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古詩《冬夜讀書示子聿》教案多篇

六年級古詩《冬夜讀書示子聿》教案多篇

⊙設計思路: 篇一

根據以上的理念,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流程:

一、誦讀古詩,談話揭題;二、理解題意,讀熟詩歌;

三、自學古詩,初感詩意;四、深入理解,突破重難點;

五、總結全詩,提出希望;六、作業超市。

總結全詩,提出希望 篇二

教師:同學們,陸游寫於1199年一個寒冬深夜的這首詩,雖然短短28個字,卻飽含深意,囊括着許多生動的故事,許多家喻户曉的名言,真可謂是千言萬語匯成4句話呀。他要告訴自己的兒子,做學問是艱辛不易的,要獲得真知識,關鍵在於行,也就是實踐出真知。這也給我們上了深深一課。老師希望你們牢記古人的訓誡,從現在開始,做個踏踏實實、身體力行的學生。其實,陸游共寫了八首《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那麼陸游在其他幾首中告訴了兒子什麼呢?課後請同學選兩到三首讀一讀。

⊙教學重點: 篇三

指導學生通過理解關鍵詞、朗讀詩句、聯繫大量歷史故事、成語、名言等進行交流,感悟無遺力、老始成所藴涵的內容,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自選題 篇四

3、蒐集陸游的資料,製作人物卡片。

4、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練習完善《冬夜讀書示子聿》小劇本。(見附一)

⊙設計理念: 篇五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本課的教學內容也是要着重讓學生認識實踐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預設時增加了兩次聯想,讓學生聯繫自己所學到的大量歷史故事、成語、名言等進行交流,既複習了舊知,鍛鍊了學生的説話表達能力和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又不至於讓無遺力、老始成這兩個教學重難點流於空洞的説教,因為有了以具體的事例為依託,教學中學生均能建立起豐富、具體、生動的形象來,較好地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問題。

2、閲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語文課程標準》)本教學設計中除了注重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説説詩意之外,還增加了一個鞏固性的練習:根據提供的材料,完善小劇本。這樣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説與寫相配套,能使學生較好地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又複習了本冊教科書第二單元中關於劇本的知識。

3、作業的設計,既尊重學生的個性(分必選與自選題),又加強了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製作作家小卡片)或讀寫結合的能力培養。

深入理解詩句(各句學情預設 篇六

1、教師:通過剛才自己的學習與同桌的討論,我想大家對詩句一定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們把你讀懂的來告訴大家。

① 第一句:古人學問無遺力。

A、教師:第一句詩讀明白的舉舉手,看來真不少,指名交流詩意。

(古人讀書﹑做學問時是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的。)

你是怎麼讀懂的啊?(因為我知道學問的意思是讀書學習,也就是做學問,遺的意思是留,無遺力是指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

B﹑教師:由無遺力,你直接想到了哪個成語?(不遺餘力)

C﹑教師:你説的真好,你是怎麼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的?

(我是通過、聯繫整句詩、請教別人來知道的)

教師:這些都是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D、教師:請你舉例説説古人追求學問是如何不遺餘力的?

(古人學習的確是十分刻苦的,歷史上記載古人學習勤奮的故事有許多如:懸樑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借光、聞雞起舞、十載寒窗、通宵達旦、夜以繼日)

E﹑教師:你能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嗎?

教師:聽了這些,感覺古人讀書做學問真是不遺餘力、孜孜不倦。

(板書:不遺餘力)

② 第二句:少壯工夫老始成。

A、教師:第一句我們已經讀明白了,那這第二句,你讀明白了嗎?

交流詩意:小時候用的工夫,要到年老的時候,才有所成就。

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呢?在這句詩句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始的意思是才,工夫是時間,成是成就)

B、教師點撥:在這句詩中,有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你找到了嗎?從少壯到老,你讀明白了什麼?學習的時間過程是極其漫長的,也就是説,學習需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只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

(板書:持之以恆)

C、教師:做學問,從少壯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師想到還有一個詞:功夫。我們經常會混淆,今天我們來做個練習,看能不能給弄清楚了。

D、多媒體顯示:我選擇,我快樂

工夫 功夫

1.當初不會跳繩的這個一年級男生,僅一星期( ),

不僅學會了跳繩,而且一分鐘還可以跳120多隻。

2.這個雜技演員真有( )。

3.時間不早了,明天有( )再來玩吧!

