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史記讀後感10

第一篇:《史記》讀後感3000字

字史記讀後感10
在悠長的古代文學史中,我們並不缺乏具精神原創性的大師。孔孟、老莊、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曹雪芹……他們的名字足以與日月同輝,彪炳千古。然而在當下的教育中,這樣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卻日益離我們遠去,除經院中的學者、教授們閲讀、研究外,已是鮮有人問津。真正的大師不只是來“宴大賓”,傳統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這對於精神缺鈣的一代,顯得尤其必要。新課標的提出恰逢其時地為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新課標規定:高中階段選修課必須佔有相當的比重。這一規定使我們暫且可以從大學聯考的陰影中走出來,堂而皇之走進大師,閲讀經典。那麼,在高中階段應開設哪些選修課?在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哪些論著最有價值,最值得一讀?這是個眾説紛紜,無需定論的問題。然而我們不難發現,當短小精悍的《論語》、含蓄藴藉的唐詩宋詞、百科全書式的《紅樓夢》等成為學生與老師的首選對象時,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卻往往被棄于思想的角落裏。究竟《史記》該不該讀,讀什麼,怎麼讀,這樣的問題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得不提到了日程上來。或許我們應當換一種眼光重新審視兩千多年前的這部著作了。“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的《史記》,集先秦、漢初文化之大成,《尚書》、《國語》、《春秋》、《左傳》、《國策》、《論語》、《孟子》、《莊子》、《荀子》等先秦典籍,皆可從中找到影子。比如一萬來字的《論語》,差不多都被司馬遷引用盡了。從這種意義上説,《史記》就是一座先秦時期的圖書館,它詳盡地記載着那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醫學、天文學等的成就,窺一斑可見全豹。而較之先秦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許多的優越性。首先,語言的淺顯。司馬遷將書面語與漢代生動的口語糅合在一起,開創了一種新的語言風貌,清新,樸拙,更淺顯,更口語化,也更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與接受。其次,情節的奇特。清人袁枚説:“史遷敍事,有明知其不確,而貪其所聞新異,以助己之文章,則通篇以幻忽之語序之,使人得其意於言外,讀史者不可不知也。”(《隨園隨筆》)生性“愛奇”的司馬遷在敍史時,仍不忘著上荒誕一筆。《五宗世家》記載臨江王劉榮被其父漢景帝謀害,後“(劉榮)葬蘭田,燕數萬銜土置冢上”。《史記》中類似這樣的浪漫主義筆法還有很多,垓下之圍、趙氏孤兒等故事皆絕妙之極,傳為美談。在二十四史中,《史記》是最富文學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歷史故事集、歷史小説集,其情節的曲折、生動與學生的審美興趣不謀而合。最後,體例上的相對獨立性。《史記》一百三十篇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互為經緯,貫通全書。但同時,每一篇又相對獨立,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它猶如一篇篇情節曲折的短篇小説,又如一首首耐人尋味的精美詩篇,讀者自可從中任選一篇率性而讀,並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對不具備充裕的閲讀時間的中學生,這無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此外,《史記》的悲劇性、抒情性等也都符合高中階段學生思維的特點,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縱然我們無法拒絕《詩經》、《論語》、《孟子》、《紅樓夢》等等優秀的古典作品,它們同樣是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載體,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獨鍾於《史記》,卻是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當下的閲讀現狀、我們的教育理念等分不開的。當然,《史記》130篇,並非每一篇都適合高中生閲讀。閲讀有兩種,一種是無功利性的,為了愉悦自我,陶冶性情;而另一種是帶研究性的閲讀,這是專家學者們考慮的事。我們開設選修課,閲讀《史記》,不是僅僅為了某種知識性的獲得,不是為了記住幾個煩瑣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而是從中欣賞體驗,汲取一種精神養料。當孩子們今後面對困境時,能從忍辱負重的司馬遷處獲得一種力量,這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從小結識這樣一些精神大師,並與之交流,掌握一種做人、做學問、看世界的方法,這才是受益終身的東西。按照這一思路,五體中書、表可暫且擱置一旁,其他112篇人物傳記,則可以任意選出一篇慢慢品味,或挑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人物事蹟來一睹為快,總之,不拘一格,因人而異。接下來就是怎麼讀,也就是怎麼教的問題了。回顧我們以往的文言文教學,逐字逐句地串講,把文學作品肢解成一個個實詞、虛詞和一串串特殊句式。於是《鴻門宴》等精彩的篇章就在逐段分解、串講中,喪失了它的靈魂,遠離了閲讀的本質。文學是人學,文學教育的宗旨在於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對生命的感悟,這也可以説是開設《史記》選修課的目的。具體而言,其一是認識人生。一部《史記》,記載了四千多個人物,其中重點描繪的有一百多人,上至帝王將相、皇親國戚,下至商人、平民、婦女、倡優。一個人就是一部書,從這些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身上,我們可以讀到很多東西。伯夷、叔齊的積仁潔行,屈原的以身殉道,勾踐的卧薪嚐膽,殘忍的呂后,狡詐的劉邦,阿諛逢迎的叔孫通、公孫弘……其中人性的善惡美醜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它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其二,認識社會。“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今天我們緬懷歷史,更主要的是要從中“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確立自己的價值觀。黃帝湯武所以興,桀紂二世所以崩的治世之道;盛極一世的秦始皇臨終竟與鮑魚為伍的慘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史記》不僅為我們展現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這三千多年的歷史舞台,同時也是我們瞭解當今社會的一個小窗口,它對我們今天的治人治國仍頗多啟迪。其三,掌握一點讀書、做學問的方法。《史記》的完成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與司馬遷個人的努力分不開。司馬遷十歲時就能誦讀《左傳》、《國語》、《世本》等古代典籍,後又受業於今文學派大師董仲舒、古文學派大師孔安國。通過多方的學習,司馬遷掌握了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成為一名融貫古今的大學者。二十歲以後,司馬遷離開家鄉,壯遊全國,前後十幾年間,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這,不是純粹的遊山玩水,而是以訪尋歷史文化遺蹟,收集歷史資料為目的的學術田野工作。每到一處,他都認真細緻地向當地人民瞭解情況,實地考察,確保其著作的真實性。“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是司馬遷在學術工作上的真實寫照,這兩點對於今天的高中生來説,尤其重要。

