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傳心得體會多篇

海倫凱勒傳心得體會多篇

海倫凱勒傳心得體會篇1

這是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你看看吧!

讀了《海倫凱勒傳》,我被主人公海倫凱勒的精神所感動。她是美國著名的殘疾人社會活動家。她在阿拉巴州出生後的第二十個月,一場疾病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使她的一生處在黑暗與無聲的世界裏。她憑着自己的毅力和堅強不屈的精神,終於戰勝了自我,走出了無聲世界,用筆架起了與他人交流的橋樑。

我覺得海倫凱勒真是太了不起了,如果換了別人,也許會去自殺,也許會依賴父母過一輩子,可她卻不一樣,一個人堅強地走了下去,不但學會了五種語言,而且還成為了著名的作家。她為什麼能做到那樣?答案就是堅強!

記得有一次,姐姐教我認“角”。剛開始,我覺得特別新鮮,可後來要認的角多了,就搞不清了,就説:“不學了!”姐姐説:“你應該怎麼可遇到挫折就不學呢?”可那時的我,哪聽得進去,説什麼也不願學,還搪塞説以後老師會教的,等我再長大些,學起來也就不這麼難了。姐姐看我這樣,也就懶得理我,學角就這樣半途而廢了。現在想想我也真是,海倫凱勒殘疾了還能學習,為什麼我不行呢?如果我當時能堅持下去,那該多好呀!

海倫凱勒已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我要像她一樣,輕視困難,做個真正的強者!

海倫凱勒傳心得體會篇2

?海倫·凱勒》這本書講了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她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在沙利文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海倫學會了拼寫自己的名字,學會了拼寫“泥土”“種子”等許多單詞。她不分晝夜,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着知識的甘霖。她拼命默讀盲文,不停的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的如飢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頭都磨出了血。沙利文老師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紮起來,就這樣,海倫學會了閲讀書寫和算數,學會了用手指“説話”。

知識打開了海倫的眼界,增強了海倫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她有時在園中漫步,有時和朋友們在湖上泛舟。她在想象中感受着這個世界。“我常常感受到一陣微風吹過,花瓣散落在我身上,於是我把落日想象成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園,圓中的花瓣從空中紛紛揚揚地落下來。”他用這樣動人的筆調描繪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寶劍鋒叢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的,每個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付出了許多汗水和心血,一次次滑落,跌倒,又重新爬起來,再向上攀登,把“小草”澆灌成“大樹”,頑石一點點被滴穿,這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往往會遇到許多挫折,我們要不退縮,不屈服,不低頭,知難而進,沿着崎嶇山路勇敢的攀登,不懈的努力,那頂峯的無限風光在向我們這招手!

海倫凱勒傳心得體會篇3

讀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我自責自己,為什麼不能像海倫那樣付出努力和艱辛好好學習呢?哪怕有海倫的三分之一也好啊!為什麼自己就那麼貪玩,在學校裏虛度光陰呢?父母、老師常常教導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難道我們就不應該珍惜清晨,珍惜春天,做“東風第一枝”嗎?

課文中的海倫市那樣的如飢似渴,她在學習中所經受的磨難是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連她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才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書寫、閲讀和算術,學會了用手指“説話”。又經過了薩勒老師的精心指導,也為了她的夥伴能夠聽懂她的話,她夜以繼日的努力學習,反覆高聲朗讀某些單詞和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直到她覺得讀對了為止,她每天堅持着練習,練習,練習……和海倫相比,我們四肢健全,每天吃好穿好,而海倫卻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要比她幸福百倍,我們每天在學校裏貪玩不好好學習,而海倫卻在家裏勤奮學習,當她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的強烈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閲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閲讀了多部文學和哲理名著,汲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學習比作攀登奇山險峯跌到了再爬起來,每得到一點進步,就得到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巔峯……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海倫曾經説過“知識是山頂上的寶藏,想獲得寶藏的人,必須要以巨大的勇氣克服道路上的困難,才能如願以償。”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只有龍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作為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更應該不畏艱辛去追求知識,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

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心得體會它能使一個殘疾人,便陳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這種追求,懷着友善、朝氣去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快樂,多少幸福啊!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但卻給殘疾人帶來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逆運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生難忘的生命之歌!

