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革命先烈精神為黨旗增輝添彩

學習革命先烈精神為黨旗增輝添彩

學習革命先烈精神為黨旗增輝添彩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

學黨史、講黨課,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學習革命先烈精神 為黨旗增輝添彩》。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青志士心。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在中華大地上,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姜鴻起,就是無數仁人志士中的一個,他是我們周口人的驕傲。

姜鴻起,男,1920年生,扶溝縣韭園鎮太康營村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經彭雪楓將軍推薦到“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譽為彭雪楓治軍“三件寶”之一的《拂曉報》工作。1939年至1945年在《拂曉報》擔任一版記者、編輯、校對、刻印等工作。姜鴻起在拂曉報社工作了6個年頭,為中共的抗戰事業吶喊助威,功不可沒,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特殊貢獻。彭雪楓將軍稱讚“一支筆勝過2000支毛瑟槍,《拂曉報》為黨的一支鐵軍,其威力賽過千軍萬馬”。1939年,毛澤東、劉少奇、陳毅等分別為《拂曉報》題詞。1940年,《拂曉報》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萬國報刊博覽會”上,姜鴻起的刻版藝術享譽世界。

1945年,姜鴻起任豫皖蘇三地委祕書,1946年至1948年,姜鴻起被豫皖蘇軍區派到扶(溝)太(康)西(華)城關區,任區委書記、政治委員,分別兼任中共黃泛區特工委指導員,白潭區、呂潭區和扶溝縣城關區區委書記,帶領“扶太西”人民與當時的國民黨殘餘勢力及殘匪進行堅決鬥爭。

1948年6月5日,姜鴻起和扶溝縣城關區政府、區武裝中隊40多人在扶溝縣城內剿匪後宿營於城南小何莊。太康縣匪首郭馨坡部率匪徒300餘人來扶溝縣搶劫,於拂曉時向我偷襲,姜鴻起為掩護戰友轉移,臨危不懼,選擇“為了勝利,向我開槍”,鳴槍將敵人的火力吸引到自己身邊來,光着膀子,邊打邊走,經過一場激烈戰鬥,終因彈盡援絕壯烈犧牲,年僅28歲。  

姜鴻起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嘔心拂曉、浴血中原”。為了保衞“扶太西”,消滅國民黨反動派,在敵人心臟裏戰鬥了3個春秋,最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把自己最後一滴鮮血灑在了抗日、解放戰爭的疆場上,殷紅了他無比眷戀的家鄉故土。

1962年春,中共扶溝縣委、扶溝縣人民政府在“扶溝縣烈士陵園”為姜鴻起烈士修墓、立碑;1997年中共扶溝縣委宣傳部在太康營村姜鴻起烈士墓前立碑;2014年姜鴻起烈士紀念館落成,佔地13畝,由“陵園”“展覽館”“百將敬書姜鴻起碑林”“百位將校軍官社會知名人士為姜鴻起烈士作詩、題詞碑廊”“國防教育園”“鴻起路”“櫻花園”7個部分組成。姜鴻起烈士紀念館展館約300平方米,館內陳列有姜鴻起烈士生平事蹟的圖書、圖片、遺物等數百件。

姜鴻起是久經戰火考驗的優秀革命戰士、共產黨員、媒體人,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中國革命的解放事業,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他的偉大人格和卓越功勛必將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姜鴻起革命先烈的精神,啟示我們要做到: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姜鴻起同志在用筆作武器,能夠在腥風血雨中不斷奮鬥、視死如歸,最根本的是因為他有忠誠於黨的堅定信念、為祖國解放事業奮鬥的執着追求。對黨忠誠是黨員幹部基本的政治品質,我們當時刻牢記入黨誓言,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的忠誠,始終秉持公心,堅守黨性、堅守原則,對黨忠貞不渝、忠心耿耿。

二要做好人民公僕。姜鴻起等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革命的勝利、人民的解放、百姓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甘於奉獻的優良傳統,讓“捨我其誰”的為民情懷融入血液之中,讓為民奉獻成為一種自覺、一種本能,永葆乾淨本色,做好人民公僕。

三要發揚擔當精神。我們肩負着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大責任,要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英雄事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往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要以釘釘子的精神擔當盡責,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讓我們繼承革命先烈遺志,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責任做好本職公國,為黨旗增輝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