這三點的學習,不是幾個實詞與虛詞的精講所能窮盡的,也不是幾篇課文,幾節課的選修就可了事的。對生命的感悟,對經典的閲讀,對自由精神的追求,這是一輩子的事。“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司馬遷成一家之言,是為了讓後人引以為戒,明善惡,辨是非。同樣,我們今天讀史,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裝點自己的門面,而是從大師那裏汲取精神養料,獲取如何生,如何死的永恆之物。

當然,教無定法,關鍵是頭腦中要有這樣的理念。以下所述教學實施方式只是一些初步的設想。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瞭解司馬遷生平,以及他所處的社會大環境,這應是讓學生走進《史記》的第一步。然而,在司馬遷頭上高懸着太多耀眼的光環,“世界文化名人”、“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這樣的頭銜只能讓人心生敬畏,拒之於千里之外。如何將司馬遷還原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知人論世還只是閲讀經典的初始階段。除此之外,我們可由學生最感興趣的領域切入,分專題形式閲讀《史記》,比如司馬遷與旅遊等等。每星期設置一個專題,引導學生藉助圖書館、網絡等多種渠道,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或以講座、座談的形式邀請《史記》專家、學者前來講授、交流。總之,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喚起他們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在初步閲讀《史記》的基礎上,我們再從語言學、文學、哲學的角度解讀《史記》,由感性入理性,由表入裏,透過字裏行間,捕捉其精神內核的層面,挖掘司馬遷的人生觀、歷史觀、文學觀等等。《史記》是司馬遷“發於情,肆於心而為文”(《漢文學史綱要》),是作者情感的噴發,對這樣的作品我們理應滿懷情感去解讀。選修課就是要給學生提供這樣一個平台,給他們一個交流與對話的機會。同學與同學間,學生與老師間,讀者與作者、作品之間的多重對話,多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教師的職能不只在於傳授知識,更在於塑造靈魂,在互動的交流中開拓學生的精神家園。這樣的《史記》選修課方是生趣盎然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德國的著名文化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曾説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開設《史記》選修課,其目的也正在於開啟學生的思維,喚醒其內心深處的情感,教會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存。當然,經典的閲讀不是一兩個學期的選修就能完結的,這是一項終身的工程。儘管以上的構思還只是一時的暢想,但我堅信事在人為,新課標,新課程,新語文,需要付出新的教育實踐。