海倫凱勒傳心得體會篇4

“莎莉文老師為我買了一株百合花,放在陽光燦爛的窗台上。不久,一個個嫩綠、尖尖的花蕾伸展出來。花蕾外包着的葉子如同人的纖細手指一般,緩緩地綻放,好像不願讓人窺見裏面豔麗的花朵。可一旦開了頭,葉子張開的速度便加快了,但依然是井井有條,不慌不亂,一點不失原有的次序。最為神奇的是,它們其中一定會有一個最大最美麗的,它的姿態要比其他蓓蕾雍容華貴,似乎躲在柔軟、光滑的外衣裏面的花朵知道自己是神聖的百花之王,等到其他靦腆的姐妹們脱下她們綠色的頭巾後,整個枝頭掛滿了怒放的花朵,芬芳襲人。”

“在年輕人的眼裏,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妙,照在樹梢上温暖的秋陽、成羣接隊南飛的候鳥、為了雨季儲藏食物正忙忙碌碌搬運胡桃的松鼠、從蘋果樹上掉下來的熟透果實、河邊草地上粉紅的小花,以及碧綠的河水……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賞心悦目,令人陶醉。”

“我們聞訊立刻跑到窗口去看個究竟,不是野牛,原來是附近山上下來的野鹿,看樣子是全家出動。一對鹿夫婦帶着3只小鹿,來到我們的蘋果園裏暢遊,在陽光下活潑跳躍的身姿,是如此的美妙迷人,大家看呆了。然而就在這時,這羣大大小小的不速之客竟然毫不客氣地狂勢猖獗一番。等鹿走後,大夥兒才如夢初醒地出去查看“災情”,不看還好,一看之下都愣住了……”

看着這些字眼,一幅幅美麗的大自然美景就展現在我的面前,讓我不自覺地沉浸在作者那敏鋭的觸覺與視覺下寫出來的優美文字中,這是我平常看書的感受、體會。如果不是早就知道書中的作者海倫·凱勒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只是看着這些文字,根本無法想象這些是一個出生一年多後就生活在幽閉盲聾啞世界裏的人寫出來的文字,即便如此,在閲讀的過程中,仍會時常讓我忘記這本書是一位盲聾啞的人寫出來的,猛然想到,心裏只有震驚、震憾到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花了四個晚上的時間,我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精讀完成,是逐字逐句地慢慢讀,細細品地精讀完成的。在閲讀的過程中,書裏的文字不斷地給我心靈的衝擊與震憾,當合上書的那一刻,我閉上眼,讓感動得無以復加的熱淚緩緩地流淌下我的臉頰……

這本書是一個出生一年多後就盲聾啞的美國女孩海倫·凱勒寫的。海倫·凱勒,名字不陌生,也很早就知道了她的名字與事蹟,在國小語文書中還學過她的文章,但整本書閲讀卻是第一次。《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記錄了她怎樣用不屈不撓的精神不僅學會了用手交流,用手識字,學會閲讀、寫字,甚至講話,還用自己的汗水實現了大學夢想,從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更不可思議的是,她還掌握了法、德、拉丁和希臘等文字,並且用生活的全部力量寫出大量優美、感人的文字讓全世界不管是健全或不健全的人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還處處奔走演講,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的故事。後半部分記錄了海倫·凱勒亦師亦友的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寫她的成長經歷,寫她怎樣用耐心、堅持、執著、寬容、智慧培育出海倫·凱勒這朵奇葩。

一個是教育者、引導者、陪伴者,一個是學習者、執行者、被陪伴者,哈佛大學,數門外語,這是一個身體健全的人都無法輕易做到的。然而,一個從小就身患眼疾,幾度失明,先在惡劣貧困的救濟院,後在盲人學校長大的女孩;一個盲聾啞女孩,兩位世界上最偉大的女性,卻把這變成了現實!難怪大文豪馬克·吐温會為此大加讚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拿破崙帶給人類的是戰爭與破壞,而海倫·凱勒帶給世人的是意志、品質、力量,正如她所説的:“只要有信心、恆心與毅力,人類的潛能往往能達到某種我們難以想象的程度。”

