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精彩多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彩多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一

如果你沒有讀過文化苦旅,也一定知道這本散文集的作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餘秋雨,作為散文大家的作品,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讀過之後給我帶來的啟發也是很深刻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中國的文人在歷史上經歷着滄桑的鉅變,承受了很多壓力,然而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卻是非常寶貴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二

這本新編的《文化苦旅》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中西方文化對比與近代中國對文化的阻礙。後兩部分分別來自餘秋雨老師的《千年一歎》、《行者無疆》、《吾家小史》。因為三部分寫作時間不同,文筆、內容均有較大差異性。

就文學性來説,剛開始讀時覺得行文對仗、詞藻優美,但過多的堆砌顯得有些膩,特別是《天人對話》最後一段,很優美但有些多餘。我想將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至《風雨天一閣》)推薦給即將大學聯考的學生,會對考試的行文有很大幫助。

就內容來説,這本書在文化方面帶給我很多啟發。書裏一些超前的觀點也在現在得到了印證。我本是衝着傳統文化而來,但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在當今社會文化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原《文化苦旅》中的《牌坊》《寺廟》讓我們看到文化是如何通過時間的洗刷去粗取精流傳下來的;《道士塔》讓人體會到文物遭到竊取的心痛;《都江堰》《陽關雪》《寧古塔》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和血性。可是反觀現在,部分文人和作為文化傳播介質的媒體似乎無法認清自己的職責,讓文化傳播變了味。精華被人慢慢淡忘,粗劣的卻被部分保留了下來。這種潛移默化温水煮青蛙般的影響跟一次大型文化災難又有什麼區別呢?

除了文化方面的思考外,我也從本書的第二、第三部分得到一些別的感悟。比如:媒體的作用是什麼?是掀起輿論增大關注度還是如實報道做溝通的橋樑?還有,什麼是言論自由?一些沒經過驗證且危害到他人的言論也是自由的麼?再如,在社會大環境下,是隨大流順應社會還是維持心中的一把秤勇於做自己?

總體來説,第一部分讓人從各個方面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第二部分昇華文化,通過與其他國家文化的對比,瞭解自身文化的特殊性;第三部分通過文化引出現代社會爭論熱點。推薦想進行文化薰陶的朋友讀第一、二部分;推薦想進行深度思考的朋友讀第二、三部分。選擇需謹慎,越往後越累,累腦又累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三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由於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由於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四

他,如同浪子,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他,猶如長者,傳遞人生奧祕,使我感動依舊。

首次拿起這本書,就被它獨特的魅力所吸引住了。那體現先輩們堅強意志力的“天府之國”都江堰孕育了多少生命;那藏書百卷的藏經洞裏揭露了中國人的多少無知,喪失了多少寶貴的精神食糧;那代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莫高窟裏表露出多少苦澀、寒酸與嘲諷,展示了外國人多麼的殘忍霸道;那沙漠中的綠洲展示了多少人生的靈動、世界的精緻以及歷史的風韻;那沙墳如潮的古戰場陽關詮釋了中國人民多麼的英勇奮戰;那幾個老人共同討論的渤海國揭露了古代中國流放的酷刑;那白居易、蘇軾等人治理的杭州西湖是多少人赤腳在污泥塘裏苦鬥的結果;那寫滿蘇軾遭遇的黃州告訴我們中國古代官場是多麼的險惡;那抵禦外族的靈魂建築避暑山莊展示了康熙帝是多麼的英勇機智;寫滿誅九族、冤枉而死的流放制度展示了古代統治者多麼的殘暴;由盛轉衰走西口的山西展示了時代進步的力量;尊重至上的神奇藏書閣風雨天一閣表露出祖訓的神奇力量以及堅持不懈的力量……一切的一切,都展示出中國傳統的影響以及人生路上的對與錯,在這平凡而坎坷的路上,我感觸很深,感動依舊。