第二篇:《史記》讀後感800字

讀者,其用心專也,韻者,其美極而觸魂也!——題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翻閲沉甸甸的歷史,驀然看見,那一抹鮮豔,帶着成熟穩重,披荊斬棘,正向我走來。那是歷經磨難才重生的鳳凰;那是千錘百煉的堅強;那是靈魂衝擊才有的不朽篇章;那是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的史書,一部永垂不朽的史記。初讀《史記》,讀出一個頂天立地堅強的男子漢,或許一開始他就不該站出來,頂撞君王,是大罪。他是被深深地激怒了,但他沒有停止在憤怒上,而是還在此基礎上對他所要加以敍述和研究的到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為止的一部中國通史進行了認真的整理和思考,並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結論,這是司馬遷之所以不僅成功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成為一位偉大的歷史家的原因所在。魯迅有一句名言:“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後的。”司馬遷不正是在“痛定之後”,以史記這部大作長歌當哭嗎?很難想像,如果司馬遷在巨大的悲痛之後不繼之以理智的思考,而會成文學家兼歷史家。晚清的劉鄂在《老殘遊記.自敍》中指出:“《離騷》為屈大夫之哭泣,《莊子》為蒙叟之哭泣,《史記》為史公哭泣,《草堂詩集》為杜工部之哭泣,李後主以詞哭泣,八大山人以畫哭泣,王實甫寄哭泣於《西廂》,雪芹寄哭泣於《紅樓夢》。”於是,在報任安書中,我看到一個無奈而又理智的司馬遷,一個身心俱殘而又頂天立地的司馬遷。司馬遷一腔抑鬱,發之《史記》,將悲痛而屈辱的靈魂投入到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於是,絕代文章橫空而出。我似乎看到了太史令堅強的身軀,化作天邊耀眼的彩虹,霎得,紅遍了整個天空。再次捧起那泛黃的《史記》,讀出一個報國無門賢能者的憂傷。司馬遷是憂傷的,他的心痛漢武帝不聽諫的小肚雞腸,所以,他是懂得屈原的,要不然,他不會將屈子愁悶的心情寫得如此淋漓盡致,他又怎麼會有抒一肚子的憤懣牢騷之氣,滿紙俱是怨辭。當屈原“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一個憂傷的靈魂與另一個無助的靈魂悄無聲息的碰撞,不禁發問,那僅僅是一部述史的史書嗎?無法控制不安的思緒,帶着靈魂的觸動與顫抖,再次品味他的《史記》,這一次,我讀出了一箇中華民族的魂魄,千百年來不變的精神。無論是太史令,還是屈平,還是項王與信陵,我都看到他們人性的善良,一諾千金的男兒形象。是司馬遷完美的追求,還是他本來已經完美的文字,千年的民族之魂,在他筆下,閃閃發亮,是《史記》,讓我看到一種人性的韻味,人性的光輝,那麼美好,那麼燦爛!我不禁怦然震動《史記》之韻味,非桂花樹凋零的悲哀,也非納蘭性詞的淒涼,它的韻味,是甜香賽芝蘭之悠長,踏雪尋梅的不變的情懷。讀《史記》之韻,讀出司馬遷的韻味,那是任何一個時代都光芒綻放的靈魂,帶着一絲不羈,帶着萬般男兒忍辱負重的尊嚴,書寫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春秋,反覆咀嚼,齒留餘香。對《史記》的感動,不僅僅在於它靈動的文字與豐富的情節故事,更重要的是他所藴含的人格魅力與精神的昇華。正是因為這種力量對《史記》的認識,也進入了一個精神的境界。司馬遷作《史記》,是用靈魂與命運作鬥爭,用自己的精神作出一部千古流傳的史記。細細聆聽《史記》叮咚的琴韻,內心卻經歷了跌宕起伏的感動。

讀《史記》之韻,是上古文化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讀《史記》之韻,是人格與靈魂的震動!讀《史記》之韻,是美麗與感動的撞擊。品讀史記,其韻無窮!

第三篇:《史記》讀後感400字

《史記》讀後感400字

姜澤芃

暑假裏我讀了《史記》這本書,通過這本書,我彷彿穿越在歷史的時空隧道——看到了利慾薰心的龐涓,殘暴的秦始皇,忠厚老實的周公旦……彷彿看到了宮中的金銀珠寶,看到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塵灰,漢軍和楚軍大戰的場面,有的讓人看得心曠神怡,有點讓人神情緊張,還有的讓人感動不已。

在《史記》故事中,聖人孔子是我喜歡的人物之一,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他周遊列國十四年,雖然他的政治主張最終沒有實現,但這十幾年的時光卻沒有白費,他走過許多地方,對各地的社會,人情,風俗等進行了考察,這些都讓他獲益匪淺。在著書時, 將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寫下來,讓儒家學説更加成熟,成為後世的典範。從聖人孔子身上我明白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會有最深刻的的體會和感悟;自有自己親眼目睹才會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自己親自飽覽風情,才能領略自然的奇妙。

讀了,《史記》不僅豐富了我的課外生活,還擴展了我的視野,增加了我的知識和見識。讓我懂得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我越來越愛看書了!

