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哀江南》説課稿

【前言】語文《哀江南》説課稿共含2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語文《哀江南》説課稿

第1篇:語文《哀江南》説課稿

這篇語文《哀江南》説課稿範文是我們精心挑選的,但願對你有參考作用。

一、説教材

《哀江南》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古戲曲單元的自讀課文,安排兩課時。

本文是著名的傳奇劇作《桃花扇》結尾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崑生在南明滅亡後重遊南京所見的淒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它由七支曲子組成,前六曲鋪寫景物,寓情於景;最後一曲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後,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崑生遊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後南京各處的淒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藴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發,動人心魄。

整套曲子,語言準確、生動、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臣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繫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想,表現了昔日神聖宮廷的今日極端衰敗景象;“剩一樹柳彎腰”的“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淒涼。

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兼用三個散句,既句式整齊又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

二、教學目的與重難點

1、通過誦讀品味曲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2、學習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

3、體會作品表現的興亡之感

品味語言和學習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是教學的重難點。

三、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朗讀曲詞,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語言。

2、選取重點曲子作深入分析,並以此作為示範,引導學生自行完成其他曲子的欣賞。

3、通過與詩歌進行比較閲讀,瞭解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在戲曲和詩歌中的不同特點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劇情

三、介紹傳奇與雜劇的區別

四、整體感知

1、字詞正音

2、指導學生集體朗讀和自由誦讀

3、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主體內容

(1)七支曲子可分幾部分,各寫什麼內容?

明確:三部分。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寫蘇崑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後郊外的淒涼景象。為全文定下濃郁、悲愴的基調。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寫蘇崑生憑弔昔日國都的各處地方,抒發亡國之痛。第七支曲子是尾聲,為寫蘇崑生總吊南京,慨歎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之痛。

(2)蘇崑生憑弔了哪些地方?是按什麼順序進行的?

明確:重點突出了明孝陵、明故宮、秦淮河畔、長板橋和舊院。蘇崑生是按自己覽遊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描寫了南明滅亡後南京各處的淒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

(3)課文中哪些語句能點明全篇的主旨?

明確:“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

第二課時

一、選取第一、第七支曲子作精講

1、讀第一支曲子,思考:前兩句在全篇中有什麼作用?“殘軍留廢壘,瘦馬卧空壕”中“殘”“廢”“瘦”“空”四個詞有何修飾作用。

參考:“山鬆野草帶花挑”,描寫蘇崑生肩挑柴草、信步走來的形象,點出他在南明滅亡後隱居山林的樵夫身份。“猛抬頭”三字不僅可以使人想見蘇崑生心懷亡國之痛、低頭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轉,表現了他的感情的急劇變化,使人彷彿看到他突然發現“秣陵重到”的情態。“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滅亡之前和滅亡之後、往昔和今日的時間界限,引出蘇崑生目睹的南明滅亡之後南京的淒涼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懷舊傷今的寫景抒情基調。

“殘軍留廢壘,瘦馬卧空壕”,寫的是蘇崑生“重到”南京後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這裏一連用“殘”“廢”“瘦”“空”四個詞作修飾語。以“殘”修飾“軍”,使人想見敗軍潰逃的情形,這是虛寫,是因“廢壘”這一眼前實景而引起的聯想;“殘軍”與“瘦馬”也是虛實相對,前者為眼前之未見,後者為眼前之所見;昔日用於戰爭的“壘”“壕”,如今已“廢”“空”,又襯之以卧在空蕩蕩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馬,更顯淒涼。這些描寫生動具體,寥寥數字,就真切地呈現了南京城郊戰後傷痕累累的淒涼景象。

2、讀第七支曲子,思考:裏面用了哪些對偶句、排比句?有何表達效果?