人生如同一條河流,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就像飄落的花瓣,在時光的作用下,我捧出雙手,將那“花瓣”緊緊撈住,仔細一看,那花瓣記錄着避暑山莊的故事。避暑山莊,一座皇家園林,比頤和園還要大一倍,裏面的文字風景足以見得它的分量。可不要被他的表面現象所迷住,他的潛力不在於觀賞度假,而在於無形的長城,精神上的防線。康熙帝則是這座園林的創造者,八歲繼位十四歲親政的他,早早地成為了一名強健的政治家,他十六歲乾淨利落的除去了鰲拜集團,二十歲開始向吳三桂開戰,花了八年時間征戰取得徹底勝利。這不正給了新時代的我們一個啟示,不管前方道路多艱難,戰勝自己,戰勝他人。康熙的另一舉措便是木蘭圍場,每年聲勢浩大的演戲即使王公大臣們保持住勇猛、強悍的人生風範,也可順便對北方邊境起到威懾作用,真是康熙的盛名之處。望着山莊,深沉歎息,英勇康熙,感動依舊。

要説酷刑,我最先想到的地方便是寧古塔,最先想到的朝代就是清朝。蒼白的肌肉,殷紅的鮮血,不敢大聲發出的哀嚎,亂作一團的頭髮,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朝廷官員,不知道哪句話説錯了,這種痛苦就少不了。比殺更折磨人的就是流放,它是長時間的折磨。最使人頭痛的便是流放的株連規模,有時不僅全家流放,而且禍及九族,甚至近鄰,也逃不過劫難,有時,自己從來沒見過那人,可也要一起受罰,人們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可能自己的一步錯棋害死幾百條生命。最説不明白的還是文人,不知道寫作中哪句錯了,連累的可不是幾個人,死都不知都咋死的,處罰之重,完全無法想象。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我感觸很深,對中國古代制度感到羞恥,它,使我感觸依舊。

一言一行,揭示出人生感悟;一點一滴,展現出文化的力量。回首過去,我感動依舊。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五

王道士到底是來了,他背對着我,我看不到他的內心,看不透他的內心,餘先生説,他穿着土布棉衣,畏畏縮縮,原是一個逃荒的農民。為什麼説他“畏畏縮縮”呢?是因為他本就沒心沒肺嗎?還是心中已對未來自己做的事感到不恥呢?

一個道士,當了佛教聖地的主人。在莫高窟,大漠孤煙,他們無人問津,無人關心,如同守護他們的僧侶一樣,孤獨寂寞。

直到有一天,他等來了命中註定的“伯樂”——斯坦因。是的,一疊銀元,成交,五箱經卷,餘先生説他怕自己的筆會不沉穩,所以只能簡略地説,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後人承受不住。

車隊出發了,一位年輕詩人説,斯坦因看到的是悽豔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可我不相信斯坦因會在乎那個流血的民族,也許,在他眼中,那是上天的微笑,感謝那稀世的文物等來了知音,而他自己則是拯救了中華文明的“英雄”。

合上書卷,掩面沉思,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那個王道士,真是個罪人嗎?我聽不到回答。他只是一個愚昧無知的農民,是來逃荒的,來時並沒有任何惡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追根究底,那就是在對的時候遇上了錯的人。

時過境遷,一切已成定局,我們只能輕聲安慰:“莫高窟,莫高哭”。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六

洇染歷史的氣息,泅渡年歲的長河,中華悠悠上下五千年,文化繁榮、昌盛、經久不衰。一位痴迷於歷史文化與古典藝術的老人——餘秋雨,窮其一生探索、追尋,為世界文明開啟了新大門,於是,中華文化被記錄,凝聚着智慧結晶,濃縮在厚重的書頁裏。

