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教師的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雙減教師的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雙減教師的心得體會篇1

雙減政策對學校和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和老師必須努力適應新的要求。就語文來説,只有加強教師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方法、評價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後作業的品質,學生的負擔才會真正的減輕。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業要減負,先得在課堂上弄明白。要提前備課,集體研討,改變教學形式,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學設計、課件。同時,教研組的各位成員也要分工開發閲讀教材,開出系列化的閲讀導讀課,配套的背誦、習字練習,這樣面向全體的規範化、個性化、配套化的設計才能真正的全面提高課堂質量。

提高課堂效率。比如語文學科的作業總是機械性抄寫的多,作為語文老師,要在充分調研學生的基礎上,針對學情教學,帶領學生提前預習,緊扣教學目標,課堂抓能力訓練,紮實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課後能輕輕鬆鬆地做作業。

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先複習,再寫作業,作業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同時,每級教師要集體研討作業佈置。不要杜絕無效作業,分層佈置作業,課後服務鞏固時能夠精準的練習,可以做到面批面改,學生也就不會覺得作業難、作業多了。

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自律、高效的意識。我們將共同努力,引導孩子在校自覺自律地完成學習任務,然後同時也要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讓學生在學校快樂學習,在家快樂成長。

雙減教師的心得體會篇2

社會人羣就是一個金字塔,永遠只有少數精英站在塔頂,也必須有更多的普通勞動者來構建塔基。教育和學習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學習不是一個狹義的概念,除了科學文化知識,還包含體育、藝術、勞動等多種技能。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熱愛國家、獻身民族的人。作為家長和教師,最重要的是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和特長,引導孩子走最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

“雙減政策”背景下老師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呢?

1.“雙減”的目的不是以犧牲教育質量為代價,恰恰相反,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知道,在學習效率相同的情況下,所使用的時間越多,所獲得的知識也越多、能力也越強。但過長的學習時間、過重的學習負擔又會影響學習效率,甚至危害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學什麼、怎麼學、學多久,就成為教師們首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2.保護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是是孩子們願意學習的前提條件。前面談到學習的三大動力,對現在的孩子們而言,生存動力和精神動力是大多數孩子暫時還體會不到的,因此,興趣動力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為老師,學科作業的設計必須以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前提。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是保護孩子們學習興趣、保證孩子們學習效率的根本條件。大多數孩子不喜歡作業,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不會做;二是簡單、重複、數量多;三是枯燥、乏味、無樂趣。針對第一個原因,教師要設計有梯度的個性化作業,讓不同的孩子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起點的作業。針對第二個原因,教師要設計出能體現學科核心知識和能力要求的、訓練效率高的梯度作業。針對第三個原因,教師要儘可能設計出有趣味的作業內容和作業方式,尤其要在學習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4.加強和落實作業完成的過程性指導,及時幫助孩子們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勢必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以往孩子們遇到不會做的作業往往通過“搜題”的方式獲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結果,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大量搜題app被禁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師要按照作業進度計劃、利用當今發達的資訊方式,及時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和指導。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兵教兵”的作用。

雙減教師的心得體會篇3

面對“雙減”政策的下發,教師內心多是惶恐不安。至今“雙減”已實施了一段時間,縱觀這段時間以來出現的問題,針對“練習”有以下思考。

練習的本意,是鞏固所學並查漏補缺。作為教師,我們課上課下讓學生練習的內容是什麼?為什麼要進行練習?又是為誰練?

或許每位老師都會説,練習是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而練。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組織的練習都是為了學生的考試而練。於學生而言練過了,就行了,於教師而言“練”就要有練的效果。

數學的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尤其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沒有了考試數量的鋪墊,教師對於學生的學情掌控心理沒底。如何突破這個現狀?這無疑就需要我們將目標轉向練習設計。

首先,學生不是解題機器、考試工具。所以對於練習,我們不應只關注練習課容量及練習題量的多少,而是需要關注思維含量的多少。

教師對於一次次的題目設計,一個個的問題提出,一次次的學習活動安排,我們能否換一個視角:如何設計比較大的問題,把學生帶人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想法呢?不瞭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又怎能改善學生的學習現狀呢?

這就要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思考方法的指導。教學中有的學生對問題的改編停留於表層的欣賞,有的則深人思考改編問題的合理性。教師要幫助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裝上“鈎子”,讓學生把知識建立起聯繫。同時,教師要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他人的想法,在自己想法與他人想法之間建立聯繫。

教學中,我們因引導學生在練習中多思考,讓練習因思考,不再是“冷冰冰”的。通過設計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的思維含量激活學生,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數學思考的酸甜苦辣鹹,享受智力活動的振奮與愉悦。

