特別是丈夫的反對,認為會對家庭造成影響,不願女性參政。村裡有文化、有能力、有闖勁的青年婦女大多外出務工,不願在家從事這一瑣碎、繁雜、待遇低的工作。這些造成村婦代會後備人才缺乏。

5、村婦代會活動沒有經費保障。稅費改革前,村婦女組織的活動經費在村提留中可以解決。取消村提留後,村級經費極為有限,婦女活動經費更是無從著落,開展工作受到很大限制,凝聚力相對減弱。

6、輿論宣傳力度不夠。村在日常工作中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及黨和國家對培養選拔村女幹部、女黨員工作的一系列檔案精神力度不大,導致一些自身素質很不錯的農村女性為家庭、為丈夫和親人不願去拋頭露面,怕引人閒言碎語,甘願過著平庸的生活。

四、幾點建議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婦代會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在xx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根據調查的情況,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抓認識,關心支援村婦代會組織建設。要進一步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堅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充分認識婦女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要把農村婦女工作擺上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關心基層婦女幹部的政治成長,支援基層婦女幹部大膽開展工作,幫助她們解決工作上的問題、生活中的困難,更好地發揮她們在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基層婦女幹部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農村婦代會主任擔負著組織、教育、引導廣大婦女群眾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職責,其工作做好了,就是為黨和政府分了憂,同時也樹立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婦聯工作是一項群眾性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營造。在農村稅費改革後,村級班子大幅減員,基層婦代會組織建設和婦女幹部隊伍的穩定面臨衝擊和挑戰的情況下,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在保證村婦代會一個不散,婦女工作不斷線的情況下,應確保今後村民委員會選舉中必須有女性成員,做到從政策的制定上向婦女傾斜、向基層一線傾斜、向有利於開拓婦女工作傾斜的“三個傾斜”,並要求村民在提名各村委會候選人時,必須要有兩個婦女代表候選人以保證選舉,形成村級婦代會組織在新的形勢下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良好氛圍。

2、抓人才,建立健全村婦代會主任選拔任用機制。配好配強村婦代會主任隊伍,切忌“欽定”或隨意點將。要把競爭上崗機制引入村婦代會主任的選拔任命,把好人才入口關,將那些政治素質好、文化層次高、熱愛婦女工作的優秀婦女幹部選配到村婦代會主任的崗位上,通過競爭“崗位”,然後再有所作“為”,可以說是當前農村婦女從政的一條比較實際的路徑。如今農村的許多種女能人,她們以科技求富裕、求發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和感召了身邊的一大批婦女,她們在自己富裕後還熱心公益事業,熱心幫助他人,肯於將自己的致富經驗傳授給那些急於脫貧致富的農戶,其所作所為本身就極具號召力。如果將這些女能人適時推至臺前,將會有效發揮她們的領導潛能和榜樣作用。同時,要切實加大推薦優秀女性入黨、推薦優秀女性上崗力度,加快人員流動,使基層婦女幹部隊伍不斷有“源頭活水”,使基層婦女工作更趨活躍。

3、抓待遇,著力解決村婦代會幹部後顧之憂。在關心基層婦聯幹部的成長成才,提高政治待遇的同時,還要幫助她們解決好生活上的困難,切實提高經濟待遇。計劃生育和婦聯工作的主要物件都是婦女,形式和手段也可以通用,因此,完全可以資源共享,xx頭並進。在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時,可以把教育的內容從單純的生殖健康擴充套件到衛生、健康、育兒、文化、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對農村婦女培訓在講授科普知識時也可以把計生知識納入其中,參加學習的人員也可以從育齡婦女擴大到所有婦女。工作上形成合力,彼此互補,既做好了婦女工作、計生工作,又提高了村婦女主任的經濟待遇。依照目前村財政情況,讓村婦代會主任兼任計生專幹不失為一種增加村婦代會主任工資額度的變通手段。它將會有效發揮村婦代會主任的工作積極性,使農村婦女工作呈現出蓬勃生機,同時還能消除基層婦女幹部的後顧之憂,吸引更多更優秀的女性人才充實到基層婦女幹部隊伍中來,切實提高基層婦女工作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4、抓學習,不斷提高村婦代會幹部綜合素質。各級婦聯組織推出的各項工作和活動都要通過村婦代會主任落實到最廣大婦女群眾中去。因此,村婦代會主任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到婦女工作開展的廣度與深度。當前,農村婦女工作的內容和形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更需要有創新的思維來尋找對策和措施,以務實的作風使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如何加強村婦代會主任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村婦代會主任素質已成為相當迫切的問題。為農村婦女主任爭“位子”,意在讓許多女能人在臺前大展巾幗風采。如果有“位”後又不肯作“為”,這個“位子”也會朝不保夕。因此,首先,要從提高自身素質上下功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質。通過學習,進一步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培養她們敢闖敢幹、敢當重任的精神和開拓進取、堅忍不拔的勇氣和意志。其次,要不斷提高參與經濟建設的能力。經濟建設始終是農村工作的重心,農村婦女工作只有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才能具備旺盛的生命力。當前尤其要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現狀,提高組織帶領婦女“學科學、比致富、闖市場、奔小康”的能力,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善於出主意、想辦法、傳本事,真正為農村婦女的增收致富服務,成為廣大農村婦女信賴的女當家人。

5、抓指導,切實加強村婦代會業務指導。各縣(市)區婦聯要加強對村婦代會主任的管理與考核力度。鄉(鎮)婦聯要履行對村婦代會主任業務指導和協助管理的職能,從多方面積極爭取,加強管理,為村婦代會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要儘可能多地為基層婦女幹部提供系統業務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引導她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爭先創優的積極性、主動性。換屆後,新一批婦代會主任走上婦女工作崗位,雖然她們的文化程度和換屆前相比有很大提高,但由於她們是第一次擔任婦代會主任工作,對婦聯的性質、工作內容、婦聯章程和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基本知識並不十分了解,因此必須儘快加強對她們的業務培訓,提高她們的業務工作能力和素質。一是舉辦村婦代會主任培訓班。建議以縣(區)鄉(鎮)委黨校為陣地,有針對性地舉辦村婦代會主任培訓班,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熟悉婦女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儘快進入工作角色。二是加強實踐鍛鍊。對村婦女幹部,要信任、理解、支援,多鼓勵,多幫助,多壓擔子,使她們在工作實踐中得到鍛鍊,迅速成長。三是要進一步加強對村婦代會工作的現場指導,面對面地講、手把手地教,使新任婦女幹部儘快進入角色。 6、抓建制,逐步推動村婦代會工作規範化。要建立健全村婦代會工作制度和崗位目標責任制,制定獎優罰劣的激勵約束機制,有計劃地幫助村婦代會主任放寬視野,拓展思路,促使基層婦聯幹部加強自我管理,注重自我提高,使婦女工作日趨規範化、科學化,使農村婦代會組織更加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