翻開泛黃的書頁,瑰麗的文化穿越了泱泱歷史,苦苦等待。天府之國的都江堰,飽含着勞動人民的智慧,滋潤、灌溉、按部就班、歷久彌新,滾滾而去的洪水被馴服,與青城山和樂,成為中華道教的課堂。西域被打通,長達幾個世紀的文化被開鑿,在黃沙漫漫中,流傳、繼承、發揚、永不衰竭。毋庸置疑,這片幾乎是人類精神的發源地——西域,藴藏着厚重、沉甸甸的古文化。

在風煙迷濛中,我看到了敦煌的道士塔,屹立在那裏,又訴説着古文化的來之不易。中華民族的巨大悲劇——王圓篆是道士塔的主人,這個幾近文盲的農民,懦弱又愚昧,“黑乎乎的,亮堂一點多好呢!”於是,飛舞的鐵錘,潔白的刷子,交相揮動。壁畫上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領,什麼都沒了。雕塑婀娜的體態成了碎片,婉麗的面容變成泥巴,長達幾千年的中華文化灰飛煙滅!在那個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又來了一羣人——外國的考古學家,他們與塔的主人進行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交易,他們用極少的錢換取了華夏的無價之寶,一箱又一箱,一車又一車,穿過褚紅色的山巒,消失在了飛揚的黃沙中。我彷彿看到了西天悽豔的晚霞下,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浩浩蕩蕩的馬車,將大量的經卷、文物轉移,美其名曰安放在了地球另一端的博物館中。中華文明造成難以言狀的損失,受到外人狠狠地踐踏!

文化的旅程苦澀不堪,在餘秋雨厚重的文字中,我看到華夏文明,一葦以航,來到二十一世紀。身為祖國的希望,我們應時刻捍衞着中華文明,守護着長達幾世紀的文物古籍,永遠不退讓,堅持祖國利益至上,讓中華文明不再歎息,讓慘重的損失不再重蹈覆轍。身為祖國的接班人,我們應傳承發揚中華文化,使之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七

曾經有位哲學家説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類的內心意識。一個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國,用良知書寫了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態,心之所在,處處是花開。

文章的開篇《道士塔》,它以一個“小人物”出賣自己的良知,反映這個古老民族的傷口。敦煌,本該是中華最值得驕傲的文明,比之長城它多了絢爛,比之皇宮它多了內涵,可它最後卻是中華之傷。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而這個國家的主人,放縱文化的流失才是萬惡之根源。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我曾聽人説起,國外的書十分昂貴,課本的價格也不低。許多留學生都會提前在網上買好二手課本,即便如此,用完之後還會在網上尋找下一個買主。國外對於書籍的重視,可見一斑。

也許人的良知會被浮華所擾,但有這樣一座千年古城,忠於自己的良知,靜看世俗紛擾。它就是《白髮蘇州》。作者以悽美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將清閒婉約的江南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幼時背誦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彷彿真的向我們鋪了一道歷史的畫卷。蘇州是嫻靜的。它像一位婷婷裊裊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吳儂軟語,做不了大文章,卻可以與你小憩在鬱鬱葱葱的園林。然而歷史待它不公,成王敗寇,一夜之間,它彷彿老去。如今的蘇州可不正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在無數的小巷中,無數的門庭裏,藏匿着無數千百年厚實的靈魂。正是這些靈魂,使蘇州保存了風韻的核心。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八

巧説:“天由心晴,天由心陰。”並不是唯心論者的粉飾論調。喟歎盛唐,走過有歎,輕聆晚清,回頭有憾。戚讀華夏,夢迴是悽,長望神州,不住激昂。四土茫茫,蝸居一地,時流無盡,只赴一程。自咿呀學語的孩提時代,居十方人家,小小的身體,小小的腳丫,半里風景就是眼中天下。萬千歷史:知於書,學於書,見於圖,動於影,鋪陳於教科書上,悠遠而嚴肅,無關山水,別離風月,歷史已久遠,前程亦綿長。直到,餘秋雨先生的到來,帶着他國土之上萬裏行過的步伐,帶着他筆下被景嚼過的文字和被歲月釀過的情懷,一程羈旅,一程苦思,《文化苦旅》化山水為文,牽古蹟而思。