第四篇:史記讀後感1500字

《史記》讀後感1500字

碧蓮國小 :李金仙(2014-1-7)

在悠長的古代文學史中,我們並不缺乏具精神原創性的大師。孔孟、老莊、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曹雪芹……他們的名字足以與日月同輝,彪炳千古。然而在當下的教育中,這樣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卻日益離我們遠去,除經院中的學者、教授們閲讀、研究外,已是鮮有人問津。真正的大師不只是來“宴大賓”,傳統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這對於精神缺鈣的一代,顯得尤其必要。新課標的提出恰逢其時地為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新課標規定:高中階段選修課必須佔有相當的比重。這一規定使我們暫且可以從大學聯考的陰影中走出來,堂而皇之走進大師,閲讀經典。

從這種意義上説,《史記》就是一座先秦時期的圖書館,它詳盡地記載着那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醫學、天文學等的成就,窺一斑可見全豹。而較之先秦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許多的優越性。首先,語言的淺顯。司馬遷將書面語與漢代生動的口語糅合在一起,開創了一種新的語言風貌,清新,樸拙,更淺顯,更口語化,也更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與接受。其次,情節的奇特。清人袁枚説:“史遷敍事,有明知其不確,而貪其所聞新異,以助己之文章,則通篇以幻忽之語序之,使人得其意於言外,讀史者不可不知也。”(《隨園隨筆》)生性“愛奇”的司馬遷在敍史時,仍不忘著上荒誕一筆。《五宗世家》記載臨江王劉榮被其父漢景帝謀害,後 “(劉榮)葬蘭田,燕數萬銜土置冢上”。《史記》中類似這樣的浪漫主義筆法還有很多,垓下之圍、趙氏孤兒等故事皆絕妙之極,傳為美談。在二十四史中,《史記》是最富文學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歷史故事集、歷史小説集,其情節的曲折、生動與學生的審美興趣不謀而合。最後,體例上的相對獨立性。《史記》一百三十篇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互為經緯,貫通全書。但同時,每一篇又相對獨立,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它猶如一篇篇情節曲折的短篇小説,又如一首首耐人尋味的精美詩篇,讀者自可從中任選一篇率性而讀,並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對不具備充裕的閲讀時間的中學生,這無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它們同樣是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載體,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獨鍾於《史記》,卻是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當下的閲讀現狀、我們的教育理念等分不開的。

接下來就是怎麼讀,也就是怎麼教的問題了。回顧我們以往的文言文教學,逐字逐句地串講,把文學作品肢解成一個個實詞、虛詞和一串串特殊句式。於是《鴻門宴》等精彩的篇章就在逐段分解、串講中,喪失了它的靈魂,遠離了閲讀的本質。文學是人學,文學教育的宗旨在於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對生命的感悟,今天我們緬懷歷史,更主要的是要從中“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確立自己的價值觀。黃帝湯武所以興,桀紂二世所以崩的治世之道;盛極一世的秦始皇臨終竟與鮑魚為伍的慘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史記》不僅為我們展現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這三千多年的歷史舞台,同時也是我們瞭解當今社會的一個小窗口,它對我們今天的治人治國仍頗多啟迪。其三,掌握一點讀書、做學問的方法。《史記》的完成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與司馬遷個人的努力分不開。司馬遷十歲時就能誦讀《左傳》、《國語》、《世本》等古代典籍,後又受業於今文學派大師董仲舒、古文學派大師孔安國。通過多方的學習,司馬遷掌握了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成為一名融貫古今的大學者。二十歲以後,司馬遷離開家鄉,壯遊全國,前後十幾年間,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這,不是純粹的遊山玩水,而是以訪尋歷史文化遺蹟,收集歷史資料為目的的學術田野工作。每到一處,他都認真細緻地向當地人民瞭解情況,實地考察,確保其著作的真實性。“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是司馬遷在學術工作上的真實寫照,這兩點對於今天的高中生來説,尤其重要。

第五篇:史記讀後感800字

史記讀後感

《史記》不但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住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園前91年完成的曠世鉅作,史記讀後感800字。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傑和記載國內外少數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

比如説列傳中的刺客列傳裏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為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敍述,讓我明白,其實刺客才是對君主最赤膽忠心的人。畢竟去行刺君王,成功了會被周圍的衞士殺死,不成功更無生還的可能。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為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後來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着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讀後感《史記讀後感800字》。

能與君主鬥智鬥勇的,還有那些有着頑強意志的説客。蘇秦是他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原先,蘇秦窮困潦倒,連家人們都嘲笑他,然而他沒有就此放棄他的理想,躲在房中鑽研《陰符》,練就自己論辯説理的功夫,用書中的道理去遊説君王,然後奔走於各個國家,終於讓燕文侯認同了他的意見和建議,將整個國家都託付給他,讓他去遊説各國,最終蘇秦成了六國合縱同盟的負責人兼六國的宰相。從而讓家人對他刮目相看,對他格外尊重。説客要想做成功是要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不但要遊走於各個國家,路途艱辛自不必説,而且費盡口舌君王也未必會聽,搞不好還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所以很多人都退卻了,但蘇秦堅持了下來並獲得了成功,他那三寸不爛之舌抵得上人家的千軍萬馬。讓我見識到了一個人口才的力量和古人那堅持不懈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