①對偶句

金陵玉階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

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②排比句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

作用:這段曲詞大量運用排比句,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勢貫通,使曲詞具有聲情並茂的強烈效果。

二、引導學生自讀,品味語言(學生有可能提到詞句評析參考)

(1)“橫白玉八根柱倒”一句中,一個“橫”字,一個“倒”字,寫出了景象的淒涼。“橫倒”是無順序地亂倒,可見是遭受戰爭創傷的見證。又加上“倒”的是白玉柱,又隱隱可見當年的繁華。由眼前景聯想到當年景,自不免悲從中來,亡國之恨頓生。

(2)“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臣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繫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想,表現了昔日神聖宮廷今日卻極端衰敗的景象。

(3)“剩一樹柳彎腰”一個“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淒涼。如將“剩”改為“留”或“見”都不好。“剩”與“留”意思相近,但“剩”一般是被動的,而且有“殘存”“殘餘”的意思;“留”可以是被動的,也可以是主動的。“見”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給人今昔對比的變遷感。用“剩”字比用“留”字或“見”字更貼切地表達了唱曲人的故國情懷。

三、比較:劉禹錫的《烏衣巷》與課文的寫景抒情有何異同?

參考:同為描寫南京現在的淒涼景象,藉以抒發興亡之感,但《哀》與《烏》寫景抒情有所不同。

《哀》寫整個南京的景象,包括城郊、明孝陵、明故宮,秦淮一帶等各處的景象,是全景式的描寫;《烏》只寫烏衣巷一帶的景象,以小見大。《哀》與《烏》兩者都描寫了現在的淒涼景象,但《哀》比《烏》的今昔對比更顯露,更鮮明。《哀》在主要描寫現在的淒涼景象的同時,也有對過去繁華景象的描述(“俺曾見金陵玉階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眼見他起高樓”);《烏》只描寫現在的淒涼景象,對過去的繁華景象僅以“舊時”二字略加暗示。

抒情也不一樣。《哀》傷古懷舊,悲歎南明王朝的衰亡,抒發親身遭受的亡國之痛,表現了深沉的故國情懷和強烈的民族感情;《烏》詠史懷古,以煊赫世族的沒落表現六朝的興亡,抒發對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的感慨,寄寓了應從中汲取歷史教訓的深意。《哀》先集中筆墨寫景,寓情於景,景中見情;最後直抒胸臆,慷慨悲歌。《烏》“用筆極曲”,詩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寄寓於景物描寫之中。

第2篇:語文《哀江南》説課稿

給你一篇語文《哀江南》説課稿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一、教學理念

首先是教學重心要轉移。教學重心要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使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美國着名教育家杜威説:“現在我們的教育中將引起的轉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一種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學中從地球中心轉移到太陽中心一類的革命。在這裏,兒童變成了太陽,教育的措施要圍繞他們組織起來”。

實現教學重心的轉移,就要如《語文課程標準》所言“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具體的人,是一個個有豐富的精神生活、藴涵着生命潛能的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儘可能把學生和自己的距離拉近,使之感到親近;和教材拉近距離,使之感到親和;跟教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拉近距離,使之共振共鳴。

語文教學要淡化教師的講,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教師的講,主要是引導,引導的方法主要是點撥。在課文的關鍵之處、聯結之處、過渡銜接之處,以及表達的精彩之處,教師要善於“畫龍點睛”“指點迷津”,使學生舉一反三。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指變過去掌握結論式的學習為探究性學習、反思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就是個性化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個性化行為”,揭示了閲讀活動的本質。個性化閲讀又是一種體驗性閲讀。

總之,所有的課都應強調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讓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點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特定的意義。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二、教材

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中閲讀部分的能力要求是呈階梯狀逐次遞增的:第一階段(高一)重在理解;第二階段(高二)重在鑑賞;第三階段(高三)重在研討和評價。這一篇《哀江南》處於第二階段的末尾和第三階段的開始,是由鑑賞到評價,由課內到課外的遷移的橋樑。

《桃花扇》是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用他的血淚作目,經歷了十餘年,增改了三次寫下的歷史名篇,是清代戲曲的壓卷之作。它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來抒發興亡之感。本文出自《桃花扇》的最後一出,由戲曲中的人物——蘇崑生所唱的七首曲詞組成,旨在描寫南明滅亡後南京各處的淒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蘇崑生,面對物是人非的現實場景,產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發而為黍離悲聲。這種感觸,不是蘇崑生獨有的,而是那個變幻的時代產生的民族悲聲。《哀江南》之所以引起強烈的共鳴,那是因為這種民族悲聲裏,包含着千百年來志士仁人的對歷史的興衰的探索。也正是這個原因,《桃花扇》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寫男女愛情故事的戲曲。

