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对特殊学生的关注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对特殊学生的关注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对特殊学生的关注

程希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这是作家廖一梅在《柔软》中写下的台词。渴望被了解,不知道是不是人自身的缺憾和不完满所带来的需要和渴望。

说来也巧,上学期才体验了一次接班,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和不足,这学期又得到一次中途带班的机会。前期在副班老师的鼎力协助下,我慢慢熟悉了班上同学的名字,了解了每个同学的情况,日常的教学活动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正当我以为接班管理越来越顺手之际,在评选“校三好”时仍然出了意外。

“三好生”评选风波

最开始知道要评选“校三好”时,晋老师和蒋爱林老师都告诉我班上有两个同学是“评选困难户”,让我多留意。这样的“评选困难户”每个班多多少少都会有,于是我采取以前的办法,第一次先评,没评上的同学给一周的进步机会,也给其他同学一周发现同学优点、进步的机会,第二周再来评。周三晚上,晋老师收到班上庄子萱的告状,说李泱在开头上大叫,扰乱了课堂纪律,晋老师及时反馈给了我。我当时听到有同学告李泱的状,心中有点疑惑,我知道他上课喜欢接嘴,但确实不知道他还会有大叫的行为。比起大叫这个不当行为而言,其实我当时更担心的是会因此影响到两天后的“校三好”评选。我一看时间,距离周五评选只剩两天了,于是周四一大早,我就找到李泱聊天,从班上有同学向老师反应他上课扰乱课堂纪律说起,并提前告诉他第二天要评选“校三好”,如果在同学心中他是这样一个不好的形象,那会影响同学们的票选支持率。希望他能抓住今明两天的时间好好表现,改变在同学们心中不好的形象,弥补上期落选“五星好儿童”的遗憾。我自信满满的认为提前告诉李泱第二天评选的事情,以此为鼓励,也趁机拉近与他心灵的距离,能让他受到激励,这两天努力改变同学们对他的固有印象。之后周四和周五,我特意留意李泱在学校的表现,都很老实,课堂上也没有搞小动作、影响同学的表现,我还以为是我的鼓励起了效果。

事实证明结果恰恰相反,后来李泱妈妈反应儿子从学校回家后情绪很低落,原因是得知有同学告他状,也联想起上期没评上“五星好儿童”那段不愉快的回忆,心理压力特别大。原来我之前以为的在学校表现的“改进”,只是儿子情绪受到打击后,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而已。得知李泱心理受到伤害后,我也才后知后觉地向蒋爱林老师求证关于李泱课上大叫的事,结果发现在英语课上的表现和语文课差不多,都是会有接嘴的情况,但不会有大叫的行为。我这才想起找告状的女生搞清状况,结果女生所谓的在课堂上“大叫”,其实就是当周三的科学课,因为实验很有趣而发出了兴奋的声音而已。

这次沟通的失败,在于没有足够了解学生前就贸然找他谈话,没想到反而给李泱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结果第一轮评选也没有评上。后来得知李泱回到家情绪失控后,我心里很自责,如果我之前不那么自以为是地找他谈话,就算第一轮他票选没上,也许也不会那么难受,于是我一直在想怎么补救。对于没有票选上的同学而言,他们缺的并不是那一张奖状,而是班上同伴对自己的认可。于是我向师傅求助,师傅给我支招,让我召集班干部和班上有号召力的同学开会,交流几位没评上“校三好”的同学有什么进步、闪光点,先改变这些同学的眼光,再让他们去影响班上其他同学。

于是我从第二周开始,每天中午找班上的班干部开会,希望班干部能在班级舆论中起到正向引领的作用。周一我给班干部们布置了任务,每个人都要率先发现未票选上“校三好”的三位同学的进步和优点,至少三点。布置任务的时候,班干部们面露难色,从他们的表情我就能读出他们认为发现这三位同学的优点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还有每人说出三点闪光点的数量要求。但是到了周二中午,我和班干部们碰头,第一次交流三位同学的闪光点时,班干部们的发现远远超出我的预期,甚至也超出他们自己的预期,大家都关注到了这三位同学方方面面的进步,很多是我们当老师无法看到的闪光点。于是我趁机表扬班干部们的慧眼,并引导他们要把自己的发现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传播,让组内同学也能注意到三位同学的进步,并在第二天来给我汇报组内同学有没有受到自己的影响,也发掘出三位同学的优点。周三中午,我把班干部们带到了会议室,让他们汇报对组员正向引领的结果,收到的反馈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认可这三位同学这一周的进步和努力,更有少数同学也加入了主动发现三位同学进步的行列。

其实人们看世界的眼光总是这样带有滤镜,当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别人,哪怕这人浑身是缺点,我们也能从中找出值得称道的闪光点;当我们带着挑剔、审视的眼光看别人,就算这人非常优秀,也能从他身上挖掘到不堪的一面。经此一事,我为孩子们能学会戴着放大镜去看他人优点而欣慰。