數學練習課,比“練”更重要的是“思”,讓我們給予學生較大的思考、展示、交流的空間,讓學生覺得數學越學越簡單,讓教師覺得學生學數學學得越來越不簡單。

雙減教師的心得體會篇4

雙減政策一下來,各種各樣的聲音也隨之而來,有歡喜的,有發愁的,對我們教育者而言,我倒是希望,雙減,讓我們的教育也有幸福感。

説到教育的幸福感,其實我很久都沒有擁有過了,在我看來,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愛自己所任教的專業,愛自己的課堂,愛自己的學生!雙減,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感。首先,我們也改變了作業的佈置形式,作業的主體對象沒有變,依舊是學生,高光時刻到了,作業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從跳繩,做手工到親子閲讀,無不昭示着幸福感的來臨。由於之前一直任教的都是低段,接觸的都是一二年級的學生,真的很為這個作業形式的改變感到開心。國小生嘛,就應該有國小生的朝氣與活潑,每天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這才是正常的狀態。其次,我們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成為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緊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成了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就拿我來説把,我開始更加爭分奪秒的利用課堂的時間,爭取不浪費一分一秒,把每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儘可能提前規劃好,每完成一個就做一個記號,哪裏存在問題,我也能夠及時的記下來,防止下次問題的出現。對於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記在紙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組的老師研究解決的方法,感覺工作充實了許多。其次是,在學生的'學習方面,我們特別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和多種形式的學習,比如,背誦兒歌,喚起孩子們對母語的熱愛,感受母語帶來的快樂。下課的時候,讓孩子們盡情的玩耍,感受課間十分鐘帶來的樂趣。還有和學生們一起跑步,跳繩,研究植物,感受天氣變化等等。其實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重視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也能夠真正的把學習的自律性轉移到自身上來,其實就是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並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對我們教師也是同樣的,我們也要在雙減政策下學會工作,學會生活。

雙減政策的實施,也是對教師工作的一種激勵,鼓勵我們從一定的方面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教師也能夠幸福的工作。願我們也能夠像先輩李大釗同志那樣:鐵肩擔教育,妙手教學生!

雙減教師的心得體會篇5

説起來慚愧,雖然“雙減”工作已經宣傳了很久,但是説實話,直到前不久,我才弄明白雙減都減什麼。直到今天,認真研讀了學校下發的關於我校實施雙減工作具體實施方案兩遍之後,我才搞清楚雙減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個人覺得我校的方案已經安排的非常詳細,從目標到原則,從內容到要求,都給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比如,學生每晚作業總量不超過90分鐘,比如課後服務時間為40分鐘等等。想來想去,我只能夠從本學科本年級組出發,結合課內課外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關於減少學生作業負擔

1、教師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效率,爭取課上能完成的絕不留到課下。

以前我們都會把口語100的跟讀作業佈置在課下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負責第二天檢查,這至少要10分鐘時間,以後可以把跟讀模仿發音任務課上完成。大部分老師課上教授完新單詞,就把背誦單詞留作家庭作業,第二天聽寫,現在可以當堂背誦當堂聽寫。這樣,課下在家10分鐘才能記住的單詞,課上5分鐘就可以搞定。

2、精簡作業形式,分層佈置作業。

有的老師認為學生必須動筆寫單詞才能記得住單詞短語,於是便會要求每晚“三英一漢”“五英三漢”等。其實,可以不限制學生到底用什麼方式,怎樣去做,只要完成學習任務即可。善於動筆的寫多少遍無所謂,不需要動筆的可能一個字都不寫也能聽寫滿分。比如,對話背誦,創設新對話這類作用都可以在課上完成,遠比課下花費的時間少。分層佈置作業,可以有效保持孩子們學習熱情學習興趣,減輕學習負擔。方案中提到,作業可以細分為必做、鼓勵做和選做三層。執行這個措施的關鍵是老師的檢查反饋也要分層,如果檢查時還是統一要求,知行不一,最後就是形同虛設。

3、堅決做到親批親改,不再給家長留作業。

我們很多英語老師想着提高作業質量,在聽寫檢測前會要求家長提前聽寫簽字。這個從這學期起必須避免。

4、作業形式多樣,嚴格把控作業總量。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需要聽説讀寫相輔相成,但每晚作業形式最多兩種,作業總量不得超過30分鐘。

二、關於減少校外培訓負擔

學校設計課後服務每晚40分鐘對作業進行集體或者個體輔導,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即便是在非課後服務時間,只要學生有需求,只要不被看成增加學生負擔,我們七年級年級組每一個英語老師都會盡心盡力,毫無怨言。從教師層面,關於減輕校外培訓負擔這一減,我們也只能做到這裏。

實施“雙減”工作對學生和老師來説都是好事,如果在執行過程中真的落到實處,真的做到家校統一,共同抵擋住升學壓力,都能千方百計向課堂要質量,而不是靠課下給學生加壓,那教育將迎來一片蔚藍的天。

雙減教師的心得體會篇6

“雙減”政策的目的在於讓教育迴歸本真,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

一、備課要減負學生更需抓實備課,提高備課精度,注重實效。物理組研究學情與教材,提高備課實效,不僅增加了授課知識點的分層,也在課堂上增加了學生在哪個環節可以進行展示的的集備,充分將學生主體落實,時時不忘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二、課堂教學

1、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課堂投入度,強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思想,課上引入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例和學習材料,從事例和材料中獲取知識,讓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聯繫起來,促進知識的實踐轉化和綜合應用。

2、充分利用課堂,打造高效課堂,當堂學、當堂測、當日清。做優課後解惑服務,讓疑惑的及時消化,讓消化的及時鞏固,不留疑惑至明日。

3、注重知識的結構化建立,強調從“做中學”獲取知識,將實驗室搬進了課堂,將實驗儀器放在教室內,方便學生隨時進行實驗,利用實驗解惑遇到的困難,注重了學生的學科素養的培養,能力的提升。

三、課後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作業原來每天15分鐘,而現在不留作業。但對學生的要求卻沒有放鬆,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讓他們更好有針對性的提升能力,讓他們關注科技的魅力,教育他們成為一名關心國家、服務社會的人才。有效的減負,價值的高效,為國育才,強國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