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集體備課基本做法和反思

前幾天,接到領導的指示,讓我談談歷史集體備課的一些情況,很是為難。雖説我校開展集體備課已有不短的時間了,也取得了點滴成績,但要讓我來談經驗的話,確實説不出個一二三來,所以,只能勉為其難,僅就我們歷史集體備課的做法,及對它的幾點反思,向各位領導和同仁彙報一下。

歷史集體備課基本做法和反思

首先彙報一下我們的做法。

集體備課要突出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就要抓好深度教研,要求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科學的教法和材料,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一)、歷史集體備課的基本流程:

1、個人初備(備課前一定要準備好),在個人初備階段,每位教師既要認真學習和研讀《歷史新課標》、考試大綱、教材、及相關的材料,也要深入瞭解學生,通過問卷調查、座談等多種方式熟悉學情,以便有目的地展開教學。

每位教師都要寫出備課提綱,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並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確定好教法、學法,精選好每課的練習題。大家都要盡力提出有特色的教學設計,以便資源共享;針對重難點提出疑問,以便集思廣益,解決問題。

2、集體討論階段,每學期開學初第一次集體備課時,全組教師首先要對本學期的課程進行整體安排,制定出整個學期和各個單元的教學計劃。在集體備課時,大家應沿着“整體——部分——整體”的思路,以“説課”的形式比較各個備課方案,揚長避短,統一思想,達成共識。

3、修改完善,優化教案(二次備課)

集體備課時,由主備人説,教師們共同探討,相互補充,使教案內容更加充實和完善,但也不要過分地強調統一,要有個性、有特色、有創新。

根據集體討論的結果,每位教師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教案進行細化,完善,使之成為一份完整而實用的教案。

備課的整個過程應包含準備、分析、編寫教案、優化教案和總結五個階段。課後交流則是備課總結階段的主要內容。授課後,教師們要進行交流,對每位備課教師的教學進行評估,肯定優點並指出不足,促進每位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和進步。

(二)、歷史集體備課的重點研討內容:

1、備教法、學法。每個班級有每個班級的不同風格,要針對不同的班級確定好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2、備重點、難點:按照新課標要求把握。

3、備自主學習:課堂上讓學生自學什麼,合作探究什麼,怎樣學,達到什麼效果,要認真研究。怎樣搞好自習課自主學習(任課教師要一起研討,安排好自習課上的學習任務、學生的組織、讓學生怎樣學統一意見)?使自習課的自主學習在課代表、小組長的組織下能達到課堂上自學效果甚至更好。

4、備練習題:讓學生思考、檢測的問題,不論課堂上還是課下的,都一定要精選,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問題整合度高,能體現會考題出題方向,帶着目的去檢測,通過集體研討形成共識,通過檢測,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提升。

5、備試卷講評:詳細研究統計各題得分情況,計算各題得分率,通過錯題再現找失誤原因,回扣課本來整合知識,真題再現模擬訓練,總結展現做題技巧,鏈接會考提升能力等等。

6、備分層作業:要體現分層佈置,要精選好,要適度適中,有佈置有檢查。

7、備課堂中有可能出現的意外問題。

(三)、歷史集體備課的基本要求:

1、按時到位,切實保證備課時間和效率。

2、各年級各學科教師,必須按照集體備課計劃,按時進行集體備課。

3、集體備課時,我們都應對導學案進行增刪使用,做到課堂簡約、樸實和高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

4、備課組長要針對研討的重點做好記錄,備課結束後及時上交教導處存檔。

5、集體研討後,針對自己的不足,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終定稿教案。

其實,集體備課也不僅僅是一門課的備課,比如我們歷史,牽扯到很多科目,如語文,政治,物理,美術,音樂等等,可以在碰到一些問題不明白時,諮詢其他課的老師,這也是一種形式的集體備課。在我們學習第二次科技革命時,我們歷史老師就發動機的有關問題諮詢了物理老師,就塑料知識諮詢了化學老師,瞭解了學生哪些問題是會的,哪些問陌生的,這樣在講課的時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數。

其次,説一下我們對集體備課的反思:

集體備課的開展,提高成績是一個收穫,另一個大的收穫是把大家從煩瑣、應付性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實現了由過去的“勞苦型”到“創新型”的轉變。備課真正做到了“備”而不是以前的“寫”,更注重了“研”與“探”,使教研氛圍濃厚,增加了學術氣息,掌握教改動態,引進教育理念;教師可以通過與同伴交流,提升業務素養。另外也有時間進行業務學習和進修,並開展各項科研活動,從整體上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其優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集思廣益,可採他山之石。

人的精力有限,人的知識有限,人的能力有限,有一位專家説得好:“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相互交換還是一個蘋果;但是觀點的交流就不一樣,你有一個觀點,我有一個觀點,大家一交流就是兩個觀點,甚至是更多更好的觀點。”另外,“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集體備課讓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學習,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讓大家都有收穫,共同成長。

2、資源共享,凝聚集體智慧。

過去的“閉門造車”和“孤軍奮戰”的備課形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而集體備課恰恰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發揮優秀教師、骨幹教師的作用,從而帶動青年教師的專業迅速成長。同時,通過分工合作,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學水平、業務水平、本科專長和教學經驗等。

3、團隊協作、營造愉悦備課氛圍。

哪一位教師準備優質課評比,這一年級教研組的老師會一起備課。老師們提出的問題包羅萬象,從整體的教學設計到具體的細節處理、板書設計、標點符號、普通話音準等等,分工明確,每個人盯住一個方面,具體到每個環節用多長時間,板書設計、語言過渡、提問題、回答問題,評價與反思„„老師們的相互幫助,出去講的是一個老師,靠的卻是大家的力量

4省時減壓,提高教學效果。

以往,老師獨立備課,花的時間多,任務重,壓力大。而使用集體備課可以大大的縮短時間,減輕教師忙於備課的壓力,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上課,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思、去反覆修改。

5、助力成長,提高工作積極性

每一次集體備課都有一箇中心發言人,作為一個人,都希望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呈現給大家。在發言之前,他(她)都會翻閲大量的資料,準備時間幾個小時甚至更多,做好充足的準備,集體備課讓老師們都積極地參與,去走進教材、研讀課本,最後走出教材,久而久之,集體備課讓每一位教師的業務水平、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

從哲學上説,有一利即有一弊。集體備課儘管有上面許多的好處,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也發現有其弊端,其主要表現如下:

(1)集體備課可能讓某些教師形成惰性

為了減輕教師的負擔,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廣大教師的集體智慧,近些年許多學校除了加強集體備課,還有的學校按章節分配任務,再集中研討。這些做法突出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也帶來一些弊病。準備的教學方案內容十分詳盡,包括教學環節設計,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甚至連板書和課堂檢測、課後作業都安排妥當。有些教師存在“等、靠”思想等等,學科帶頭人或中心發言人提供教學資源,靠他人的經驗應付教學,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張和創新,因此就出現這樣的現象:少數人備,多數人用,加重了一些人的負擔,又養成另一些人的惰性,不利於教師專業發展。

(2) 集體備課處理不好會限制教師自主性和創造力

教學是一種個體的創造性活動。如果是獨立備課,教師能自主地最大限度地去調動自己的各種潛能,尤其是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去認真設計一節課。但是因為有集體備課的依賴,老師備課自主性、獨創性可能會大打折扣。集體備課處理不好會扼殺教師的個人風格。

以上所談,只是我的一些粗淺的認識,一孔之見,肯定不全面,也不一定正確,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