4.李小龍的中國( ),世界聞名。

E、教師:通過選擇比較,我們知道:工夫側重於表示時間;功夫側重於表示本領。現在我們知道:古人做學問,強調積累,日積月累,滴水穿石,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現在的話説是活到老,學到老。

F、教師點撥:同學們,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人,也是少壯工夫老始成的?

(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年才名動全國;

李時珍從小立志,晚年才編成《本草綱目》;

談遷從小立志,晚年才編寫成《國榷》)

2、學法小結:通過學習前兩句詩句,你們發現了嗎?如何來理解整句詩呢?(關鍵是要要抓住一些重點詞語,從而來理解整句詩句的意思。那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接下來的兩句。

③第三、四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A、教師:這兩個句子中,你理解了哪些重點詞語呢?

交流: 紙上:書本知識。(相機板書:書本知識)淺:膚淺。終:畢竟。

此事:這些知識。即指書本上的知識。躬(躬行):親自實踐。(相機板書:實踐經驗)

B、學生交流詩句意思:書本上獲得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要深入透徹的瞭解這些書本知識,還要親自去實踐。

C﹑教師:同學們,看來,讀書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在我們以前學習的文章中,也有不少是講到親自參加實踐,才取得成功的,或者是由於實踐少,而失敗的,請你説説有哪些?

D、學生交流,教師引導點撥。

(正面例子: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請教當地有農民;

李時珍編《本草綱目》請教當地的農民;

反面例子:趙括《紙上談兵》)

E﹑教師:生活中,我們也學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説得躬行的,強調要親身去做、去實踐的,想想有哪些?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錢泳

2、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俗語

3、站在岸上學不會游泳。毛澤東

4、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F、學生交流,師生評價。

G、教師:通過剛才的自學與交流,現在我們基本上已經把整首詩的意思弄明白了,看來你們很會學習。來,自己試着説説整首詩的意思。

H、教師:現在我們讀懂了這首詩,我們再來讀讀,看看你能讀好這首詩嗎?要求:不僅要讀正確,還要讀好,讀得有感情。

學生先自己練習讀,然後交流讀,最後齊讀。

I、師述:通過剛才的學習與交流,我想大家應該知道了,陸游希望小兒子子聿做個怎樣的人?交流。

J、鞏固練習(填空):這首詩告訴人們,做學問一定要有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恆 的精神,一個既有 書本知識 ,又有 實踐經驗 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相機板書:做學問 )

3、全詩熟讀成誦。

教師:我們想象一下,子聿會怎麼誦讀父親寫的這首詩呢?

﹝認真地讀,大聲地讀,用心地去讀,並把他牢記於心﹞

教師:那我們也來像子聿一樣來讀讀,並把它牢記在心。

記住了嗎?我們來試試(齊背古詩)。

⊙目標預設: 篇七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理解《冬夜讀書示子聿》的內涵,聯繫具體的事例講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詩文字的精練,領悟知識和實踐的關係,懂得不斷讀書、不斷實踐的重要性。

理解題意,讀熟詩歌。 篇八

1、理解題意。

① 讀題後,讓學生説説:讀了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些什麼?

(學生交流)

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個冬天的深夜。

這首詩是陸游寫給小兒子聿的。

陸游在冬夜讀書時生髮的一些感想以此來教育他的兒子。

② 引導學生説説題目的意思。

③ 再指導多角度讀好詩歌題目。

過渡: 陸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時,生髮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詩來教育兒子呢?讓我們一起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個深夜,走進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

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詩。

2、讀熟詩歌。

① 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② 檢查朗讀情況(注意字音的正確、朗讀的節奏等)。

過渡:學習古詩,除了會讀之外,我們還要理解古詩。

本教學設計參考: 篇九

1、陸游著《入蜀記》(見《閒書四種》,湖北辭書出版社)

2、陸游著 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