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讀書心得【新版多篇】

郭沫若的讀書心得【新版多篇】

郭沫若的詩 篇一

霧中游含鄱口偶成

人到含鄱口,望鄱新有亭。

湖山雲裏鎖,天籟霧中鳴。

無中實有有,有有卻還無。

東風吹萬里,空山也畫圖。

郭沫若的社會評價 篇二

早在“五四”運動時期,他就以充滿革命激情的詩歌創作,歌頌人民革命,歌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開一代詩風,成為我國新詩歌運動的奠基者。他創作的歷史劇,是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鄧小平評)

如果他説了十句,只有三句對了,那七句錯的可以刺激起大家的研究辯證,那説對了三句,就為同時代和以後的人省了很多冤枉路。(聞一多評)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運動以後,像郭沫若這樣在許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這個詞來形容。郭沫若在學術的若干領域,特別是在中國詩歌史上,在中國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輝煌的、巨大的。這些年,特別是近幾年來對郭沫若的批評,有的符合事實,有的是歪曲事實的。出現批評和新的看法,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從總體上説,它會推動學術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一個正常的學術環境應當是有批評有反批評的,但是,在對郭沫若的反思中,有些文章、有些學者採取了輕薄的態度,這是不正確的,應該注意以科學的態度來對他進行研究。(中國科學網評)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史上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無法抹煞的人物。他的崇高學術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貢獻決定的。像他這樣在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古器物學、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的學者,二十世紀中國史上沒有幾人,二十世紀以前亦不多見。對郭沫若的“反思”,實際上涉及到對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發展道路如何認識的問題,即二十世紀的優秀文化遺產是什麼,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化發展方向何在這個根本問題。對郭沫若的評價要像對任何歷史人物的評價一樣,堅持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堅持“知人論世”的原則,不能脱離一定的歷史條件,要着重揭示本質和主流。如果顛倒了主流和支流的位置,把支流誇大到無限的程度,甚至不惜污衊和謾罵,那就背離了評價歷史人物應有的原則和方法;這同無限拔高一個歷史人物的做法一樣,都是不可取的。(瞿林東評)

郭沫若的詩 篇三

中折瀑·奇峯傳二百

奇峯傳二百,大小有龍湫。

我愛中折瀑,珠簾掩翠樓。

新鬆待千尺,水量富更猶。

郭沫若怎麼死的 篇四

也是在這個期間,郭沫若創作了許多的話劇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屈原》了,除此之外還有《孔雀膽》、《南冠草》、《高漸離》等多出作品。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文學藝術會主席。在1958年至1918年之間,郭沫若在共產黨中央政府擔任了許多之位,還曾做第二、第三、第五屆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在1978年的時候,郭沫若患病嚴重長期治療無效,在北京去世,時年八十六歲。

郭沫若的詩 篇五

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郭沫若的文學特色 篇六

在書法藝術方面,郭沫若同樣成就不凡,在現代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郭沫若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為學書執筆8字要訣。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被世人譽為“郭體”。郭沫若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脱,運轉變通,韻味無窮;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卻尤見功力,氣貫筆端,形神兼備。郭沫若在書法藝術上的探索與實踐歷時70餘年。青年郭沫若的書法得到社會承認,始於辛亥年間。

新中國成立以後,郭沫若在繁重的國事之餘從事更為豐富的書法創作。他慷慨為人,博識廣聞,為全國各地名勝古蹟、工礦學校、以及社會各界、海內外友人留下難計其數的辭章墨寶。其書法作品數量之多,影響之廣,少有出其右者。為慶祝建國15週年而創作的巨幅書法作品是郭沫若書法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在他的書法作品中,處處透射出一種“文”的氣息,寵萬端於胸中,幻化出千種思緒,從筆端涓涓流出,生成與他詩、文、史種種學問修養相融合的化境,以書法的外化形式展現給讀者。

郭沫若的詩 篇七

春雷·春雷動地布昭蘇

春雷動地布昭蘇,滄海羣龍競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餘辜。

十批大錯明如火,柳論高瞻燦若朱。

願與工農齊步伐,滌除污濁繪新圖。