到了周四班会课,我避开了票选这个话题,给本节班会课主题定为“欣赏别人,提升自己”。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希拉里小时候,父亲教导她要学会欣赏别人,从而让希拉里受益匪浅,在成长道路中得到很多人的喜欢,进而得到很多贵人相助,最后成为美国国务卿的故事。然后把孩子们的视线拉回学校,其实老师们一直也在给大家做榜样,虽然平时在学习上对待孩子们很严厉,但一到进行评选时,老师们都是戴着放大镜在看孩子们的优点、进步,所以这次所有任课老师给每位同学都投上了支持票。最后把孩子们的视线转到自己身上,让大家评价自己,现在是否已经具备“欣赏别人”这项新时代三好生都应具备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全班同学都举了手。于是我顺势说“大家都具备欣赏他人的能力,那么我们大家都具有成为‘三好生’的资格。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三好生’并不意味着不犯错误、没有缺点,只要我们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那我们就是名副其实的‘三好生’。”

票选结束,皆大欢喜,每位同学都在庆祝六一节的活动上得到了“三好生”的奖状。但这件事并不算完全结束,我知道虽然第二轮票选大家都给予了三位同学肯定,但是不代表真正扭转了大家对这三位同学的印象,且他们自己也没有我们意料中的高兴,想必他们自己也知道这张奖状是同学们动了恻隐之心的赠与。要树立他们的自信、扭转大家长期以来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这三位同学自己长期的努力,所以我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中都有意识的给这几位同学展示的机会,当着全班给他们表扬、鼓励,慢慢的,班级的氛围变得更加宽松,这几位同学也慢慢变得更加自如。

“贴纸”事件

评完三好后一个星期,李泱和后面的男生发生了矛盾,原因是在课堂上,李泱发现自己的背上贴了一个带金粉的贴纸,觉得很不舒服,并判断在上课期间有机会做这个恶作剧的只可能是坐在后面的高钰多多。于是李泱把金粉抠下来抹在高钰多多手上,随即就开始了前后两位同学你抹过来我抹回来的拉锯战。这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课间休息时,生活部的徐老师将高钰多多的电话手表放在他桌子上,李泱看到了没有经得高钰多多的同意就拿在手上把玩,且举高吸引周围同学的目光。这一举动被高钰多多解读为“李泱一定是还在为上课抹金粉的事情生气,想把我最喜欢的手表出阳台报复我”。于是高钰多多一巴掌就扇向了李泱,李泱也立马还手将高钰多多的手臂抓出了一道红印子。

好在同学及时通知我前来制止,事情没有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我带他俩到无人的地方聊天,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发现怎么讲也讲不通,怎么会只是因为把金粉抹来抹去就大打出手,而且还会做出呼巴掌这种伤人面子的举动?这时高钰多多才给我说实话:“上周课间,李泱想找我一起去看照片墙,但我当时已经和陈凌轩约好了一起玩,就拒绝了李泱。但李泱不准陈凌轩和我去玩,就把陈凌轩给困住,我想上去帮陈凌轩,这时李泱的手肘就撞到我胸口,我觉得很痛就出于本能还了手。没想到李泱一下就给了我一巴掌,让我很受伤,所以这次发生矛盾时也会想起用同样的方式还击。”

之后我先批评高钰多多不分青红皂白的“本能还击“,告诉他这个所谓的“本能”也只是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同学,说白了也就是自己“惹得起”的人,若是换一个自己惹不起的人,也不可能凭着自己的“本能”去还击了。再说了,明明是自己撞上了李泱的手肘,结果撞痛了,还要怪对方,并予以还击,这是典型的遇事冲动的表现。接着也告诉李泱:不能只顾自己高兴就强迫别人和自己玩,任何邀请都要得到别人的许可后才能作数,多顾及别人的感受,别人才更愿意和你相处。最后,两位同学彼此道了歉,并表示之后还愿意继续交往。

两位小朋友握手言和后,我也分别联系了双方家长,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他们,请家长及时关注小朋友的心理健康,高年级正是内心敏感的时期,如果发现孩子产生了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疏导,避免积累不良情绪。和两位家长的交流很顺利,李泱妈妈最后还特意告诉我李泱对于后背很敏感,因为之前进行抽动症治疗时医生给他后背贴上药物,让他非常难受,没贴多久就把背上的药片取下来了。这次这件旁人看来的小事,对于李泱来说确实会引起他不好的联想,所以当时在课堂上会因为一枚小小的贴纸而坐立难安。

听到此处我很感动,也很庆幸。感动的是家长的信任,愿意把孩子的秘密不加粉饰地告诉我这个代课老师。庆幸的是还好和家长及时沟通知道了这个不可为外人道的真相,让我理解了孩子当时的情绪;也庆幸这两个同学都足够大气、纯善,即便为了一个矛盾大打出手后,还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情绪,之后继续做朋友。

经此一事,我更加明白了理解的可贵。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一种“自以为是为对方好”的想法,事实上却可能适得其反。张爱玲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而在班主任工作中,是“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班主任工作中最闪光的东西应该是爱和宽容。爱自己的学生还成绩好的学生,更爱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爱身体健康的孩子,更爱身体较差的孩子;爱活泼伶俐的孩子,更爱沉默寡言的孩子;爱守纪律的孩子,更爱不守纪律的孩子,因为后者更需要老师的爱。如果说对前者的爱是锦上添花,那么对后者的爱则是雪中送炭。这种爱应该是理智的爱,艺术的爱。班主任应该对学生多些宽容,多些爱护。要包容学生的不同个性,甚至缺点,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学生的成长才是最高目的。“我懂你”应该是班主任赠予学生最好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