七首曲詞,六首側重寫景,最後一首直抒胸臆。詩詞鑑賞的重點,往往落在表達技巧和精煉的語言上。本篇《哀江南》是安排在高中語文的第四冊,而第三冊裏剛學過古典詩詞,高二學生完全有能力用詩詞鑑賞的方法鑑賞、品評文中的曲詞。

②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鑑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3、鑑賞課文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瞭解課文先鋪寫景物後直抒胸臆的寫法及其表達效果。

③重難點:本文的重點就是揣摩、體會藴藏在曲詞中的思想感情,品味優美感人的詞語的表達作用。教學難點是運用借景抒情等藝術手法表現優美意境的作用。

三、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標強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實踐性,弱化對學生帶有強制性的訓練。強調學生在主動實踐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在教授這篇自讀課文時,要從實際出發,確定教法:

1、指導誦讀。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不僅能讀準字音,明確節奏;更要能體會準確的用詞,感受優美的意境,品味深沉的情感。

2、示範鑑賞。共同鑑賞第一首曲詞《北新水令》,並以此作為示範,引導學生自行完成其他曲子的欣賞。

3、總結方法。學生馬上又從高二進入高三,這樣的學情也要求教師在日常課堂的教學中,幫助學生總結方法,自覺鍛鍊和提高知識的遷移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又是課堂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閲讀的促進者。教師要少講,但必要的點撥還是應該有的;學生要多思、多説、多體悟。

四、學法

這是一篇帶血的吟唱,學生一定要通過讀、誦讀、吟讀真正走入曲詞的氛圍,切己的去感受,與作者形成共鳴。在此基礎上,再運用學過的知識積極的打開思路去鑑賞。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多思、多説、多體悟。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桃花扇》是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用他的血淚作目,經歷了十餘年,增改了三次寫下的歷史名篇,是清代戲曲的壓卷之作。這個愛情故事,突破了中國古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皆成眷屬的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讓男女主人公在高人國仇家恨的指點下雙雙入道。顯然,“愛情”在這裏,僅僅是個載體,它承載着作者更為深沉的思索,正如評論者所評“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

A、整體把握——題目暗示

《哀江南》出自《餘韻》,是《桃花扇》的名篇,是全劇的點睛之筆。研讀課文,我們從題目入手。

把握題目中的關鍵字

理解題目所含內容

B、整體把握——賓白提示(分角色朗讀賓白)

c、整體把握——誦讀指導(指導畢,分角色朗讀課文)

D、整體把握——結尾總結

2、重點曲詞研讀,深入理解(思考討論):

3、總結昇華:

《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於景;後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後,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崑生遊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後南京各處的淒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藴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發,動人心魄。

4、共鳴思考:

歷史的滄桑之感和切膚之痛,非身歷其境者,通常很難有刻骨銘心的體驗,面對國破山殘的現實場景,蘇崑生產生巨大的情感落差,發而為“黍離”悲聲。南明滅亡,江山易主,這是不爭的事實,唱曲人不信、難信而又不得不信,更見亡國之情的痛切。這肝腸寸斷的聲聲悲歌,不僅使全劇的悲愴情感達到高潮,而且留下了綿綿不絕的餘韻,讓我們對千古興亡的歷史作出自己的評判和思考。它已經超出了一般的遺民之思,這正是《哀江南》的美學意藴之所在。

逝去的已為陳跡,一個悽迷的王朝背影已漸行漸遠。欣賞這悽美的曲詞,汲取其文字的滋養,這遠不是我們學習的全部。

警醒、借鑑、奮進—面對歷史,我們應有這樣的態度。

5、擴展練習:

選取其他描寫南京的詩作與《哀江南》一曲比較寫景抒情的方式。這一部分旨在延伸教材內容,拓展研究課題,同時,也是落實和檢測課內所學。

(三)自我評價

對整個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評價的:從理解到鑑賞,再到鞏固的三大板塊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上由淺到深的規律,整個的設計科學合理。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調動學生的情趣,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設身處地的感知課文,理解課文,進而鑑賞課文,教學效果非常不錯。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2篇語文《哀江南》説課稿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語文《哀江南》説課稿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