“文化”之廈的建設,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多少王城的拔地而起,就有多少亡城的灰飛煙滅。文化若興,眾人捧之,官腐國衰,愚民遺之。啞觀蒼茫大漠中黃河文明的興衰:《道士塔》、《莫高窟》,黃沙拂面,風聲喑啞,但對莫高的“朝聖”卻始終絡繹不絕,莫高的文化,莫高的壯景,莫高的故事,莫高的悽鳴……先生將之環抱又撕裂,我跟隨着他走過王圓籙——那個易賣了敦煌文物的罪人的墳墓的碑文,聽見那個目光呆滯,畏縮無知的愚民的悲哀!我跟隨先生,猛地住布,又逼着自己,撕開步子,壓抑着心跳,“冷靜”地離開。敦煌,敦煌,雪嶺幹雲漢,雲樓架碧空,重開千佛剎,旁出四天宮。敦煌,敦煌,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牛車在華夏的土地上深深地軋出道道傷口時,這個古老的民族在默默地流血……敦煌,國之幸,敦煌,國之哀。先生曾説:“這一路兜轉見聞,一下筆就彷彿歲月徒增。”我想,這必然的重,應是歷史的沉骨。

光影無盡,我們道長念短的一生都只能是流年裏的一節,過着自己的日子,聽着別人的故事,小時候夢想着改天換地,長大後卻只能顧着各自平安。居安是福,卻不免易於令人忘卻舊苦,我想,人生之智在於思考,人生之美在於偶然。我已道不明是怎樣的契機讓我與這本書邂逅,只知遇見即沉醉,於行句之間。我站在車水馬龍的街道、阡陌縱橫的田間,身邊有都市的燈紅酒綠,有田園的麥浪清風,眼界不見茫茫土地中的文景寶藏。所以當餘秋雨先生的文字撞入我的眼簾:其間的真誠與悲傷,讓我不知所措,也割捨不下。當年王朝更替,興亡不由布衣心,布衣卻因興亡苦,我想,定是有人能明人文創景的重要、經文彩塑的珍貴,但他們無力守護,也無力搶奪,只能長歎一句“最是無用是書生!”

泱泱古國,九州大地,古蹟攜文化款款而來,閲古思今:帶着滄桑,帶着故事。華夏總有懷舊的情結,細聞這些古物,也總會有多面的感觸:你看長城萬里,古有壓迫、專治、孟姜女:“枕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今是國之標誌,美名遠揚。讀後感古,治國者禦敵而為之,布衣為剝削而恨之。今,國人與之自豪,海外為之心往。不能道明好壞,但毫無疑問的是:當這些酸楚、血淚與輝煌交織在一起時,就是:我們的歷史,歷史的長城!正因為這片土地上古老文化的沉澱、歷史過往的醖釀,所以在當下的和平建設之中,我們更應具有保護意識與自強意識。這些來之不易的文化遺蹟、歷史流光,需要我們去邂逅,去發掘。行動源於意識,我們眼界可能受城界所局,但細讀文字,之中自有乾坤,尋找意識之源,當我們捧起這本書時,自有答案。

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的咽喉之地,絲綢之路之南路必經的關隘,玉門關之南,有陽關。“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期遇:《陽關雪》。先生一路依雪孤尋夢裏陽關,置身於“白域”,自己被天地吞食,天地也被無盡地延伸,獨個兒行走,巨人也似,侏儒也似,思維被理清,也被放空。路經迎風鋪陳的墳墓:古戰場的悲泣,幻想中的驚駭,一座座凹凸中的英魂,不在史冊中留名,僅在這冰天雪地中靜默凝望着千百年來歲月劍穗的流光。陽關,其一路踏着詩的韻腳,歷史時過幾更,陽關雪有幾層。“陽關積霧萬里昏,劍閣連山千種色。”唐之風範,正如先生言道,那般的放達而豪邁,只是世事變化白衣蒼狗:戰爭的殤,宗法的重,藝術的輕……漸別陽關。