閲讀完最後一個字,合上書,擦乾流滿臉頰的熱淚後,我精神抖摟地去演藝中心聽報告會。在一個多小時的報告會上,我閉着眼,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上速記,嘗試着莎莉文老師與海倫·凱勒在哈佛大學的上課情景。想象着右手的食指是莎莉文老師的,她正在把講台上老師的講課記下來,並迅速地寫在海倫·凱勒的'手掌心上;想象着左手掌心是海倫·凱勒的,她正在全神貫注地通過莎莉文老師的手指划動來聽課。通過這個嘗試,我感受到了如此做的艱難與不易,莎莉文老師是如何能夠快速地邊記邊寫的,我用了全力去聽去記,卻只能記與寫下三分之一的講話內容;而寫的字,因為我已聽到並知道了字的形狀與意義,才可以感受到這些字,可海倫·凱勒看不到、聽不到,她如何做到通過老師的觸摸來感受、領會?我曾嘗試過讓別人在我的背上寫字,卻猜不到別人寫在我背上的字。回家我把這些嘗試與家人分享,他們説她們是通過長年的相處與練習達到如此的默契程度的。這,再次讓我震憾與驚歎,這需要付出多麼大的堅持、耐心、愛心、恆心與毅力才能夠創造這一奇蹟。可以知道她們擁有一顆怎樣不屈不撓的心?才能去接受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才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報告會結束後,同事約我去她家泡茶聊天,我堅定地拒絕,彷彿莎莉文老師與海倫·凱勒就在不遠的地方用温柔、充滿力量的目光望着我,使我不自覺地雄赳赳、氣昂昂地歸家,馬上拿起書本如痴似醉地沉迷在書的世界裏翱翔、暢遊!

這本書值得世界上所有的人去閲讀,去感受、去體會,你將會從書中感染到最有力的力量,最美好的意志品質,讓你更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假如你還剩下三天的光明或是生命,你會用這三天做什麼呢?我陷入了沉思中……海倫·凱勒在書中給我們答案:“有時我認為,如果我們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規則。這樣一種態度可以尖鋭地強調生命的價值。我們每天都應該懷着友善、朝氣和渴望去生活……”

海倫凱勒傳心得體會篇5

海倫的童年充滿了災難與不幸,甚至在出生後9個月時失去了視覺、聽覺,甚至成了啞巴。然而,她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疾病的困難,不僅掌握了英語,還學會了法語、拉丁語和希臘語,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雷克立夫學院,成為著名的作家。那麼,又是什麼力量使她克服了病魔所帶來的種種困難呢?帶著這個問題,我拜讀了海倫。凱勒的處女作——《我的生活故事》。

海倫。凱勒曾經説過一句話:“身體上的不自由終究是一種缺憾。我不敢説從沒有怨天尤人或沮喪的時候,但我明白這根本於事無補,因此我總是竭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腦子不要去鑽這種牛角尖。”的確,在書中,我發現她輕快優美的文字間,很少有抱怨之辭,更多的則是對生活的一種樂觀的理解。在她的童年生活中,不缺乏快樂和美好的篇章:她常常和廚師的女兒瑪莎在廚房裏玩耍,揉麵團,做霜淇淋,磨咖啡,……試想海倫經歷了那麼多身體上的磨難,這樣樂觀的精神實在可貴。

在海倫。凱勒的成功的背後,她的老師——安妮。沙利文也給予了她巨大的幫助,正是她對海倫孜孜不倦的教導,才造就了海倫日後的成功。海倫作為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殘疾女孩,教育她需要付出多麼大的努力,要克服多麼大的困難!在《我的生活故事》中,當時年幼的海倫感到“她就是那個來為我啟示世間的真理,能給我深切關愛的人”。安妮抓住每一個機會讓海倫學會書寫英文單詞,儘管我看到插圖上小海倫的字跡還十分生硬,可對於這每一個字,她們要付出多少的心血!不錯的,我從安妮的身上,我體會到了作為一個老師的崇高道德和誨人不倦的品質。

我的問題已經有了解答,是驚人的堅毅和不變的樂觀心態,還有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讓海倫忘記痛苦,不斷向前。

讀了這本書,我得到了不少啟示。一是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和克服困難的信心,二是作為教師的一種崇高的師德。無論如何,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都是深遠的。正如馬克。吐温所説的“9世紀有兩個值得關注的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海倫的這部著作以及她的精神將激勵著我向著目標前進,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