人們常讚揚的餘秋雨:文人墨客,滿腹經綸。然而,我眼中的先生,卻更似一位嚮導。親愛的你,一定見過不少美景吧?我也是:歎過山的巍峨,愛過海的廣闊……可是最終,這些景色在我眼裏也始終是景,一場旅行,我們勞累的是身體,先生觸動的是心靈。文學中的嚮導:《文化苦旅》,看見太多別人眼中一望足矣的風景,也掀翻太多的歷史封塵:沙原隱泉的老尼,孤守着平靜;柳侯祠的石碑,裸陳着滄肅;都江堰的石像,是至聖至善的遺言……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太多太多,情借景語,多到彷彿每一棵樹每一朵花都被鐫刻,每一捧水每一座山都被附着,多到被人見則見矣,無暇詳端。可幸有先生的文字,先生的情懷:以筆墨作文,卻實似文化悲喜的嚮導,時攬風塵亂今雨,一襲薄衫吹故蕭。山河飄搖過,顧聆有餘聲。

走一程,聽一程,着墨在紙上,引思在世間。遇之,幸之,讀之,明之,片刻之間,行至千里,此於心而已。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九

中國有燦爛的歷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還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肥沃的土地,它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

細細體會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當然,這些事並不見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凜然,它們很真實,很貼近生活。例如《道士塔》中那愚昧無知的王道士從外國人手中接過極少的錢財,卻讓他們搬走一箱箱記載着中國歷史的珍貴典籍。作者最後寫道: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是啊,看到這個故事,我的心也在滴血。

西方一位哲人説過:“只有飽經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把心靈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於文化天堂,去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歷史中,遨遊暢想,這正是《文化苦旅》不同於其他散文之處。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發掘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仔細讀過讀《文化苦旅》後,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

因為老一代創造的奇蹟,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驕傲,才使我們擺脱令人屈辱髮指的歷史。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裏?當歷史倒轉輪迴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明天的希望就掌握在我們手中,當今的我們更應該努力,為了我們的祖國……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十

書中作者所有的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在所有情感中,我感受到了寂寞。文章本身是不會騙人的。《莫高窟》裏,莫高窟從繁盛又漸漸被人遺忘。“整個畫面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快樂,只能是唐朝。”到“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經沒有太多東西可以記住。”是文化的輝煌與寂寞。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終究會遭人唾棄和遺忘,但文化卻在寂寞中消失,只剩殘骸,沒人聽到作者對文化的歎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也不再出現,陽關的詩人們是寂寞的,當年文化的巔峯變成了眼前的荒涼。西出陽關的詩人越來越少,而陽關終成廢墟。作者這樣不忍心地讓陽關繼續寂寞下去。《杭州宣言》,白居易和蘇軾被貶,人們毫不知曉大詩人的存在,在寂寞裏,他們築成了今日依舊繁華的蘇堤與白堤。

《黃州突圍》,名人慘遭的待遇。蘇東坡的優異讓人妒忌而疏遠,不説舒亶,李定,王珪,李宜之這樣心胸狹隘的人,竟讓昔日摯友沈括離他而去。蘇東坡曾經的半生為朋友而活,而朋友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離開了他不能不説,東坡後來的輝煌成就始於黃州,誕生於寂寞。

跳出文章本身來説,在歷史中許多人在他成就輝煌的時刻,也無法逃離寂寞。一個人如果要得到什麼,那麼他必定要付出些什麼。我在《文化苦旅》裏,體會到了一絲無奈,寂寞的旅途而讓餘秋雨嚐到了真正的文化,真正的“苦”。不知作者是否懷揣着這樣的心情去創作這篇文章,但我的內心接收到了這份寂寞。

也許下一次讀《文化苦旅》會收到不一樣的心情,會產生不一樣的觀點。但這就是在書中探尋的過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